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索尼美國總部

在紐約的酒店休息了一天兩晚之後,段雲的身體終於調節好的時差,開始他這次的美國商業計劃。

按照之前的計劃,在李芸的帶領下,段雲前往了紐約索尼的總部,在那裡,他將會和索尼美國區的總裁兼首席運營長安藤國威見面。

對於絕大多數在紐約生活的人來,索尼在美國的總部可以說是他們最爲熟悉的一個建築。

索尼大廈是一棟高647英尺(197米)、37層的摩天大樓,位於紐約市曼哈頓麥迪遜大道550號。

站在索尼大廈的總部大樓,段雲內心有了良多的感慨。

對於索尼這家公司,段雲一直以來都充滿敬意,從戰後一個名不見經轉的小作坊,逐步發展成爲一個全球化的電子巨頭,盛田昭夫和他的索尼帝國,不光讓段雲充滿敬意,更多的是從索尼的企業的發展經歷,段雲獲得了很多經營企業的方法和理念,而且對於天音集團來說,索尼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如何開拓美國市場的榜樣和啓發。

當年盛田昭夫在日本本土憑藉着第一臺磁帶錄音機打開市場之後,索尼帶着它的首批晶體管收音機來到了美國,在日本市場還未完全開拓的同時,索尼就開始了對美國市場的進攻。

一開始並不容易,文化差異,商貿差異,國與國之間的實力差異,絲毫不比關稅壁壘容易。

在此之前,大部分出口美國的日本企業都是委託在美國設有分部的靠譜的日本貿易公司,由他們把產品運至批發商處,再由批發商送到零售店。

在當時,索尼在國內招募海外市場拓展人,但在當時,卻沒有一個畢業生願意來這樣的無名小廠。

在當時,Made in Japan在美國意味着價格低廉,質量不高的初級商品,就像曾經盛田昭夫在杜塞爾多夫市柯尼大街的一家餐廳吃一個冰淇淋時,侍者在上面插了一把紙傘,並友好地說這是貴國的產物那樣。

所以這樣的銷售方式對產品本身並沒有很大的影響,但對於秉持高科技高質量的索尼來說,如果銷售者本身不能很好地認識到產品的價值,那對於產品的銷量和品牌口碑的構建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爲了開拓美國市場,盛田昭夫親自到美國尋找代理商,同時也四處納賢以籌備索尼在美國的銷售公司,1960年,索尼美國分部正式成立,同年,索尼的海外銷售公司也在瑞士成立。

此時的索尼,半數以上的產品都都遠銷美國和其它海外市場,第二年,索尼在美國上市。而當時時任索尼副總裁的盛田昭夫更是舉家遷至美國生活,目的就是融入美國的文化,更好地開發美國市場,當然也還包括它獨特的銷售之道。

1962年,索尼在紐約的展示店開業,店面就在著名的第五大道上。

這是繼東京之後的第二家展示店,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直觀地體驗和感受產品。這對於現在的我們可能不足爲奇,但在當時來說,這可謂是一個創舉。

東京展示店設立的初衷,是索尼爲了打破日本傳統的分流體系。在日本當時,一件商品從生產完到擺上貨架,往往需要經歷多個層級,多家不同類別的公司經手,就像在美國遇到的問題那樣,這樣的銷售方式無法將產品的價值完整地展現在消費者眼前。展示店,就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交流的形式之一。

除此之外,當時的索尼市場部的員工,很大一部分職責就是要到各個零售店,銷售人員溝通交流,傳遞產品真正的價值,他們在重點利用傳統分流體系的分銷渠道外,還一步步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銷售網絡,並將此傳遞至全球。

其實現在的中國和當初戰後60年代的日本面臨的情況有所相似,中國產品很難出口到海外,而且即便有一些產品在海外市場出現,也都是低端和廉價品的代名詞。

所以段雲的天音集團想在美國獲得成功,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改變美國人對於中國產品的固有認知,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知道,當年日本產品最終被歐洲和美國所認可,甚至成爲歐美人眼中的高端產品,整整用了二十多年,所以段雲想憑藉一己之力,打破美國人的消費觀念,恐怕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

但這也並不意味着段雲帶來的產品短時間內不可能在美國市場獲得成功,事實上,段雲對於DVD這種產品還是充滿信心的,而且相比於當年索尼剛剛進入美國時後的境況,現在的天音集團技術和財力都要高的多,如果這次能夠得到索尼的足夠幫助,那麼成功的機率會更高一些。

進入索尼總部後,得知段雲到來,門口的保衛人員立刻把段雲和李芸帶到了總裁辦公室。

在這裡,段雲終於見到了索尼美國總部的總裁安藤國威。

安藤國威1969年加入SONY公司,1979年成爲SONY常務董事,1985年成爲副總裁。1990年擔任SONY美國工程製造公司(SEMA)總裁兼首席運營長。1994年6月被任命爲SONY公司董事。

作爲現在的索尼來說,他們今年也要在美國推出一款全新的產品,而這款產品,正是大名鼎鼎的PS遊戲機。

1993年,索尼公司爲它們的全新一代家用電視遊戲機定名PlayStation,鋪開了全新一輪的遊戲機陣地戰。

同期與其競爭的土星(SEGA Saturn)以及任天堂64在對於第三方遊戲製造商戰略的失誤促使索尼PlayStation贏得了這場商戰的勝利。

索尼依靠遊戲製作的初衷與任天堂合作,繼而開發出了自己的遊戲主機,從而打破了任天堂在遊戲上一家獨大的局面,形成了全新的掎角之勢。

在隨後的十多年裡,PS遊戲機一直都是索尼公司的最大現金流,而在整個90年代,索尼的影音產品只能充當配角的角色,和天音集團生產的DVD並不存在大的業務衝突,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索尼公司和天音集團還是存在長期合作的可能的。

第八百一十五章 訂婚領證第2371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2167章 海外戰略第四百一十九章 局長電話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親筆信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雲汽車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軟實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話柄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遠行第2226章 概念產品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底洞第八百五十二章 深圳機加工廠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新增生產線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更高的舞臺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一元轉讓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音樂版權第2386章 天才少年計劃第2247章 自愈第2261章 最後期限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回國第九百四十章 隱形壁壘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心理博弈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股份激勵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2220章 研發節奏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入鄉隨俗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座椅加熱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政策延續第2417章 紐約經濟俱樂部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集團托拉斯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重大突破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2422章 交易第五百三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文字遊戲第三百八十二章 交誼舞會第一百零三章 混戰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第2代軍用汽車第九百八十三章 技術差距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緩衝期第七百八十章 歸來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中國重卡第三百五十三章 換血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海獅麪包車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國紅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前後呼應第2258章 補齊短板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設計軟件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本土化改進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本土化設計第六十七章 青年精英第四百九十三章 設備到位第2370章 車載電子系統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呼百應第六百五十章 移交技術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三百九十八章 高級定製第2364章 接班人選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收購國企第三百八十五章 告白第一百七十章 聲震全場第2283章 上海研究所第一百零一章 誠實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財產分割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互聯網大潮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萬里挑一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網絡帝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VCD樣機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警告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廠區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摩托羅拉第九百五十七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十四章 豬肉宴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到貨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房到手第三百七十章 普法教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搏一個未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長城電腦第二百三十六章 贈品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斷奶第八百六十七章 最後的籌備工作第六百五十九章 莫斯科餐廳第七百章 代工企業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時代奇蹟第2391章 潛在機會第2334章 頂級俱樂部第三百四十章 攤牌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硬性條件第2385章 商業邏輯
第八百一十五章 訂婚領證第2371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2167章 海外戰略第四百一十九章 局長電話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親筆信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雲汽車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軟實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話柄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遠行第2226章 概念產品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底洞第八百五十二章 深圳機加工廠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新增生產線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更高的舞臺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一元轉讓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音樂版權第2386章 天才少年計劃第2247章 自愈第2261章 最後期限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回國第九百四十章 隱形壁壘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心理博弈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股份激勵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2220章 研發節奏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入鄉隨俗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座椅加熱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政策延續第2417章 紐約經濟俱樂部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集團托拉斯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重大突破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2422章 交易第五百三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文字遊戲第三百八十二章 交誼舞會第一百零三章 混戰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第2代軍用汽車第九百八十三章 技術差距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緩衝期第七百八十章 歸來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中國重卡第三百五十三章 換血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海獅麪包車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國紅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前後呼應第2258章 補齊短板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設計軟件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本土化改進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本土化設計第六十七章 青年精英第四百九十三章 設備到位第2370章 車載電子系統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呼百應第六百五十章 移交技術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三百九十八章 高級定製第2364章 接班人選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收購國企第三百八十五章 告白第一百七十章 聲震全場第2283章 上海研究所第一百零一章 誠實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財產分割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互聯網大潮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萬里挑一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網絡帝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VCD樣機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警告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廠區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摩托羅拉第九百五十七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十四章 豬肉宴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到貨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房到手第三百七十章 普法教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搏一個未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長城電腦第二百三十六章 贈品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斷奶第八百六十七章 最後的籌備工作第六百五十九章 莫斯科餐廳第七百章 代工企業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時代奇蹟第2391章 潛在機會第2334章 頂級俱樂部第三百四十章 攤牌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硬性條件第2385章 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