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漪園沒建起來前,村長家的房子在豐澤屯也是數得上的。江雲漪一家來到村長家的待客廳,才知道原來村長請他們來並不是因爲晌午的事兒。
不過趙氏,楊大妞和楊家人有來村長這邊告黑狀倒是真的,可這事卻被村長給壓下來了。
原來也簡單,村長是有事要求着江家四房辦!
“這晌午剛過沒多久趙氏,楊大妞及楊家人就來我這邊說起一些事,不過被我給壓下來了。”
村長和和氣氣地請江雲漪一家人上坐,還讓兒媳婦給上了茶和點心,很是熱情地招待江雲漪一家。
江家四房慢慢在村裡嶄露頭角,可是人人都看在眼裡。他這個做村長的自然是也是看眼裡,記在心裡。
如果先前江家四房沒從江氏一族分支出來,今兒趙氏和楊家人來找他理論,他興許還不會對江大林這麼客氣。
可現在不一樣了,江家四房的事兒除了他們自己沒人管得了,他這個村長又何必瞎摻和。
但一些漂亮話總要說說,也得讓人記他一份情不是!
“本來只是一些家事,沒想還打擾到了村長。”
雖然所有的人都知道江家四房現在是江雲漪說了算,但在村裡的一些人情往來,還是要由江大林和姚芳華排前頭。
江大林聽村長這麼說,居然懂得跟村長打起了哈哈,他這話明眼人一聽就知道家事鬧到村長這裡實在不好,卻也明白地告訴村長,即是家事村長推了纔是正常,管了反而不好。
他雖然沒見過什麼識面,但閨女這麼本事,媳婦兒做人做事也有比較講究,江大林潛移默化也學了不少。
其實江大林本身還不算特別的木納,只是被老江家的人欺壓久了,養成了一種習慣,總是一副畏首畏尾的模樣。
作爲一個經常爲家計奔波的人,若沒點交際手段,肯定是混不下去的。所以在沒有老江家人在的情況下,江大林應付村長倒不比江雲漪和姚芳華差上一點半點。
“大林兄弟有所不知,其實在你們來之前,我們村的蘇老爺、葉老爺和金老爺都來過了。”
村長呵呵一笑,見江大林不上勾,眸光一轉便將事兒給引到本村除江家外最大的三位地主。
村長雖然是村長,但他家的良田在豐澤屯也只能排箇中上,可比不得蘇葉金三位豐澤屯的老牌地主老爺。
如今江家四房一下子從豐澤屯的村民中買了近百畝的地,還建了清漪園,江雲漪在鎮子又成了有頭有臉的人物,這江家四房一越成爲豐澤屯最富有的人家,這事可羨煞了不少人呢。
江大林與姚芳華私下裡對視一眼,隨即看向江雲漪,想着這蘇葉金三位地主也來村長家跟他們家有什麼關係?
“村長既然把我爹,姚姨和我一併請來了,必是有什麼要事,我想這事兒莫非跟蘇、葉、金三位地主老爺有關?”
江雲漪在村長跟江大林寒喧的當口,就在沉思村長幫他們壓下趙氏和楊家人來告狀的事必有所求。
她想了半天,也沒想出村長家有什麼事兒,是需要他們家幫忙的。
但村長一說連豐澤屯最大的三位地主都請過來,江雲漪腦中閃過一絲什麼,卻沒來得抓住,便想着他們一家既然來了,村長沒把事兒說出之前他們也走不了,何不如大家開門見山的說。
“哎呀,還是我們雲漪丫頭爽快!是這樣的,我們豐澤屯的宗祠距上次修建已經有幾十年了,近日我與陳公、李公、江公商量了一下。也是時侯給我們的宗祠再好好的修建一番……”
村長誇獎了幾句,便跟江雲漪一家說起了宗祠之事。
這個時代每個地方都會設宗祠,因爲宗祠承載了人們的希望和信仰,是一個非常神聖且不可侵犯之地。
你在這裡可以窮得連飯都吃不起,但宗祠你也得給它建起來,而且還要建得好,建得越富麗就說明你對宗祠越尊敬。
而宗祠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這個地方的貧富情況!
江雲漪還記得她第一次上宗祠的情景,那種肅穆,沉寂,威嚴,不可侵犯的感覺只要想起,就能清析地在腦中浮現。
村長說了這麼多,還特地把趙氏和楊家人告黑狀的事兒壓下,無非就是想讓江家四房出資重建豐澤宗祠。
江大林以前在豐澤屯就是一個小透明,村民對他最大的印象就是老實,孝順,肯幹。
現在村長突然跟他說起宗祠,他難免有些不自在。不過他人是老實了一點,可村長這麼捧他,其實就是希望他代表清漪園出這筆錢。
連江大林都聽出意味的事兒,以江雲漪和姚芳華的見地哪裡聽不出來。可出資建宗祠所耗費的銀錢定然不是小數目。
村長這是把他們家當成大魚在宰哪!
“修建宗祠非同小可,我們家在豐澤屯只能算晚輩,如果再算得清一點也不過是新晉的小地主。村長把這麼重要的事跟我們說,我們家實在是受寵若驚。
不如這樣,蘇老爺,葉老爺和金老爺他們出多少,我們家在他們的基礎上減兩成,但我希望出資一定要透明化,也要全民參與,不管多少都要刻入新宗祠的石碑中以勵後人!”
江雲漪知道修建宗祠需要一大筆錢,但修建宗祠也是利民之事,對他們家其實也是有好處。
但做爲一個商人,她從不做無本的買賣。據她所知列入宗祠功德碑的村人可以享有一些其它人不能享有的福利。
比如買地所交的地稅可由村人做保,在原先的稅交基礎上減半成。這是大周朝對於各地宗祠有特殊貢獻者的特別優待。
當然,朝廷爲免有人鑽減稅的空子,對於特殊貢獻者這個特殊有多特殊是有明文規定,只有達到這個規定,才能享有這樣的保障。
而且享有這個保障者僅限於如豐澤宗祠這種傳承百年的大型民間宗祠,然這其中百年世家的宗祠卻又排除在外,士人及官家也無法享有這樣的保障。
如此一來即可保護民間宗祠的永久傳承,也避免了士人、官家及大周朝的一些世家大族動了不應該動的心思。
減免半成地稅聽着貌似不多,但那些士人、官家及百年世家他們所擁有的土地歷來都是民間百姓的數倍數十倍之多,百畝千畝是最少的,有的動輒幾千上萬畝,這要全減免半成,朝廷得少收多少稅啊!
江雲漪打的就是減半成稅的主意,可是她不能出這個頭,畢竟她確實剛剛掘起豐澤屯,若她先出這個頭,必定會得罪蘇、葉、金三位老牌地主。
她雖然不怕得罪他們,但有些事能避則避,反正如果真要修祠堂他們家肯定是跑不了的。
讓人出大頭,她出小頭,一樣能沾光,一樣能得到免稅半成的好處,多出和少出對她沒有影響。
隨着藥田的成熟,她將來一定會買更多地,所以減半成地稅對她的誘惑是巨大的。
這也是她爲何會同意讓江小高去紅楓書院讀書,並讓他努力考取一個功名的原因之一。
可高子還小,又剛剛入正規學院讀書,要等他考個功名回來減稅賦似乎還有得等,那她還是先把這半成地稅的錢給省下來爲好。
再說考功名者減的是人口稅,大周朝的人口稅是以家庭人口爲單位的,只要家中有人有功名者都可免稅。
這個稅在江家四房沒從江氏一族分支出來的時侯也是減免的,因爲江家旺是秀才,他們家跟江家旺是直隸親屬,所以同樣能免人口稅。
但現在他們家跟江氏一族分支,她如今又買了不少的僕人,這些她就要重新交稅了。
其實大周朝之所以設一個人口稅,再弄一個有功名者可免稅,完全是爲了鼓勵百姓們多讀書,因爲你只要讀了書有了成就就能得到朝廷的優待。
這也是江雲漪爲何不阻止江小高用功的原因,因爲如果江小高能早日有功名在身的話,他們家的人口稅就可以全免了。
其實江雲漪最想免的商稅,可惜大周朝就沒一條可以免商稅的。當時她初初接觸大周稅律,並沒有細看,還以爲可以免商稅呢。
真是太遺憾了!江雲漪腦中轉了百八十道彎,心中不由微微地嘆了口氣。
“這,你是說,只要蘇、葉、金三位地主一出資,你們纔會出?”
村長皺緊了眉頭,他本想讓江家四房帶着頭,然後再說服蘇、葉、金三位老地主,卻沒想到江雲漪也是個精的。
村長有些泄氣,這宗祠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負,若再不出資修建,他們這百年宗祠可就要毀於一旦了!
可他有這個心卻沒這個力,想讓村民們集資,卻也知道豐澤屯家家戶戶都不富裕。
這可咋辦哪!村長愁眉苦臉起來。
“村長,這槍打出頭鳥,我們家自建了清漪園後就沒少人眼紅妒忌。如果在建議宗祠這一方面我們還要搶在前頭,那蘇、葉、金三位老地主只怕就會把我們家當成眼中盯,肉中刺。我想村長應該不想看到我們成爲衆矢之的吧?”
江雲漪豈會看不出村長的打算,蘇、葉、金三位地主如果真的答應出資,村長就不會對他們這麼客氣了。
其實江雲漪不想出頭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莫名得罪蘇、葉、金三位老吸血鬼。
這三個人在豐澤屯擁有大量的良田,爲人一向極爲苛刻,對租他們的地來種田的村民們都要強收六成以上的糧食才肯把地租出去。
以前江雲漪一家是跟他們沒什麼衝突,但自從江雲漪買了地,種了藥田,開始在村民中招工起,其實在一種形式上已經得罪了這三個人。
如果這一次他們家再貿然出頭,還不知道這三個人會使出什麼招來對付她呢。
不一萬隻怕萬一,她可不想無原無故犯小人,然後給自己惹一身騷。
“賢侄女一向聰明,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建議?”
村長也聽明白了江雲漪話中的意思,她是不想跟這三位地方起衝突,所以她不想帶頭出資。
但這丫頭小小年紀能有今日之成就,這頭腦定是極聰慧。村長不由得就向江雲漪問起了計。
想到此,村長不由面帶希翼地看着江雲漪,連稱呼都不自覺間改了。
只要能讓宗祠修建起來,別說叫一聲賢侄女,就算讓他叫江雲漪一聲姑奶奶他也是願意的。
“大周稅律其中有一條是對民間百年宗祠有特殊貢獻的庶民地主可免半成地稅,而這個特殊貢獻最低額度是紋銀三百兩,沒有最高額度,但有一個紋銀過千兩朝廷會頒發一個獎勵,這個獎勵是獎勵子女的。”
江雲漪自打算在這個時代做生意起就開始研究大周朝的各種律法,其中典獄和稅律是她重點的研究對象。
但免稅這東西朝廷自然是不會提倡的,所以關於這條稅律的記載只有異常熟悉大周律法的官員和訟師才知道。
否則以古代地主階級的那種剝削個性必會想法設法地逃稅漏稅,就別提這種可以光明正大減稅的律法給他們用了。
“賢侄女不是唬我的吧?”
村長當然是希望地主們捐得越多越好,若大周朝真有這樣的律法村長根本就不必費心思籌資,這些地主們都會乖乖把錢送到他手裡。
村長聽到這個說法,一雙眼睛都亮了起來。那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可他又不得不按奈住這種激動。
因爲這實在是意外之喜哪!
“村長若不信可以自己查查啊!”
江雲漪聳聳肩,其實這些有關大周律的書籍民間並沒有出售,但端木陽知道她喜歡這些東西,便讓小四小五給她送了一堆放在書房。
對於端木陽她說不清是什麼感覺,總之那個人你趕他,他不走,偏又對你費盡了心思。
她書架上有六成以上的書籍全是端木陽送的,而且不是孤本,就是市面上想買也買不到珍稀圖書。
這讓她這個愛書之人,是想下決心扔掉,又捨不得。因爲他所送的那些書籍都是她極喜歡的。
除了大周律,還有醫書,包括一些孤本的遊記和話本。這些應該都典藏的書籍,可那人說送就送了。
小五說,端木陽就差把這個世上所有的珍貴書籍全搬她書房來了!
很多時侯翻着手裡的書,看着他費盡心思淘來她喜歡的東西,江雲漪就會不自覺地想起端木陽那張傾國傾城,魅色無雙的臉。
那個集萬千尊貴於一身的男人真不是一般的固執啊!
“賢侄女,賢侄女……”
村長見江雲漪居然在這個時侯發呆,忍不住多叫了兩聲,在一旁一直沒說話的江大林和姚芳華也有些奇怪。
“哦哦哦,村長還有什麼疑問?”
江雲漪聽到村長的叫喚才知道自己居然在這個時侯走神了,連忙笑着問道。
想着她平時都不會想起端木陽,今兒怎麼突然想起他了,還是在這種情況下,真是太丟臉了。
“我只是謝謝你幫我出了這麼一個好主意。這事啊,我跟陳公、李公和江公他們再商量商量,到時賢侄女可要多幫幫我啊。”
村長也是讀過書的,這一口一個賢侄女叫着就覺得自己特別有文化,而且他也覺得江雲漪應該會比較喜歡他這個稱呼。
畢竟江雲漪現在的身份和以前比起來可是大大的不同,若他一個雲漪丫頭,雲漪丫頭的叫着,只怕會惹她不高興呢。
“我想村長應該想想如果是修宗祠的話,倒不妨把路一起修一修,我想鄉親會更高興,也更樂意幫忙。”
江雲漪眸光一轉,想着來回安雲集的那邊路其實不併好走,如果趁着修宗祠的當口,能把那條路一起修一修就好了。
“這事我會和陳公、李公和江公他們一起討論,到時也會到鄉親們家中一一走訪,看看鄉親們的意見。”
村長也知道那條路是應該修一修了,不過他們村一向不富裕,修這修邊哪樣不需要錢。
但這次不同,如果大周真有這樣的律法,那一定能籌到不少資金,到時用中公的錢修修路倒是可行。
“既然村長已有主意,那我們就不打擾了!”
江大林見閨女幾句話就幫村長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也爲村長感到高興,更覺得自家的閨女不是一般的厲害。
想着既然事已解決,他們也不好在這再繼續打擾,便提出告辭。
“那我送送你們!”
村長解決修建宗祠的資金,心情自然極好,熱情地將江雲漪一家送出了門口,便派人去通知陳公、李公和江公他們到家裡來商量事兒。
一家人剛回到家門口,江大月,江武,江小高就眼巴巴地在清漪門口等着他們,一見他們回來立馬就迎了上來。
“姐,咋樣?村長有沒有爲難你們?”
江小高見到江雲漪就撲了過來,眼底有着擔心,他剛纔也想跟着去的,可大姐不讓。
“傻孩子,你看我們像有事麼?”
江雲漪摸了摸江小高的頭,雖然村長不爲難他們,但不代表着趙氏和楊家人會善罷干休。
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他們一路不都這樣過來了麼。也不怕他們再來找麻煩!
“沒事就好,剛纔我本想去打聽打聽情況的。後來聽說村長只是把你們請到了自個家,想着村長應該是不想把事兒鬧大,如今見你們這情形,我就知道應該沒大事兒。”
江大月見此也爲他們一家高興。自這清漪園建起來她是什麼閒言碎語都能聽到,也知道老江家的人一定不會任由老四家這麼太平的過日子。
現在好了,連村長都護着老四一家,她也不用再爲他們擔驚受怕了!
“二姑姑,你和武表哥都好久沒跟我們一起吃飯了吧。一會子就來跟我們一起聚聚,我跟我爹和姚姨剛好有事要跟你商量。”
出資修建宗祠這事兒村長還沒對外公佈,但他們家這份錢是出定了。不過再事兒沒確定之前她並不打算告訴江大月。
江雲漪要跟江大月商量的自然是其它事!
“好啊,我也好久沒吃雲漪做的菜了,這次是雲漪親自下廚吧。”
江大月自江家暖房建起來後就一直在江家幫忙,現在又當了清漪園內園的管事,也住在江雲漪爲他們母子安排的院子裡。
但她怕人家說她攀附雲漪一家,原本是堅持要住在自家的小破屋,可雲漪丫頭不同意。
後來才住了東苑的客房。東苑客房有幾間獨棟的小院,他們母子就住其中一間。
“二姑姑要來,自然是我親自下廚了。”
江雲漪知道江大月的性子,以前他們家不富裕時,她就不願住在他們家,怕被人說長道短。
現在他們家富裕了,江大月還是不肯住他們家,後來還是看到張氏兄弟,簽約的長工,及買來的僕人都跟他們一起住清漪園才鬆了口。
她是想讓他們母子跟他們一起住南苑主院的,可他們母子居然想住下人房,她當然不可能同意。
最後雙方相互妥協,二姑姑母子才答應住進東苑的客院。然他們母子爲了避閒,一直不肯同他們一起吃飯,多數都是跟工人們一起吃外廚房的大鍋飯。
勸過多次無果後,江雲漪也只好由着她,今兒二姑姑能這麼爽快地答應和他們一起吃飯,想必還在擔心趙氏及楊家人過來打鬧一事吧。
“那我去跟田師傅說一聲,讓他少做我跟我孃的飯吧。”
清漪園外廚房的採買及監督工作都是由江大月負責,一般情況下今日燒多少菜做多少飯都是按人頭定數。
這是爲了避免浪費的同時,也避免有些人把飯菜偷偷省下來或順回家中貼補。
一個人這樣做沒什麼,兩個人這樣也沒什麼,但人數多了,清漪園可養不起這麼多人。
所以江雲漪直接按前世裡食堂的發放規矩,讓專門人員分發飯菜,以記名分發的形式來杜絕這種情況發生。
這是一種制度問題,絕不可因爲少數人而廢掉!
“那你快去快回。”
江大月是個習慣節儉的人,外廚房那邊每天的用度她基本都盯着,這也算是她變相的報答老四一家。
但她也遵從江雲漪的意見,就是這飯一定管飽,絕不會餓着別人。
若不是一開始省下菜的人多,加上還有人不知羞打算多打些飯菜回去,江雲漪也不會立下誰敢省菜順菜回去直接開除,這事兒還平不了。
雖然這個規矩有些苛刻,但誰要他們要來江家做工,他們不做自有別人想做,誰想省菜回家也成,耽誤了工作直接扣工錢。
自此這種情況纔有所好轉,但畢竟還有少數自己捨不得吃舍不穿,拼着被開除的危險也要省菜回去給自己的孩子吃。
對於這種情況,江大月也睜隻眼閉隻眼,只要他們能把活幹好就成。
江雲漪本想說不必麻煩了,但話到嘴邊就又咽了回去。有些事還是順其自然吧。
“他二姐,你想吃什麼,跟我們說,我先去備。然後再請我們雲漪做!”
姚芳華拉着江大月的手,笑着道。她跟江大月認識的時間不長,卻有心心相惜之感,所以有什麼心裡話二人都會願意跟對方說上兩句。
“我啊,只要是雲漪做的,我都愛吃。”
江大月曾經跟江雲漪學過一段時間的廚藝,但由於江雲漪後面越來越忙,這廚藝只學了一半就停了。
兩個人就這樣聊着進了廚房,各自忙開,洗菜折菜涮鍋都不要人幫忙。
用土豆切丁,牛肉切片做了一道土豆燒牛肉;茄子切絲配大料做成魚香茄子煲,極爲下飯。
另用醃漬好的大白雞直接切盤做了一道白切雞,豆芽是早早發好了,將弄好調好的調料倒進去稍微拌了一下,一道涼拌豆芽就上了桌。
摺好的長豆放了蒜和鹽,鍋裡的油已經熱了,放了一點蔥炒香,又放了點蝦米調味,翻炒了一下,滴了幾滴醬油進去,素炒長豆就成了。
然後是燴三鮮,鮮蘑菇湯,黃瓜肉片湯,六菜兩湯用了約摸半個多辰才全部上桌。
原本還要多做兩道菜的,可江大月母子連說不用。
江雲漪的廚藝自然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一行人邊吃邊聊,前前後後差不多花了半個時辰,但他們聊的都是一些家常話題,活躍氣氛用的,一些正題要等一會吃完飯到書房談。
用過飯後,殘羹剩菜交給管廚房的婆子處理,一行人邊走邊逛到中苑的石椅石桌邊坐下休息,有丫頭給他們每人泡了一杯消食的山楂茶,在中苑花園吹了一會風纔到書房談事。
書房中江雲漪跟江大月談起了蜜餞作坊的事兒,還拿出今兒新出的蜜桃片幹請江大月母子品嚐。
幾天前剛剛出爐的李幹,江大月母子吃了都讚不絕口,連連說這稀罕玩意兒一定能有銷路。
當時他們就建議江雲漪這生意可以做,而清漪園的下人和工人們也都說這東西好吃。
村民們見識少,吃到一點新鮮東西都說好吃也正常,但段景之和張元亦都拖人來說前幾天弄的那些試吃的李幹極受顧客的青睞,問她還有沒有多送一些到店中零售。
江雲漪那時就知道蜜餞這個生意在安雲大有賺頭,但她得有個詳細些計劃。現在蜜桃片兒出爐,如果真要做這個生意,那現在就要開始向果農們訂水果來做。
既然要做當然不能是小打小鬧,向果農訂水果是第一步,請工人開作坊是第二步。
接下來自然就是如何把銷路推出安雲!
安雲這地方太小了,如蜜餞這樣的好東西,能吃得起可沒多少。江雲漪想把蜜餞店開到平縣去,然後慢慢把平縣的人脈給發展起來。
“蜜餞作坊要做可以,但要防止把配方泄漏出去估計有點難度。”
江武聽完江雲漪有關蜜餞的製作方法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在江家暖房專門給江雲漪管財務方面,但母親管內園之事,他也從母親口中知道有人將江家暖房的藥田管理方案給泄漏了出去。
雖然沒給江家暖房造成大影響,但總歸有一點點影響。他知道江家藥田收成能比別人高,其實是有很多因素的。
而這些因素就是江家藥田高產的原因!這些便是他們這些比較內部的人員都未必全知道的特殊因素,其它是怎麼也學不去的。
可這個蜜餞只要知道做法,估計人人都會做!
“想要做蜜餞有一個重要的工序就是糖量的把控,而且白糖在安雲也算高級貨,村裡人便是學了去,想大批生產是不可能的。我也不能不給人家一些機會是吧!”
江雲漪哪裡不知道一旦蜜餞作坊做起來,一定會有很多人爭先效防,就和藥田一樣也會有人學着做。
“可是這要有人肯下血本,也不是賺不回來的啊!何況這麼好的路子,也是可以拿去跟人合作,或賣方子給別人也不是可能。”
江大月想起有人仿造江家建暖房弄藥田,就一肚子的氣。不由就想到了這蜜餞也是可以這麼做的。
“其實藥田的事兒,我已經有了別的想法。”
江雲漪見江大月這麼激動,不由微微一笑。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好在有些人即使跟着她一起建了暖房也不過是白費力氣。
但這種情況也只是前期摸索費力,等找到門道也是一樣能賺錢的。不過跟她江雲漪搶生意,她可不會讓他這麼好過!
這些人還不知道她的手段,待他知道的時侯,也是他血本無歸的時侯。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雲漪,你既然有了更好的想法怎麼不提前跟我們講噥。”
幾個人一聽江雲漪有法子解決暖房被仿造的事兒,不由都來了精神。這事可是苦惱了他們好久,但別人花錢建了暖房哪裡會讓他們說幾句就會拆掉。
“其實很簡單啊,我打算把藥苗出售給村民們,並教他們如何種藥田,如何管理藥田。等他們種出來後,我再花錢收購,然後轉賣給百草堂,這不是又省事又省心。”
江雲漪原先弄暖房培育藥苗時,本是沒打算自己種的,可弄到最後自己買了那麼多地,不種可惜纔會自己開發藥田自己種。
現在她還不如專門培育藥苗來賣,然後把藥苗賣給別人種,可以節省她好多成本呢。
“這倒是個好法子哪。我們即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種,也可以把藥苗賣出去再收回來。這樣村民們就不會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了。”
只有別人的利益換成自己的利益,他們纔會珍惜這份勞動成果,纔不會把種藥苗的方法傳授給別人。
江大月不由大聲叫好,覺得與其千防萬防,還不如讓村民自己種藥田,相互監督呢。
“還好,我們培育藥苗的工序並沒有泄漏出去,否則這可怎麼好。”
姚芳華也覺得這個法子好,甚至她覺得早早開始就應該用這個法子。她覺得這個法子可比管理藥田省心多了。
不過自己家的藥田產量高,收益好,也不能放棄。若能兩者兼顧,他們也不會吃虧。
“那這事就這麼定了,明兒開始就在暖房那邊發個告示,若有人想要自己種藥田,可以來我們這邊提前預定。至於蜜餞作坊的事就麻煩姚姨和二姑姑了。”
江雲漪將該交待的交待完,幾人又說了一些細節,說完又討論了一番才散去。
因爲天氣熱的原故,江雲漪幾乎天天都要泡澡,所以早早就有丫頭在澡房那邊放了水。
江雲漪初來這個時代最不習慣就是冬日裡幾天才能洗一次澡,那時侯她就告訴自己,等以後她有了自己的房子,一定要有一個單獨的澡房。
興許是太乏的原故,江雲漪在澡房的水池裡泡了好一會,換了身輕薄的裡衣,本想在竹榻上半眯一會,不想竟靠着竹榻睡着了。待醒來時才發現自己已經被人抱到了牀上,身上還蓋着薄被。
“姑娘,您醒了,洗漱之物已經給您備好了。”
門外的小丫頭聽到動靜,便推開門,將水盆放到備好的盆架上,打溼了帕巾,捏好遞給了江雲漪。
這些是清漪園建起來後才立的規矩,清漪園的丫頭小廝可以不守夜,但一些規矩還是要守的。
比如爲主人家備洗浴之物,江雲漪就沒有廢棄。再勤快的人如果長時間不做自己熟悉的工作也會慢慢懈怠下來。
“昨晚是誰抱我進房的。”
江雲漪接過帕巾淨了淨臉,然後拿過丫頭遞過來的茶漱了下口,問。
“昨兒姑娘不是自己回房的麼?”
丫頭有些奇怪,江雲漪洗浴時不喜歡有人打擾,一般都是她洗浴好,再叫她進去收拾。
昨兒是沒叫,但她還是在事後進了澡房收拾好,纔回房休息的。
“沒事了,你下去吧。”
江雲漪暗自奇怪,可又沒發現自己身上有什麼不妥,也只好作罷。
吃早飯的時侯,外頭突然下起了雨,開始還只是淅淅瀝瀝的中雨,後來豆大的雨點就噼裡啪啦地越下越大。
“哎,這都快半年沒下雨了,沒想到今兒倒下起來了。”
姚芳華看着外頭越下越大的雨,想着她自新春嫁進江家還從來沒見這裡下過一場雨。
“也應該下了,這再不下,農田裡的莊稼都快枯死了。玉帶河的水連日來水位直降,這雨再不下就要乾旱了。”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家裡農田的莊稼就是一家子的命根,如果今年的收成不好,就代表着來年一整年都會不好過。
江大林看着外頭的雨,倒是開心地笑了。家裡的那十畝良田雖然有閨女想法子灌溉沒有如其它村民們一樣幹得穀子都焉了,但他還是希望大傢伙年年都有好收成。
可是接下來就沒人笑得出來了,因爲這雨連下了十天都沒有停的跡象,這要再繼續下下去,這農田非得被水淹了不可。
……
“快快快,快把這排水溝的魚全撈到水缸裡,然後放水放水,千萬別讓水淹到暖房。”
張夕指揮着一羣工人先放下了採收草藥的活,正想方設法把春初時從玉帶河逮到的那些魚全撈進儲水的大水缸裡。
這連續十天,原本水位只佔一半的排水溝一下子就滿了,這時張夕意識到,這水再漲下去,可就要淹到暖房了。
他又捨不得把好不容易養起來的魚全放出去,便同暖房的工人一起動手借了專門撈魚的網,把暖房邊的排水溝中的魚全數撈起來。
“三弟,你搞什麼,還不排水出去。那邊水都淹到暖房了!”
張虎披着蓑衣朝着張夕大聲地吼,見他居然還想着那些排水溝裡的魚就氣不打一處來。
“大哥,這些魚已經很肥了,再過一個月就能拿到集上賣了。”
張夕也着急啊,可讓他把這魚全放回玉帶河裡,他實在不甘心,可眼見着排水溝的水越漲越高,他也知道再不放閘,這暖房要是淹了,他可吃罪不起。
“我們把魚網盯在閘口,那些魚就跑不出去了!”
有一個工人聽此,也極捨不得把這些魚全放了,連忙建議道。
“來不及了,趕快放閘,再不放閘,水就淹上來了!”
張虎也想把這些魚留下來,可這雨越下越大,根本不給他們盯網攔魚的機會,眼看排水溝的水位已經漫過排水線,張虎果斷下令放閘。
“大哥!”
張夕大叫了一聲後就不說話了,他知道水淹暖房子的後果不是他們兄弟能承擔得起的。
“你們兄弟搞什麼,撈什麼魚?這些排水溝裡的魚跑不掉!雲漪丫頭早在之前就命人盯好了網,它們跑得掉纔怪。”
江大月披着蓑衣過來,見張夕一臉的沮喪,又聽張夕爲了這些魚耽誤排水,不由有些責怪。
可想想這溝裡的魚都他們幾個工人一起養的,在不知道江雲漪早做好防備措施的情況下,哪裡捨得放手,也就不怪他們了。
“太好了,大月姐,你怎麼不早說!兄弟們,快快快,快放閘!”
張夕一聽整個人都跳了起來,拉着江大月的手,笑得像個孩子,忙讓跟他們一樣不捨的工人們開閘放水。
“張大哥,張三哥,大月姐,江姑娘讓我過來告訴你們,讓所有的人全到玉帶河那邊幫忙。”
張夕等人剛剛開閘放水,就有人得江雲漪的令要他們到玉帶河邊集合。
“怎麼回事?”
江大月突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江雲漪是不可能無原無故丟下暖房這邊的排水工作讓所有的人全去玉帶河邊的。
“江姑娘說,這麼大的雨玉帶河很可能會決堤,就算不決堤,水位一旦漫過堤岸,豐澤屯所有的農田都會被淹沒,到時村民們就死定了!”
這話一出,所有的人都面色大變,他們都知道玉帶河一旦決堤,不僅豐澤屯的農田會被淹沒,所有繞玉帶河而建的村莊都會遭殃。
------題外話------
謝秋心自在含笑中送滴5顆鑽鑽,謝祝福2pm送的1朵花花,愛你們,麼麼噠!玉帶河到底有沒有決堤捏?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