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嫁通房重生記 53舊事 武俠仙俠 大衆 網
元寶自出孃胎就沒離開過崔二媳婦,可這回孩子能跟着他伯孃去城裡享福,崔二媳婦賈氏自是求之不得喜在心田。
哼,不是親生的總歸不是親生的,將來長大了,還愁他不認認親孃親老子不成?
說來還是自己肚子爭氣,一口氣兒就給崔家生了三個帶把子的。這一點,可是郭氏拍馬也趕不及的。她是個城裡人又咋地?不是照樣上趕着要養了元寶不可,將來盼着元寶給她披麻戴孝甩火紙盆。
孩兒他爹可是說了,等將來元寶騰達了,就能提攜着金寶和銀寶也出息起來,自己一家子可就能過上城裡人的日子了。
說歸說,可畢竟是自己十月懷胎掉下來的肉。雖說是權宜之計,可就這麼着讓郭氏把元寶給抱走了,賈氏心裡總歸還是難受的。所以吃晚飯的時候,賈氏懷着不捨和補償的心思,一個勁兒地餵了孩子不少肉吃,“乖乖,香不香?”
“嗯,香,肉肉香!”孩子軟軟的聲音機靈地說着簡單的句子。
一家人聽了都是哈哈大笑。
崔婆子也端着一大碗的肉片往嘴裡扒拉,還抽空插話道,“小三兒生來就命好,等進了城,可是天天都有肉吃!”
誰曾想到,樂極生悲!
元寶從半夜裡就開始瀉肚子。
一直泄個不停,山裡的土郎中沒法子。
好不容易從山外面請來了郎中,孩子已經拉虛脫了,臉白的都跟紙一個顏色了。
郎中搖搖頭,只留下一句話,“哎,給這麼小的娃娃喂那麼多肥肉,恁大的油水,他的腸胃咋能熬得住?”
郎中前腳剛走,後腳孩子就死在了賈氏的懷裡。
是郭氏帶來的肥肉,害了兒子的名。
賈氏瘋癲地扯着郭氏廝打咒罵,“你個喪門星,一來就剋死了我兒子,活該你是個絕戶頭……”
所謂打人不打軟,罵人不罵短。別說是親人,就是兩姓旁人,一般也不會揪着郭氏這個痛處下手。
可賈氏就這樣明明白白的往郭氏的痛處狠戳,而郭氏一句話都不還嘴,就靜靜地站在那裡任由賈氏打罵。
直到賈氏被人拉開,郭氏才支撐不住地一屁股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爲自己,爲賈氏,更是爲了無辜丟了性命的元寶。
他纔剛剛兩歲啊,就那樣沒了。
“乾孃?”韻秋小心地推了一下陷入往事無法自拔,半天動也不動一下的郭氏。
“嗯?”郭氏從往事中清醒過來,眼含淚光喃喃道,“秋丫頭,乾孃欠了賈氏一條命啊!這麼多年了,我總是在後悔,要是當初不是我執迷不悟,早早地就順了大家的好意把元寶給抱回來樣,哪裡還有後面的悲劇?說來,都是我害的。怨不得金寶要那樣怨恨我,都是我活該啊。”
“乾孃,這怎麼能說是你害的呢?誰也不知道會發生那樣的不幸的?咋又扯上金寶了?”韻秋趕忙勸解她。
“後來,賈氏親自送來了金寶給我做兒子,還說元寶的事兒她不怪我。”郭氏茫然地盯着眼前的一片虛無,“我沒想到她失去了元寶,還願意再送一個兒子給我。”
“可是金寶已經九歲了,而且還是崔家的長孫!”韻秋驚訝。賈氏既然不計前嫌,也該送了銀寶過來才比較合乎情理啊。因爲九歲的金寶畢竟年齡大了,根本養不熟了。
“賈氏說金寶比銀寶懂事兒,大侄子給大伯父大伯孃養老送終正正好!因爲元寶的事情,我一直沒臉見賈氏。看到她那樣寬宏大度不計較,我是又愧疚又感激,當下就跟她跪下了,發誓說以後金寶就是我的親生兒子。”郭氏苦笑,“那個時候,我真的以爲賈氏是真心的,以前的一切都過去了。”
於是,九歲的崔金寶從山溝溝來到了大興縣城,成了郭家的養子郭金寶。
郭家三口大人是掏心掏肺的對金寶好。
郭母更是拖着病體見天變着花樣地給大孫子開小竈,說這孩子太瘦了,要好好補補。
可金寶性子孤僻,很少說話。
他們想着,孩子是因爲剛來不適應,時間久了就好了。
不久,郭母就病故了,這是郭氏在世上的最後唯一的血親了。儘管金寶總是彆彆扭扭的,可他的到來還是極大地寬慰了郭母的心。
老人家走的時候很是安詳,面帶笑容。
而賈氏是見月往郭家跑,美其名曰來看看金寶過得習慣不習慣,生怕郭氏打罵錯待了金寶一樣。
來的次數多了,郭氏心裡自是有些不樂意,不管怎麼說金寶已經是郭家的孩子了。而且,她真的把金寶當了親生的對待。
可是,想想死去的元寶,想想賈氏的喪子之痛,郭氏還是強忍了下來,面帶微笑地盡心招待賈氏。
每次賈氏走的時候也是連吃帶拿的。
剛開始發現金寶偷錢,又逼問出錢都偷偷給了賈氏拿回家的時候,郭氏心裡就像被潑了瓢井拔涼一樣。總歸不是自己親生的,不和自己一條心。
知道紙裡包不住火了,賈氏就心酸地哭道,說都是她一時貪念才逼着金寶,讓他每日裡收油餅錢的時候偷偷昧下一些的。
這件事發生後,賈氏不再那麼頻繁地、理直氣壯地登門了,只在年節的時候纔來打秋風。郭氏心裡鬆快踏實了不少。
就這樣安生了好幾年,終於有一天,郭氏無意間得知了一件被丈夫和知情的街坊們好心瞞着她的事兒,郭氏說不出心裡到底是個啥滋味。
原來這幾年背地裡,金寶和賈氏仍然頻繁私下偷偷見面,賈氏每次都是樂滋滋地懷揣了一紙包銅板走的……
郭氏氣憤地質問,郭老頭只能無奈地嘆口氣,“我還不是怕你知道了生氣才瞞着你的。”
而個頭已經跟郭氏一樣高的金寶硬着脖子頂嘴,“你們害了元寶一條命,我娘就拿你郭家倆錢兒能怎麼了?”
郭氏病了一場,金寶雖是冷着臉低着頭,但還是認了錯。
丈夫郭老頭勸她,“金寶已經大了,知道要臉面了,這些小事以後就隨他去吧!那些錢到了賈氏手裡面,總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郭氏能怎麼辦?難道她還能不要金寶不成?這些年,凡是好東西自己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留給兒子。養了這麼些年,別說是個孩子了,就是隻貓啊狗啊的,也養出感情來了。
事到如今,郭氏也明白自己無法阻止金寶與賈氏偷偷見面,更攔不住金寶“劫富濟貧”,因爲自己捨不得這個兒子。她的這個軟肋,大家都心知肚明。
賈氏不就要是引着金寶不和郭家一條心嘛?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縣城給金寶尋個好姑娘做媳婦兒,而且能跟自己這個婆婆合得來、一條心的。
可是,當郭氏左挑右選,終於有了可心的兒媳婦人選的時候,賈氏卻突然領了個土氣的鄉下丫頭上門了,說金寶一出生就定了娃娃親了。
賈氏說那閨女是她的孃家侄女,比金寶還大了三歲呢,正是女大三抱金磚的好兆頭。
看着那個眼睛四下裡不安分地軲轆的小賈氏,郭氏不喜,當下就撂了臉子,說金寶是郭家的兒子,他的婚事就不勞煩他二嬸孃操心了。
事情到了那個地步,已經再清楚不過了。
元寶出事的時候,金寶已經九歲了,半大小子早都記事兒了,而且記得清清楚楚。如果說六歲的銀寶還有七八成的可能被郭氏養熟,那九歲的金寶只有半成的可能了。
最開始賈氏就是爲了報復郭氏才選擇送了金寶到郭家,而不是相對年幼不知事的銀寶。
如今,賈氏又要在郭家埋下小賈氏這根釘子了。
郭氏看着韻秋目不轉睛緊張地盯着自己,忍不住又一次苦笑出聲,“呵呵,你是不是已經猜到了後面的事兒?對,就是到了最壞的地步了,最後退讓妥協的還是我。”
“乾孃就真眼睜睜的讓小賈氏進門了不成?”韻秋不敢相信郭氏真的那樣做了。長大的金寶本就跟郭家不是一條心,這要是再娶了小賈氏,這兒子媳婦明面上是郭氏的,暗地裡可都是賈氏的。
郭氏反而平靜了下來,說道,“除了答應,我還能怎麼樣呢?金寶拿住了我的短兒,知道我不可能狠下心不要他。”
金寶跪下給郭氏磕頭,求郭氏讓他娶小賈氏進門,“娘,我和表姐的婚事是自小定下來的,現在反悔,我不就成了背信棄義之人?要是因爲我是郭家的養子就要悔婚,那您就把我趕出郭家吧?”
自從小賈氏進了門,郭家可就熱鬧了。
賈氏的孃家當年爲了聘禮能狠下心把賈氏嫁到山溝裡去,由此可見賈家不是什麼老實安分的莊戶人家。所說賈氏不是弱茬,可那個小賈氏可比她姑母能鬧騰多了。她想找茬的時候,郭氏是想躲都躲不過。
每逢吵架的時候,金寶不是立馬站起來出門了,就是待在家裡一句話也不說,面上誰都不偏不倚。
明明是自己家,郭氏老兩口子竟是過得像寄人籬下一樣,處處要看小賈氏的臉色。不忍着,就別想過安生日子。
小賈氏剛一懷孕,賈氏就捲了鋪蓋住進了郭家,說郭氏沒生養過不會照顧孕婦,她只能多辛苦多擔待了。
……
說着說着,郭氏伸手抹了下眼淚,恨恨地說道“秋丫頭,現在想想我都在心裡罵自己沒出息。要說,我這樣的脾氣也不是啥能受氣的。可那時候,我就跟鬼迷心竅了一樣,就那樣容了她們那樣騎在我頭上拉屎拉尿的。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想甩自己兩耳刮子,沒囊沒氣的,丟臉都丟到姥姥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