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朱與吳,共江南(加油求收藏,求推薦)

“提督請坐。”朱慈烺笑吟吟的看着吳襄,指了指跟前一張空空如也的椅子。

“臣惶恐。”吳襄連忙推辭。

“提督父子都是功勳重臣,國之庭柱,如何不得一坐?”朱慈烺知道吳襄並不是謙遜,而是真的不敢坐。因爲他的上級王承恩還老老實實站着,他怎麼能坐?

“千歲爺叫你坐,你就坐吧。”王承恩也笑着說。吳襄很快就是“老皇親”了,而且還是重兵在握的國丈爺,只怕在天子跟前也有座位了。

“臣謝座。”吳襄也不扭捏了,就在太子對面的椅子上坐下,不過只沾了小半個臀部。

至於吳三輔,就只能老老實實站在老爹背後了。

шωш ▪TTκan ▪c○

“提督可聽過南遷之議?”朱慈烺看着吳襄發問。

“南遷?”吳襄心下一驚,“萬萬不可啊!京師乃是國之根本,先帝陵寢所在,焉能捐棄?”

朱慈烺只是習慣性的微笑,似乎在讚許吳襄的立場。不過心裡面卻是明鏡一般,知道自己未來的岳父大人在打什麼算盤?

什麼國之根本,什麼先帝陵寢的,和老吳家是沒有多少關係的。吳家真正在乎的,就是一年幾百萬的遼餉!

現在吳家已經是關寧軍中最大的軍頭,幾百萬的遼餉中,除去孝敬各級上官的部分,都由吳家支配。其中裝進吳家父子口袋的,少說也有幾十萬吧?

如果朝廷南遷,薊遼自然要放棄,關寧軍要麼護駕南走,要麼投降李闖。不管是南走還是投降,一年幾百萬的遼餉肯定是沒有了。所以吳家反對南遷的立場是可以想象的!

不過當北京城實在沒有辦法保衛的時候,護駕南逃,應該是吳家最好的出路。因爲無論降順還是降清,都沒有人會給吳家一年幾百萬的遼餉。不僅沒有遼餉,還會被當成炮灰。

如果吳家降順,那就是李闖和清兵交戰的先鋒。反之則是清軍入關攻打李闖的急先鋒。只有跟着明朝南遷,纔會被當成嫡系,好吃好喝養着。甚至還有可能更進一步……朱與吳,共天下!

因爲吳三桂手中的三四萬關寧軍只要拉到南方,就是無敵的存在!

到時候就是大明朝廷指着吳家的軍隊活命了,江南的財富,還不是任憑吳家取用?

只是歷史上的吳三桂在關鍵時刻下不了決心,在拖延和等待中喪失了屬於他的歷史機遇,從而成爲了引狼入室的千古罪人,而且還葬送了大半個吳氏家族。

從這一點來看,吳三桂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政治家,在三藩之戰中撲街根本就是註定的事情。

“父皇南遷的決心已定!”朱慈烺一字一頓道,“今日就將傳密旨於王永吉和令郎,由關寧軍護駕,走天津衛南幸!馮元颺已經備好了大海舟200艘,水師數千人,隨時可以護駕去登萊。”

“什麼!?”吳襄抽了口涼氣兒,“朝中諸大臣......都贊成南遷了?”

朱慈烺的這位岳父大人來京師才一個來月,不知道崇禎的脾氣,以爲崇禎真是從諫如流的好皇帝。所以在他看來,南遷的障礙就是朝中大臣們的反對,而不是崇禎不地道的甩鍋。

“既然是密旨,當然不能讓朝中諸臣知道了。”朱慈烺繼續忽悠,“若是走漏了消息,闖逆一定會以輕騎迂迴阻攔,虜醜說不定也會趁機撲擊。而且京師之中,也難免惶恐,山崩之勢,就不可避免了。”

“朝臣皆不知情,倉促之中如何走脫?”吳襄額頭上的冷汗都出來了,他遲疑了一下,又道:“況且犬子的兵馬只怕才入山海關,隨行的遼民又多達數十萬……”

朝臣能走脫幾個,吳襄並不在乎,但是跟隨吳三桂的遼民大多都是軍眷,可不是說不顧就能不顧的。

“提督一個月前不是對父皇說,爾兵不過三千人可用嗎?”朱慈烺依舊面帶微笑,絲毫沒有大難將至的惶恐,娓娓而道,“三千驍勇之士不會有幾十萬家眷吧?就算再打一點富裕,帶五千驍勇敢戰之士護駕,隨行的軍眷有兩萬之數足矣。以關寧軍所有的騾馬大車,還不夠兩萬數千人用嗎?”

吳襄被朱慈烺說得啞口無言,同時也對朱慈烺的鎮定自若感到驚訝。

這位太子殿下,年紀輕輕,氣度膽略卻不凡啊!

朱慈烺接着往下說:“兵不在多,而在精。可精兵還得用對地方!提督父子的三千家丁,如果爲闖逆用,做前驅與虜醜交戰,能當幾何?若爲虜醜所用,入關與流寇老營死戰,攻堅城,戰荒野,又能當幾何?”

吳襄聽到朱慈烺的這話可坐不住了,一下站了起來,“殿下何出此言?臣父子對大明忠心耿耿,是不會投靠逆虜的……”

朱慈烺看着吳襄,緩緩道:“提督少安,本宮知提督父子忠心,爾父子不僅忠心,而且聰明。知道爲逆爲虜所用,都是死路一條!就是僥倖能活,也難免窮困潦倒。

提督父子的三千家丁是用百萬之餉養出來的……天下能給提督父子百萬之餉的,也只有大明瞭!闖逆有老營,虜醜有八旗,提督父子投之,不過用爲前驅,豈得成爲腹心?老營、八旗焉有百萬之餉?何況爾等?

唯本宮和父皇若到江南,只有提督父子和黃得功所將之勇衛營可倚,其餘皆不足用。提督父子和黃得功就是大明的泰山之靠!

而天下紛亂,中原殘破。能養爾家三千家丁的,也唯有江南!爾父子若能率數千家丁護駕南幸,就是國之柱石,江南財富,自當共有之!”

朱慈烺的語氣和表情忽然一變,斬釘截鐵地說:“南幸大計已定,不容置疑,密旨今日就將送往山海關。本宮只問提督父子從龍與否!”

這是真的嗎?

吳襄和吳三輔兩父子也感到一陣陣窒息了……這是朱家要和吳家共江南啊!

挾天子,令諸侯,謀朝篡位什麼的,吳襄是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但是去江南使勁兒撈錢的好事,卻是吳襄做夢都想的。

現在天下皆窮唯江南、閩粵豪富。若能去江南發財,誰還會留戀苦哈哈的山海關?

而且山海關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北京一旦陷落,吳家如果不能及時護駕南逃,就得在順清之間做出選擇了。可不管選誰,都是一顆又大又討厭的炮灰,早晚給消耗乾淨——當然了,歷史上吳三桂混上平西王的前程,吳襄、吳三輔還有吳三桂本人,現在是做夢都想不到的。

從目前的形勢看,天下間,也只有大明這樣的冤大頭,纔會一年花幾百萬養關寧軍……這筆賬,實在太好算了。

所以一旦崇禎下定決心,吳襄、吳三桂根本就不存在跟不跟的問題。

既然沒有選擇,吳襄和吳三輔對視一眼後,就雙雙行了揖拜大禮:“臣父子願效死命護駕南幸!”

“好!”朱慈烺笑着,“提督父子果然是國家柱石!

對了,還有一事要說與提督父子知道。居庸關……已經落入闖逆之手!闖逆之兵,旬日間將到京師城下。因此南幸之事刻不容緩,而且多半要突圍而走!提督父子可怕了?”

什麼?有這種事情?吳襄和吳三輔驚訝地看着朱慈烺,話都說不出來了。

怕……吳襄和吳三輔當然是怕的,但是他們更加驚訝。因爲他們倆從朱慈烺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惶恐和憂愁。

太子長在深宮,養於婦人、內官之手,難道不應該是膽子很小的嗎?

闖逆都要殺到北京城了,你這個太子怎麼一點不害怕呢?

第1145章 王爺是來打仗的吧?第1612章 我是敗家子第1155章 怎麼變成被圍點打援了第804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第267章 黃太沖,你怎麼也叛變了?第1440章 李定國的遺產(求訂閱)第937章 千萬要聰明一點!(求訂閱)第2019章 你們這麼打仗,朱元璋知道嗎?第1370章 史上最強的優惠政策第1832章 小心陷阱第1325章 三分軍事,七分考試(求月票)第2092章 重建禮樂,自當從朝鮮開始!第660章 債主不哭,總有撤藩的一天第1897章 蜀王,朕知道四川窮!第836章 敵弱,易剿,速來(求月票)第1449章 阿達放心,女兒孝順第1236章 和查理二世的牀上外交第862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第956章 天主啊,我們遇上軍事革命了!第九十二章 天津改編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四十八章 朱老虎搶親 中(搶推薦票啦!)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417章 三十七計,見好就收第1885章 逆子,這裡有三個裝妙計的錦囊第247章 現在要紮根東南了第2088章 還是搶錢爽啊!第1453章 大明好叔叔第六十章 你們個個都是忠臣啊!第647章 皇長子第1951章黃臺吉,你還讓朕好好抓老鼠嗎?第1432章 皇兄饒命(求月票,求訂閱)第538章 四川的盤子怎麼接?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992章 燃燒的鹿兒島灣(求訂閱)第548章 要吃飯嗎?給我們議政之權!第1733章 朱由檢也有上當的時候!第1487章 只有讓印度殖民歐洲了!第1801章 老天爺不賞飯啊,餓死誰好?第1201章 奧朗則布纔不傻呢!(求訂閱)第1955章 阿瑪救命,阿瑪去哪兒了?第2140章 朕最懂槍斃了!第1447章 限量版之後還有特供版第1353章 大明小男孩第1860章 復讀皇帝,進京補考第127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十五章 大奸大義朱慈烺(求推薦)第551章 父皇,兒臣去要飯了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1989章 皇后命,前世註定!第1053章 大清攝政王多尼(求訂閱)第497章 有活路,無特權第130章 到大沽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第1877章 大大的汗,大大的坑第1150章 唐.璜.何塞來了第1454章 準格爾王國的權利法案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2143章 穿黃金甲者,就是朱由檢!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1053章 大清攝政王多尼(求訂閱)第2147章 大明海軍,最會砍人!第876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三(求訂閱)第1388章 真正的土豪(求訂閱)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1140章 王爺快跑,我掩護第1931章 民以食爲天,人無糧要反啊!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第533章 大順好太子第1560章 西天的事兒咱們不管!第2053章 大儒,個個都是大儒啊!第324章 皇爺,水太涼!(今天五更,求月票)第1574章 崇禎走了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583章 平西王也當虧了!(求月票!)第544章 不好,資本主義來了!第1739章走,找袁崇煥去!第912章 新的開始,新的麻煩(求訂閱)第1915章可恨皇爺會搬山,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1262章好像還是資本主義比較壞!第2019章 你們這麼打仗,朱元璋知道嗎?第430章 朱太子終於犯錯了第1124章 大明怎麼也變奸商了?(求訂閱)第795章 大明學壞了!第1461章 真正的對手來了!第341章 未來的鄭閣老第1832章 小心陷阱第2085章 住手,不許再殺死肉票了!第203章 忠臣不怕死第873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 (求訂閱)第1758章 不懂理財,就會抄家第2075章 明軍大大的厲害,鬼子你要小心啊!第1151章 不是相親,是打仗啦!第1509章 伯爵,八等日來啦!第2241章 崇禎都快氣死了!第二十九章 又發現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079章 吳三桂上當啦!(求訂閱)第2114章崇德七年(求一波訂閱)
第1145章 王爺是來打仗的吧?第1612章 我是敗家子第1155章 怎麼變成被圍點打援了第804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第267章 黃太沖,你怎麼也叛變了?第1440章 李定國的遺產(求訂閱)第937章 千萬要聰明一點!(求訂閱)第2019章 你們這麼打仗,朱元璋知道嗎?第1370章 史上最強的優惠政策第1832章 小心陷阱第1325章 三分軍事,七分考試(求月票)第2092章 重建禮樂,自當從朝鮮開始!第660章 債主不哭,總有撤藩的一天第1897章 蜀王,朕知道四川窮!第836章 敵弱,易剿,速來(求月票)第1449章 阿達放心,女兒孝順第1236章 和查理二世的牀上外交第862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第956章 天主啊,我們遇上軍事革命了!第九十二章 天津改編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四十八章 朱老虎搶親 中(搶推薦票啦!)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417章 三十七計,見好就收第1885章 逆子,這裡有三個裝妙計的錦囊第247章 現在要紮根東南了第2088章 還是搶錢爽啊!第1453章 大明好叔叔第六十章 你們個個都是忠臣啊!第647章 皇長子第1951章黃臺吉,你還讓朕好好抓老鼠嗎?第1432章 皇兄饒命(求月票,求訂閱)第538章 四川的盤子怎麼接?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992章 燃燒的鹿兒島灣(求訂閱)第548章 要吃飯嗎?給我們議政之權!第1733章 朱由檢也有上當的時候!第1487章 只有讓印度殖民歐洲了!第1801章 老天爺不賞飯啊,餓死誰好?第1201章 奧朗則布纔不傻呢!(求訂閱)第1955章 阿瑪救命,阿瑪去哪兒了?第2140章 朕最懂槍斃了!第1447章 限量版之後還有特供版第1353章 大明小男孩第1860章 復讀皇帝,進京補考第127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十五章 大奸大義朱慈烺(求推薦)第551章 父皇,兒臣去要飯了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1989章 皇后命,前世註定!第1053章 大清攝政王多尼(求訂閱)第497章 有活路,無特權第130章 到大沽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第1877章 大大的汗,大大的坑第1150章 唐.璜.何塞來了第1454章 準格爾王國的權利法案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2143章 穿黃金甲者,就是朱由檢!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1053章 大清攝政王多尼(求訂閱)第2147章 大明海軍,最會砍人!第876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三(求訂閱)第1388章 真正的土豪(求訂閱)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1140章 王爺快跑,我掩護第1931章 民以食爲天,人無糧要反啊!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第533章 大順好太子第1560章 西天的事兒咱們不管!第2053章 大儒,個個都是大儒啊!第324章 皇爺,水太涼!(今天五更,求月票)第1574章 崇禎走了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583章 平西王也當虧了!(求月票!)第544章 不好,資本主義來了!第1739章走,找袁崇煥去!第912章 新的開始,新的麻煩(求訂閱)第1915章可恨皇爺會搬山,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1262章好像還是資本主義比較壞!第2019章 你們這麼打仗,朱元璋知道嗎?第430章 朱太子終於犯錯了第1124章 大明怎麼也變奸商了?(求訂閱)第795章 大明學壞了!第1461章 真正的對手來了!第341章 未來的鄭閣老第1832章 小心陷阱第2085章 住手,不許再殺死肉票了!第203章 忠臣不怕死第873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 (求訂閱)第1758章 不懂理財,就會抄家第2075章 明軍大大的厲害,鬼子你要小心啊!第1151章 不是相親,是打仗啦!第1509章 伯爵,八等日來啦!第2241章 崇禎都快氣死了!第二十九章 又發現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079章 吳三桂上當啦!(求訂閱)第2114章崇德七年(求一波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