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未來的鄭閣老

一場罷考事件,還在萌芽當中,就被朱大太子事先安排好的“進步舉人”給粉碎了。

隨着錢謙益和100名火銃兵,開始在江南貢院的考棚各處巡視,並且由跟隨的火銃兵大聲宣佈革去兩名舉人的功名。考場內的秩序很快就恢復了——這事兒鬧得真是一點名堂都沒有啊!兩個蘇州名士非但沒有利用這場抗議更上層樓,反而被革去功名,而且還被扣上了閹黨漢奸的帽子!

“閹黨漢奸”的惡名可不容易洗乾淨!而且,他們還有可能被錦衣衛南鎮撫司調查......指不定就要查得傾家蕩產了!

好漢不吃眼前虧,好舉人更不會去吃眼前虧了,還是乖乖回考棚去做文章吧!哪怕考不中進士,也得保住舉人啊,可不能把舉人功名搭進去。要是沒了舉人,那還怎麼偷稅漏稅,怎麼隱瞞田產,怎麼讓人投獻詭寄?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舉人都存着這樣消極的心思,還是有一些人從進入考棚後開始就兩耳不聞棚外事兒,打起全部精神在應付考試的。

朱慈烺的大師兄鄭森就其中一個!他參加這次恩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中進士......憑本事考上一個進士!沒錯,他是有本事的!雖然他的八股文章不怎麼好,但是他知道怎麼收商稅和關稅啊!

他對這事兒特別有研究,知道日本國是怎麼抽稅的,知道荷蘭東印度公司又是怎麼抽稅的,也知道他爸爸鄭芝龍是怎麼在海上攔路收錢的。

所以他直接在考卷上寫了一大堆具體的抽稅辦法。

對於關稅,他的辦法就是從“船”不從“貨”。

也就是說,稅務人員不管商人運什麼貨,只管有幾條船,有幾輛車,船有多長多寬多高,然後就根據數量和尺寸收錢。

而爲了方便收取關稅,朝廷還應該設立江口(上海)、寧波、泉州、廣州、登州等五處通商口岸,進行集中貿易。

另外,還應該在長江、運河和其它具有一定通行能力的河道上設立稅關,對過往船隻徵收過稅。過關稅的徵收辦法也和海關稅一樣,從船不從貨,不過稅率應該比海關稅低。

在關稅之外,鄭森還提出了“專賣”和“市稅”兩個概念。

其中專賣主要是鹽和酒。現在鹽業專賣已經開始了,在淮揚四鹽總後,朱慈烺又在崇禎十七年底對魯鹽、浙鹽、閩鹽和粵鹽的專賣權進行了發包——山東、浙江、福建、廣東都有鹽場,不過規模不能和淮鹽相比。所以專賣權的價值也比較低,不過四省鹽業一年上繳的鹽稅總額超過三百萬兩是毫無問題的。

其中魯鹽專賣所得的60萬兩全部由七省總督史可法支配,浙鹽、閩鹽、粵鹽的收入則全部上繳戶部(存入戶部在鹽商銀行的賬戶)。所以從崇禎十八年開始,大明朝廷的鹽稅收入將能達到840萬兩,真是財源滾滾啊!

如果酒業專賣能夠順利推行,大明朝廷又能多一條非常寬闊的財路!

市稅則是在各地的城市和大型市鎮中開徵商稅,具體又可以分成“過稅”和“住稅”。

所謂過稅,就是在重要的路口和河口設卡收稅,對過往的車輛、船隻和商人抽取較低的稅款,不必收銀,銅錢、糧食亦可。

住稅則是對城市和城鎮內的商鋪工坊收稅,按照商鋪、工坊的面積以及各處的實際情況開徵。

在鄭森的建議中,和鹽業專賣稅、南北洋特許稅、內外關稅等三大稅不同,酒業專賣稅和市稅這類收起來比較繁雜的商稅應該是“地方稅”。也就是有省、府(州)、縣負責收取,然後再和朝廷分成——除了幾個大都市和口岸,朝廷也不指望從這裡面收多少了。

不過地方官吏的薪俸,地方官學的開銷,維持地方安全的民團已經城牆修補的花銷,還有官老爺衙門裡面的開銷,都得指着這些商稅了!

如果那些窮地方小地方地方官吏堅持不收,又能禁得住都察院的調查,那就由他們了......不過幾個大都市和貿易口岸還是要有得力的官員去抓稅收的!

......

“好!好!”明遠樓內,朱大太子放下鄭森的卷子,拍手叫好,“好文章!好辦法!錢先生,你的學生不錯啊!”

什麼就不錯啊?已經緩過來的錢謙益很有些無奈啊,科舉大比不能這樣——卷子得糊名謄錄!哪有你這樣,直接讓考官撕開糊名找出鄭森的卷子來看?

而且鄭森的文章好在哪裡?除了幾個具體的收稅辦法,就沒好的地方了。也沒引經據典,讀來也沒有暢快淋漓之感,而且還倆錯別字......

“第二甲第一名吧!”朱慈烺笑着問錢謙益,“錢先生,你覺得如何啊?”

“這個......千歲爺,現在是禮部試,不是殿試。”

“哦。”朱慈烺點點頭,“還要考一次的.......好好,不過大師兄的進士是沒跑的。錢先生,大師兄高中後該給個什麼官?”

“如果,”錢謙益眉頭大皺,“如果名列第二甲第一名,那當然是當翰林院庶吉士了。英廟以來的慣例,非翰林不入內閣......”

“啊,錢先生也以爲大師兄應該入內閣啊!”朱慈烺打斷錢謙益的話,笑道,“鄭閣老......不錯,不錯啊!”

什麼就“鄭閣老”了,一海賊頭子的兒子,當個水師提督也就罷了,怎麼就閣老了?

“怕,怕是不妥吧?”錢謙益提醒,“大木是外戚,而且他家又是一方霸主......”

朱慈烺看來錢謙益一眼,低聲道:“那才應該當閣老!要不當什麼?福建王?”

啊,太子爺英明啊!錢謙益一下明白了,朱慈烺早早的就在打削藩的主意了......

“不過現在不能讓他入翰林,”朱慈烺又道,“上海那邊還得藉助鄭家,讓他去上海任職。至於非翰林不入內閣,那不是太祖的祖制,本宮不守。”

他頓了頓,又對守在邊上的吳梅寸道:“吳先生,去把黃太沖、羅大公、張玄著的卷子都拿來我看。”

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148章 就想當個天使王第1846章 昏君詔曰:得加錢第1480章 李繼成瘋了吧?第1468章 教宗,您要相信太陽王!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555章 橘子洲頭第1521章 六百里外的白銀帝國第952章 鄭森都急了(求訂閱)第547章 太子原來是要飯的第533章 大順好太子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第395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完第1712章 就知道黨爭,黃臺吉都快到了!第1281章 李公子姓牛(新年快樂)第2036章 搶救大金,捨我其誰!第817章 福臨,扒黃河要趁早!(國慶節快樂,求月票)第1828章 大明怎麼可能要完了?第1568章 土豪和慶王和戰爭第1271章 如何成爲忠烈——迎明王第421章 北伐五里第660章 債主不哭,總有撤藩的一天第302章 這是真瘋嗎?第1052章 反薩爾滸計劃(求訂閱)第2113章 崇禎十五年第1936章 江南好,昏君要長住!第261章 人去哪兒了?第1565章 印第安人終於站起來了第2029章 秘不發喪,假裝活着第319章 挾天子、睡太后的狠人第1334章 怎麼都有代溝了!(求月票)第788章 順治維新第1535章 最後的金手指第2178章 魔都第344章 民變在即啦!第402章 放馬過來吧!第2051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385章 大清來晚了,韭菜都跑了第973章 先來一個八國聯軍!(求訂閱)第1622章 什麼?真的統一世界了?第719章 東方世界大戰的序幕第937章 千萬要聰明一點!(求訂閱)第1659章 有請洋鬼子!第547章 太子原來是要飯的第五十五章 造反是要殺頭的(推薦票快來吧)第1155章 怎麼變成被圍點打援了第1808章 說崇禎,崇禎到第633章 大明好債主第872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九(求訂閱)第218章 開個鹽商銀行吧!第785章 北京戶口要沒啦!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1544章 不能沒有皇帝啊!第108章 又有流賊進城啦!(求收藏,求推薦)第240章 趙之龍,老實交代吧!第2132章 天可汗破陣,皇阿瑪捱打!第708章 淘寶團第266章 本宮決定要領導東林第2242章 逆子沒教好,還可以教賢孫!第890章 心中的辮子永遠都在!第715章 順治不哭第1702章 什麼?代王跑了?第1688章大同諸君,隨朕殺虜去!第1598章 兄弟姐妹一家人啊!第133章 拉上東林來背書第1319章 五喜臨門啦!第464章 外患止,內憂起(求一下月票)第1241章 得印度者得世界?第678章 一起來當忠臣吧!第1253章 免租免庸免役科考迎大明第2265章 怎麼還有天地會?第176章 還是闖王好啊!(今天就到處爲止,明天凌晨再見)第1301章 王師真的來了!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1377章 帶上槍炮走親戚去!第1839章 銅牆鐵壁駱駝城第864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二(求訂閱)第1125章 加盟掛靠的合衆國(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終於遇上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801章 打起大明的旗號!第204章 孔子就靠你們保衛了第1502章 都不是好人,都有槍!第403章 清兵來了第1119章 西班牙也有龍蝦兵了(求訂閱)第599章 明寇來了!第217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1944章 好自信的逆子啊!第1053章 大清攝政王多尼(求訂閱)第1339章 鄉村包圍城市(求訂閱)第1916章 湖廣熟與大明何干,一門衆去甘肅封建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1015章 殖民之苦(求訂閱)第224章 七宗罪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第622章 解套有望啦!第605章 圍點打援去!第1899章 昏君最愛大長腿第1093章 文明圈的擴張(求訂閱)第1508章 偷渡墨西哥
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148章 就想當個天使王第1846章 昏君詔曰:得加錢第1480章 李繼成瘋了吧?第1468章 教宗,您要相信太陽王!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555章 橘子洲頭第1521章 六百里外的白銀帝國第952章 鄭森都急了(求訂閱)第547章 太子原來是要飯的第533章 大順好太子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第395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完第1712章 就知道黨爭,黃臺吉都快到了!第1281章 李公子姓牛(新年快樂)第2036章 搶救大金,捨我其誰!第817章 福臨,扒黃河要趁早!(國慶節快樂,求月票)第1828章 大明怎麼可能要完了?第1568章 土豪和慶王和戰爭第1271章 如何成爲忠烈——迎明王第421章 北伐五里第660章 債主不哭,總有撤藩的一天第302章 這是真瘋嗎?第1052章 反薩爾滸計劃(求訂閱)第2113章 崇禎十五年第1936章 江南好,昏君要長住!第261章 人去哪兒了?第1565章 印第安人終於站起來了第2029章 秘不發喪,假裝活着第319章 挾天子、睡太后的狠人第1334章 怎麼都有代溝了!(求月票)第788章 順治維新第1535章 最後的金手指第2178章 魔都第344章 民變在即啦!第402章 放馬過來吧!第2051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385章 大清來晚了,韭菜都跑了第973章 先來一個八國聯軍!(求訂閱)第1622章 什麼?真的統一世界了?第719章 東方世界大戰的序幕第937章 千萬要聰明一點!(求訂閱)第1659章 有請洋鬼子!第547章 太子原來是要飯的第五十五章 造反是要殺頭的(推薦票快來吧)第1155章 怎麼變成被圍點打援了第1808章 說崇禎,崇禎到第633章 大明好債主第872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九(求訂閱)第218章 開個鹽商銀行吧!第785章 北京戶口要沒啦!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1544章 不能沒有皇帝啊!第108章 又有流賊進城啦!(求收藏,求推薦)第240章 趙之龍,老實交代吧!第2132章 天可汗破陣,皇阿瑪捱打!第708章 淘寶團第266章 本宮決定要領導東林第2242章 逆子沒教好,還可以教賢孫!第890章 心中的辮子永遠都在!第715章 順治不哭第1702章 什麼?代王跑了?第1688章大同諸君,隨朕殺虜去!第1598章 兄弟姐妹一家人啊!第133章 拉上東林來背書第1319章 五喜臨門啦!第464章 外患止,內憂起(求一下月票)第1241章 得印度者得世界?第678章 一起來當忠臣吧!第1253章 免租免庸免役科考迎大明第2265章 怎麼還有天地會?第176章 還是闖王好啊!(今天就到處爲止,明天凌晨再見)第1301章 王師真的來了!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1377章 帶上槍炮走親戚去!第1839章 銅牆鐵壁駱駝城第864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二(求訂閱)第1125章 加盟掛靠的合衆國(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終於遇上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801章 打起大明的旗號!第204章 孔子就靠你們保衛了第1502章 都不是好人,都有槍!第403章 清兵來了第1119章 西班牙也有龍蝦兵了(求訂閱)第599章 明寇來了!第217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1944章 好自信的逆子啊!第1053章 大清攝政王多尼(求訂閱)第1339章 鄉村包圍城市(求訂閱)第1916章 湖廣熟與大明何干,一門衆去甘肅封建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1015章 殖民之苦(求訂閱)第224章 七宗罪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第622章 解套有望啦!第605章 圍點打援去!第1899章 昏君最愛大長腿第1093章 文明圈的擴張(求訂閱)第1508章 偷渡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