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危機重重啊!

“陛下,這兩年北京城內的市面有點蕭條啊......”

“是啊,北京城的人口減少,生意難做,再要嚴徵商稅,只怕......”

“萬歲爺,您是許久沒回北京了,不知道北京城現在都蕭條成什麼樣了?最近不少得了優差的勳貴家又在忙搬家,過完年估摸着又得少幾萬......”

大臣和大璫們難得達成了一致,異口同聲的反對嚴徵商稅。理由看着也挺有說服力——北京的人口這兩年下跌太厲害,市面也越來越蕭條,再嚴徵商稅,北京就更蕭條了。

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弄得冷冷清清的多沒面子?

可是朱由檢聽見這樣的報告,卻是非常的滿意,連連點頭道:“人口少了?市面蕭條了?好,好......這樣很好!北京雖然是天下首善之地,但同時也在國門之內。

而且北京周遭土地貧瘠,天旱少雨,物產並不豐饒,前方又有宣、大、燕、寧、薊、遼等六鎮需要支援,所以每年都要經由運河從南方運來大量的錢糧物資,輸送困難,耗費實在巨大......所以在北京聚集百萬無關軍事的人口,實在得不償失,而且也快支撐不了啦!能減少一些,對國家是有好處的。”

其實朱由檢對天子腳下的老百姓一點好印象都沒有!上輩子是誰唱着“迎闖王”的歌謠,把李自成的大軍迎進北京城的?

這些天子之民根本靠不住,要他們幹嘛?

另外,北京城的消耗對於大明朝而言,也是個巨大的負擔!北京城內至少七八十萬人,人均一年三石白米,就得二百多萬石!而且有些人還特別能吃,有些人還要吃好的,有些人還養了需要**料的牲口,有許多人還喝酒......實際上的消耗,四百萬石都不止啊!

這四百萬石在南京是不成問題的,應天府本地就能供上,不夠的話還有長江水運可以供應。

但是在北京搞到四百萬石就太成問題了!

北京周遭貧瘠,又要供應六個軍鎮,哪兒還有餘力養活北京?所以就只能通過那條要命的運河北運。

而運河在黃河改道向南前,倒是一條不錯的水道。可是在黃河改道後,問題就大了......因爲黃河帶來的泥沙太多,如果和運河相交,那麼交匯之處用不了幾年就會被淤塞,而且黃河河道就會高於運河河道——黃河就會變成一條截斷運河的牆了!

所以從明朝遷都北京開始,爲了保證人口密集的北京城的糧食供應的絕對安全,大明朝廷就採取了“棄淮保運”的政策,確保黃河入淮,而不讓黃河和運河交叉,然後從淮北某地入海。

這樣一來,黃河泥沙年年入淮,日積月累之下,淮河河道擡升,入海口淤塞,後來爲了緩解淮河水患,不得不在淮安府境內修高家堰大壩,形成了洪澤湖。而這個洪澤湖因爲不斷吞入淮河泥沙,已經變成了“懸湖”。一旦漫堤潰壩,淮、揚二府就會淪爲澤國!

即便高家堰大壩不潰,也只能保住淮安府的淮南部分和揚州府,鳳陽、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部分還是每隔兩三年就一淹!

代價之高,令人咂舌!

如果沒有北方的長期旱災......兩淮人民就自認倒黴吧!

可是大明北方一旦出現七年大旱,淮南、淮北的農田可就非常寶貴了。因爲黃河、淮河都在這一帶匯合,所以這一帶即便降雨偏少,也是不缺水的,主要的問題還是黃淮氾濫。

如果能將黃淮分流,新開一條黃河入海河道。那麼淮河南北的幾千萬畝田地就能穩產增產了......哪怕一年增個一千萬石,在大災之年,也能活人幾百萬!

現在朱由檢已經不怕黃臺吉、李自成和張獻忠了——黃臺吉已經在他手底下敗了兩回,李自成已經是朱由檢的堂姐夫了,而張獻忠現在還在西安替大明朝帶孩子......這仨都不是問題了。但是長達七年的“崇禎大旱”還是一個巨大的危機!

從崇禎十年旱到崇禎十七年,而且災情遍及北直隸、山東、河南、陝西、陝西等地。在乾旱最嚴重的河南和陝西部分地區,許多土地都旱成沙漠了......縱覽史書,恐怕都很難能與之相比的天災了。

現在的朱由檢雖然比上輩子強了許多,有兵有將有地盤......但是他依舊不知道該怎麼度過這場大旱。

中原地區所缺的可不是幾百萬石,而是上萬萬石啊!

所以兩淮的糧食必須增產,陝西、北京的人口也必須儘可能的減少......一進一出之間,就是每年一兩千萬石的糧食啊!

朱由檢恨不得把北京城裡那幫不能打的都發送去湖廣開荒種地......飯都要沒得吃了,還搞什麼工商業?

除了吃飯問題,北京還有一場大難——就是崇禎十四年、十五年的鼠疫!

這場鼠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造成了北京二十萬人口死亡......雖然北京城還有幾十萬人,但是連年的旱災、饑荒、戰亂和這場大疫卻給倖存下來的人一種“末日將至”的絕望感覺,這種感覺對於明軍的士氣打擊極大。所以李自成纔可以那麼輕易就打進北京城!

而要緩解這場鼠疫,根據朱由檢在南京當太上皇時掌握的醫學知識,好像只有多養貓咪、限制人口流動和避免人口過度聚集這三個辦法......所以北京城內的百萬人口,還是得儘可能的分流去南方。如果北京城內到時候只剩下20萬人,要防鼠疫就容易了。

所以這北京戶口就得做減法......

“萬歲爺,如果您覺着漕運米糧不夠,咱們可以開海運啊!”孫承宗背後的東林黨一直在推海運替漕,現在瞅着機會,趕緊推銷海運,“去歲由開中法籌集的薊遼糧餉,就是走海運北上的......成本低,運量大,途中的損耗也小。北京的百萬人口,一年最多消耗400萬石,交由海運,根本不是什麼問題啊!”

“陛下,臣附議,”工部尚書徐光啓也支持以海替漕,“西洋的紅毛國、佛朗機國、葡國等國的大海船都能縱橫10萬里來去......咱們即便從廣東運糧北上,也不過6000裡,只要肯下功夫,完全可以辦成的。而且咱們還可以利用以海替漕的機會,在沿海搞幾個海口,發展海貿,徵收關稅。”

“對,對,是要開海口的,”朱由檢連連點頭,“北直隸這裡可以開個天津口岸,山東開個登州,南直隸開淮安口岸,再開個上海口岸......就在徐閣老你老家那裡啊!浙江開寧波,福建開泉州,廣東開個廣州,一共七口通商!

以後漕運也不需要再開了,南方的糧食一律海運北上......不僅要從上海、淮安起運,還要從廣東往北京運糧!”

朱由檢的話一出口,在場的官員們都吃了一驚。這步子也太大了吧?開七口不說,還要廢漕運,開海運,全面搞以海替漕,連個緩衝都沒有!

“陛下不可啊!”兵部尚書王在晉連聲提醒道,“漕運干係重大,沿漕各州縣靠漕吃漕之人何止百萬?就連朝廷的運糧軍也有十二萬之多......如果漕運廢弛,這百萬生民當如何活命?”

朱由檢扭頭看着王在晉:“運河不會全廢,只是淮河以北不在通航,這樣水部就能開挖黃河入海之道......淮河水患就能大大緩解!雖然沿漕生民和運糧軍會受點損失,但是相比收益,還是得足以償失。現在朕意已決,卿等不必再議!

如果有人要反......那朕當提帳前精兵,親往彈壓!”

第119章 太子有炮(加更求推薦)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1674章 東林黨搶錢啦!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1110章 發現徐福 (求訂閱)第1808章 說崇禎,崇禎到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1717章 東虜靠近山海關!第1196章 西方殖民者,你們別走啊!(求訂閱)第972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求訂閱)第1912章 你們是怎麼內訌的?爲什麼沒打死人?(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名將朱純臣(求收藏,求推薦)第470章 自古以來的問題第2265章 怎麼還有天地會?第946章 不可能的任務(求訂閱)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2027章 大汗,落馬河發大水啦!第752章 就裝一回大蒙古國吧(之前章節號寫錯了,現在改正)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692章 鰲拜,你怕羅剎鬼嗎?第1851章 走,見萬歲爺去!第502章 鴻門葬第1979章 黃臺吉拼了,真的!第1315章 太子妃就是她了!(求月票)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六十一章 忠臣也能投降的(狂求收藏,求推薦)第1672章 五年平遼,錢從哪兒來?第404章 高閻王發威了第1925章 咱家是來爲民做主的!第312章 洋將石瑞恩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1720章 原來黃臺吉不會打仗啊!第993章 有進無退VS天主保佑(求訂閱)第1490章 順民吃草,暴民吃肉!第1629章 世上只有太監好第2096章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也得好好教育!第五十三章 吹出禍事了吧(求收藏,求推薦)第638章 清修籬笆明屯田第2217章 大義在哪裡?第268章 這纔是好君子啊!第992章 燃燒的鹿兒島灣(求訂閱)第895章 北京,我們回來了!(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有內應(求收藏,求推薦)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1713章 出兵,搶妹子去!第2261章 皇帝越來越多了!第1858章 進京收稅嘍!第1725章擡本官的棺材來!第303章 宣傳戰第1143章 連王爺軍都有了第347章 我的東林黨第992章 燃燒的鹿兒島灣(求訂閱)第1164章 好地方不多,要抓緊啊!第1051章 名將朱純臣(求收藏)第1029章 多爾博,乖一點!(求訂閱)第1050章 臣還是當曹真吧!(求訂閱)第1231章 法蘭西崛起的前夜第1525章 大蘇聯汗國第410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中第1930章要飯尚未成功,皇帝還需努力第720章 民女東珠第1080章 明君、青天和迎闖王第1209章 朕不好色,但朕愛才(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真假崇禎(求收藏)第880章 辮子太油(求訂閱)第993章 有進無退VS天主保佑(求訂閱)第2222章 朱慈烺,朱爸爸第1922章 想告御狀?排隊預約吧!第175章 漢奸居然給陷害成忠烈了!(求訂閱啊)第295章 漢奸,還不住口!第946章 不可能的任務(求訂閱)第181章 太子大點兵(加更,求訂閱)第1502章 都不是好人,都有槍!第515章 有人拿錯劇本了第630章 發財啦!撿銀子啊!第843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下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1390章 做白日夢啦!(求訂閱)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1276章 如何成爲忠烈——大順有鐵騎第289章 吳三桂,有人害你!第1388章 真正的土豪(求訂閱)第十五章 有銀子,就會有人賣命!(求收藏,求推薦)第1137章 崇禎的養老錢第588章 勿忘大同(求月票)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644章 割地、賠款、和親 完第454章 你又吞併雜牌軍了第2167章 逆子要主宰金錢第563章 崇禎是自願的第2078章 上海的假鬼子,馬尼拉的真鬼子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1280章 真正的大魚(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第1608章大明興福十年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沉沒(求訂閱)
第119章 太子有炮(加更求推薦)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1674章 東林黨搶錢啦!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1110章 發現徐福 (求訂閱)第1808章 說崇禎,崇禎到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1717章 東虜靠近山海關!第1196章 西方殖民者,你們別走啊!(求訂閱)第972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求訂閱)第1912章 你們是怎麼內訌的?爲什麼沒打死人?(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名將朱純臣(求收藏,求推薦)第470章 自古以來的問題第2265章 怎麼還有天地會?第946章 不可能的任務(求訂閱)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2027章 大汗,落馬河發大水啦!第752章 就裝一回大蒙古國吧(之前章節號寫錯了,現在改正)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692章 鰲拜,你怕羅剎鬼嗎?第1851章 走,見萬歲爺去!第502章 鴻門葬第1979章 黃臺吉拼了,真的!第1315章 太子妃就是她了!(求月票)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六十一章 忠臣也能投降的(狂求收藏,求推薦)第1672章 五年平遼,錢從哪兒來?第404章 高閻王發威了第1925章 咱家是來爲民做主的!第312章 洋將石瑞恩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1720章 原來黃臺吉不會打仗啊!第993章 有進無退VS天主保佑(求訂閱)第1490章 順民吃草,暴民吃肉!第1629章 世上只有太監好第2096章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也得好好教育!第五十三章 吹出禍事了吧(求收藏,求推薦)第638章 清修籬笆明屯田第2217章 大義在哪裡?第268章 這纔是好君子啊!第992章 燃燒的鹿兒島灣(求訂閱)第895章 北京,我們回來了!(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有內應(求收藏,求推薦)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1713章 出兵,搶妹子去!第2261章 皇帝越來越多了!第1858章 進京收稅嘍!第1725章擡本官的棺材來!第303章 宣傳戰第1143章 連王爺軍都有了第347章 我的東林黨第992章 燃燒的鹿兒島灣(求訂閱)第1164章 好地方不多,要抓緊啊!第1051章 名將朱純臣(求收藏)第1029章 多爾博,乖一點!(求訂閱)第1050章 臣還是當曹真吧!(求訂閱)第1231章 法蘭西崛起的前夜第1525章 大蘇聯汗國第410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中第1930章要飯尚未成功,皇帝還需努力第720章 民女東珠第1080章 明君、青天和迎闖王第1209章 朕不好色,但朕愛才(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真假崇禎(求收藏)第880章 辮子太油(求訂閱)第993章 有進無退VS天主保佑(求訂閱)第2222章 朱慈烺,朱爸爸第1922章 想告御狀?排隊預約吧!第175章 漢奸居然給陷害成忠烈了!(求訂閱啊)第295章 漢奸,還不住口!第946章 不可能的任務(求訂閱)第181章 太子大點兵(加更,求訂閱)第1502章 都不是好人,都有槍!第515章 有人拿錯劇本了第630章 發財啦!撿銀子啊!第843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下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1390章 做白日夢啦!(求訂閱)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1276章 如何成爲忠烈——大順有鐵騎第289章 吳三桂,有人害你!第1388章 真正的土豪(求訂閱)第十五章 有銀子,就會有人賣命!(求收藏,求推薦)第1137章 崇禎的養老錢第588章 勿忘大同(求月票)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644章 割地、賠款、和親 完第454章 你又吞併雜牌軍了第2167章 逆子要主宰金錢第563章 崇禎是自願的第2078章 上海的假鬼子,馬尼拉的真鬼子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1280章 真正的大魚(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第1608章大明興福十年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沉沒(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