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危機重重啊!

“陛下,這兩年北京城內的市面有點蕭條啊......”

“是啊,北京城的人口減少,生意難做,再要嚴徵商稅,只怕......”

“萬歲爺,您是許久沒回北京了,不知道北京城現在都蕭條成什麼樣了?最近不少得了優差的勳貴家又在忙搬家,過完年估摸着又得少幾萬......”

大臣和大璫們難得達成了一致,異口同聲的反對嚴徵商稅。理由看着也挺有說服力——北京的人口這兩年下跌太厲害,市面也越來越蕭條,再嚴徵商稅,北京就更蕭條了。

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弄得冷冷清清的多沒面子?

可是朱由檢聽見這樣的報告,卻是非常的滿意,連連點頭道:“人口少了?市面蕭條了?好,好......這樣很好!北京雖然是天下首善之地,但同時也在國門之內。

而且北京周遭土地貧瘠,天旱少雨,物產並不豐饒,前方又有宣、大、燕、寧、薊、遼等六鎮需要支援,所以每年都要經由運河從南方運來大量的錢糧物資,輸送困難,耗費實在巨大......所以在北京聚集百萬無關軍事的人口,實在得不償失,而且也快支撐不了啦!能減少一些,對國家是有好處的。”

其實朱由檢對天子腳下的老百姓一點好印象都沒有!上輩子是誰唱着“迎闖王”的歌謠,把李自成的大軍迎進北京城的?

這些天子之民根本靠不住,要他們幹嘛?

另外,北京城的消耗對於大明朝而言,也是個巨大的負擔!北京城內至少七八十萬人,人均一年三石白米,就得二百多萬石!而且有些人還特別能吃,有些人還要吃好的,有些人還養了需要**料的牲口,有許多人還喝酒......實際上的消耗,四百萬石都不止啊!

這四百萬石在南京是不成問題的,應天府本地就能供上,不夠的話還有長江水運可以供應。

但是在北京搞到四百萬石就太成問題了!

北京周遭貧瘠,又要供應六個軍鎮,哪兒還有餘力養活北京?所以就只能通過那條要命的運河北運。

而運河在黃河改道向南前,倒是一條不錯的水道。可是在黃河改道後,問題就大了......因爲黃河帶來的泥沙太多,如果和運河相交,那麼交匯之處用不了幾年就會被淤塞,而且黃河河道就會高於運河河道——黃河就會變成一條截斷運河的牆了!

所以從明朝遷都北京開始,爲了保證人口密集的北京城的糧食供應的絕對安全,大明朝廷就採取了“棄淮保運”的政策,確保黃河入淮,而不讓黃河和運河交叉,然後從淮北某地入海。

這樣一來,黃河泥沙年年入淮,日積月累之下,淮河河道擡升,入海口淤塞,後來爲了緩解淮河水患,不得不在淮安府境內修高家堰大壩,形成了洪澤湖。而這個洪澤湖因爲不斷吞入淮河泥沙,已經變成了“懸湖”。一旦漫堤潰壩,淮、揚二府就會淪爲澤國!

即便高家堰大壩不潰,也只能保住淮安府的淮南部分和揚州府,鳳陽、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部分還是每隔兩三年就一淹!

代價之高,令人咂舌!

如果沒有北方的長期旱災......兩淮人民就自認倒黴吧!

可是大明北方一旦出現七年大旱,淮南、淮北的農田可就非常寶貴了。因爲黃河、淮河都在這一帶匯合,所以這一帶即便降雨偏少,也是不缺水的,主要的問題還是黃淮氾濫。

如果能將黃淮分流,新開一條黃河入海河道。那麼淮河南北的幾千萬畝田地就能穩產增產了......哪怕一年增個一千萬石,在大災之年,也能活人幾百萬!

現在朱由檢已經不怕黃臺吉、李自成和張獻忠了——黃臺吉已經在他手底下敗了兩回,李自成已經是朱由檢的堂姐夫了,而張獻忠現在還在西安替大明朝帶孩子......這仨都不是問題了。但是長達七年的“崇禎大旱”還是一個巨大的危機!

從崇禎十年旱到崇禎十七年,而且災情遍及北直隸、山東、河南、陝西、陝西等地。在乾旱最嚴重的河南和陝西部分地區,許多土地都旱成沙漠了......縱覽史書,恐怕都很難能與之相比的天災了。

現在的朱由檢雖然比上輩子強了許多,有兵有將有地盤......但是他依舊不知道該怎麼度過這場大旱。

中原地區所缺的可不是幾百萬石,而是上萬萬石啊!

所以兩淮的糧食必須增產,陝西、北京的人口也必須儘可能的減少......一進一出之間,就是每年一兩千萬石的糧食啊!

朱由檢恨不得把北京城裡那幫不能打的都發送去湖廣開荒種地......飯都要沒得吃了,還搞什麼工商業?

除了吃飯問題,北京還有一場大難——就是崇禎十四年、十五年的鼠疫!

這場鼠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造成了北京二十萬人口死亡......雖然北京城還有幾十萬人,但是連年的旱災、饑荒、戰亂和這場大疫卻給倖存下來的人一種“末日將至”的絕望感覺,這種感覺對於明軍的士氣打擊極大。所以李自成纔可以那麼輕易就打進北京城!

而要緩解這場鼠疫,根據朱由檢在南京當太上皇時掌握的醫學知識,好像只有多養貓咪、限制人口流動和避免人口過度聚集這三個辦法......所以北京城內的百萬人口,還是得儘可能的分流去南方。如果北京城內到時候只剩下20萬人,要防鼠疫就容易了。

所以這北京戶口就得做減法......

“萬歲爺,如果您覺着漕運米糧不夠,咱們可以開海運啊!”孫承宗背後的東林黨一直在推海運替漕,現在瞅着機會,趕緊推銷海運,“去歲由開中法籌集的薊遼糧餉,就是走海運北上的......成本低,運量大,途中的損耗也小。北京的百萬人口,一年最多消耗400萬石,交由海運,根本不是什麼問題啊!”

“陛下,臣附議,”工部尚書徐光啓也支持以海替漕,“西洋的紅毛國、佛朗機國、葡國等國的大海船都能縱橫10萬里來去......咱們即便從廣東運糧北上,也不過6000裡,只要肯下功夫,完全可以辦成的。而且咱們還可以利用以海替漕的機會,在沿海搞幾個海口,發展海貿,徵收關稅。”

“對,對,是要開海口的,”朱由檢連連點頭,“北直隸這裡可以開個天津口岸,山東開個登州,南直隸開淮安口岸,再開個上海口岸......就在徐閣老你老家那裡啊!浙江開寧波,福建開泉州,廣東開個廣州,一共七口通商!

以後漕運也不需要再開了,南方的糧食一律海運北上......不僅要從上海、淮安起運,還要從廣東往北京運糧!”

朱由檢的話一出口,在場的官員們都吃了一驚。這步子也太大了吧?開七口不說,還要廢漕運,開海運,全面搞以海替漕,連個緩衝都沒有!

“陛下不可啊!”兵部尚書王在晉連聲提醒道,“漕運干係重大,沿漕各州縣靠漕吃漕之人何止百萬?就連朝廷的運糧軍也有十二萬之多......如果漕運廢弛,這百萬生民當如何活命?”

朱由檢扭頭看着王在晉:“運河不會全廢,只是淮河以北不在通航,這樣水部就能開挖黃河入海之道......淮河水患就能大大緩解!雖然沿漕生民和運糧軍會受點損失,但是相比收益,還是得足以償失。現在朕意已決,卿等不必再議!

如果有人要反......那朕當提帳前精兵,親往彈壓!”

第945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求月票,求訂閱)第820章 大明有黑槍!第五十九章 請問殿下,皇上駕崩了嗎?(加更求收藏,求推薦)第673章 孤王真是逃難的第136章 國務會議第2048章 大明應劫內閣第1688章大同諸君,隨朕殺虜去!第660章 債主不哭,總有撤藩的一天第550章 吃大戶,佔地盤第985章 日本國征服指南(求訂閱)第771章 一定要教壞福臨弟弟第1094章 天朝的武士刀(求訂閱)第1212章 代王,該你跳火坑了!(求訂閱)第345章 什麼?你要均田?第1688章大同諸君,隨朕殺虜去!第1073章 這錢不能拿啊! (求訂閱)第1104章 與其死西班牙人,不如死日本人(求訂閱)第364章 生了個什麼?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1207章 僧格已經看穿了一切(求訂閱)第1510章瘋王、傻王和戰爭之王第1165章 先來十二個國第131章 南幸不着急(求收藏,求推薦)第1806章闖一闖,也許就成王了第2252章 你是明治,你有野心!第369章 終於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512章 有罪,也要從輕發落第1322章 孩子們,要努力啊!(月票!)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314章 與誰共江南?第四十八章 朱老虎搶親 中(搶推薦票啦!)第1525章 大蘇聯汗國第760章 有內幕啊!第956章 天主啊,我們遇上軍事革命了!第2080章 板載!大日本國的遠征軍到啦!第2149章 勝利來得也太快了吧?第2079章 現在還要屠華嗎?第1052章 反薩爾滸計劃(求訂閱)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107章 日本武士的用法(求訂閱)第1578章 天盟、大盟主、小盟主第644章 割地、賠款、和親 完第1618章 革命的腳步聲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990章 排好隊,要槍斃了!(求訂閱)第1706章 塞王要有塞王的樣子!第1522章 中國人來了!人數超過三百第839章 瞎貓和死耗子的緣分第1955章 阿瑪救命,阿瑪去哪兒了?第1286章 吳三桂!你什麼時候死?第1281章 李公子姓牛(新年快樂)第693章 大清第一哥薩克!第2045章 逆子,快教爲父賺錢!第1596章 嚴肅點,辦喪事呢!第1893章 親提虎賁三千衆,試問西南誰爭鋒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389章 山東孝子左懋第第938章 苦果真甜啊!(求訂閱)第1913章 勇者爲王(求訂閱,求月票)第1847章 不怕,朕有錦衣衛!第1086章 你們的關係還真是複雜啊!(求訂閱)第876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三(求訂閱)的1694章 大明皇帝單挑蒙古大汗第1043章 我們要打仗!(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兵不厭吹(狂求推薦票)第1459章 全面戰爭之國王跑了第895章 北京,我們回來了!(求訂閱)第1778章 走,打黑炮去!第1085章不敢想像啊!(求訂閱)第2092章 重建禮樂,自當從朝鮮開始!第2150章 只要太后,不要阿瑪第135章 還有不怕八旗天兵的?(求收藏,求推薦)第1720章 原來黃臺吉不會打仗啊!第1005章 新大陸客運公司(求訂閱)第498章 李自成扭虧了第2089章 大分贓啦!第九十七章 誠信爲本好商人(求收藏,求推薦)第1746章 萬歲爺兇還是韃子兇?第1766章 這個不是好萬歲啊!第1729章這些城池看上去很窮啊!第2241章 崇禎都快氣死了!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1385章 亞洲第一共和國(求訂閱)第1275章 如何成爲忠烈——可喜小心第602章 怎麼能放過多爾袞呢?第146章 額纔不怕韃子呢!第2207章 崇禎二十五年第1853章 你們不交稅,那朕就只好去要飯了第824章 范文程的無限責任藩第543章 路在何方?第1528章大明亨利王第1246章 我們都要去印度!第2167章 逆子要主宰金錢第1884章 努力當個軟飯王第943章 上船,去美洲!(求訂閱)第1184章如假包換的親兄妹!第1315章 太子妃就是她了!(求月票)第340章 只有漢奸才反對徵商稅第635章 搶救大清朝
第945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求月票,求訂閱)第820章 大明有黑槍!第五十九章 請問殿下,皇上駕崩了嗎?(加更求收藏,求推薦)第673章 孤王真是逃難的第136章 國務會議第2048章 大明應劫內閣第1688章大同諸君,隨朕殺虜去!第660章 債主不哭,總有撤藩的一天第550章 吃大戶,佔地盤第985章 日本國征服指南(求訂閱)第771章 一定要教壞福臨弟弟第1094章 天朝的武士刀(求訂閱)第1212章 代王,該你跳火坑了!(求訂閱)第345章 什麼?你要均田?第1688章大同諸君,隨朕殺虜去!第1073章 這錢不能拿啊! (求訂閱)第1104章 與其死西班牙人,不如死日本人(求訂閱)第364章 生了個什麼?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1207章 僧格已經看穿了一切(求訂閱)第1510章瘋王、傻王和戰爭之王第1165章 先來十二個國第131章 南幸不着急(求收藏,求推薦)第1806章闖一闖,也許就成王了第2252章 你是明治,你有野心!第369章 終於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512章 有罪,也要從輕發落第1322章 孩子們,要努力啊!(月票!)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314章 與誰共江南?第四十八章 朱老虎搶親 中(搶推薦票啦!)第1525章 大蘇聯汗國第760章 有內幕啊!第956章 天主啊,我們遇上軍事革命了!第2080章 板載!大日本國的遠征軍到啦!第2149章 勝利來得也太快了吧?第2079章 現在還要屠華嗎?第1052章 反薩爾滸計劃(求訂閱)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107章 日本武士的用法(求訂閱)第1578章 天盟、大盟主、小盟主第644章 割地、賠款、和親 完第1618章 革命的腳步聲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990章 排好隊,要槍斃了!(求訂閱)第1706章 塞王要有塞王的樣子!第1522章 中國人來了!人數超過三百第839章 瞎貓和死耗子的緣分第1955章 阿瑪救命,阿瑪去哪兒了?第1286章 吳三桂!你什麼時候死?第1281章 李公子姓牛(新年快樂)第693章 大清第一哥薩克!第2045章 逆子,快教爲父賺錢!第1596章 嚴肅點,辦喪事呢!第1893章 親提虎賁三千衆,試問西南誰爭鋒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389章 山東孝子左懋第第938章 苦果真甜啊!(求訂閱)第1913章 勇者爲王(求訂閱,求月票)第1847章 不怕,朕有錦衣衛!第1086章 你們的關係還真是複雜啊!(求訂閱)第876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三(求訂閱)的1694章 大明皇帝單挑蒙古大汗第1043章 我們要打仗!(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兵不厭吹(狂求推薦票)第1459章 全面戰爭之國王跑了第895章 北京,我們回來了!(求訂閱)第1778章 走,打黑炮去!第1085章不敢想像啊!(求訂閱)第2092章 重建禮樂,自當從朝鮮開始!第2150章 只要太后,不要阿瑪第135章 還有不怕八旗天兵的?(求收藏,求推薦)第1720章 原來黃臺吉不會打仗啊!第1005章 新大陸客運公司(求訂閱)第498章 李自成扭虧了第2089章 大分贓啦!第九十七章 誠信爲本好商人(求收藏,求推薦)第1746章 萬歲爺兇還是韃子兇?第1766章 這個不是好萬歲啊!第1729章這些城池看上去很窮啊!第2241章 崇禎都快氣死了!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1385章 亞洲第一共和國(求訂閱)第1275章 如何成爲忠烈——可喜小心第602章 怎麼能放過多爾袞呢?第146章 額纔不怕韃子呢!第2207章 崇禎二十五年第1853章 你們不交稅,那朕就只好去要飯了第824章 范文程的無限責任藩第543章 路在何方?第1528章大明亨利王第1246章 我們都要去印度!第2167章 逆子要主宰金錢第1884章 努力當個軟飯王第943章 上船,去美洲!(求訂閱)第1184章如假包換的親兄妹!第1315章 太子妃就是她了!(求月票)第340章 只有漢奸才反對徵商稅第635章 搶救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