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路在何方?

大明崇禎十九年六月中旬的時候,李自成還在繼續裝活,李過則已經奪了巫縣,開始攻打夔門險要瞿塘關。高一功和羅虎則已經從另一個方向突入夔州,佔據了太平縣,還推進到了通川江畔。而大西國老萬歲張獻忠則大掠成都之後北上而去,準備走陽平關——大散關這一路去實現他的關隴之夢了。

而位於長江漢水結合部和長江中游,控扼着九省通衢之地的大武漢府,現在正是百廢待興,元氣漸漸恢復的時候兒。

設立江都武漢府的令旨,是在幾日前的六月初十那天,由遠在南京的內閣府和大元帥府共同發佈,並昭告天下的。

朱慈烺的令旨之所以由內閣府和大元帥府共同發佈,是因爲現在的大明朝政又恢復到了洪武初年宰相輔弼君王的模式了,而且更加成熟了。中書省的名號並沒有恢復,而是用了內閣府的名稱。

因爲第一任內閣首輔魏藻德兼任吏部尚書,爲了方便管理,內閣府和吏部就合二爲一,以後的內閣首輔也將會兼任吏部尚書。除了吏部這一攤之外,內閣府下還設有左通政司、錢業司和條例司等三司。

其中左通政司管轄的是詔令、奏章和行文的傳遞,凡是大明民政體系內的詔令、奏章、行文,一律由左通政司負責傳遞。

另外,大元帥府下還有一個右通政司,管轄的是軍事體系內的命令、軍報和文書傳遞。

由六部之中的兵部現在是由大元帥府和內閣府雙重管轄的部,所以和兵部有關的詔令、奏章和行文,也都由右通政傳遞。

錢業司則是一個類似銀監會和中央銀行的衙門,負責監管銀行業和錢幣鑄造。其中錢幣鑄造又分爲官鑄和官督商鑄兩種,前者由錢業司自營的鑄錢廠負責鑄造。後者則授權給海商銀行、鹽商銀行鑄造,但是隻限銀元,不能私鑄銅錢。

條例司則是一個籌劃國家經濟,改變舊法,制定新法的機構。類似宋朝的制置三司條例司。但是條例司本身不具備頒佈法令的權力,所有民政方面的法令,必須以令旨加內閣府會聯署的形式發佈。而涉及軍事的法令,則視情況(是否涉及民政),以令旨加大元帥府聯署,或令旨加內閣、大元帥府雙重聯署的形式發佈。

譬如設立江都武漢府,並同時撤銷鳳陽府中都地位的令旨,就因爲涉及軍事民政,所以就有兩府聯署並且發佈。

從崇禎十九年六月中旬開始,大明的南北二京(或者是南中北三京),就正式變成了東西二都了。

雖然在許多立志恢復的仁人志士們看來,朱大太子改南北二京爲東西二都的做法,很有一點要偏安東南的意思。但是被朱大太子召集到武漢府的湖廣官員、士紳們,卻非常分明的感覺到了一種天威迫近的壓力。

從現在開始,大明朝廷可就不是遠在兩三千里之外,而是直接壓在湖廣士紳官員頭頂上了。

大家夥兒的逍遙日子,恐怕要一去不返了......

而在這道令旨正式發佈之後,朱大太子就登上了東下的官船。因爲武漢已經是江都了,所以再過不久,他還會回到這裡。

六月中旬,進入盛夏的武昌府的連着下了幾日的暴雨,不僅將暑氣沖刷得乾乾淨淨,還讓這座大明新都之中的人們感到夏日少有的陰涼。

在武昌城西南文昌門的門洞裡面,正有幾輛馬車,一隊兵將在躲避暴雨。守着馬車的兵將都伸長着脖子,焦急的等帶着這突然降下的暴雨過去,好繼續走完這最後一程,把剛剛爲撫軍太子送完行的兩位大老爺,安安穩穩的護送到大明西都武漢府城內宅邸去。

只是這暴雨如織,何時方休啊?

而在這個時候,其中一輛特別寬大的馬車上,兩個已經換上了寬大單薄的道袍的大老爺卻正談得興起,一點都不着急。

“咱們這位撫軍太子,怕是在打着以外治內,以賊治紳的主意吧?南京的這一鬧騰,倒是給了他一個臺階。”

說話之人赫然是湖南省的一把手,封疆一方的何騰蛟。在他看來,朱慈烺即便沒有力量大舉入川,也應該把荊州府西部的夷陵州、歸州、宜都縣、長陽縣、巴東縣和興山縣一共兩州四縣的山區地盤給拿下啊!

怎麼能讓好幾萬分田分地,免債免息的流賊盤踞在那裡?這是什麼意思啊?

“湖南不同湖北,湖北素來安定,早在秦漢之時就入了華夏,而湖南的許多地方到了本朝還是荊蠻之地,怕是不易治理啊!”

回話的是堵胤錫,他現在升了官,是湖北布政使了。

“太子一定有辦法的,太子是英明之主,知道要因地制宜,不會在湖廣搞一刀切的。”

何騰蛟感慨道。

“唉......不管怎麼因地制宜,總是要與民爭利的。湖廣過去纔多少田稅總額?區區二百多萬石而已,將來會有多少?加到一千萬石都是客氣的!另外就是湖北被李自成均過一次的土地怎麼辦?照理該返還原主的,可是......”

堵胤錫顯然不是朱大太子的擁護者——他是能人不假,但他同時也是東林後繼、江南士紳和金陵勳門!

他的老師馬世奇是東林八君子之一的葉茂才的門生,和周延儒屬於一黨。在北京被李自成攻破時,他正好在京候選(他丁憂回京時正好遇上週延儒倒黴,所以就沒得到授官),後來跟着朱慈烺一起跑路,現在派去廣東當了知府,也算能用,但說不上是太子一黨。

而堵胤錫的祖上則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世襲的指揮使前程。不過在他祖父一輩因爲家產之爭(爭的其實都是軍田)而中落,所以從金陵遷居宜興。但依舊是士紳,隨着堵胤錫讀書出仕,家道也逐漸興旺,現在也是無錫(堵胤錫後來移籍無錫)的大地主了,家裡面還有不少親朋好友,都是蘇南一帶的士紳。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朱慈烺新政的受害者!

堵胤錫的屁股在哪邊,可就是個問題了。

而被後世稱爲“豬隊友”的何騰蛟雖然也和東林親近,但是他畢竟是貴州人,也不是名門望族出身,和朱慈烺之間不存什麼利益衝突。

朱慈烺的手沒那麼長,他現在正推行的新政能在東南和湖廣得到貫徹,就算非常成功了。雲貴那邊,真是鞭長莫及......管不好,也管不起啊!

在萬曆朝張居正輔政年月裡,貴州一省的田稅總額僅僅五萬零八百零七石。雲南好一點,是十四萬兩千六百九十石。這兩個數目不僅說明雲貴二省多窮,還說明了大明朝廷在雲貴兩省的實際控制能力。而兩省不到二十萬石的田稅,即便能夠收齊,也不足以維持大明朝廷的流官統治的成本。

也就說,大明在雲南、貴州的統治是“虧損”的,而且虧得肯定不少。考慮到雲貴二省的實際情況,短期內也不可能扭虧。如果現在是太平盛世,朱大太子也許會往雲貴砸錢,加強統治,強行加快雲貴的社會進步。

可是現在,朱慈烺哪有餘力去折騰雲貴?能安安穩穩的維持住大明的統治就很滿意了。

所以何騰蛟、馬士英這兩個雲貴大官僚大地主和朱大太子就沒有什麼利益衝突了,不僅沒有衝突,而且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畢竟大明朝廷越穩固,他們在雲貴地方上的統治也就越有保障。

看着堵胤錫陷入了沉默,何騰蛟又開口道:“均出去的地,怎能說收就收了?真要這麼幹,湖廣這邊幾萬新軍怎麼夠用?如果再要增兵,糧餉誰來出?湖北的士大夫都被李自成吃幹抹淨了,出不了錢的,難道讓東南的士大夫出這個錢?”

堵胤錫搖頭:“說的也是啊......一個錢,一個糧,難得易耗,到處都是無底洞,想想也替這位撫軍太子爲難啊!”

第六十一章 忠臣也能投降的(狂求收藏,求推薦)第551章 父皇,兒臣去要飯了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85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六(求訂閱)第2148章這就是海權!第395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完第2140章 朕最懂槍斃了!第1250章 誰是李阿斗第579章 大明好駙馬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2022章 裡面的黃臺吉聽着,立即繳械投降!第876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三(求訂閱)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1344章 我們一起叛變吧!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1515章合衆國王,你要救市啊!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2274章 又是後記——完了!第1973章胖諸葛VS女仲達(求一波訂閱)第1211章 誰出兵,誰受益(求訂閱)第1528章大明亨利王第449章 目標,朱慈烺!(第三更)第1234章 合衆國大統領第2154章 衣帶詔!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603章 山海關總兵鰲拜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1446章 限量版崇禎親生郡王第917章 鰲拜斯基(求訂閱)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1228章 你們好,我們是來侵略的!第1672章 五年平遼,錢從哪兒來?第168章 你們別過來,我們真是韃子!(第十二更)第1790章 熟讀三國的大汗第101章 你們會想崇禎皇帝嗎?(求收藏,求推薦)第608章 王爺不哭,本官有辦法第2025章 這就是當漢奸的下場?第1652章 去藩王家吃飯第505章 王爺不哭,王妃好凶第1142章 父皇,五弟去新大陸賺錢了第1280章 真正的大魚(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第800章 東方世界戰爭的開局第171章 洪承疇,危險啊! (拜求訂閱)第490章 長江之都第2199章 朱三太子的好姻緣第八十九章 敵在天津衛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1075章 都來當南京人吧(求訂閱)第610章 這就是運動戰啊!第599章 明寇來了!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313章 畫了個圈圈第1789章 勝利來的也太快了吧?(兒童節,求訂閱)第2126章 大清又要完啦! 四第343章 東林乎?閹黨乎?第2129章大清國又要完啦——鬼子來啦!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1569章 羅馬科舉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867章 怕死不當官,當官不怕死!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1636章 奪軍 上第1809章 本皇帝最懂打仗了第1073章 這錢不能拿啊! (求訂閱)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153章 不抵抗皇帝(求推薦)第624章 來,乾了這碗鶴頂紅酒第2132章 天可汗破陣,皇阿瑪捱打!第702章 北窮貴斗南富紳第157章 洞房花燭啦!(第一更來了,求月票啊)第2143章 穿黃金甲者,就是朱由檢!第2137章 誰說巴圖魯不怕槍斃的?第922章 朕必須去南京賺錢了(求訂閱)第1194章 這海軍都要沒法兒當了!(求訂閱)第944章 去美利堅,送東洋婆!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767章 奉國夫人,御用奸商第1595章 最大的贏家第2023章 黃臺吉,挺住啊!第293章 雜牌命苦啊!第1473章 兄弟相坑,殃及鄰里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976章 島津不怕,我們也有八國聯軍(求訂閱)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六十九章 有內應(求收藏,求推薦)第1301章 王師真的來了!第1128章 生日快樂(求訂閱)第907章 福臨的最後一戰!(求訂閱)第1643章 改邪歸正當忠良第1895章 好大的黑鍋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1657章 尋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訂閱)第668章 以德服人第1728章 氣吞韃虜如史第1981章 大汗,天上的星星掉下來啦!第1161章建藩國,賣爵位啦!第1537章 太陽王畢竟是信天主的!第1425章 你們別害怕,我們是來投降的!(求月票)第1377章 帶上槍炮走親戚去!
第六十一章 忠臣也能投降的(狂求收藏,求推薦)第551章 父皇,兒臣去要飯了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85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六(求訂閱)第2148章這就是海權!第395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完第2140章 朕最懂槍斃了!第1250章 誰是李阿斗第579章 大明好駙馬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2022章 裡面的黃臺吉聽着,立即繳械投降!第876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三(求訂閱)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1344章 我們一起叛變吧!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1515章合衆國王,你要救市啊!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2274章 又是後記——完了!第1973章胖諸葛VS女仲達(求一波訂閱)第1211章 誰出兵,誰受益(求訂閱)第1528章大明亨利王第449章 目標,朱慈烺!(第三更)第1234章 合衆國大統領第2154章 衣帶詔!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603章 山海關總兵鰲拜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1446章 限量版崇禎親生郡王第917章 鰲拜斯基(求訂閱)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1228章 你們好,我們是來侵略的!第1672章 五年平遼,錢從哪兒來?第168章 你們別過來,我們真是韃子!(第十二更)第1790章 熟讀三國的大汗第101章 你們會想崇禎皇帝嗎?(求收藏,求推薦)第608章 王爺不哭,本官有辦法第2025章 這就是當漢奸的下場?第1652章 去藩王家吃飯第505章 王爺不哭,王妃好凶第1142章 父皇,五弟去新大陸賺錢了第1280章 真正的大魚(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第800章 東方世界戰爭的開局第171章 洪承疇,危險啊! (拜求訂閱)第490章 長江之都第2199章 朱三太子的好姻緣第八十九章 敵在天津衛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1075章 都來當南京人吧(求訂閱)第610章 這就是運動戰啊!第599章 明寇來了!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313章 畫了個圈圈第1789章 勝利來的也太快了吧?(兒童節,求訂閱)第2126章 大清又要完啦! 四第343章 東林乎?閹黨乎?第2129章大清國又要完啦——鬼子來啦!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1569章 羅馬科舉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867章 怕死不當官,當官不怕死!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1636章 奪軍 上第1809章 本皇帝最懂打仗了第1073章 這錢不能拿啊! (求訂閱)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153章 不抵抗皇帝(求推薦)第624章 來,乾了這碗鶴頂紅酒第2132章 天可汗破陣,皇阿瑪捱打!第702章 北窮貴斗南富紳第157章 洞房花燭啦!(第一更來了,求月票啊)第2143章 穿黃金甲者,就是朱由檢!第2137章 誰說巴圖魯不怕槍斃的?第922章 朕必須去南京賺錢了(求訂閱)第1194章 這海軍都要沒法兒當了!(求訂閱)第944章 去美利堅,送東洋婆!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767章 奉國夫人,御用奸商第1595章 最大的贏家第2023章 黃臺吉,挺住啊!第293章 雜牌命苦啊!第1473章 兄弟相坑,殃及鄰里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976章 島津不怕,我們也有八國聯軍(求訂閱)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六十九章 有內應(求收藏,求推薦)第1301章 王師真的來了!第1128章 生日快樂(求訂閱)第907章 福臨的最後一戰!(求訂閱)第1643章 改邪歸正當忠良第1895章 好大的黑鍋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1657章 尋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訂閱)第668章 以德服人第1728章 氣吞韃虜如史第1981章 大汗,天上的星星掉下來啦!第1161章建藩國,賣爵位啦!第1537章 太陽王畢竟是信天主的!第1425章 你們別害怕,我們是來投降的!(求月票)第1377章 帶上槍炮走親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