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7章 大明好債主

“明白,兒臣明白!兒臣明白......弟弟們征伐四方的花費,兒臣會讓鹽業銀行借給他們的!”

朱慈烺一臉的豪爽,不過說出來的話,卻讓一羣伸長了脖子的小兄弟們有點失望。

怎麼又是借呢?你這個大明最富就忍心向弟弟們放閻王債?而且我們都那麼窮,借了銀子什麼時候能還上?

看着弟弟們幽怨的眼神,朱慈烺只是淡淡一笑,對朱由檢道:“父皇,兒臣以爲老祖宗之所以提出‘不徵之國’,除了對建文帝的武略沒有信心,就是對征伐擴張所需的錢糧花費心中沒底......老祖宗經營大明這個國家也不容易,當時一年也不過3000多萬石的歲入。刨去各種各樣的開銷,一年能餘多少?

靠這些盈餘,又能支撐幾場大徵?所以太祖皇帝即便想要征討周邊的小國,也必須用幾年時間積累錢糧,才能攢夠軍費。而這一個子兒一個子兒省出來的銀錢,花用起來當然是萬般不捨了。因此成廟賓天之後,朝中的臣子們都不願意繼續往安南花錢,也是可以理解的。”

朱棣死後明朝的收縮政策,從安南撤軍和停止下西洋,明面上看好像是文官朝廷缺乏進取精神,但是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朝廷的財政難以支撐。明朝的財政基本沒有融資的能力,所以國庫裡面的銀子搬空了,替天子管家的文官也只能兩手一攤——沒錢!

而在沒錢的時候如果不進行收縮,那麼虧空就會向底層傳遞——爲朝廷的虧空埋單的必然是處於底層的人物,比如邊軍、驛卒之流......後果是什麼,就不用多說了!

朱慈烺瞄了一眼某個只管借錢不管還錢的明君,接着說道:“但如今咱大明有了鹽業銀行,還有了許多商辦的銀行、錢莊、票號,還有了銀行、錢莊、票號之間互通有無的錢業行會。所以能將天下的金錢流通起來,能讓朝廷和諸王在需要花錢的時候馬上就能借到錢。

所以朝廷不必再一個子兒一個子兒省錢了,甚至不需要爲諸王的征伐出錢,直接讓諸王向銀行借錢就行了......而且利息還不算太高,年息不超過十分。如果宣德年間的朝廷可以借到足夠的錢糧,安南之役自然就能打下去了!”

“也許是能打下去,可是欠下的鉅債又怎麼還清呢?”

問話的是朱由檢的第四子,封了泗王的朱慈照,他是朱由檢的寵妃田貴妃的兒子。田貴妃是漢人,當然沒有萬戶斡爾朵,不過她非常得寵,所以從崇禎那裡得了許多賞賜。其中的大半又補貼給了兩個受封了“萬戶王”的兒子......不過她的那點錢財對萬戶王莊的各種開銷和虧空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所以朱慈照的手頭並不寬裕。

朱慈烺看了眼“窮弟弟”,心說:又是個借錢要還的老實孩子啊,怪不得那麼窮......看看你爹崇禎,就是個借錢不還理直氣壯的老賴!

當然了,借錢不還也是一門學問。關鍵是向誰借!明朝過去沒有像樣金融體系,所以朝廷沒錢的時候就只能拖欠軍餉——也就是向李自成這號窮兇極惡之徒借錢,而且還不上!這不得天下大亂?

歷史上崇禎之死,其實是因爲欠錢還不上,讓債主給逼死的!

而現在朱慈烺把金融系統拉起來了,朝廷所借的錢歸根結底是來自鹽商、海商等等的超級有錢人。而且也不是朝廷直接問他們借錢,而是通過朱慈烺手中的銀行體系把他們的錢放大了不知多少倍,再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借給朝廷的。

這個錢......根本不用還本,只要每年付息就行了。就是還本也是借新還舊,等於不還。

而更誇張的是,朝廷明明不會還本,卻還能被所有人當成有債必償的誠信債務人,所以可以拿到最優惠的利率。在這種借錢打仗不用還的體系下,發動和維持戰爭的成本其實是很低的。

而且大明朝廷也可以不背這個債,直接推給下面的藩國就行了。只要入侵的目標足夠富庶就行了——打蒙古草原當然得“壞賬”了,但是朱慈烜哥幾個如能把河中之地拿下了,那麼幾千萬的債他們就背得起了。

不是河中有錢,而是河中隔壁的印度有錢,每年去收點利息不是問題。

債可以往下推,而軍事行動產生的需求,卻只能在大明境內消化......主要是在江蘇、湖北、浙江、廣東、福建這五個省內消化。

而這種軍工訂單,在什麼時候可都是好買賣啊!五省的奸商還不賺翻了?和姦商有勾結的文官能反對這種好事兒?

金融這玩意可夠神奇吧?宣德帝當年要有這個,下面一幫文官都得變成兵國主義分子。

“當然是誰當安南國王,誰來還債了!”朱慈烺耐心地解釋道,“老四,你覺得欠個幾百萬債換一個安南王來當算虧本?”

“可是這個安南國國小民貧,怎麼還得上幾百萬?”崇禎大概許了朱慈照當安南國王了,所以這會兒一聽說要欠幾百萬,頓時就有點着急了。

幾百萬啊!

朱慈照和朱慈炯一樣,都是“窮養”的孩子,在少年侍衛團和侍衛團學習的時候,一個月才10兩銀子的零花......

“不用還幾百萬的,”朱慈烺笑道,“以500萬計,付8分年息,一年不過40萬利息。只要能付出一年40萬息,500萬的債就能一直背下去了。以安南膏腴之國,年入兩三百萬有什麼問題?怎麼會背不起500萬的債?

如果老四覺得這40萬的年息實在還不上,只需要拿出200萬畝永久免稅的良田把債抵了就行。安南沃野千里,200萬畝才佔多少?這樣安南朝廷將來只需要承擔200萬畝良田交割之前產生的利息就行了......最多也就是幾十萬兩。”

“這就好,這下我就放心了!”朱慈照笑了起來,土地反正是搶來的,分一點給債主也沒什麼,幾十萬兩銀子的利息,總歸是能還上的。

朱由檢看着這傻兒子,心裡也是一聲嘆息啊!

安南的良田......那可是兩熟三熟的水田啊!在免稅的情況下,包給商屯,一年怎麼都能有六七十萬收入吧?你這麼“做買賣”,你家左夢梅知道嗎?

朱由檢嘆了口氣,對朱慈烺道:“老大,那老四去安南的軍費開支......就由你幫着籌集了!”

“包在兒臣身上!”朱慈烺笑着道,“兒臣可以做主,先給老四500萬額度,不夠咱在加!打仗的事兒,是不怕多花錢的,只要能贏......佔下來的地盤也有利可圖就行。”

“那是自然的!”崇禎還算滿意——這逆子雖然是逆的,但是問他要多少錢都是一句話!這表現比上輩子還是有進步的。

其實崇禎不知道,這500萬的債根本不是鹽業銀行拿出來的......朱慈烺拿到朱慈照簽字畫押的借款合同、土地證和官商牌照(就是御用商人)後,就能去上海替兄弟找錢了。

自然會有想拿安南土地和給安南王國當官商的奸商拿錢出來做委託貸款——他們的錢是無息的,只需要鹽業銀行出具一個“戰敗情況下承擔還款義務”的擔保函就行了。而在安南之戰結束前所產生的幾十萬兩銀子的利息......當然就是鹽業銀行的利潤了和朱慈烺的辛苦費了!

第1770章 福王遇到李自成第1759章 拿朕的黑名單來!第2008章 必須讓黃臺吉知道,本太侄超兇的!第1340章 太子進步了(求訂閱)第287章 多爾袞的決心第785章 北京戶口要沒啦!第468章 還是有朋自遠方來吧第614章 天哪!史可法也會用兵了!第1226章 首陀羅們,迎闖王啦!第1499章 我投降,我光榮第809章 多鐸的毒計第1387章 永遠的攪屎棍(求訂閱)第2124章 大清又要完啦! 二第543章 路在何方?第2162章 傳說中的福寧第671章 大順不怕!第1906章 手起,刀落,頭飛,藩鎮移第1984章 黃臺吉,你要減肥啊!第九十章 本宮真的孝順(求收藏,求推薦)第765章 東莪死了,朕要再娶一個第1638章 奪軍 下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三第1367章 搞壟斷不好啊!(求訂閱)第880章 辮子太油(求訂閱)第1430章 朕很看好葛爾丹第714章 大清毛皮帝國第769章 將軍們,補課了!第917章 鰲拜斯基(求訂閱)第1176章 大明沒有野心,大明只有仁義第136章 國務會議第371章 李跑跑第803章 越來越像世界戰爭了第1762章 朕最懂奸商了!第558章 太子之鞭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1104章 與其死西班牙人,不如死日本人(求訂閱)第997章 朕是聖君,朕很低調(求訂閱)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801章 打起大明的旗號!第六十八章 有追兵(求收藏,求推薦)第462章 李自成的三分天下(求月票)第506章 大順興亡,就在此一戰了!第1258章皇爺總是隔壁的好第877章 什麼?大清沒了! 完(求訂閱)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1980章 大金牛皮炮VS大明火箭炮(求一波訂閱)第2028章 天既生黃臺吉,何苦再出朱由檢第1433章 大明有種!(求訂閱)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2031章 大汗威武,大明萬勝第774章 老滿洲不夠怎麼辦?第1544章 不能沒有皇帝啊!第1938章 鄭芝龍,快把女兒交出來!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429章 韃子的智商上線了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358章 忠不可言吳三桂第119章 太子有炮(加更求推薦)第466章 紅夷來港,太子凱旋(求月票)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625章 天下第一士第2074章 家光之野望第1618章 革命的腳步聲第1762章 朕最懂奸商了!第1848章 必中客,牛與李第398章 堡壘推進,步步爲營第1523章 三萬都不止啊!第1171章 殖民也需要韭菜啊!第388章 一定把你給風光了第633章 大明好債主第1344章 我們一起叛變吧!第十二章 大明太子,有債必償(羅羅求票,有求必應)第2270章 又是後記 二 蒙古大汗,有債必償第766章 不用怕,南明沒大將第1798章 朕要去抓西賊來御東虜第2181章 大訂單第1249章 “毒藥”大派發啦!第1888章 三歲兒巧用錦囊計,崇禎帝廣招要飯兵第1929章 崇禎的議稅,潘朵拉的魔盒第150章 好韃子?有古怪!(求推薦)第228章 有了水師,就可以動手了!第七十三章 真假崇禎(求收藏)第1488章 有個西羅馬也挺好的!第1491章 肉越多,事兒越大!第149章 韃子真的來了!第529章 李自成之死 完第1456章沙皇陛下,有人來投!第804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第450章 誰要死了?(第四更)第1729章這些城池看上去很窮啊!第1363章 土豪兒,你要努力啊!第201章 你好,姐夫!(第三更)第1961章 袁崇煥有種第1333章 土地竟是這等珍貴第九十六章 總舵主駕到(求收藏,求推薦)第293章 雜牌命苦啊!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2015章 我們都是朱元璋的親戚啊!第1617章 羅馬在幹什麼?第1808章 說崇禎,崇禎到
第1770章 福王遇到李自成第1759章 拿朕的黑名單來!第2008章 必須讓黃臺吉知道,本太侄超兇的!第1340章 太子進步了(求訂閱)第287章 多爾袞的決心第785章 北京戶口要沒啦!第468章 還是有朋自遠方來吧第614章 天哪!史可法也會用兵了!第1226章 首陀羅們,迎闖王啦!第1499章 我投降,我光榮第809章 多鐸的毒計第1387章 永遠的攪屎棍(求訂閱)第2124章 大清又要完啦! 二第543章 路在何方?第2162章 傳說中的福寧第671章 大順不怕!第1906章 手起,刀落,頭飛,藩鎮移第1984章 黃臺吉,你要減肥啊!第九十章 本宮真的孝順(求收藏,求推薦)第765章 東莪死了,朕要再娶一個第1638章 奪軍 下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三第1367章 搞壟斷不好啊!(求訂閱)第880章 辮子太油(求訂閱)第1430章 朕很看好葛爾丹第714章 大清毛皮帝國第769章 將軍們,補課了!第917章 鰲拜斯基(求訂閱)第1176章 大明沒有野心,大明只有仁義第136章 國務會議第371章 李跑跑第803章 越來越像世界戰爭了第1762章 朕最懂奸商了!第558章 太子之鞭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1104章 與其死西班牙人,不如死日本人(求訂閱)第997章 朕是聖君,朕很低調(求訂閱)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801章 打起大明的旗號!第六十八章 有追兵(求收藏,求推薦)第462章 李自成的三分天下(求月票)第506章 大順興亡,就在此一戰了!第1258章皇爺總是隔壁的好第877章 什麼?大清沒了! 完(求訂閱)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1980章 大金牛皮炮VS大明火箭炮(求一波訂閱)第2028章 天既生黃臺吉,何苦再出朱由檢第1433章 大明有種!(求訂閱)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2031章 大汗威武,大明萬勝第774章 老滿洲不夠怎麼辦?第1544章 不能沒有皇帝啊!第1938章 鄭芝龍,快把女兒交出來!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429章 韃子的智商上線了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358章 忠不可言吳三桂第119章 太子有炮(加更求推薦)第466章 紅夷來港,太子凱旋(求月票)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625章 天下第一士第2074章 家光之野望第1618章 革命的腳步聲第1762章 朕最懂奸商了!第1848章 必中客,牛與李第398章 堡壘推進,步步爲營第1523章 三萬都不止啊!第1171章 殖民也需要韭菜啊!第388章 一定把你給風光了第633章 大明好債主第1344章 我們一起叛變吧!第十二章 大明太子,有債必償(羅羅求票,有求必應)第2270章 又是後記 二 蒙古大汗,有債必償第766章 不用怕,南明沒大將第1798章 朕要去抓西賊來御東虜第2181章 大訂單第1249章 “毒藥”大派發啦!第1888章 三歲兒巧用錦囊計,崇禎帝廣招要飯兵第1929章 崇禎的議稅,潘朵拉的魔盒第150章 好韃子?有古怪!(求推薦)第228章 有了水師,就可以動手了!第七十三章 真假崇禎(求收藏)第1488章 有個西羅馬也挺好的!第1491章 肉越多,事兒越大!第149章 韃子真的來了!第529章 李自成之死 完第1456章沙皇陛下,有人來投!第804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第450章 誰要死了?(第四更)第1729章這些城池看上去很窮啊!第1363章 土豪兒,你要努力啊!第201章 你好,姐夫!(第三更)第1961章 袁崇煥有種第1333章 土地竟是這等珍貴第九十六章 總舵主駕到(求收藏,求推薦)第293章 雜牌命苦啊!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2015章 我們都是朱元璋的親戚啊!第1617章 羅馬在幹什麼?第1808章 說崇禎,崇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