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0章 給資本主義插上翅膀

鄭芝龍的“十出十四歸”對於海賊(海商)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這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暴利行業,只要人船平安,百分之四十的利息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對於手工工場而言,可就真的有點高了。

在大部分情況下,手工工場無法承擔如此高昂的資金成本。可是對於鄭芝龍這號放債的債權人而言,年息40%其實也沒多大的收益。

因爲他們放出去的是真金白銀!真的得把一箱箱的銀子驗好了,稱好了,再交給債務人......債務人把這些銀子搬走以後,鄭芝龍手裡的銀子就真的減少了。

也就是說,鄭芝龍的高利貸買賣是沒有一點放大,也就是沒有大於一的乘數效應。

一般情況下,鄭芝龍爲了保證隨時能往外放債(這是一個誠信高利貸者的金字招牌),他的高利貸資金利用率一般也就在六七成,有時候甚至會低於五成。十出十四入打個六折,也就是兩成多的毛利。再扣掉壞賬、收賬和管理成本(資金進出不是走票據,而是真金白銀,那成本就高了),淨利潤能有兩成就不容易了。如果把息口降到兩成以下,那鄭芝龍的實際收益就剩下百分之幾了,還放毛高利貸?直接買點土地收租算了。

實際上,許多沒有收賬能力(砍人也不容易),也沒有什麼好賺的項目可以去做(有也不見得忙得過來)的商人,往往會把閒錢投在土地上——後世都說中國商人愛買地什麼的,所以就沒資本主義云云的。

其實吧,這是中國金融業發展水平不足,沒有產生銀行業所造成的。

而中國古代的金融業發展水平不足的原因......很可能和宋明兩朝的天傾有關。畢竟宋朝以前的中國主要還是豪族社會,工商業也不怎麼發達。只是到了宋朝,中國的平民社會全面繁榮之後,纔有了比較發達的金融業。但是宋朝遭遇的天傾陸沉,對整個社會經濟的打擊極大。而歷史上的明朝也遇上了類似的情況......這個金融業的進步,也是需要時間積累的,所以兩場天傾後的從頭開始耽誤了不少時間。

比如會票、銀票、交子、會子之類的票據或紙幣,在宋朝都已經出現,還是蠻先進的。但是到明朝初年都整沒了,就只剩下沒人要的寶鈔......

“老泰山,您看這個......”朱慈烺說着話,已經摸出了一疊印刷得花花綠綠的紙,遞給了坐在邊上的鄭芝龍。

鄭芝龍借過那疊紙看了看,問了句:“這個是......會票?”

會票就是匯款用的票據,現在已經出現了,鄭家的商行也有這項業務,但是這項業務就是單純的異地匯款。

朱慈烺說:“這是銀票、支票、會票、鈔票和存單......一共五種票據。”

原來是五種票據啊!鄭芝龍心說,怪不得幾張紙看着有點不一樣。

“會票我知道,我家就有......”鄭芝龍說,“這個鈔票是不是和寶鈔一樣?還有,銀票、支票、存單都是什麼意思?”

“這個鈔票不是寶鈔,”朱慈烺道,“這是銀行發行的鈔票,不是戶部發行的寶鈔,銀行的鈔票是憑票即付的!”

“即付白銀嗎?”鄭芝龍又問。

“是銀幣,就是這種一兩銀幣!”朱慈烺又摸出一塊鑄造成圓餅形狀的銀幣,輕輕的擺放在了自己和鄭芝龍之間的案几上。

鑄造銀幣也是發展金融業的重要一環!

明朝沒有銀幣,甚至沒有給白銀設立一套成色和度量衡標準。所以在明朝使用白銀的場景是這樣的——購物者隨身帶有鋼剪,根據所購貨物的價格把銀錠鉸成大小不等的碎塊。每個碎塊都需使用戥子(小稱)稱出重量,買賣雙方往往都隨身攜帶戥子。而鉸銀子的過程中落下來的銀屑也不能扔了,得小心收集起來,再用隨身攜帶的臘塊點燃加熱銀屑將之融成比較大的銀塊......

在這種情況下,要發展金融票據是有一定困難的——票據得有一個標準的標的物啊!

所以朱慈烺得先發行銀幣,再推廣票據。當然了,鑄造銀幣是個手藝活,不可能一下就普及開來。因此朱慈烺現在給鄭芝龍看的銀幣,僅僅是票據所對應的標準的標的物。

比如拿着一張“憑票即付”的鈔票到鹽業銀行的支行當中能兌到的,就是這種白銀含量約爲九成(還有一成是黃銅),重一兩的銀幣。

有了這個標的,銀票、支票、會票、鈔票和存單之類的票據才能辦理,不會爭執起來。

“那這銀票是什麼?”鄭芝龍又問。

朱由檢解釋道:“可以看成是大額的鈔票......也是憑票即付,可以用來做大買賣。”

“那支票是什麼?”

朱由檢道:“這是一種個人或是商行的支付票據......銀行不承擔‘憑票即付’,而是要根據出票人在銀行開立的支票賬戶中有無存銀進行兌付或劃賬。有了這個,老泰山您再去做買賣就不必拉上幾船或是幾車銀子了,帶上支票本和支票章就行了。”

“哦......”鄭芝龍心說:我是誰啊?我去做買賣哪用得着帶幾船銀子,我一句話就行了!我鄭一官只要親口答應的事兒,只要和銀子有關,就沒有不兌現的!

“那存單是不是存錢在銀行的憑證?”鄭芝龍已經猜到了存單的作用。

“沒錯,”朱慈烺道,“目前鹽業行發行的存單,都是記名並不可轉讓的。”

“存銀在鹽業銀行有什麼好處?”鄭芝龍問,“能拿利息?”

“可以拿利息,也可以拿土地券。”朱由檢說着又拿出了印好的一份土地券,遞給了鄭芝龍,“利息不高,定期拿5分,活期只有1分......都是年息。如果拿土地券,存二兩就可以拿一畝土地券,憑土地券可以去遼東取得一畝可耕之平地。不過拿了土地券後,再想取出存銀,就得退還土地券了。”

“那不就是花了二兩銀子買了一畝地嗎?”

“這不一樣。”朱慈烺笑道,“買了是不能退的,而用存款換取的土地券是可以退還的。而且......也可以拿着土地券不去兌換土地。”

“不去兌換要土地券幹什麼用?”鄭芝龍問。

“可以留給子孫啊......”朱慈烺笑道,“這樣的好事兒可不是一直有啊!二兩銀子換一畝土地,上哪兒找去?

另外,土地券還會上漲!”

“漲?”鄭芝龍一愣。

朱慈烺點點頭,笑道:“對啊,現在是存二兩換一張,如果不退還的話,就等於二兩銀子買了一張......等孤手裡的5000萬畝土地券兌換完畢了,也許就漲了呢?這土地券不記名,是可以轉讓的!老泰山,機會難得,想不想多換一點?給您留1000萬畝的土地券怎麼樣?”

鄭芝龍想了想,“1000萬畝就得2000萬兩......可我還得放債呢!”

朱慈烺笑着:“老泰山,我可以借給你......7分年利,給你個借款額度,你需要多少就借多少,借多少就算多少利息。我給你的錢算7分利,你拿去放40分的利,轉一轉手就是33分利,多好啊!”

“這個......”鄭芝龍琢磨了一下,“千歲爺,那你還有的賺?”

“有啊!”朱慈烺笑道,“我少賺一點就行了......我心比較平,不與民爭利!”

第二十四章 父子同心,寶劍募款(求推薦)第483章 李自成挑了個好時候第1679章 大淩河邊的黃臺吉第1118章 再等等,還能再等等(求訂閱)第1729章本汗要避實就虛!第517章 大順咋又不順了呢?第2196章 不好,銀船來襲!第769章 將軍們,補課了!第2263章怎麼就立憲了呢?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1807章 三十六路反王少了誰?第1144章 怎麼就變成軍閥了?第1253章 免租免庸免役科考迎大明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518章 還是老奶奶厲害啊第2243章 這是要直接當太上皇嗎?第811章 元寇來了第1565章 印第安人終於站起來了第1570章 大負翁路易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1920章 只要飯,不加稅第2162章 傳說中的福寧第1881章 逆子,你來監國!第1057章 不好,明軍要打盛京了!(求訂閱)第1951章黃臺吉,你還讓朕好好抓老鼠嗎?第799章 駙馬爺,去當倭寇吧!第344章 民變在即啦!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內容和139章發顛倒,已經更改)第987章 皇國興廢,就在櫻島!(求訂閱)第1073章 這錢不能拿啊! (求訂閱)第145章 我們都是定王的人第1967章 約你出來打黑炮(求月票,求訂閱)第1640章 借爾首級一用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內容和139章發顛倒,已經更改)第658章 想跑路?沒門!第1569章 羅馬科舉第1626章 我朱由檢又回來啦!第1313章 一考訂終身 六(求月票)第464章 外患止,內憂起(求一下月票)第987章 皇國興廢,就在櫻島!(求訂閱)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747章 買!買!買!第699章 大清要聯日抗明瞭?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2007章 少年兇則大明兇第2262章 當皇帝也要有法可依了第1931章 民以食爲天,人無糧要反啊!第1630章 長嫂如母第2204章 努力跳出週期律第539章 大順真是越來越進步了第716章 五大臣出洋第2102章 西唐霸王乎?西唐要飯王乎?第1127章 大莊家(求訂閱)第1459章 全面戰爭之國王跑了第1203章 忠不可言是僧格(求訂閱)第592章 大清要完?第974章 再來一個大明鐵銀行(求訂閱)第840章 糊塗仗,王爺快跑(求月票,還有月票嗎?)第1833章 福晉的決斷第1087章 腓力的遺產有很多啊!(求訂閱)第2211章 有借有還,誠信天皇第1077章 就是要當曹真啦!第七十七章 曹公公,跟本宮去迎駕吧(求推薦)第118章 啊呀,中了圈套!(求收藏,求推薦)第2146章 日本武士,海上肉搏第2056章據說錢有的是!第608章 王爺不哭,本官有辦法第1878章 大金炮隊第739章 考試吧,帝國的貴族們!第1734章 好可怕的假賬兵第1122章 什麼?老賴借到錢了?(求訂閱)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1605章 崇禎走好第1284章 什麼?官兵來了?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2000章 要不順路去科爾沁要個飯?第1264章 得多抓一點反賊啊!第391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一第1746章 萬歲爺兇還是韃子兇?第866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三(求訂閱)第1954章 鬆錦之戰,提心吊膽第1901章 誰說軍戶衛所不能用?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656章 大明好兄弟第1404章 皇兒,你又想坑誰啊?第194章 南京的勳貴,一定要堅強!第1878章 大金炮隊第842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中第396章 這個可是了不得的大捷啊!第504章 槍斃你們第1995章 出口什麼?出口窮人啊!第1366章 再見吧,土豪!第1607章退休了第384章 請注意保護韭菜第十八章 現在就看誰能忽悠(求推薦,求收藏)第782章 戰神和雄主第1512章 吃着窩頭向前進第1914章 你那麼勇,還是去邊疆爲王吧!第1333章 土地竟是這等珍貴第2033章 你們不是遊牧的嗎?那就遊一個吧!
第二十四章 父子同心,寶劍募款(求推薦)第483章 李自成挑了個好時候第1679章 大淩河邊的黃臺吉第1118章 再等等,還能再等等(求訂閱)第1729章本汗要避實就虛!第517章 大順咋又不順了呢?第2196章 不好,銀船來襲!第769章 將軍們,補課了!第2263章怎麼就立憲了呢?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1807章 三十六路反王少了誰?第1144章 怎麼就變成軍閥了?第1253章 免租免庸免役科考迎大明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518章 還是老奶奶厲害啊第2243章 這是要直接當太上皇嗎?第811章 元寇來了第1565章 印第安人終於站起來了第1570章 大負翁路易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1920章 只要飯,不加稅第2162章 傳說中的福寧第1881章 逆子,你來監國!第1057章 不好,明軍要打盛京了!(求訂閱)第1951章黃臺吉,你還讓朕好好抓老鼠嗎?第799章 駙馬爺,去當倭寇吧!第344章 民變在即啦!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內容和139章發顛倒,已經更改)第987章 皇國興廢,就在櫻島!(求訂閱)第1073章 這錢不能拿啊! (求訂閱)第145章 我們都是定王的人第1967章 約你出來打黑炮(求月票,求訂閱)第1640章 借爾首級一用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內容和139章發顛倒,已經更改)第658章 想跑路?沒門!第1569章 羅馬科舉第1626章 我朱由檢又回來啦!第1313章 一考訂終身 六(求月票)第464章 外患止,內憂起(求一下月票)第987章 皇國興廢,就在櫻島!(求訂閱)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747章 買!買!買!第699章 大清要聯日抗明瞭?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2007章 少年兇則大明兇第2262章 當皇帝也要有法可依了第1931章 民以食爲天,人無糧要反啊!第1630章 長嫂如母第2204章 努力跳出週期律第539章 大順真是越來越進步了第716章 五大臣出洋第2102章 西唐霸王乎?西唐要飯王乎?第1127章 大莊家(求訂閱)第1459章 全面戰爭之國王跑了第1203章 忠不可言是僧格(求訂閱)第592章 大清要完?第974章 再來一個大明鐵銀行(求訂閱)第840章 糊塗仗,王爺快跑(求月票,還有月票嗎?)第1833章 福晉的決斷第1087章 腓力的遺產有很多啊!(求訂閱)第2211章 有借有還,誠信天皇第1077章 就是要當曹真啦!第七十七章 曹公公,跟本宮去迎駕吧(求推薦)第118章 啊呀,中了圈套!(求收藏,求推薦)第2146章 日本武士,海上肉搏第2056章據說錢有的是!第608章 王爺不哭,本官有辦法第1878章 大金炮隊第739章 考試吧,帝國的貴族們!第1734章 好可怕的假賬兵第1122章 什麼?老賴借到錢了?(求訂閱)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1605章 崇禎走好第1284章 什麼?官兵來了?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2000章 要不順路去科爾沁要個飯?第1264章 得多抓一點反賊啊!第391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一第1746章 萬歲爺兇還是韃子兇?第866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三(求訂閱)第1954章 鬆錦之戰,提心吊膽第1901章 誰說軍戶衛所不能用?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656章 大明好兄弟第1404章 皇兒,你又想坑誰啊?第194章 南京的勳貴,一定要堅強!第1878章 大金炮隊第842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中第396章 這個可是了不得的大捷啊!第504章 槍斃你們第1995章 出口什麼?出口窮人啊!第1366章 再見吧,土豪!第1607章退休了第384章 請注意保護韭菜第十八章 現在就看誰能忽悠(求推薦,求收藏)第782章 戰神和雄主第1512章 吃着窩頭向前進第1914章 你那麼勇,還是去邊疆爲王吧!第1333章 土地竟是這等珍貴第2033章 你們不是遊牧的嗎?那就遊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