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民女東珠

“曹校長,這是金東珠,在算學上很有一些天賦,就交給你了,一定要好好教導。”

金陵女校的校長室內,朱慈烺將東莪格格,哦,現在不是格格了,而是民女金東珠交給女校的校長。

東莪格格是大清和碩公主,這個身份現在沒什麼,可將來明清一旦開戰,那麻煩可就大了。所以朱皇帝就用了個調包計,對外宣佈東莪格格入住老山離宮。同時又將真正的東莪接到南京,讓她以民女金東珠的名義在金陵女校學習。

等到她長到16歲,就會被選秀入宮,成爲朱慈烺的選侍,和吳三妹、鄭茶姑、寧香玉、費珍娥等四人在朱皇帝后宮的起步之位一樣。

而且朱慈烺不會讓東珠一步登天,而是會讓她一級一級的升,一年升一級,用八年時間晉升到皇貴妃的位置上。

與此同時,“住在”老山行宮之中的東莪,則會在入宮之前“病死”。

這樣世間再無愛新覺羅.東莪,只有民女出身的皇貴妃金東珠,以後明清之間的戰爭衝突和金東珠就沒有一點關係了......

“皇爺放心,老臣一定好好教導金姑娘。”曹校長,就是曹化淳校長了,他並不知道金東珠就是東莪格格。

但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憑什麼讓皇帝親自送來金陵女校?這所金陵女校可不是隨便什麼民女能上的!在這裡讀書的女孩子要麼是朱家的公主郡主,要麼就是公侯將相家的千金!朱慈烺的大女兒朱天鳳和妹妹朱媺妤現在都在這裡讀書。朱天鳳上了小學一年級,昭仁公主朱媺妤年紀比較大(11歲),已經讀過書了,所以正在讀一個預科,補習《小學數學》和《小學法語》,補完後直接上五年級。

而這個金東珠應該也和昭仁公主一樣,讀個預科,然後直接上五年級。這樣三年後就能小學畢業,差不多就能準備入宮了......

曹化淳一張老臉上堆滿了和藹的笑容,笑吟吟看着坐在朱皇帝身邊的民女金東珠。

他現在也上去了,自稱“老臣”而不是“老奴”,這是因爲他現在不是內侍,而是一位克難功臣,封克難天津侯!

他能夠封侯,是因爲有許多曹家子弟兵跟着他一塊兒護駕南下。在朱皇帝最初的基本盤中,就有曹化淳的一股。現在許多曹家子弟已經成長爲了新軍骨幹或是朝廷棟樑,而曹化淳自己則在南京城享福,直到朱慈烺籌建貴胄小學的時候才把他請出來擔任其中的女校校長。

女校的老師都是太監,最早從朱慈烺這裡接受到西式教學的,就是他的侍衛和太監。其中的一些太監還真能學進去,水準談不上多高,卻足以擔當起小學老師的工作。

現在朱皇帝培養新式人才用得是兩條腿,貴胄子女上小學、中學、大學(京學堂),一步步成才。

●t tkan ●¢ Ο

而平民百姓則自學《子論格物篇》、《新算學》,然後去考太學。

這麼安排並不是歧視平民,而是教育資源實在有限,只能優先滿足統治集團的接班人。同時,再將自學能力很強的天才從全國人民當中用考試的辦法選拔出來,再讓他們用自習爲主的方法去自學成才。

自學成才的概率當然低,但是隻要能成,那一定是高智商的天才,足夠應付17世紀的科學探索了。

而且中國人口多啊,巨大的人口基數也意味着天才數量很多,通過自學考試,應該可以發現不少。

哦,今天朱皇帝就發現了一個小天才,就是金東珠。她比吳三妹、鄭茶姑、寧香玉、費珍娥四個人都要聰明。這四個女人也不笨,其中鄭茶姑也可以稱得上冰雪聰明,數學題做的也極好(估計是遺傳鄭芝龍的),吳三妹稍差一點,不怎麼愛學習,但也是個極聰明的女子,但是她們倆還是不如東珠。

東珠自學《小學算學》的效果極好!而理解能力很強,可以看懂《子論格物篇》中的一部分內容。

這腦瓜子多半是遺傳自多爾袞吧?

安排完了金東珠入學的事情,朱皇帝回了皇宮,先去了皇后的坤寧宮,看望正在做月子的吳三妹。

吳三妹又一次喜得千金,還真是個生閨女的命啊!

不過沒關係,三妹還年輕,休息一陣子又可以繼續戰鬥了......不過朱皇帝還是得多關心她一下,因爲就在吳三妹將要分娩的時候,鄭茶姑也又一次懷上了!

如果鄭茶姑的肚皮爭氣,給朱慈烺再生個兒子,那吳三妹在後宮中的地位可就要搖晃了。朱皇帝都替自己的大老婆着急啊,所以這段時間就擺出了一副力挺吳三妹的姿態。

當他抵達坤寧宮的時候,卻聽見裡面傳出一陣咯咯咯的笑聲,他連忙加快腳步走到寢殿門外,然後推門進去。皇后的寢殿面積很大,但是在地龍送來的暖氣作用下,變得非常暖和。

朱皇帝一進門,就看見吳三妹這個傻白甜正穿着睡衣坐在臥榻上,正和一大一小兩個小姑娘圍着個襁褓,在逗小孩子玩呢!

一點都沒有生不出兒子的危機感啊!

大一點的小姑娘就是朱皇帝長女天鳳,長得特別大,6歲的孩子乍一看都和人家七八歲的小孩差不多高了。不用說,將來一定是個高妹了。至於長相和性格則是隨孃親多些,也是個小傻白甜。看見朱皇帝進來,就從牀上跳下來,蹦蹦跳跳的上前去行禮,還笑嘻嘻的將一張考卷遞給了朱皇帝。

“爹爹,女兒算學考了個10分。”

10分?總分多少?

朱皇帝接過考卷一看,上面就10道題,簡單的加減法,答案都對,那就是滿分了。

“好,好,考得好!”朱慈烺滿意的點點頭,有摸了摸小傻白甜的腦袋,“可得繼續努力,這才一年級,到考上大學還早呢!”

吳三妹聽着朱皇帝的話,卻是噗哧一笑:“皇爺,咱家的孩子上大學還用得着考?”

“當然得考了!”朱慈烺牽着女兒的手,走到牀榻邊上,一屁股坐下去,然後看着襁褓中的粉撲撲的嬰兒,“皇家的孩子不用考,那麼公侯之家的孩子要不要考?百官之家的孩子要不要考?如果都不考,那還有什麼必要用功?將來又如何成才?咱們這些北人的子弟都不成器,將來的天下還不是南人的?”

這話公開是不能說的,但是當着吳三妹,朱皇帝卻是沒有什麼顧忌。

他頓了頓,又道:“貴胄子弟考試可以給優待,譬如加個10分到20分的......但終究得和江南士子們坐在一個考場裡面,否則貴胄子弟中的人才是出不來的。”

而朱皇帝搞精英教育的目的,當然是爲了維護北人勳貴和南人士大夫間的平衡了,勳貴和士人,誰把誰壓倒了,大明的天下都得出狀況。而要維持平衡,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人才培養開始,設計一個不公平的教育和考試製度......要完全公平,北人勳貴的人數那麼少,從概率學的角度,他們也不可能和南方士紳競爭。

“可是天鳳是個女孩兒啊!”吳三妹撅着嘴,一副不喜歡讀書的模樣。

朱皇帝只是笑着搖頭:“貴胄家的女子更要讀書了,她們將來是要替大明勳貴之族養育後代的。過去的勳貴之族所以腐朽,一是生來天定的富貴,不需要努力;第二就是在教養上差了,只知一味寵溺,不知道督促子弟兼修文武。不過兩三代就腐朽不堪,這纔是土木堡之變的禍根,纔是我朝由盛轉衰的終極原因啊!”

第1721章真是太忠義了!第379章 獅子搏兔,須盡全力第1866章 個個都是人才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三十一章 總是能成忠烈的(總是要求推薦票的)第六十三章 崇禎在哪兒?(推薦票在哪兒?)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827章 怎麼就只能守城了呢?第九十章 本宮真的孝順(求收藏,求推薦)第1709章 黃臺吉要來啦!第1180章 引狼入室之計第509章 太子來了分田地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1591章 我想學習宋朝的歷史第111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薦)第850章 黃河之水泡過來第805章 感動朝鮮第1789章 勝利來的也太快了吧?(兒童節,求訂閱)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2250章 崇禎三十八年啦!第280章 衍聖公,你必須挺身而出啊!第358章 忠不可言吳三桂第490章 長江之都第423章 大縱深防禦第237章 沖天殺陣待太子第1190章 發現老師第1970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捷!(求一波訂閱)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407章 大清有沙包,大明有盾車第1846章 昏君詔曰:得加錢第1286章 吳三桂!你什麼時候死?第179章 要勤哪個王呢?(加更,求訂閱)第628章 大西共和第578章 這下東虜可死定了!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1187章 一個比一個仁義啊!(求月票,求訂閱)第413章 這是天亡大清啊!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別過來,我們真是韃子!(第十二更)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第817章 福臨,扒黃河要趁早!(國慶節快樂,求月票)第426章 底氣是足足的!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599章 大明中興四君王第 688章 大明和西班牙必有一戰?第1875章闖王高迎祥!第2256章 崇禎真的要退了?第1354章 我們一起保衛印度吧!第783章 羊湯真香啊!第五十三章 吹出禍事了吧(求收藏,求推薦)第1173章 如何成爲貴族?第966章 我就是來留學的(求訂閱)第183章 得讓大家都知道太祖爺轉世了(求訂閱)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1253章 免租免庸免役科考迎大明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1864章 高迎祥過年第664章 大奸商,大債主第705章 儒家第一勇士!第八十五章 敵在天津衛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三章 崇禎在哪兒?(推薦票在哪兒?)第1577章 天下一家,好好商量第820章 大明有黑槍!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521章 破釜沉舟,西蜀霸王第1629章 世上只有太監好第1653章 太監也怕入錯行啊!第1690章擡朕的魯密銃來!第822章 多鐸穩坐釣魚臺第256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下第142章 收賬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418章 玄燁,把你爹帶回去!第205章 史可法,你有很多同黨啊!第1436章寧死不嫁草包王?第545章 果然是無商不奸啊!第1433章 大明有種!(求訂閱)第408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659章 有債不還,還要再借第1475章 神聖的時刻第935章 明西必有一戰(求訂閱)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1665章 不能納款、不可和親!第449章 目標,朱慈烺!(第三更)第647章 皇長子第783章 羊湯真香啊!第822章 多鐸穩坐釣魚臺第1915章可恨皇爺會搬山,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十八章 大炮瞄準(求收藏,求推薦)第159章 當韃子遇到騙子(第三更,月票)第2168章 婚姻大事,必須考試!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772章 孔親王問對第2194章 朱三太子,借錢炫富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416章 我們一起坑豪格吧第1047章 虧出來的資本主義!(求訂閱)第2024章黃臺吉擡棺決死戰第1139章 跌了,跌了,又跌了!第2004章 新年新氣象,詐降又詐和
第1721章真是太忠義了!第379章 獅子搏兔,須盡全力第1866章 個個都是人才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三十一章 總是能成忠烈的(總是要求推薦票的)第六十三章 崇禎在哪兒?(推薦票在哪兒?)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827章 怎麼就只能守城了呢?第九十章 本宮真的孝順(求收藏,求推薦)第1709章 黃臺吉要來啦!第1180章 引狼入室之計第509章 太子來了分田地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1591章 我想學習宋朝的歷史第111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薦)第850章 黃河之水泡過來第805章 感動朝鮮第1789章 勝利來的也太快了吧?(兒童節,求訂閱)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2250章 崇禎三十八年啦!第280章 衍聖公,你必須挺身而出啊!第358章 忠不可言吳三桂第490章 長江之都第423章 大縱深防禦第237章 沖天殺陣待太子第1190章 發現老師第1970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捷!(求一波訂閱)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407章 大清有沙包,大明有盾車第1846章 昏君詔曰:得加錢第1286章 吳三桂!你什麼時候死?第179章 要勤哪個王呢?(加更,求訂閱)第628章 大西共和第578章 這下東虜可死定了!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1187章 一個比一個仁義啊!(求月票,求訂閱)第413章 這是天亡大清啊!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別過來,我們真是韃子!(第十二更)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第817章 福臨,扒黃河要趁早!(國慶節快樂,求月票)第426章 底氣是足足的!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599章 大明中興四君王第 688章 大明和西班牙必有一戰?第1875章闖王高迎祥!第2256章 崇禎真的要退了?第1354章 我們一起保衛印度吧!第783章 羊湯真香啊!第五十三章 吹出禍事了吧(求收藏,求推薦)第1173章 如何成爲貴族?第966章 我就是來留學的(求訂閱)第183章 得讓大家都知道太祖爺轉世了(求訂閱)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1253章 免租免庸免役科考迎大明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1864章 高迎祥過年第664章 大奸商,大債主第705章 儒家第一勇士!第八十五章 敵在天津衛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三章 崇禎在哪兒?(推薦票在哪兒?)第1577章 天下一家,好好商量第820章 大明有黑槍!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521章 破釜沉舟,西蜀霸王第1629章 世上只有太監好第1653章 太監也怕入錯行啊!第1690章擡朕的魯密銃來!第822章 多鐸穩坐釣魚臺第256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下第142章 收賬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418章 玄燁,把你爹帶回去!第205章 史可法,你有很多同黨啊!第1436章寧死不嫁草包王?第545章 果然是無商不奸啊!第1433章 大明有種!(求訂閱)第408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659章 有債不還,還要再借第1475章 神聖的時刻第935章 明西必有一戰(求訂閱)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1665章 不能納款、不可和親!第449章 目標,朱慈烺!(第三更)第647章 皇長子第783章 羊湯真香啊!第822章 多鐸穩坐釣魚臺第1915章可恨皇爺會搬山,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十八章 大炮瞄準(求收藏,求推薦)第159章 當韃子遇到騙子(第三更,月票)第2168章 婚姻大事,必須考試!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772章 孔親王問對第2194章 朱三太子,借錢炫富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416章 我們一起坑豪格吧第1047章 虧出來的資本主義!(求訂閱)第2024章黃臺吉擡棺決死戰第1139章 跌了,跌了,又跌了!第2004章 新年新氣象,詐降又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