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衆望所歸

‘此事萬萬不可拖延……’見朱元璋沉吟不決,馮國用兄弟斷然一喝後當即上前說道‘當今天下大亂,百姓生靈塗炭;唯有主公仁德,方能解救民衆與水火!難道主公人心坐視不理麼?’‘不錯!此事確是拖延不得……’見朱元璋仍然毫無就座之意,李善長應聲附議後移至近前說道‘時值亂世,百姓凋敝,尤以漢人爲最!因此陳友諒、張士誠等草寇之流才假託漢室正統,以招徠有志之士抗元;而我主既已天下歸心,卻罔顧百姓死活;豈非是冷落德才之士拳拳報國之心?’言畢,稍稍一頓後當即接着說道‘況且三軍將士自從追隨主公以來,十餘年捨生忘死;哪個不想建功立業,匡扶正統?所以眼下局面,我主若是再不以正試聽;只恐會使將士們寒心……’說着,便不自覺地又貼近了一些。

聽到此處,朱元璋卻也不免暗暗開始思忖了起來。是嗬!且不說那些衣食無着的走投無路之流,既是家業豐厚者;軍中也不乏其人!這些人既然冒着掉腦袋的風險,拋家舍業地出來;自然難免懷有報效正統再創功業之心!眼下張士誠、明玉珍之流既已自立,紛紛假冒正統;而我若是一再推辭,只怕不但會使三軍將士寒心;而且也不利於日後號召北方義士……‘我王基業千秋!萬歲,萬歲,萬萬歲’眼見有門,不等龍椅上的朱元璋坐穩;殿內百官便已推金山倒玉柱般地齊齊伏地下拜,開始口呼萬歲了起來。

少時一番參拜完畢後,眼見已然成爲了事實;朱元璋這纔不得不發出稱王文告,並將應天改稱爲吳國都城。同時爲表明並無竊居大位之心,朱元璋不但明令仍沿用小明王的龍鳳紀年;而且還明確規定日後必須要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佈命令。公告發出後,由於張士誠早已自立爲吳王,因此時人便將朱元璋建立的吳國稱爲西吳,以便與張士誠所立的東吳甄別;同時將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史稱爲吳元年。

即位以後,自然是少不了犒賞三軍,分封功臣。是以,不但是徐達、常遇春、俞通海等人均被授予了要職;既是軍中士卒也全部得到了獎賞!同時按照規制,甫一登基;朱元璋便將相濡以沫的正妻馬氏冊封爲王妃,並將長子朱標立做了世子。

可說也奇怪,此時雖然基業已成;但巨大的身份落差還是使朱元璋一直感到難以心安。是嗬!誰能想到一個曾經託鉢乞討、衣食無着之人,僅僅十多年光景,便成爲了坐擁大片江山的一國君王?可是創業容易守業難!要如何吸取前人教訓,使國運長久呢……心念及此,於是藉着大宴羣臣之機,朱元璋便對左相國徐達、右相國李善長、平章政事常遇春、俞通海等人當衆訓誡道‘立國之初,首先便要正綱紀、嚴法度;元朝闇弱,威福下移,以致於天下大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此應當引以爲鑑……’‘大王聖明!我等自當一力遵從!’‘絕不敢有半分差池!’……一番誡勉下來,見羣臣無不心悅誠服;興致大發之下,一席飯直吃到次日清晨方纔散去。又過了幾日後,看看諸事俱已安置妥當;朱元璋遂當下便再起人馬趕往了武昌前線,以求徹底消除陳漢隱患。

第一百九十八章 齊頭並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挺進八閩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制淮東:第六十八章 龍蛇混雜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三十九章 鋒芒畢現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二百一十四章 將星更迭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明昭彰第九十二章 莫測高深第二百三十七章 勢孤力竭第七十章 喜得貴子第二十三章 好漢意氣第三十九章 鋒芒畢現第十三章 世道艱難第三十章 帥府當差第一百九十八章 齊頭並進第四十章 初露崢嶸第八十章 好事連連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全告急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制淮東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全告急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九十二章 莫測高深第二百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章 高郵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腕懲腐第十七章 人心險惡第二十五章 重返寺院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勝收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四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十二章 被迫獨行第五十四章 僥倖過江第二百四十二章 釁端又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次北伐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一章 機緣巧合第二百一十四章 將星更迭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八十六章 平地生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九十七章 運籌天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二百一十章 攻克太原第二十三章 好漢意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一百五十七章 湖州之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三十八章 兼容幷蓄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二百二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章 深宮幽怨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相徑庭第二百零八章 戰前交鋒第三十九章 鋒芒畢現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勢所趨第四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二十一章 乞討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虎子雄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英雄末路第四十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戰武昌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喜憂參半第五十八章 攻打太平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圍平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風雲詭譎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八十章 好事連連第七章 偷師學藝第四十三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三十章 衆望所歸第四十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三十二章 因禍得福第三十五章 佳偶天成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相徑庭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江失陷第一百零六章 紛亂重重第五十九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戰武昌第一百九十五章 諭中原檄
第一百九十八章 齊頭並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挺進八閩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制淮東:第六十八章 龍蛇混雜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三十九章 鋒芒畢現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二百一十四章 將星更迭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明昭彰第九十二章 莫測高深第二百三十七章 勢孤力竭第七十章 喜得貴子第二十三章 好漢意氣第三十九章 鋒芒畢現第十三章 世道艱難第三十章 帥府當差第一百九十八章 齊頭並進第四十章 初露崢嶸第八十章 好事連連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全告急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制淮東第一百四十三章 諸全告急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九十二章 莫測高深第二百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章 高郵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腕懲腐第十七章 人心險惡第二十五章 重返寺院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勝收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四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三十五章 孺子投誠第十二章 被迫獨行第五十四章 僥倖過江第二百四十二章 釁端又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次北伐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一章 機緣巧合第二百一十四章 將星更迭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八十六章 平地生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九十七章 運籌天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二百一十章 攻克太原第二十三章 好漢意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一百五十七章 湖州之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三十八章 兼容幷蓄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二百二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章 深宮幽怨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相徑庭第二百零八章 戰前交鋒第三十九章 鋒芒畢現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勢所趨第四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二十一章 乞討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虎子雄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英雄末路第四十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戰武昌第十五章 美人指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喜憂參半第五十八章 攻打太平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圍平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風雲詭譎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八十章 好事連連第七章 偷師學藝第四十三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三十章 衆望所歸第四十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三十二章 因禍得福第三十五章 佳偶天成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四十六章 遭人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相徑庭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江失陷第一百零六章 紛亂重重第五十九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戰武昌第一百九十五章 諭中原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