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運籌天下

策十二、天地善生而盜之者無禁。春而種,秋而收,逐其時而利其生,則天地之生愈滋,庶民之用愈足。國不自富,民足則富。與民休養生息,乃能長治久安。 策十三、利不及衆,則起天下之爭;爵不求賢,則萃天下之怨。是以賞禁僭,罰禁濫。賞罰分明,則令行禁止,威權自立。

策十四、善戰者省敵,不善戰者益敵。敵敵,敵敵不敵,乃勝。(此句大意爲:善於戰爭者都會減少敵人,不善於戰爭者只會增加敵人;減少敵人的昌盛增加敵人的滅亡。所以對於敵人,如果能使他們放棄抵抗,然後轉化爲消滅其他敵人的力量,自然就能取勝。) 策十五、制萬變者在於專,察萬微者在於定。四海之民聽於一君則定,百萬之師聽於一將則勝。是以衆志之多疑,不如一心之獨決。

策十六、兵行過處,計丁給田,使民來歸。而後編戶定籍,保甲連環。如此則老有所終,幼有所養,不致背井流徒。致敵之因既除,禍胎從此可弭。 策十七、尊儒重孔,興塾廷師,令蒙童敬習詩、書、禮、易、春秋、六藝,知禮儀,人規矩。以正綱紀。以敦教化,此治亂弭禍之大本。

策十八、勢有所梏,則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則大猛不能破小堅。苟能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決壅去蔽,興利除害,則取捨在我,無往而不適,何患帝業之不成哉!.....洋洋灑灑千餘字,不但將當今天下態勢分析的入木三分;而且還對各方勢力做出了精準研判,並給予了相應解決對策;尤其是關於日後出路方面,不但指明瞭應天未來發展方向,而且還列舉出了具體實施步驟及相應舉措!既是連其中的一些細枝末節,也拿古人爲例;都事無鉅細地給予了詳細交待。

‘好一個時務十八策!想當年諸葛孔明的隆中對,也只不過是爲劉備說出了三分天下之道;而這劉基僅短短數日功夫,便爲我謀劃了一整座江山以及相應對策!有了此人相助,又何愁日後無法平滅天下.....’反覆觀看了奏摺後,慶幸不已的朱元璋不由心中連贊。可一陣快慰無比的歡喜過後,他卻又不由地立時生出了一絲隱憂。‘是嗬!在當今朝廷治下,又有多少身負才學的漢人被排斥在外?這些人個個一身真本事,卻報效無門;無法施展!若是被別處捷足先登,定然會增加許多勁敵’心念一起,由於早已深諳其中的道理;朱元璋不但一口氣將宋濂、章溢、葉琛全部請來了應天,而且還相繼將高啓、唐仲實等人也一併徵召了過來。

看看與劉基齊名的‘詩文三大家’與‘浙東四先生’俱已收歸己用,眼下已人才濟濟;文武齊備。就在按圖索驥的朱元璋正待要先向陳友諒發難之際,此時卻又忽然收到了徐壽輝舊將歐普祥的書信。‘這袁州地處龍興、江州之間,而信州又位居二者之後;有了此處在手,要平滅陳友諒早晚都是十拿九穩的事!’得知歐普祥有意獻出袁州歸降後,想到所需大批軍需尚無着落;朱元璋這纔不得不暫時壓下了出兵的念頭。許是嗅出了某種味道的緣故,緊接着早前趙均用的部下薛顯便也託人送來了書信。得知此人後來又接受了朝廷封賞後,起先朱元璋倒也並未將其放在心上。但再瞭解了薛顯眼下已是鎮守泗州的兵馬元帥時,想到此人武藝超羣也確實人才難得;這纔將其欣然接受了下來。

第四十八章 明王由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二百三十五章 奇襲夔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六章 縱橫捭闔第五十一章 聲威大震第九十三章 狼子野心第二百零七章 各出奇招第二章 被迫離家第三十三章 立功受寵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略山東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勝收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一百五十二章 淮東平定第一百零九章 再起干戈第三十二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第九十章 招賢納士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夏歸附第八十五章 搶先佈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明昭彰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二百四十九章 營建中都第六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五十一章 主帥風采第九十七章 運籌天下第十七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一章 乞討之道第二十章 同病相憐第八十二章 被迫出擊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四十九章 獨撐局面第二百五十六章 謀定而動第四十九章 獨撐局面第二百零九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勢所趨第六十六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五十三章 返鄉省察第二百零八章 戰前交鋒第八十三章 渣滓泛起第一百九十章 兵貴神速第八十五章 搶先佈局第六十六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三十二章 因禍得福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八十七章 無風起浪第二百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三十九章 鋒芒畢現第五章 英雄稟性第九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二百零一章 宗室遺恨第一百六十八章 機關算盡第一百三十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二百零五章 暗潮洶涌第四十八章 明王由來第十六章 境遇好轉第一百五十章 高郵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四十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二十三章 好漢意氣第一百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九十五章 諭中原檄第二百五十章 整飭內政第一百三十章 衆望所歸第九十一章 君臣初遇第一百零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兼容幷蓄第十四章 顛沛流離第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章 顧此失彼第二百五十二章 空印由來第五十三章 天從人願第二百五十二章 空印由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圍平江第一百四十五章 波詭雲譎第六十九章 進佔金陵第一百零六章 紛亂重重第八十三章 渣滓泛起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一章 宗室遺恨第十一章 混跡市井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兵伐蜀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一百九十七章 綱舉目張第一百五十四章 造化玄妙
第四十八章 明王由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二百三十五章 奇襲夔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沂州招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六章 縱橫捭闔第五十一章 聲威大震第九十三章 狼子野心第二百零七章 各出奇招第二章 被迫離家第三十三章 立功受寵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略山東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勝收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一百五十二章 淮東平定第一百零九章 再起干戈第三十二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第九十章 招賢納士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夏歸附第八十五章 搶先佈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明昭彰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一百二十八章 進圍武昌第二百四十九章 營建中都第六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五十一章 主帥風采第九十七章 運籌天下第十七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一章 乞討之道第二十章 同病相憐第八十二章 被迫出擊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四十九章 獨撐局面第二百五十六章 謀定而動第四十九章 獨撐局面第二百零九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勢所趨第六十六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五十三章 返鄉省察第二百零八章 戰前交鋒第八十三章 渣滓泛起第一百九十章 兵貴神速第八十五章 搶先佈局第六十六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三十二章 因禍得福第五十五章 舊事重提第八十七章 無風起浪第二百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三十九章 鋒芒畢現第五章 英雄稟性第九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二百零一章 宗室遺恨第一百六十八章 機關算盡第一百三十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二百零五章 暗潮洶涌第四十八章 明王由來第十六章 境遇好轉第一百五十章 高郵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四十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二十三章 好漢意氣第一百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九十五章 諭中原檄第二百五十章 整飭內政第一百三十章 衆望所歸第九十一章 君臣初遇第一百零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兼容幷蓄第十四章 顛沛流離第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章 顧此失彼第二百五十二章 空印由來第五十三章 天從人願第二百五十二章 空印由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圍平江第一百四十五章 波詭雲譎第六十九章 進佔金陵第一百零六章 紛亂重重第八十三章 渣滓泛起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一章 宗室遺恨第十一章 混跡市井第二百五十七章 雷霆肅奸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兵伐蜀第一百八十七章 君威畢現第一百九十七章 綱舉目張第一百五十四章 造化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