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以耕備戰

‘這泗州緊鄰應天西北,有了此人坐鎮,此處當可無虞’朱元璋心道。見別處人馬不斷加入,於是再派人曉諭了方國珍後;朱元璋索性直接將此前的樞密院改作了大都督府,以便料理中外諸軍事務。此事定下後,進展雖然極爲順利,但在確定大都督一職時,朱元璋還是不由大傷腦筋費盡了思量。

‘作爲這節制中外諸軍的最高軍事長官,該由誰來擔任呢?徐達、湯和雖然在軍中聲望最高,但其常年領兵在外,顯然根本抽不出身!而胡大海、常遇春呢,此二人雖然也頗有威望;但性情過於暴躁,顯然也不適合。可是要掌管這機密要害所在,卻又非可靠親近之人無法勝任......’左思右想之下,好一番權衡下來;最後朱元璋纔將目光投在了侄兒朱文正的身上。

這朱文正自從當日跟隨朱元璋從軍後,在其悉心教導下;不但屢立戰功,兵法韜略無一不精;而且還行事大有章法,頗有聲望!尤其是此前打下集慶,要對其封賞之時;朱文正不但堅持不受,而且還主動將功勞推與他人;以幫助叔父籠絡人心......因此對這個視若養子的侄子,朱元璋自然是十分放心。由於朱文正在此前的樞密院同僉任上便已多有建樹,是以提議一出;不但應天上下俱都贊同,既是遠在慶元的方國珍也特意派人趕來了應天道賀。這朱文正卻也不負衆望,上任後不久;便將軍務整飭一新,各處人馬無不唯命是從。

看看軍中各處俱都井井有條,眼下又外無戰事;朱元璋這才抽出身來,專心研判起了劉基當日所獻的奏摺。在這《時務十八策》中,由於許多道理早就深諳與心;朱元璋也一直都在身體力行;只是對於策十所講的‘以耕備戰’理念不得要領,所以始終也無從下手。好在眼下應天人才濟濟,就此事與李善長等人商議後;衆人不但很快就看出了所指的正是屯田之法,而且還講出了此法來由及具體舉措。

原來:這屯田制起先本是西漢時,晁錯爲解決軍隊長途給養不便所創。具體做法爲:國家先將治下所有無主荒地收歸國有,然後交與無地農民負責耕種;所得收穫,則按比例與國家分成。後來三國時期的曹操也採用了此法後,在其基礎上又增加了軍屯內容;即以士兵六十人爲一營,一邊戍守,一邊屯田。此舉推出後,不但使地方駐軍能在交通不便時自力更生;而且還能使國家在防守時又不致浪費人力。因此,由於完全解除了糧草供給的後顧之憂;曹操這纔在曠日持久的混戰之中,得以獲取最終的勝利......

此舉果然大有用處!一番講述聽完,再瞭解了其中諸多好處及巨大作用後;朱元璋遂當下便問明瞭具體規制,開始大力推行起了屯田制度。當時由於多年戰亂,許多耕地不但白白撂荒;而且由此所產生的大量無業流民也根本無法安置。是以,此舉一出;當時就得到了軍民各方的積極響應。其間,原本按古人規制:凡使用公家提供的耕具者,其收穫官六民四,若是再使用官家種子的,則官八民二;只有自備種子、耕具者,方纔公私對半分成。但朱元璋爲了更好地推行屯田制,不但爲墾荒者提供了種子、耕具等一應所需;而且所得收穫也一概以對半分賬。也正是有了如此舉措,應天不但人口暴增了數倍不止;而且當年就獲得了相當豐厚的回報!

第二十五章 重返寺院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明昭彰第二百二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馬識途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悽慘家境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怨過往第十二章 被迫獨行第三章                                                                                寺院棲身第一百四十二章 挺進八閩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江失陷第一百零一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七章 因勢利導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詭百出第二百四十章 外剛內柔第二十六章 箇中緣由第二十七章 倦鳥歸巢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五十四章 造化玄妙第八十六章 平地生波第一百五十二章 淮東平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六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略山東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夏歸附第二十三章 好漢意氣第二百三十六章 挺進縱深第一百四十九章 隔空對弈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六十八章 龍蛇混雜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九十一章 挺進八閩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八章 故舊來訪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零五章 暗潮洶涌第九章 橫生波折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二百零七章 各出奇招第二百零八章 戰前交鋒第六十四章 平地生波第十一章 混跡市井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帝崩殂第八章 高人心思第一百零六章 紛亂重重第十六章 境遇好轉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八章 明王由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馬識途第八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二百一十六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八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九章 進佔金陵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二百三十七章 勢孤力竭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一百九十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六十四章 平地生波第八十二章 被迫出擊第二百零三章 攻克大都第一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三章                                                                                寺院棲身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三十八章 利器出鞘第六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六十九章 進佔金陵第二百四十章 外剛內柔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一百九十三章 順天應人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二百一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八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四十三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略山東第二百零一章 宗室遺恨第一百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四十九章 隔空對弈
第二十五章 重返寺院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明昭彰第二百二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心戮力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馬識途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悽慘家境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怨過往第十二章 被迫獨行第三章                                                                                寺院棲身第一百四十二章 挺進八閩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江失陷第一百零一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七章 因勢利導第九十五章 龍灣大捷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詭百出第二百四十章 外剛內柔第二十六章 箇中緣由第二十七章 倦鳥歸巢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五十四章 造化玄妙第八十六章 平地生波第一百五十二章 淮東平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六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略山東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夏歸附第二十三章 好漢意氣第二百三十六章 挺進縱深第一百四十九章 隔空對弈第一百零二章 城下問計:第六十八章 龍蛇混雜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九十一章 挺進八閩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八章 故舊來訪第一百一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零五章 暗潮洶涌第九章 橫生波折第二百二十五章 敗走沈兒峪第二百零七章 各出奇招第二百零八章 戰前交鋒第六十四章 平地生波第十一章 混跡市井第五十章 非凡風範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帝崩殂第八章 高人心思第一百零六章 紛亂重重第十六章 境遇好轉第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八章 明王由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馬識途第八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六十一章 躊躇滿志第二百一十六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八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九章 進佔金陵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二百三十七章 勢孤力竭第一百六十一章 坐困愁城第一百九十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征討逆第四章 無辜受罰第六十四章 平地生波第八十二章 被迫出擊第二百零三章 攻克大都第一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三章                                                                                寺院棲身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一百零五章 物極必反第三十八章 利器出鞘第六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六十九章 進佔金陵第二百四十章 外剛內柔第二百零四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恩浩蕩第一百九十三章 順天應人第二十四章 受人所託第二百一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八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四十三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略山東第二百零一章 宗室遺恨第一百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四十九章 隔空對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