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東方干預艦隊?

“乾隆這下發財了啊。”

乾隆在揚州拷掠鹽商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剛剛到了廣州沒多久的朱道樺的耳中。

揚州鹽商是比十三行還要富的闊佬。

這一把乾隆得到了多少銀子,錦衣衛這邊也沒能得到具體的數字——可能連乾隆自己都沒能覈算到具體數字。

但是保守估計,光是白銀都超過了一千五百萬兩。

這是朱道樺回到廣州的第四天了。

昨天有來廣州參加科舉考試的書生、道樺大學的學生,以及一些社會上的讀書人在明王宮前廣場聚集。

穿得很隆重。

給朱道樺上了“萬民賀表”。

不過既然顧鬆都這麼說了,姑且就信之吧。

“不過君主立憲是大勢所趨,如果孤王現在不做準備,這大明朝遲早會被共和革命推翻!”

“天命?”朱道樺微微皺眉。、

因爲以前的皇帝多少會考慮一點自己的名聲問題,不會對死諫的文臣下死手,即使不小心打死了,其家人也基本不會受到衝擊。

一輛馬車在倫敦城內一路向西。

文人死於諫。

“周禮?王上要復周禮?”顧鬆駭然道。

還和大明朝有點關係。

但是有一點,就是太喜歡折騰。

難怪王上這些日子讓各地官員、博士、豪紳入廣州呢。

而現在朱道樺的新大明下面。

但是真的說要制定一部禮的,怕也就是眼前這位朱明王了。

倫敦議會是一片喊打喊殺的聲音。

這種抗議還算是和平的。

更加激進的就要炮艦圍攻廣州,迫使大明王朝放棄棉紡織業的生產了。

要朱道樺早登大寶。

現在朱道樺就在翻看這些勸進表。

看來這事他已經琢磨好一段時間了。

敢死諫?

先看看你家有多少口,多少親戚。

顧鬆隨朱道樺遊歷了五年歐洲,自然是清楚這大英帝國現在是什麼制度了。

而這大明之禮的總綱成形,頒佈的時候。

可以說是千古仁君的典範了。

“爲何,這大英帝國稱霸大西洋,乃現在歐羅巴一等一的強盛國家。”

這滿清的文人都被滿人打斷骨頭了,現在文人風骨基本沒有,倒是這溜鬚拍馬的功夫簡直是爐火純青。

不過他卻並未跟着一起回去,而是留在了歐洲。

“沒錯,就是天命,歐羅巴憲政之國,凡是君王權小而王位穩若泰山的,這王權,往往是.受命於天。”

所以這制禮議事會,還會有一個常設機構保留,慢慢的填充、補充大明之禮。

WWW ★тt kΛn ★C ○ 一方面道樺商行要有人管理,另外一方面,隨着朱道樺取得了蘭芳、廣東。

而中國的傳統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四輪馬車前方掛着一面日月旗。

街道上污水橫流,整個城市散發出一陣令人作嘔的氣味。

那可真的是流芳百世了。

而中國的皇帝可不是這樣。

“要麪包,要工作!”

林大公聽到了窗外傳來的聲音,不由得眉頭緊鎖。

現在能辦的也只是一個總綱,細節還要慢慢才能填充。

那可是真的殺起來不留情啊。

被皇帝當廷打死。

“不過這稱帝是要稱,但是不能隨隨便便稱!”

簡直把朱道樺誇成了天上有地上無,他要是不當皇帝簡直天理不容的地步。

自然溜鬚拍馬者衆了。

甚至連身家性命都不保了。

以至於這幾個月來。已經有不少棉紡織廠倒閉了。

寫得很肉麻。

爲了這青史留名,大把能豁得出命去的文人。

尤其是在印度的市場份額。

又安全又穩妥。

作爲外族的滿清,在馴化文人這一手段上,是要比明朝厲害多了。

這和放棄性命有什麼區別?

沒有權的皇帝,還能在位置上待多久。

不得不說。

自家這位明王陛下,什麼都好,也挺寬仁的,對臣子也是客客氣氣,也不會動不動就殺人,就算是發火的時候也不會動不動把人關進牢房之類的,最多就罵幾句,也不怎麼花錢——大明朝廷說不定都沒他有錢呢,過年過節什麼的給大臣們發紅包也挺大方的。

朱道樺搖頭說道。

顧鬆愣愣的看着朱道樺。

“孤王要的是能給國家進言獻策的官,然而這天下文人,卻大多溜鬚拍馬之徒.”朱道樺嘆了一口氣說道。

比如說康熙都成聖祖了都。

廣東棉布很快就衝擊到了英國棉布的市場份額。

但是這一招到了大清朝就不靈了。

英國倫敦。

由於廣東紡織業的崛起和蒸汽機帶來的技術進步。

而且他已經得了明王旨意,要讓他返回中國。

照着抄就是了。

他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從道樺商行的大班,變成了大明駐歐洲的外交總負責人了。

印度市場上英國棉布被打得節節敗退,讓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的紡織廠老闆們損失不小。

各級官員也紛紛送上了勸進表。

顧鬆聞言也不由得笑道:“王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天底下有骨氣的文人都被滿清給殺了,現在的文人都是生在滿清,風骨自然是不如前明的”

但是這位卻不一樣,偏偏要和傳統對着幹。

這中華上下都快五千年了。

這段時間也發生了工人燒燬紡織機,甚至衝擊倫敦唐寧街的過激舉動。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中國是個疑問句。

“受命於天?便是血統吧。”

在這種國情下。

這段時間倫敦城可以說是動亂紛紛。

這表明了坐在馬車內的人物的身份。

歐洲的國王們都是講究血統的,所以不是尋常人可以做的

歐洲自羅馬帝國覆亡後的王朝更迭多數是由繼承造成,很少有武力強奪。

沒種的可不敢做國王。

“這段時間我會接見各界代表,詢問、徵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然後會有個欽定製禮議事會,商議這大明之禮的總綱。”

“萬青對英國的立憲制度有何評價?”

大明駐歐洲總領事林大公。

那現在眼看着就要全有江南了,當個皇帝也就不過分了。

但是在歐洲卻肯定是陳述句。

也不知道圖個啥。

這也許也解釋了爲什麼中國的皇帝要不斷加強集權。

在這種情況下。

這自古以來,開國稱帝的人不知道多少。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還不算傷筋動骨。

這段時間。

林大公知道。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與國強與否無關,在乎天命也。”

萬里之外的歐洲。

顧鬆立刻說道。

由於現在太平洋航線還沒開闢,廣東棉布要進入北美市場的難度有億點點大。

在清朝以前,那可是文人最高榮譽了。

說起來。

激進一些的則是要在印度洋廣發私掠證,要讓中國的商船不敢出馬六甲海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林大公也是隨朱道樺從廣州出逃到歐洲的。

“王上,臣以爲這立憲法,開議會,讓權於民,實乃是取禍之道!”

與此同時。

如果皇帝把權力讓給議會,實行虛君立憲制。

這一方面是擠佔了英國棉紡織業的原材料來源,另外一方面也推高了棉花的價格,進一步導致英國棉紡織業的成本上升到了英國的棉紡織業者無法忍受的地步。

顧鬆微微一愣。

朱道樺嘆了一口氣。

而且激進的聲音越來越佔據上風。

印度的棉花種植園的棉花就開始大規模進口到了廣東。

哪怕什麼辦法都提不出來,許多文人對此都趨之若鶩。

而且大清皇帝發現了,這身後名的事情可以自己寫啊。

“儒家不是說要克己復禮麼,現在孤王就來複這個禮,不過當然不是周禮,而是我朱道樺的禮!”

那是一羣失去了工作的紡織廠工人在抗議。

本來按照顧鬆的想法。

畢竟要說之前只有廣東一省就稱帝顯得有些猴急了。

第一任外交部的尚書的位置就屬於林大公的了。

所以雖然利潤降低,但英國紡織業也不至於出現倒閉潮。

這文人風骨是不是不如前明,朱道樺自己也不清楚。

因爲英國還有歐洲、北美市場。

“當然了,孤王也不會照抄歐羅巴的憲政,其實吾中華歷史上也有類似的東西,那便是周禮!”

也大多是這些被馴化好了的文人。

但是在我大清可不同。

克己復禮也不知道被多少人掛在嘴邊。

因爲歐洲的國王是真的有種的。

廣東棉布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產量也更高。

因爲沒有了權,就沒有了皇位。

溫和一點的也只是要提高貿易壁壘,要用炮艦封鎖中印航線,禁止中國的商船前往印度。

以至於英國王喬治三世都搬到了溫莎堡辦公了。

朱道樺將手中的一大摞的勸進表放下,說道。

那就是朱道樺進江寧,稱皇帝的時候了。

要請朱道樺早繼大明皇帝位。

還有幾名東方面孔的騎士護衛。

這倫敦城發生了這麼多暴力事件。

而且如果是作爲皇帝,這文人沒那麼有風骨倒是挺舒服的

至少朱道樺現在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不會有文人拼死拼活的死諫。

什麼歷史經驗沒有啊。

更加讓林大公擔心的是。

整齊的口號在街邊響起。

但隨着廣東棉布產業的崛起。

朱道樺站了起來說道。

大明在歐洲幾乎沒有朋友。

英國現在是喊打喊殺,西班牙擔心菲律賓殖民地的安全,對大明頗有忌憚,荷蘭的南洋殖民地被大明搶走了,法國這邊自顧不暇。

所以.

一個不小心。

可能就會出現一個歐洲諸國聯合的東方干預艦隊了.

他現在前往的就是溫莎堡,要去見英王喬治三世了。

第27章 文化吸引力【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票求第460章 爲何而戰?第468章 撤?第171章 都有明式裝備啊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196章 賠款割地和不平等條約都要來了!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餘勇第350章 新大陸的血肉磨坊要讓日本武士的命第415章 東非插旗第367章 諸藩也有矛盾要解決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第450章 都想致命一擊!第448章 帝國主義們之間的戰爭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256章 大清的好學生不列顛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396章 真的能打上幾十年嗎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第349章 嚯哦,美蘇聯合抗明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149章 禮之總綱,大明又有黨爭了!第244章 諸罪歸乾隆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113章 血戰贛州城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12章 蘭芳羅家大姐頭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302章 不要鬧大了第17章 歐洲人的海軍一夕之間都變成廢物了!第158章 施壓?干涉?美國佬笑嘻了。第417章 大明的主力艦第415章 東非插旗第248章 不列顛和沙俄的恐懼第264章 來看看我們沙俄的勇氣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233章 爬!爬向勝利!第386章 棋逢對手了屬於是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130章 會有一個南北朝嗎?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第9章 招兵,招安。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106章 什麼叫做降維打擊啊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82章 我大清以八旗爲本【求追訂】第404章 周式分封第160章 法蘭西,別舉手!第194章 印度洋海權之戰!第56章 終於要北伐了。第310章 無納稅,無代表!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398章 大明外交官在巴黎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274章 明俄世仇?第404章 周式分封第129章 談判?求和!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146章 十月一日是個好日子啊第162章 大英傳統藝能之私掠第236章 乾隆僞帝埋骨處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262章 不拼命的大明,你們就能贏?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159章 祖國在召喚你,波拿巴!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249章 大明的無敵天兵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80章 兵役授田法和封爵法【求全訂】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461章 只要俘虜朱宜鑫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460章 爲何而戰?第128章 大清,要亡了啊。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405章 二代接班之事第261章 沙俄的太子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185章 明軍蹲坑流第307章 夏威夷大帝第261章 沙俄的太子第222章 我們換個方向進攻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58章 是不是有點太謹慎了?【求收藏求追讀第370章 誘餌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319章 大明之良
第27章 文化吸引力【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票求第460章 爲何而戰?第468章 撤?第171章 都有明式裝備啊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196章 賠款割地和不平等條約都要來了!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餘勇第350章 新大陸的血肉磨坊要讓日本武士的命第415章 東非插旗第367章 諸藩也有矛盾要解決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第450章 都想致命一擊!第448章 帝國主義們之間的戰爭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256章 大清的好學生不列顛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396章 真的能打上幾十年嗎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第349章 嚯哦,美蘇聯合抗明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149章 禮之總綱,大明又有黨爭了!第244章 諸罪歸乾隆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113章 血戰贛州城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12章 蘭芳羅家大姐頭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302章 不要鬧大了第17章 歐洲人的海軍一夕之間都變成廢物了!第158章 施壓?干涉?美國佬笑嘻了。第417章 大明的主力艦第415章 東非插旗第248章 不列顛和沙俄的恐懼第264章 來看看我們沙俄的勇氣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233章 爬!爬向勝利!第386章 棋逢對手了屬於是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130章 會有一個南北朝嗎?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第9章 招兵,招安。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106章 什麼叫做降維打擊啊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82章 我大清以八旗爲本【求追訂】第404章 周式分封第160章 法蘭西,別舉手!第194章 印度洋海權之戰!第56章 終於要北伐了。第310章 無納稅,無代表!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398章 大明外交官在巴黎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274章 明俄世仇?第404章 周式分封第129章 談判?求和!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146章 十月一日是個好日子啊第162章 大英傳統藝能之私掠第236章 乾隆僞帝埋骨處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262章 不拼命的大明,你們就能贏?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159章 祖國在召喚你,波拿巴!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249章 大明的無敵天兵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80章 兵役授田法和封爵法【求全訂】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461章 只要俘虜朱宜鑫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460章 爲何而戰?第128章 大清,要亡了啊。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405章 二代接班之事第261章 沙俄的太子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185章 明軍蹲坑流第307章 夏威夷大帝第261章 沙俄的太子第222章 我們換個方向進攻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58章 是不是有點太謹慎了?【求收藏求追讀第370章 誘餌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319章 大明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