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

“小弟弟,你家裡是做什麼的?”

羅皇后上前問道。

“我爹是開飯館的。”小傢伙倒也老實,看着身材,腦袋大脖子粗,確實也是感覺是家裡面不短吃喝的主。

緊接着羅皇后又問了結果男孩子,一一詢問了他們家裡的情況。

當官的,在商行上班的,在工廠當管事的,還有軍人子弟,甚至有幾個是工人子弟。

看來一部分收入高的技術工人,已經能夠承擔小孩子上小學的學費了。

其實大明的小學並不怎麼貴。

畢竟大明是有教育補貼的,朱皇帝除了打仗之外,最關心的就是洗腦.呃,是教育事業了。

所以大明新式小學的學費,各地收費都有些差異,不過哪怕是在上海,一年十塊錢的學費也能上新式小學的——這可比以前科舉時代的私塾要便宜。

但即便是十塊錢。

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百姓是很難輕鬆負擔的——大明朝又沒有強制義務教育,底層的大部分百姓可不會讓已經能幫忙上工的半大小子去念書。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讓一名男孩去讀書,付出的代價不只是一年十塊錢的學費而已。

還包括了要供養一名脫產,並且食量可能比成年人還大的少年。

其實朱皇帝也想要儘快推行義務教育。

但沒辦法啊。

想要讓底層百姓送孩子來念書,最起碼的.學費得免費吧?

不然學費不免費,又要強迫人家送小孩上學,這不又要搞得民怨沸騰麼。

但現在大明朝可沒有免費義務教育的條件——主要是師資力量不夠。

現在學過新學的人已經不少了,但相對於總人口的比例還是很低。

因此,能充當新學教師的人就更少了。

物以稀爲貴。

新式小學的老師的薪水是很高的。

一個小學老師,一年五百塊的年薪是要的。

這比絕大部分的八品、九品的芝麻官都要高。

大明可以迅速擴充小學數量,但找不到這麼多老師,也沒什麼用。

又往前走了一會兒。

前面忽然有人排着長隊,也不知道是買什麼東西。

難道是有什麼便宜貨?

這次是朱皇帝親自去查看情況了。

“小哥,前面是幹什麼的?”

朱皇帝拉住一名穿着儒袍的男人問道。

那男子本有些不喜,因爲朱皇帝看起來挺年輕的,而他也已經是年過三十歲的老秀才了,被人叫小哥,多少是有那麼點不太尊敬。

但扭頭過來,看到朱皇帝的打扮,尤其是他腰上的手槍和寶劍,又見對方久居人上養出來的一種上位者的氣質,當即也不敢發作,而是恭敬的拱手道:“前面是包括新中華書院的。”

“新中華書院?”

朱皇帝扭頭看向前方。

“這個書院,不好考吧?”

“是啊,太難了。”書生聞言搖頭,似乎被說中了心事,話也多了起來:“現在這個新中華啊,十倍越來越難考了,前兩年根本都不用考,認識幾個字,肯出學費就行,現在可不行了,人家一年只招兩萬人,而且大多都是培訓匠人的,咱們讀書人學的科目,只有三千人的名額。”

其實三千人也不少了。

但是全中國年過三十,或者對考秀才沒什麼信心的讀書人,至少可有百萬以上。

可是能給他們提供職業教育的學校可就不多了。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當扒皮的潛質的——其實能當好扒皮,也是一種天賦。

所以現在連考技校,都是百萬大軍過獨木橋了。

“既然有那麼多人要學,爲什麼不多招一點學生?”

招生越多,賺得越多嘛。

“沒有先生啊。”那書生苦笑了起來。

“現在這些學校的學生數量怕是有七八萬了,先生最少得有一兩千吧,那得有真本事才行,要不然大家怎麼肯出那麼貴的學費?”

朱皇帝點點頭。

臉上卻露出了笑意。

這些窮書生們放在以前,那就是在鄉下抱着四書五經苦讀,然後指望着一朝中第,光耀門楣什麼的。

而現在卻要出來上技校,謀生路。

這用現代的話來說。

以前是一羣腦瓜子聰明的傢伙完全不能爲社會做出貢獻,這些勞動力是“沉默的勞動力”,根本沒什麼用。

而現在呢?

這些能寫能算的讀書人出來做事了,大明朝也能得到一羣腦瓜子相對比較聰明的人才,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這對於大明帝國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了。

就在朱皇帝微服私訪上海城的時候。

在上海的另外一個地方。

處心積慮要推翻他的反動統治的前清餘孽吳望海此時正在蘭詳書院上海分院辦公室內,和校長孫聞等人說話呢。

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幾名或是穿着儒袍,或是穿着洋裝的年輕人。

都是二十多歲的模樣。

也不知道是書院的學生還是老師。

不過開口民主,閉口共和。

倒是很有些後世顏革小將們的姿態。

“鐘山,我看啊.在國內還是沒有多少行共和的突然,我們得讓一批人出去,去留洋纔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直接去人家的學校裡面求學,這對咱們的蘭詳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吳望海看着幾人說道。

孫聞微微皺眉,說道:“能去哪兒呢?現在幾個大國,不列顛是君主國,神聖羅馬帝國也是君主國,那個什麼俄羅斯甚至是個農奴制的國家,法蘭西我聽說拿破崙已經準備要稱帝了。”

孫聞嘆了一口氣。

看來靠着什麼民主啊共和啊什麼的,還真的忽悠不起多少人來反對朱皇帝的統治。

“爲什麼不能去呢?不列顛,法國,都可以去,不列顛雖然是君主國,但是人家哪兒的民主、共和的觀念,是比咱們之類更加的深厚的,不然法蘭西這個國家怎麼變成共和國了呢?派點人出去,接受一點外面的思想也是好的、”

吳望海當然知道。

在東方,是沒有什麼共和的概念的,君主制深入人心了屬於是。

但是在西方,這個時代的西方,在吳望海看來,屬於是“人心浮動”的時候、

讓一批大明的年輕人去感受一下,說不定也有點收穫呢。

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396章 真的能打上幾十年嗎第250章 此乃大明之患第319章 大明之良第183章 這也太崇明媚外了吧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25章 南洋貿易共同聲明【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394章 歐亞大陸的大平衡第349章 嚯哦,美蘇聯合抗明第318章 官是沒得做了第211章 戰中原,二打一!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249章 大明的無敵天兵第306章 北美據點花生屯。第455章 碰撞!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第146章 十月一日是個好日子啊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445章 決戰在哪裡?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323章 拿破崙大勝,新沙皇登基第349章 嚯哦,美蘇聯合抗明第195章 我們贏定了!贏麻了!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127章 又來勸進了第421章 大英帝國的印度洋艦隊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18章 南洋華人真正的領袖【求收藏求追讀求第372章 在上海第24章 基於規則的秩序,納稅和鑄幣權!【求第161章 明俄分蒙古?第341章 諸子的義務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448章 帝國主義們之間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七章、要開放,那就一起開放【重第261章 沙俄的太子第247章 公審,要依禮治國啊!第339章 獨佔新大陸的關鍵是人口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457章 北方鏖戰:孤軍深入第286章 新舊日本之王第121章 火槍,火炮,騎兵。第294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445章 決戰在哪裡?第289章 完全淪陷的日本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243章 旗人出路在哪裡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427章 祖宗保佑和甲板洗地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餘勇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75章 完了,明軍指揮官太嫩了!第217章 漢民族的鮮血不應該在這裡流淌!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63章 吃瓜羣衆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第328章 讓不列顛人來打!第218章 堂堂之陣,克騎法寶!第160章 法蘭西,別舉手!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403章 大中華產業分工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241章 大清還是要有忠臣的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336章 失去特權,失去一切。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313章 活不下去纔去關外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262章 不拼命的大明,你們就能贏?第265章 還在玩排隊槍斃啊第118章 贏!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238章 打西邊捉住了一個乾隆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41章 大清還是要有忠臣的第244章 諸罪歸乾隆第230章 不是八旗不努力,是明軍太狡猾!第432章 學渣啊學渣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235章 衍聖公,上面已經決定了,你來做董第19章 荷蘭艦隊滅,追擊紅旗幫。【求收藏求第120章 清軍也有進步了第385章 如何破鐵絲網?第285章 日本的機會
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396章 真的能打上幾十年嗎第250章 此乃大明之患第319章 大明之良第183章 這也太崇明媚外了吧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25章 南洋貿易共同聲明【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394章 歐亞大陸的大平衡第349章 嚯哦,美蘇聯合抗明第318章 官是沒得做了第211章 戰中原,二打一!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249章 大明的無敵天兵第306章 北美據點花生屯。第455章 碰撞!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第146章 十月一日是個好日子啊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445章 決戰在哪裡?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323章 拿破崙大勝,新沙皇登基第349章 嚯哦,美蘇聯合抗明第195章 我們贏定了!贏麻了!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127章 又來勸進了第421章 大英帝國的印度洋艦隊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18章 南洋華人真正的領袖【求收藏求追讀求第372章 在上海第24章 基於規則的秩序,納稅和鑄幣權!【求第161章 明俄分蒙古?第341章 諸子的義務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448章 帝國主義們之間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七章、要開放,那就一起開放【重第261章 沙俄的太子第247章 公審,要依禮治國啊!第339章 獨佔新大陸的關鍵是人口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457章 北方鏖戰:孤軍深入第286章 新舊日本之王第121章 火槍,火炮,騎兵。第294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445章 決戰在哪裡?第289章 完全淪陷的日本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243章 旗人出路在哪裡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427章 祖宗保佑和甲板洗地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餘勇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75章 完了,明軍指揮官太嫩了!第217章 漢民族的鮮血不應該在這裡流淌!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63章 吃瓜羣衆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第328章 讓不列顛人來打!第218章 堂堂之陣,克騎法寶!第160章 法蘭西,別舉手!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403章 大中華產業分工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241章 大清還是要有忠臣的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336章 失去特權,失去一切。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313章 活不下去纔去關外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262章 不拼命的大明,你們就能贏?第265章 還在玩排隊槍斃啊第118章 贏!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238章 打西邊捉住了一個乾隆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41章 大清還是要有忠臣的第244章 諸罪歸乾隆第230章 不是八旗不努力,是明軍太狡猾!第432章 學渣啊學渣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235章 衍聖公,上面已經決定了,你來做董第19章 荷蘭艦隊滅,追擊紅旗幫。【求收藏求第120章 清軍也有進步了第385章 如何破鐵絲網?第285章 日本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