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在上海

一艘破舊的大福船抵達了上海黃浦江邊的碼頭上。

此時此刻的黃浦江碼頭,正是一年之中最爲繁忙時間。

因爲還有十幾天,就是光復八年正月初一的春節了。

對於中國人來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上海這個外來人口占據百分之八九十的地方,到了春節的時候肯定是冷冷清清的。

雖然那些工廠的老闆們都不太願意在春節的時候放假。

但大明朝廷倒也不是真的一點都不關心百姓疾苦了。

至少春節還是有七天的全民假,在這七天的時間,除了值班的巡捕和軍隊之外。

其餘的衙門機構、大小工廠等,都同步放假。

而且還不會有什麼調休。

實打實的,就是七天。

有朝廷的規定。

那些扒皮們也不太敢違反,畢竟不放人家回家過年這事光聽起來就很有點不人道。

更何況。

在過年在這段時間,也做不成什麼生意。

所以在過年前,各大小工廠都是忙着趕工。

黃浦江也變得越發的繁忙了起來。

整個城市就開足馬力在運轉,似乎是要把因爲長假損失的時間給補回來。

十六鋪的碼頭上面熙熙攘攘的全是忙碌不停的苦力——他們是這個城市最辛苦的勞動者,大包大包的貨物正是通過他們的肩膀搬上運下,流通四方。雖然被冠以苦力之名,但是在他們的臉上卻很難看到“苦”字兒。

反而都洋溢着喜氣,臨近年關,這些苦力的生意好的不行,工價也漲了三成,別看他們現在一個個破衣爛衫的樣子,等下了工,可個個都是一身考究的綢緞衣裳。

如果是單身漢,多半直奔四馬路的館子去吃頓好的……

事實上,大明各沿海港口的碼頭工人的收入都是不低的。

一個身強力壯的漢子,一個月總有三四十塊錢的收入,如果趕上春節前的一個月,還能翻上一倍。

這比在紡織廠當工人可強太多了。

而此時。

在歐洲遊歷過幾年,睜開眼看了看世界之後又在道樺大學攻學了法學系,拿到了律師拍照的前清靖海侯餘孽,現在改名叫做吳望海從福船上走了下來。

身邊跟着個穿着長袍,頭戴瓜皮帽五十出頭的男子。

此人正是當年靖海侯的弟弟施秉德,也是吳望海的爹,現在改名叫做吳柄德。

兩人身後,還跟着幾個扛着行禮的僕人。

“海兒,這些碼頭上扛大包小包的,都是小刀會子弟,小刀會和天地會關係匪淺,朱.當今聖上又是天地會總瓢把子,他們可不好招惹,以後不能隨隨便便砸了他們的飯碗。”

吳炳德手指着那些正在扛大包的苦力,低聲和自己的兒子交代道。

他們父子兩,這兩個前清餘孽,現在發了大財了。

他們本就捲走了不少靖海侯的財物,吳望海在廣州投資了報業,是【君子報】的大股東。

而吳炳德呢。

他可以說是走了狗屎運了。

當初他安排兒子出走之後,就帶着部分家產到了上海縣隱居,買了一百多畝黃浦江的地皮。

本來想的是收租養老的,順便做個前朝遺民,終身不仕大明之類的。

但沒想到啊。

天有不測風雲。

這人走起運來,可真的擋都擋不住。

沒想到新興的大明帝國一下子走上了資本主義的快車道,而上海又成了全大明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

本來是荒郊野外的土地。幾年之內居然成了熱鬧繁華的地方。

吳炳德也是個腦子活絡的主,當然抓牢了這場“改革開放”的機遇,把幾百畝田從佃戶手裡收回。

將一部分改建成了碼頭、貨棧,另一部分則高價賣給了上海縣衙,用於擴建市區了。

“父親,兒子不想接管碼頭!”

“什麼?你不接這個碼頭,那這碼頭要給誰?你知道這碼頭有多賺錢嗎?多少人眼紅啊!海兒,爲父就你一個兒子,這一副家業,你不接,誰接?我告訴你啊,這碼頭是可以傳家的,日後子孫後代的富貴,都系在這裡了!”

吳炳德急道。

他在上海這些年,可太知道什麼叫做地段纔是最重要的。

黃浦江邊的碼頭啊。

一眼看到底,只要這大明朝不發生什麼動盪,那就安安穩穩的賺錢買賣!

“父親,難道你忘了國仇家恨了嗎?”

“小聲點!”

老吳連忙止住兒子的話,然後指着不遠處另一個碼頭上停着的兩艘大型蒸汽帆船。“看看,那兩艘船上掛着團龍旗,一定有什麼大人物到上海了,這兩天錦衣衛的番子可活躍的緊!”

吳望海順着父親手指的方向看去。

吳家的碼頭只能停泊一些大福船、大廣船之類的帆船。

而遠處的上海港口公司的碼頭,則是可以停泊那種超大型的鐵甲船!

此時停泊在上海港的,就是兩艘三千多噸的大船。

就是大明號戰列艦和大明太平洋艦隊的一艘主力炮艦彈廣州號。

“勞民傷財!”

吳望海嘟囔一句,就和吳炳德大步走下了跳板。

一輛鑲金的四輪西洋馬車就停在碼頭上,車門已經打開,一個穿着黑色綢緞面棉襖的車伕守在那裡,看到吳老爺和吳公子過來,趕緊殷勤地拉開車門。

“上車再說吧。”吳炳德拉着兒子進了車廂。

又讓扛行李的僕人上了另一輛裝貨物的馬車。

“振兒,算了吧。”

馬車輪子剛一滾起來,吳炳德就嘆了一聲,說道,“轉眼都光復8年。大明的天下都安如磐石了……國仇家恨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咱們該往前看。現在爲父又撐起一份家業,有碼頭有房產還有幾條帆船,每年都有十幾萬元進賬,當年你大伯當滿清的靖海侯的時候。咱家都沒有那麼多收入。”

“那施家好幾百口人命就這麼算了?”

吳炳德搖搖頭,苦笑道:“不算了還能怎麼樣?這改朝換代什麼時候不殺個人頭滾滾的,老實說,現在滿清的勒保還在印度保有滿人的一支香火,他們滿人沒有被屠滅已經是運氣好的了,當年五胡亂華,什麼匈奴啊,鮮卑啊,羯人、氐人、羌人這些,你看看現在在哪裡?咱家當年當漢奸給滿清賣命,享了一百多年富貴,也差不多了,這都是命。民主共和什麼的,你也宣傳了好幾年了,有幾個人相信?”

“還是有幾個的……”吳炳德的臉色一黯。

其實真信的也就一個,就是學醫的孫汶,他已經在吳望海的資助下去了歐洲了。

其他參加憲政研究會的同學,在畢業以後都各奔東西,忙自己的事業去了。

至於《君子報》的杜如崇等人,本來就對共和制嗤之以鼻,認爲是無君無父,不值一提。

“靠幾個人能成什麼事兒?振兒,我看你還是早點娶個老婆,再納幾房姨太太,生一堆兒孫,也讓爲父享受幾年天倫之樂吧。”

“父親,兒子……兒子不想成家。”吳望海無奈的說道。

畢業一回家就催婚。

難道這也是傳統?

“不……不想成家?振兒,你該不是有病吧?”吳炳德大驚失色,他可就一個兒子啊,靖海侯施家也就他一根獨苗,這要是無法播種,那可怎麼辦啊,對得起漢奸祖宗嗎?

不會真的因爲當漢奸遭報應了,要絕種了吧?

“我沒病……”

“那你不喜歡女人?”吳炳德的臉色有些古怪,“兒啊,那你就娶一個,給爲父添個孫子,這總行了吧?”

“爹,你吳說什麼?兒子……還想幹大事!”

吳炳德臉色一沉,“振兒,你怎麼還在做夢啊!如今的大明已經是鐵桶江山,連俄羅斯帝國都打不過大明,你們幾個人還能成什麼事兒?趁着沒有鬧出什麼逆案,還是趕緊收手吧!”

“爹,兒子我自有分寸。”

“你打算怎麼幹?”

“兒子想先在大明各處轉轉,考察一下社會。”

“社會?什麼東西?”

“就是這天下,兒子要看看這大明天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

這大明天下現在是怎麼一會事。

老實說。

連大明皇帝朱道樺自己都不是特別清楚。

尤其是這傷害。

所以朱皇帝也來了一次“光復大帝微服私訪記”。

他脫掉了龍袍。

換了一身尋常的棉布袍,腰上掛着手槍、寶劍,身後跟着幾名化妝爲女傭人的近衛兵團女兵,身旁的羅皇后也身穿普通長袍,頭上隨便插着一個木簪子,挽着朱皇帝的手臂,行走在上海的街道上。

就和普通的上海老闆出門差不多的派頭。

在過年之前的上海,正是最爲熱鬧的時候。

各處的商店都已經張燈結綵,琳琅滿目的年貨堆滿了櫥櫃,都快要擺到街面上了。

由於有創東北,去西北,下南洋,東進新大陸幾條出路。

所以現在在大街上倒是沒有見到流浪漢、叫花子之類的——有的話,肯定會被衙門弄去以上那些地方當集體農莊的莊戶去了。

朱道樺是在昨天清晨的時候突然到上海的。

連上海市衙都不知道皇帝已經到了。

所以現在朱道樺一大清早,就帶着羅皇后還有幾名女大內高手——都是相撲好手,經常不穿衣服表演相撲給朱皇帝看的那種高高手出門了。

在上海周圍一看。

居然沒有了兩年前來到上海的那種混沌。

街道很乾淨,顯然是有專人經常打掃。

說明上海市政運轉正常——這是肯定的,上海是全國稅收最高的城市。

一個市上繳的中央稅,都快趕上廣東省了。

其次就是沒看到有“倒臥”的死人。現在可是大冬天,那些露宿街頭的叫花子,是很容易被凍死的。

不過現在連叫花子都沒看到。

所以也就不怎麼奇怪了。

朱皇帝在街道上走着,時不時還買點小玩意,好不愜意。

自從當了皇帝之後,朱老闆還極少有現在這麼放鬆的時候了。

不過對於朱皇帝而言。

他的帝國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平穩發展的時期。

國內的工業化發展如火如荼,市場經濟的衝擊下,農村的小農經濟正在瓦解。

而東北、大西北、南洋、新大陸的鉅額的移民投資,其實也相當於大明帝國的“維穩經費”。

因爲如果農村經濟結構被破壞,而農民們有沒有別的出路的話。

那大明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還能否在一個平穩的環境下運行,可就很難說了。

一羣揹着書包的小孩子你追我趕的從一旁的小馬路上竄了出來。

那條小馬路上有一所新式小學,他們估計是那所小學的學生。

現在馬上就要放寒假了,這些小學生應該是剛剛參加完期末考試的。

這些小學生都是男孩子,有幾個一邊跑還在一邊喊着:“爲了大明,爲了皇帝,前進,前進……”

然後就是大家排成整齊的隊列,踏着隊列前進,走得還挺整齊的,很是有模有樣。

朱濟世讓一名女護衛去攔住一個孩子,問問他那口號是怎麼回事兒。

“大姐,這是先生教的,每天做操的時候都要喊,國文課上也教的。”

朱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看來宣教部是用心思在編教材的。

其實這是朱老闆剽竊了後世一戰時候的普魯士等國的差辦法。

其實在那個時代歐洲民族國家多多少少都有點軍國主義,課本上面總能找到這樣的內容。

法國人是爲了皇帝前進,俄國人是爲了沙皇前進,英國人是爲了女王前進,普魯士人是爲了國王前進。

不避諱的說。

這就是在洗腦。

現在的明軍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近代被民族主義武裝了頭腦的軍隊。

他們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羣僱傭兵。

那麼什麼樣的軍隊,纔算是近代化的軍隊呢?

當然是一羣相信國家、民族的利益和自己息息相關,要用**的劍爲**謀取土地的狂熱的民族主義者組成的軍隊了。

否則。

如果一戰的時候,歐洲的國王們還要靠金錢僱傭軍隊去作戰。

那再有錢的國家。

也支撐不起一場戰役死十幾萬,一場戰爭打下來,整個國家幾乎死傷超過一半的青壯年這樣的消耗的代價。

不過朱皇帝也沒辦法,現在歐洲已經有這麼苗頭了。

他如果不這麼做,以後就得面對一羣被民族主義,可能還包括了極端種族主義武裝起來的白人軍隊了。

第454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103章 半工業化vs封建帝國第79章 造反花錢如流水【求全訂】第455章 碰撞!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139章 朱首富,快支持一下朝廷吧!第161章 明俄分蒙古?第223章 做平西王滌盪西方羣魔第379章 西方戰事第92章 武功再高,也怕手槍第465章 名將朱宜鑫!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454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374章 天地會的總瓢把子第59章 我大清,器不如人啊。【求收藏求追讀第123章 包衣們,努力!第125章 乾隆:這就是朕的王牌嗎?第430章 六比一!第16章 牆頭草們,各有盤算。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223章 做平西王滌盪西方羣魔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405章 二代接班之事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第191章 乾隆:朕非亡國之君。第423章 絕對是昏了頭了第329章 覆滅的帝國和強盜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332章 催破第56章 終於要北伐了。第234章 遊牧民族以後就只能能歌善舞了第36章 米,煤,鐵,奉清反明?【求收藏求追第22章 大明朝真的要回來了嗎?【求收藏求追第293章 在琉球,西班牙人的分歧。第430章 六比一!第368章 沒規矩的新大陸人第215章 圈套圈得住真龍嗎?第305章 嚇得住嗎?第162章 大英傳統藝能之私掠第197章 海面上的無敵重騎!第186章 打寧遠,打錦州。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292章 日本的前途在新日本第310章 無納稅,無代表!第20章 綁得太不正經了【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第357章 這是警告第410章 解放黑奴?第39章 明軍的大秀【求收藏,求追讀】第239章 打北邊來了隊哥薩克第375章 大明帝國的掘墓人?第467章 有史以來最爲猛烈的炮擊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19章 荷蘭艦隊滅,追擊紅旗幫。【求收藏求第140章 花錢滾滾如流水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60章 羅大班的忽悠第89章 會有一個團結的歐洲嗎?第396章 真的能打上幾十年嗎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338章 前往新大陸的船第295章 優勢在我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11章 稱明王,約戰南中國海。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35章 黃白生存空間之爭【求收藏求追讀】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47章 廢堂口,收人質,開科舉【求收藏,求第21章 又送妹子又送地盤【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91章 很勇的八旗小公爺第53章 北伐行動指揮部的爭論第341章 諸子的義務第459章 90萬VS160萬!第449章 先把美國人的血流乾!第130章 會有一個南北朝嗎?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20章 綁得太不正經了【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第298章 太子是熊孩子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175章 入關和北伐,南北夾擊!第76章 朱明王的大廣東工業圈計劃【求全訂】第307章 夏威夷大帝第440章 小韃子也好興奮啊第296章 新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118章 贏!第387章 俄羅斯要輸了第96章 漢官皆無恥,漢人不可信。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86章 給朱明王來一點小小的大清震撼【求追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63章 吃瓜羣衆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
第454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103章 半工業化vs封建帝國第79章 造反花錢如流水【求全訂】第455章 碰撞!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139章 朱首富,快支持一下朝廷吧!第161章 明俄分蒙古?第223章 做平西王滌盪西方羣魔第379章 西方戰事第92章 武功再高,也怕手槍第465章 名將朱宜鑫!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454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374章 天地會的總瓢把子第59章 我大清,器不如人啊。【求收藏求追讀第123章 包衣們,努力!第125章 乾隆:這就是朕的王牌嗎?第430章 六比一!第16章 牆頭草們,各有盤算。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223章 做平西王滌盪西方羣魔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405章 二代接班之事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第191章 乾隆:朕非亡國之君。第423章 絕對是昏了頭了第329章 覆滅的帝國和強盜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332章 催破第56章 終於要北伐了。第234章 遊牧民族以後就只能能歌善舞了第36章 米,煤,鐵,奉清反明?【求收藏求追第22章 大明朝真的要回來了嗎?【求收藏求追第293章 在琉球,西班牙人的分歧。第430章 六比一!第368章 沒規矩的新大陸人第215章 圈套圈得住真龍嗎?第305章 嚇得住嗎?第162章 大英傳統藝能之私掠第197章 海面上的無敵重騎!第186章 打寧遠,打錦州。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292章 日本的前途在新日本第310章 無納稅,無代表!第20章 綁得太不正經了【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第357章 這是警告第410章 解放黑奴?第39章 明軍的大秀【求收藏,求追讀】第239章 打北邊來了隊哥薩克第375章 大明帝國的掘墓人?第467章 有史以來最爲猛烈的炮擊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19章 荷蘭艦隊滅,追擊紅旗幫。【求收藏求第140章 花錢滾滾如流水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60章 羅大班的忽悠第89章 會有一個團結的歐洲嗎?第396章 真的能打上幾十年嗎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338章 前往新大陸的船第295章 優勢在我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11章 稱明王,約戰南中國海。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35章 黃白生存空間之爭【求收藏求追讀】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47章 廢堂口,收人質,開科舉【求收藏,求第21章 又送妹子又送地盤【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91章 很勇的八旗小公爺第53章 北伐行動指揮部的爭論第341章 諸子的義務第459章 90萬VS160萬!第449章 先把美國人的血流乾!第130章 會有一個南北朝嗎?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20章 綁得太不正經了【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第298章 太子是熊孩子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175章 入關和北伐,南北夾擊!第76章 朱明王的大廣東工業圈計劃【求全訂】第307章 夏威夷大帝第440章 小韃子也好興奮啊第296章 新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118章 贏!第387章 俄羅斯要輸了第96章 漢官皆無恥,漢人不可信。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86章 給朱明王來一點小小的大清震撼【求追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63章 吃瓜羣衆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