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

“皇上,變亂已蔓延出了四川,貴州、河南、山東、陝西、河北等地也都有人串聯,或是上書官府,或是聚衆抗議,甚至湖北、安徽都發生了類似的事件”

中都皇宮。

勤政殿御書房內。

錦衣衛都指揮使龔逐滿正在向朱皇帝彙報發生在新收復的諸省份的“學生運動”。

雖然說,朱皇帝其實已經做好了“保守勢力”反撲的準備。

但這次波及範圍之大,也還是讓他有些頭痛。

從四川蔓延到貴州、河南等地。

幾乎波及了整個中原、西南地區。

可以說是新大明自立國以來受到的最大國內政治挑戰了。

而且朱皇帝可以肯定,這次能這麼迅速的蔓延到全國。

肯定和各地地方官的默許有關。

沒辦法。

誰讓現在在大明朝當官的都是儒生呢。

讓他們去主動彈壓這些讀書人。

根本就不可能。

朱皇帝現在無比希望在今年五月份畢業的經過了一年預科、四年大學教育部的道樺大學、南洋大學、中都大學、南都大學四家高校畢業的學生們儘快能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改變整個中國社會的理想。

只是憑藉朱皇帝一個人果然是不行的。

憑藉着開國大帝的權威,他可以強行推動很多事情。

但一旦他去世了,如果沒有一個新學的利益階層存在。

那這大明朝的工業化,說不定就和歷史上被毀掉的寶船圖紙一般,被保守勢力反攻倒算,人亡政息。

想到這裡。

朱皇帝不由得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教育體系,必須要全面進行變革!

但現在緊迫的。

還是怎麼把現在的亂子壓下去。

“四川的亂子,要平下去也只是皇上一句話的事情而已,這次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改革的步子太大了,天底下的讀書人一時間接受不了,不少人都已經三十四歲了,到了這個年紀要去學點新的東西也難啊”

勤政殿,弘儒院大學士秦瀛大聲說着。

秦瀛江蘇無錫大儒,治學兩江,桃李遍江浙兩省。

影響力很大。

而且和李調元、張問陶這種一心寓居治學的大儒不同。

秦瀛還是有點當官的“上進心”的。

不過朱皇帝卻不太看得上這些大儒們做官的本事。

所以只是安排這位大儒做了弘儒院大學士。

沒有什麼實際權力,只是相當於給個鎮邪委員的位置招安了。

畢竟這些大儒們學生還是挺多的,地方上的關係人脈也很廣,統戰價值還是很有一些的。

權力小地位高影響力大。

所以說話也沒有什麼遮攔了。

“都三十四歲了,還考什麼科舉,趁早去學門營生的手藝比較好。”

教育部尚書彭浚冷聲說道。

“此言差矣,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此乃讀書人之輩之理想,若三十四歲就不能考了,豈不是斷了人的念想?”秦瀛搖頭反對。“如今國家初定,還是應該以穩爲主,就算考點八股文章又能怎麼了?”

“只會做八股文章的士子能有何用?”顧鬆連連搖頭反對。

“如今朝廷實行“秀才爲官”的政治,若是不通實學,如何清靖地方,如何清稅治民?那些只會八股文章的秀才們能不能做事,這幾年看到而還不清楚麼?連本鄉本土的事情都做不好,將來還能讓他們做一方父母官?”

秦瀛卻道:“顧相,你不會不知道科舉真正的用意吧?”

“自是知道,只是我大明如今崇文卻並不抑武,當今天下乃是亂世春秋,諸國爭霸之時,豈能用牢籠智士那一套,讓一國之精英窠臼於八股文章不問實事,豈能在戰國亂世行自愚、自弱之法!”顧鬆當即反駁。

他是“三百老兄弟功勳集團”之一。

作爲朱皇帝的鐵桿。

哪怕作爲一名儒生,他實際上也贊成儒學的內容在科舉之中佔比更多一些。

但是在這個場合下。

他必須要旗幟鮮明的支持皇帝。

三百老兄弟就是皇帝平衡朝中儒生士大夫的勢力的最大砝碼。

顧鬆的屁股可不能歪。

秦瀛有些惱了:“顧相,現在的問題是各四川士子罷考,諸省士子也都不穩,如果不退一步,只怕地方上都要起亂局了。”

就在此時。

又是一名弘儒院的鎮邪委員.呃,是大學士說話了。

說話的也是兩江地區的大儒張惠言。

“不如切退一步,眼下關鍵還是先穩定四邊,如今天下初定,還是要穩妥行事爲好。”

就在此時。

在朝中一直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卻被朱皇帝安在了議政院議長的位置上的錢橫說話了:“四川士子無非就是罷考而已,其實秀才爲官這事對四川士子是有利的,他們不考,從外地調遣一些官員過去就行了。”

錢橫之前是朱皇帝在歐洲做生意的賬房掌櫃。

做過一段時間海峽總督府的總督,又在大明皇家銀行做過一段時間,現在被安在了議長的位置上。

自然也是朱皇帝在朝中的傳聲筒。

現在大明雖然有議會。

但是這個議會不是普選議會。

勳貴的票佔了一半,地方上則是要按照納稅額度來分配“選票”。

再加上朱皇帝能指定一些功勳之後爲議員。

因此這個大明議政院是妥妥的鼓掌議會,完全是大明皇帝意志的體現。現在錢橫這個“皇意代表”說話了。

大家自然沉默以對,不敢和他頂。

只是把目光看向坐在御座上的大明天子。

朱皇帝見衆臣都不說話了。

他便開口說道:“凌滄先生,一鳴先生,你二人且去四川一趟,聽取士子們的意見,若是他們覺得變動太猛,科舉可以暫停一年,但考綱是絕不可能更改的,如果他們不願意考那就不考!科舉不考,四川的公局選舉也暫停,暫用軍政治四川!另外,傳朕旨意,凡是三族當中有欠稅未交者不得擔任文職官員,不得參加科舉!!!”

秦瀛和張惠言互相看了看,愣住了。

聽取士子意見他們能理解。

怎麼畫風一轉,就要涉及到欠稅了?

這是要整頓吏治?

第391章 俄羅斯的出路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102章 賢臣擇主而侍第386章 棋逢對手了屬於是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345章 資本主義的工業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斷後路!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260章 開發東北會虧本?第343章 還有意外收穫第83章 開奴門,包衣新軍【求追訂】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97章 終究是滿洲的皇帝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161章 明俄分蒙古?第323章 拿破崙大勝,新沙皇登基第322章 君子要辦報第156章 大英帝國,贏辣!第178章 南洋海戰,遼北陸戰。第148章 殖民印度的開端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210章 戰中原,胸甲騎兵!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41章 兵對兵,貨比貨【求收藏,求追讀】第216章 皇帝VS天王第307章 夏威夷大帝第9章 招兵,招安。第431章 國運之戰第218章 堂堂之陣,克騎法寶!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66章 發揮火力的優勢【求收藏,求追讀】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304章 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376章 前沿科技和司法公正第404章 周式分封第18章 南洋華人真正的領袖【求收藏求追讀求第113章 血戰贛州城第464章 進攻,還是後撤?第158章 施壓?干涉?美國佬笑嘻了。第75章 好多好多銀子!【求全訂】第229章 大清也有火箭軍啦!第5章 誰是猴,誰是雞?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34章 軍火貿易和對日圖謀【求收藏,求追讀第189章 關外旗人,人人泣血。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261章 沙俄的太子第187章 沙俄需要大清!第96章 漢官皆無恥,漢人不可信。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第247章 公審,要依禮治國啊!第357章 這是警告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227章 聖公,您可要努力進步啊!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62章 都有決戰的盤算【求收藏求追讀】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166章 在海峽自由市第300章 庫倫條約第144章 漢奸是一定要清算的!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166章 在海峽自由市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400章 加州都護府第327章 皇帝西狩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421章 大英帝國的印度洋艦隊第270章 要做好國民的心理建設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218章 堂堂之陣,克騎法寶!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216章 皇帝VS天王第459章 90萬VS160萬!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433章 勝利屬於大明第24章 基於規則的秩序,納稅和鑄幣權!【求第76章 朱明王的大廣東工業圈計劃【求全訂】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322章 君子要辦報第388章 匍匐前進
第391章 俄羅斯的出路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102章 賢臣擇主而侍第386章 棋逢對手了屬於是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345章 資本主義的工業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斷後路!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260章 開發東北會虧本?第343章 還有意外收穫第83章 開奴門,包衣新軍【求追訂】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97章 終究是滿洲的皇帝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161章 明俄分蒙古?第323章 拿破崙大勝,新沙皇登基第322章 君子要辦報第156章 大英帝國,贏辣!第178章 南洋海戰,遼北陸戰。第148章 殖民印度的開端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210章 戰中原,胸甲騎兵!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41章 兵對兵,貨比貨【求收藏,求追讀】第216章 皇帝VS天王第307章 夏威夷大帝第9章 招兵,招安。第431章 國運之戰第218章 堂堂之陣,克騎法寶!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66章 發揮火力的優勢【求收藏,求追讀】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304章 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376章 前沿科技和司法公正第404章 周式分封第18章 南洋華人真正的領袖【求收藏求追讀求第113章 血戰贛州城第464章 進攻,還是後撤?第158章 施壓?干涉?美國佬笑嘻了。第75章 好多好多銀子!【求全訂】第229章 大清也有火箭軍啦!第5章 誰是猴,誰是雞?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34章 軍火貿易和對日圖謀【求收藏,求追讀第189章 關外旗人,人人泣血。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261章 沙俄的太子第187章 沙俄需要大清!第96章 漢官皆無恥,漢人不可信。第64章 清軍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讀】第247章 公審,要依禮治國啊!第357章 這是警告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227章 聖公,您可要努力進步啊!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62章 都有決戰的盤算【求收藏求追讀】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166章 在海峽自由市第300章 庫倫條約第144章 漢奸是一定要清算的!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166章 在海峽自由市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400章 加州都護府第327章 皇帝西狩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421章 大英帝國的印度洋艦隊第270章 要做好國民的心理建設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218章 堂堂之陣,克騎法寶!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216章 皇帝VS天王第459章 90萬VS160萬!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433章 勝利屬於大明第24章 基於規則的秩序,納稅和鑄幣權!【求第76章 朱明王的大廣東工業圈計劃【求全訂】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322章 君子要辦報第388章 匍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