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辦公室離開後,向知草還有些恍惚。
雖然後來應採心爲了照顧自己的感受,先讓自己離開,
還好意地安慰自己,這件事公司會查清楚。
但是,任誰遇到這種事,都難免困惑心情煩複,難以一下子投入工作。
抄襲,對一個設計師來說,這個罪名是莫大的否定,
意味着從此被貼上一個標籤。
儘管她知道自己如今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實習設計師,
連設計師的名號都不能真正算得上,
或許即使她被認爲是抄襲,但是沒有名氣也不至於引起什麼公衆反應。
然而,她又一次錯了。
她低估了夏芸芸對她的恨意。
中午時分,她和林小夏從外面吃完飯回來,一進辦公室就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勁。
三三兩兩的同事圍在一起,當她走進辦公室的時候,
其中不少人擡起頭,有意無意地瞥了她一眼,
然後又繼續自己的聊天。
“小草,你說她們是在看你還是看我?”
林小夏也覺察到一絲異樣,但是又說不清哪裡,所以湊近向知草的耳邊,輕輕地詢問。
向知草沒有回答,只是覺得心塞塞的,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一樣,
抿了抿脣,向知草衝林小夏笑了笑。
跟往常一樣,接下來是睡午覺時間,但是向知草發現,
今天相比往常,大部分同事似乎很是興奮,
本來莫名其妙被認爲是抄襲,向知草就已經覺得很鬱悶了,所以不管其他人怎麼樣,
向知草只想好好睡一覺,也許一覺醒來什麼事情都解決了。
然而,當她剛趴下在桌子不到兩分鐘,
就被林小夏咋咋呼呼地搖醒了。
難得有了睏意,被林小夏這麼一搖,所有瞌睡蟲一下子被趕跑了許多。
向知草有些無奈地擡頭看了一眼林小夏,眼皮厚重的墜感讓她忍不住連打了幾個哈欠。
“小草,小草,你看看這個。”
似乎意識到自己的聲音太過於大聲,因爲很明顯引起了周圍同事的注意力。
林小夏連忙壓低聲音,輕輕地說,“我發到你手機上,你看看。”
不明所以,但向知草還是頂着睡意點了點頭,眼皮費勁地眨巴了幾下。
知道林小夏午睡前有刷微信刷QQ的習慣,所以向知草想都沒想,
聽着手機滴滴的提示音,向知草向後倚靠在辦公椅上,
用手背摩挲了幾下眼睛。
林小夏發來的是一個天涯貼吧鏈接,向知草點了進去,
待看清標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標題是,“中國最噁心的設計師向知草”
全身的睡意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向知草瞪大眼睛,直愣愣地看着那個標題。
過了好一會,才用手指向下滑動,看下面的內容,
“抄襲的典範,LK公司的設計師浪得虛名,設計界的敗類……”
單單看到前面幾句,向知草就已經無心看下去了,
後面還有一段視屏。
深深抽了一口氣,向知草手指微顫着點了播放,
畫面是是一個主持人義憤填膺,指出向知草的設計哪一部分和哪個名家哪裡是一樣的,
又哪個部分是偷竊別人的創意。
儘管向知草是個設計界的新人,連新人都還不能真正的算上,
但是網上下面跟帖的人的評論一波又一波,
最後竟然成了網頁上的熱帖。
各種各樣的人身攻擊和作品攻擊,將向知草變得一文不值。
這條帖子的時間是凌晨三點鐘傳到網上的,
到現在不過才幾個小時,點擊量卻已經有了好幾十萬,而且跟帖的評論都已經達到上萬條,
不僅這樣,這條帖子還被廣泛流傳,有微博鏈接,微信鏈接,百度鏈接,各種各樣的鏈接。
向知草實在沒有心思一條一條地看下去。
但是,初略地掃了掃,所有的評論都是攻擊她的,
沒有一條是替她講話的。
試問,一個設計界的小小新人都談不上的設計師,有誰會覺得有那麼大的新聞價值去挖掘。
即使有新聞價值,也只是因爲她是處於LK這麼個國際大公司,
要攻擊也只是借她來攻擊公司形象,而不是所有的指責都指向她一個人,
這看起來,完全是針對她而來的。
而向知草並沒有想到這一層面,
看着那些圍攻她的評論,心中不禁有些小崩潰。
明明就是她自己想出來的設計創意,可是如今卻變成了其他人的,
自己還被貼上“抄襲”這一個對設計師來說,
幾乎就等於宣判了死刑,以後的設計星圖很難有發展。
突然,向知草覺得,今天的事情似乎理所當然了起來。
先是被爆帖自己是抄襲,接着被夏芸芸指責是抄襲,再然後是同事們各種各樣詭異複雜的眼神。
咬了一下脣,向知草此時心裡七上八下,
而周圍的同事似乎知道她已經知道了視頻的事情,在她面前也不遮掩,
直接地開始討論了起來,眼神還時不時地瞟向她。
想起她離開應採心辦公室之前,應採心輕描淡寫地跟她說,
“只要你沒抄襲,不用擔心,公司會查清楚的。”
應採心寬容溫和的態度,的確是讓她放心不少,
給予了那種有了後盾的感覺。
因爲她相信應採心,從高中開始,就一直護着自己,有什麼事情應採心也是第一時間爲自己着想。
但是,不是說她不相信應採心,而是現在情勢看起來並不樂觀,
波濤洶涌的負面新聞讓向知草忍不住暗暗楸了一下心。
向知草心神不寧地閉了一下眼睛,耳邊傳來微信滴滴提示音,
閉着眼睛將近兩秒鐘,向知草深呼吸一口氣後,才慢慢打開微信,
只見林小夏發過來一句話,
“小草,我相信你,絕對不會是抄襲。”
這是向知草見到的唯一的一條站在她立場替她打氣的信息,
瞬間,向知草眼眶發紅,一股溫熱的霧氣在眼裡瀰漫開去。
平白無故受到網上那麼多人的謾罵,幾乎沒有一個人去辨別事情的真僞,都是一個勁地指責自己,評論有多難聽就有多難聽,夾雜了很多的髒話。
雖然自己在向家以前也沒少聽,但是真正到了現在,不認識的人一下子蜂擁着謾罵,
她發現,原來她並沒有她自己想象中的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