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推開房門後黃石就看見張再弟正在裡面亂轉,黃石還沒有進屋張再弟就撲通跪倒,腦袋耷拉着不敢擡頭見人。

“怎麼了?”黃石看着架勢就知道大事不好,剛纔在門外問趙慢熊他也一句話不說。

“進去說。”趙慢熊等黃石進屋就把門輕輕關上了,油燈上跳躍着火苗,三個人的映在昏暗的牆壁上的黑影詭異地擺動着。

“起來說話。”黃石快步走過去要扶起張再弟,但他扭了一下肩膀還是低着頭不說話。黃石微微愣了一下,終於抽回手柔聲問道:“怎麼回事?”

“大哥。”張再弟擡頭喊了一聲,但一看到黃石的臉龐,他剛聚集起的勇氣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慢慢地又把頭低下了:“我把事情搞砸了。”

黃石不耐煩地轉身問趙慢熊:“怎麼了?到底怎麼回事?趙家答應親事了麼?”

趙慢熊吭哧着低聲說道:“拒絕了。”

那不是挺好的麼?黃石逼視着趙慢熊問道:“還有什麼?”

趙慢熊避開黃石的目光,深深看了跪在地上的張再弟一眼:“小弟把趙老爺子氣死了。”

一時間黃石只覺得天昏地轉,氣死了一個讀書人,還是一個兒子做了官的老夫子,這東西傳出去什麼名聲前途啊,說不定就都要毀了。趙家大姑娘的事情黃石本來沒有多少錯,也不會有幾個人信,這下太好了,所有的人的同情都會轉到趙家身上,黃石一個武夫欺心壞了趙家大女兒的名聲,求親不成還逼死趙家老爺子……這許許多多的流言黃石不用多想也能猜到不少。

等他清醒一些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踉蹌着走到桌邊了,黃石無力地拖了個椅子桌下,雙手捂着臉連聲嘆氣,張再弟也偷偷擡頭觀察他大哥的表情,臉上參雜着悔恨和慚愧。

黃石的聲音從手掌間透出:“快說,到底怎麼回事兒。”

張再弟又把頭耷拉下去了,趙慢熊慢悠悠地開口說道:“小弟去的時候趙家老爺子正在生病,小弟一心要儘早完成大人的命令,就堅持去求親了。趙家的人對小弟很不好,還百般辱罵ling辱小弟,趙家的小兒子甚至用馬桶潑小弟……”

“我不要聽這些,”黃石有氣無力地打斷了趙慢熊:“我只想知道小弟幹了什麼。”

“小弟堅持要見趙老爺子說個明白,所以……”

“等等,”黃石猛地把手放下,盯着趙慢熊問道:“這求親不應該找個媒婆去說麼?”

趙慢熊艱難地嚥了一口唾液,他在張再弟出發前徹底完善了計劃:“屬下讓小弟儘可能地把事情鬧大,鬧到人人都知道。”趙慢熊不會奇門遁甲,猜不到趙老爺子當時已經病的快不行了,而張再弟則忠實地執行了趙慢熊的計策,天天鬧着要見趙老爺子。

“小弟鬧了幾天,趙老爺子就拖着病出來見小弟了,罵大人的話還沒說完就背過氣去了,幾天後就過去了,趙家的人說是小弟鬧的,把老爺子氣得一口氣沒喘過來,就,就……”趙慢熊吭吭哧哧的總算是把過程給黃石說明白了,張再弟實在鬧得夠厲害,趙老爺子被他噁心的不行,想強撐着把這個禍害轟走,但是也沒有能夠完成。

黃石聲音嘶啞地說道:“父親死了,趙家要守孝三年,我用膝蓋也能想出來趙大人在請求守制的書表裡會寫些什麼……”

站起身來後黃石在屋子裡走起了圈子,一邊轉一邊嘆氣:“……覺華是寧遠道的倉稟所在,趙大人不是兵前道官員就是兵備道官員,這個沒有差別,守制的請求最後都會送去寧遠府。寧遠府批准了以後會上報給都司府和遼東經略孫大人,同時發文給吏部,因爲是遼西邊疆,還會行文給兵部。因爲是這種原因,甚至可能會再發一份去禮部……”

“你們唯恐天下的官吏不知道麼?你們唯恐那些閒得發慌的御史找不到彈劾人的機會麼?”黃石掰着指頭算完,重重地一拍桌子,滿腔憤恨地大叫道:“你們兩個私下商議這種毒計,是存心要逼死我麼?”

“大哥,我對不起你。你罵我、打我吧。”

心裡雖然滾動着一百萬句痛罵,但黃石終於還是沒有再責備忠心耿耿的張小弟,他站起身走過去,強笑着把張再弟拖了起來:“昨日之事昨日死,今日之事今日生,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接着黃石就用力地擁抱了張再弟一下,這孩子扁着嘴盡力不哭出聲來。

黃石又拍了拍他,然後故作輕鬆地問趙慢熊:“慢熊老弟,這件事情也不怪你,誰都不是諸葛亮嘛,就是接下來該怎麼辦纔好?”

自知闖了大禍的趙慢熊想了半天又擡起頭來,黃石的微笑仍然那麼和藹,但眼睛裡卻全是焦急和憂慮,還夾雜着絲絲的企盼和希望。

“只能先送去些賠罪的禮物,至於下一步該怎麼辦,”說着趙慢熊這個罪魁禍首就把頭低下了:“……可以慢慢地想。”

黃石像是不認識他一樣地歪頭看了看,張着嘴身體向後一仰,嘲弄的話噴涌而出:“慢慢地想?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低着頭的趙慢熊偷偷把眼睛都閉上了,他不知道接下來是耳光還是軍棍,另一個肇事者張再弟也嚇得大氣都透不出一口。

把出餿主意的這個傢伙拖出去打死吧……不,這是遷怒於人……歷史上的梟雄這個時候應該笑着勉勵手下……去拍拍他的肩膀,大笑着說這件事情沒什麼……

各種念頭紛至沓來,黃石終於高叫了一聲:“很好,很強大。”這話把另外兩個人聽得莫名其妙,接着黃石就怒氣衝衝地摔門而出,他最後喊出來的命令在屋裡裡迴響着:“趙慢熊,這事兒就交給你了,你慢慢地想去吧!”

……

寧遠

眼前的趙引弓滿臉悲憤,低着頭一言不發,遼東兵前道、領銜寧遠知府袁大人凝神看着一張紙,不住地微微搖頭。

“本府不能同意,這次定要奪情。”

把紙張扔到桌子上以後,袁崇煥伸手製止了急欲爭辯的趙引弓:“國事、家事,吾輩當以何爲重?”

趙引弓憋了半天氣也沒有說出話來。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憂人。”袁崇煥沉重地嘆了一口氣:“建奴猖獗,遼事敗壞,聖天子有東顧之憂。吾輩讀聖賢書,正是舍家爲國之時啊……”

袁崇煥又是好一番說辭,總算讓趙引弓同意留下來了,看到心血沒有白費,袁崇煥就高興地說道:“本官委任趙大人爲寧遠糧臺道主事,領銜覺華縣令。”

“謝知府大人。”

勉勵了他幾句以後,袁崇煥下定了決心,語重心長地說道:“本府記得廣寧變亂,是黃石回師解救了全城百姓,也包括你一家,對吧?”

(第十七節完)

第六節第33節 遼陽第十五節第35節 詔獄第十節第54節 狂瀾(上)第四節第38節 難支第50節 偵查第六節第十節第十節第18節 車輪第56節 重建第36節 脫身第34節 天平第31節 應對第45節 兩難第2節 合作第56節 重建第二十節第29節 崩潰第七節第51節 激勵第25節 綢繆第22節 正月第十五節第25節 綢繆第23節 分歧第15節 賭注第十節第3節 騎戰第19節 愛戴第六節第26節 英雄第35節 對峙第19節 對策第11節 捷報第11節 交流第四節第54節 狂瀾(下)第三節第16節 白兵第29節 轉折第57節 屠殺第25節 越權第22節 技巧第51節 虎威第18節 勸降第27節 入京第14節 遲疑第54節 狂瀾(中)第一節第四節第17節 猜想第十四節第37節 內鬥第7節 協助第52節 接觸第16節 堅守第18節 冤家第8節 詩人第十一節第35節 忍耐第21節 勳章第48節 工兵第8節 詩人第23節 鋼錠第十三節第10節 武夫第一節第28節 出兵第五節第38節 追星第12節 潛伏第46節 分憂第四節第56節 側擊第28節 出兵第十五節第37節 內鬥第53節 赤水(下)第五節第52節 攻守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三節第46節 分憂第11節 交流第六節第十六節第58節 瓜分第45節 兄妹第57節 收穫第32節 選擇第47節 西行第30節 再見第8節 詩人第35節 忍耐
第六節第33節 遼陽第十五節第35節 詔獄第十節第54節 狂瀾(上)第四節第38節 難支第50節 偵查第六節第十節第十節第18節 車輪第56節 重建第36節 脫身第34節 天平第31節 應對第45節 兩難第2節 合作第56節 重建第二十節第29節 崩潰第七節第51節 激勵第25節 綢繆第22節 正月第十五節第25節 綢繆第23節 分歧第15節 賭注第十節第3節 騎戰第19節 愛戴第六節第26節 英雄第35節 對峙第19節 對策第11節 捷報第11節 交流第四節第54節 狂瀾(下)第三節第16節 白兵第29節 轉折第57節 屠殺第25節 越權第22節 技巧第51節 虎威第18節 勸降第27節 入京第14節 遲疑第54節 狂瀾(中)第一節第四節第17節 猜想第十四節第37節 內鬥第7節 協助第52節 接觸第16節 堅守第18節 冤家第8節 詩人第十一節第35節 忍耐第21節 勳章第48節 工兵第8節 詩人第23節 鋼錠第十三節第10節 武夫第一節第28節 出兵第五節第38節 追星第12節 潛伏第46節 分憂第四節第56節 側擊第28節 出兵第十五節第37節 內鬥第53節 赤水(下)第五節第52節 攻守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三節第46節 分憂第11節 交流第六節第十六節第58節 瓜分第45節 兄妹第57節 收穫第32節 選擇第47節 西行第30節 再見第8節 詩人第35節 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