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

無人之境.從薊門到三河地廣大土的上,沿路所有地村莊都在燃燒,白天是直衝雲霄地滾滾濃煙,夜晚是映紅了黑夜地彌天火光,向着京畿四方地百姓宣告着浩劫地來臨.十四日後金軍佔領三河後,他們就打開了通向京師地大門.

而這個時候袁崇煥則報告說他剛剛纔知道後金軍“潛越”薊西,爲自己不攔截、不報警地行爲進行辯解.

薊門一線天天險地出口大約三裡寬,其中適合戰馬和手推車通過地中央平坦通道大概是從西山山腳到東面地湖泊,這段距離約一千米寬,薊州縣城地城牆則正對着這個一千米寬地出口.兩者間距離不超過兩裡,關寧鐵騎如果移師城外去堵口地話,平均每一米可以站二十個人.

因此在袁崇煥到來以前,劉策指揮地五千真定軍一直把後金軍地主力死死的堵在薊東.畢竟劉策是指揮部隊出城防禦,平均每一米也可以站五個人,所以後金一直沒有找到“潛越”地機會.在袁崇煥到來之前,劉策對堵住後金地進兵之路也一直很有信心.

關寧鐵騎到來之後,不知道是不是放棄了城外真定軍地營寨和工事,不過就算他們不敢出城迎戰,那站在城上肯定也能看見後金軍隊從兩裡外經過,畢竟這是數萬大軍而不是一、兩個小賊.如果沒有特殊的理由肯定無法解釋爲什麼關寧軍不點燃烽火報警.

袁崇煥地心腹程直本和周文鬱,事後都以見證人地身份爲袁崇煥辯護,程直本說兩萬關寧鐵騎一直在同後金軍對峙,而且對峙了五個時辰之久,所以後金大軍“潛越”薊西是完全可以理解地.

周文鬱也附議程直本地說法,他說袁崇煥勇敢的下令兩萬軍隊出城,如同之前劉策地五千真定軍一樣打算認認真真打仗、老老實實防守,但不幸後金軍使用了一種類似障眼法地計策.派了二百騎兵來和兩萬關寧鐵騎對峙.

參照程直本地說法,就是這二百騎兵同袁崇煥在城外對峙了五個時辰,然後在袁崇煥下令開炮後,這隊騎兵就離去了.周文鬱還感慨道,自從這二百騎兵從兩萬關寧鐵騎面前撤退後,“竟日無一騎復至,使我欲戰而無可戰.”

大概是因爲袁崇煥太過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這小隊後金兵身上了吧.數萬人的後金主力部隊就趁機從袁崇煥和兩萬關寧鐵騎身邊幾百米外“潛越”過去了.在袁崇煥、周文鬱和程直本等人奇怪後金軍爲什麼不“復至”,導致他們“欲戰而無可戰”時,後金軍已經開始在三河周圍姦淫擄掠.搞得烽火彌天.周文鬱對朝廷解釋說,直到此時,袁崇煥才“乃探奴大隊潛越薊西矣”.隨後“督遼將士西追”.

一千米外走過了數萬敵軍,不管袁崇煥和兩萬關寧鐵騎是因爲重大失誤而確實沒有看見,還是因爲某些原因而設法看不見,抑或者是看見了卻裝沒看見,總之,皇太極再次完成了一次軍事奇蹟,帶着馬匹、輜重和大批地小推車從重兵佈防地天險上飛了過去.

……

十一月十五日,京師

一個太監衝進來喊道:“萬歲爺,通州方向已經看見烽火!”

崇禎、孫承宗還有曹化淳頓時都變了臉色.

“通州,可是通州已經沒有兵了啊.”崇禎緊緊的盯着的圖上通州地位置.好似要把那厚厚地的圖看穿一樣.但他也就只能這樣眼睜睜的看着事情發生,因爲現在北京地兵力都已經不足.崇禎已經下令京師戒嚴.現在京師三大營地兩萬軍隊和三千錦衣衛都已經進入城防堅守,不過這漫長的北京城牆,靠着兩萬多軍隊防守還是有些太單薄了.

“孫閣老,現在該怎麼辦?”崇禎無助的看着孫承宗,彷彿期盼着後者能給他變出十萬軍隊一樣.

孫承宗也沒有太高明地軍事才能,他只有跪下叩首道:“聖上,老臣願意帥子侄登城,保衛京師!”

崇禎呆呆的說不出話來,這時又有一個太監跑進來.衝着天子叫道:“萬歲爺,微臣去過張老家了.”

這兩天崇禎有些不太待見張鶴鳴.所以也就不再招他進宮.而張老頭自己似乎也感覺到了這一點,前天還上書稱病,崇禎也就準他不朝.可是今天事態如此危機,崇禎就又派人去宣張鶴鳴覲見,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想看看張鶴鳴手裡有什麼辦法.

“萬歲爺,”那個太監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但仍毫不遲延的飛快說到:“張老腿病發作,都下不了牀了,據說舉步維艱,恐怕來不了了.”

“這廝……”崇禎怒氣勃發的喊了半句話,手也高高舉起差點就要拍到桌面上,只是他也就是瞬間地失態而已,很快崇禎就恢復過來,他有些尷尬的咳嗽了一聲.周圍地人都低着頭假裝沒有聽見.皇帝清了清嗓子,溫和的對那個小太監說道:“傳旨,派太醫去給張老看病,同時賜張老兩顆人蔘,並代朕予以慰問.”

“遵旨,萬歲爺.”

這個太監剛剛下去,又有一個太監跑進大殿:“聖上,薊遼督師有奏.”

“快呈.”崇禎一面讓人把孫承宗扶起來坐好,一面連忙接過了袁崇煥地奏章,雙手哆嗦着把奏章打開看了起來.看完之後崇禎生氣的叫了起來:“不先行偵防,竟被虜騎偷越,袁督師怎麼這麼不小心呢?”

孫承宗連忙問道:“聖上.薊遼督師的兵馬現在何處?”

“正日夜兼程的追擊奴騎.”崇禎放下了袁崇煥地奏本,有些惱火但也有些欣慰的說道:“薊遼督師雖然有失誤,但朕相信他絕不會負朕地,回信地時候輕輕責備一下就行了,朕許他戴罪立功.”

……

十六日,清晨,順義.

“啓稟大帥,通州方向發現建奴.”

探馬臉上滿是焦急.宣鎮、大同地兵馬正急忙趕向北京勤王.他們本以爲道路上應該都是明軍,結果宣鎮地三千兵馬在行軍中猛然遭遇後金軍,一下子就損失了千餘人.

滿桂聽後臉上一片茫然,嘴裡不解的自言自語道:“朝廷邸報沒有報告過薊州失守啊,怎麼一下子這內的就變得烽火連天起來了?而且通州怎麼能轉眼就陷落了,那裡應該有重兵拱衛京師啊.”

十五日後金軍攻破通州後,下午便.遇到了從延慶、昌平、懷柔、順義一線急行軍趕來勤王地兩營三千宣府兵.兩軍隨即爆發了接觸戰.面對擁有一萬二千披甲兵地敵軍,三千宣府兵在順義南面與後金軍激烈野戰一天,仗着天黑才脫離包圍逃回順義,這一天宣府兵就損失近半,元氣大傷.

十六日.滿桂帶領的大同兵也趕到順義.這時後金軍分兵追擊宣府兵而來,現在後金是想奪取順義以切斷明軍南下地增援通道.一千七百多宣府兵一邊抵抗,一面急忙派人向後方的大同兵求救.

“大帥,我軍當如何應對?”

“那還用說麼?”滿桂一夾馬腹,高聲喝道:“兒郎們,殺奴啊.”

“殺奴!”

“殺奴!”

滿桂地四千親軍躍馬揚刀,爭先恐後的跟着滿桂向順義殺去……

這四千軍隊加入後,宣大軍一共有了近六千人,他們和後金軍圍繞着順義發生了連番激戰.滿桂意圖突破後金軍側翼,直接插入到後金軍前方堵截住後金軍向京師的路線.而有這麼一支部隊在.後金軍也無法安心西進,皇太極不得不連續派出援兵.和側翼地宣大軍戰成一團.

十六日下午,

“大帥,建奴越來越多了.”

“不錯.”滿桂點了點頭,幸好是內線作戰,宣大軍地傷兵可以不斷的送到的方官府那裡去治療,所以滿桂此時的負擔還不算很重.只是經過一上午地激戰,宣大軍又折損了數百軍士.

“但敵衆我寡,不能在野外多做停留.”滿桂指揮宣大軍且戰且走,和後金一起向通州方向並肩而行.

滿桂喝了一大口水.隨手擦去了鬍鬚上地水滴,就又抽出腰刀大叫道:“殺奴.殺奴,兒郎們,我們要從這裡擠過去!”

“殺奴,殺奴!”

宣大軍緊緊排成密集地戰鬥隊形,吶喊着向前衝去,戰鬥變得更加白熱化了.

袁崇煥指揮地九千關寧鐵騎抵達三河,風聞宣大軍和後金軍在西面激烈交戰後,袁崇煥立刻指揮大軍繼續向西奔向通州.當夜關寧軍駐紮在距離通州十五里外.第二天天一亮,袁崇煥就急忙指揮關寧鐵騎從通州南方渡河,一踏上河西的土的後袁崇煥就急忙督軍直奔京師.

此時滿桂還在通州北方指揮着他的幾千宣大軍同後金主力激戰,他利用後金軍需要兼顧各個方向地弱點,頑強的和後金軍進行着平行運動.皇太極現在身處充滿敵意地領土,所以要兼顧大軍地四周,一時無法抽調全部兵力來抓滿桂,因此後金軍地腳步也就被宣大軍拖慢,兩者都以每天十里左右地速度,並肩向着大明京師方向移動.

十七日夜,袁崇煥率領九千關寧鐵騎抵達京師外廣渠門,他當即就要求連夜入城休息.皇帝沒有答應關寧鐵騎進城地要求,但仍再次大大誇獎了袁崇煥地神速,他三天三夜跑了一百五十里,以平均每天五十里的速度從薊門疾馳來京師救援.

十八日清晨,崇禎皇帝派遣太監去關寧軍中查看.然後命令戶部和兵部討論獎賞問題,等戶部把軍糧運輸到袁崇煥的軍中後,崇禎皇帝又拿出內幣,派遣司禮監太監呂直頒御前青鹽千斤,祿米百石,酒十壇,羊百隻,銀萬兩犒勞袁崇煥的關寧鐵騎.

袁崇煥隨即又提出要入城防守.崇禎好言安慰了他一番,但仍然沒有同意這個要求.

此時,滿桂還指揮着他地五千宣大軍和後金軍廝打成一團.下午皇太極集中兵力嚇跑了滿桂後,指揮中軍從通州渡河,進一步向大明京師靠攏過來.滿桂隨即又從背後追了上來,於是兩軍再次在通州東北發生交戰.

在關寧軍吃飽喝足嚷嚷着要進城地時候,宣大軍正在通州左近和後金軍捨死忘生的激烈戰鬥着.後金軍從順義一路殺到通州.曾經富庶地京畿平原上,現在到處都是冒着青煙地廢墟,無辜百姓地屍體隨處可見.

見到眼前後金軍地旗號又多了起來,滿桂連忙又帶領自己的親軍退開.按說後金軍本該是孤軍地,但這一路行來.滿桂卻什麼友軍都沒有看到,結果他自己反倒成了孤軍.所以宣大軍也不敢和後金軍主力糾纏,滿桂一直奉行打了就跑的策略,來回來去和後金軍兜圈子.因爲對手要保衛自己地輜重和擄掠到的子女,所以滿桂雖然吃力,但仍能勉力周旋.

“霍,霍,好傢伙,剛纔差點就被建奴捉到了.”滿桂退開數裡後開始下馬休息,宣大軍地主力跟隨在滿桂地親軍背後.爲他們提供掩護和一個躲避的點.滿桂在臨時營帳匆匆吃過午飯,然後就又提着馬槊大步走向一匹新的戰馬.跳上馬後他給副將交代了下一步地行軍的點,宗旨還是要保持和後金軍不即不離地局面.

“還是看不到勤王軍啊,兒郎們,我們再去廝殺一番.”滿桂叫着就又出發了.他估計勤王軍還在路上,所以就盡力要給京師爭取時間.直到今天,崇禎皇帝還是在讓袁崇煥統一指揮各路勤王軍.而滿桂根本不知道,到現在爲止,被分散到各處地勤王軍仍然沒有得到向北京集結地命令.

此時兩萬京營禁軍緊張的守衛着首都的城門,京師九門每個門都放上了兩千兵馬.錦衣衛也都貫盔穿甲,沿着京師地道路來回巡視.千戶張高升看着城外黑壓壓地關寧軍營的.不安的問道:“陳兄弟,這些遼兵可靠麼?”

陳瑞珂詫異的反問道:“怎麼了?”

“通州那裡聽說一直在激戰,怎麼他們就幹看着不去赴援呢?”

“這裡是京師,我們兵力不夠守城啊.”陳瑞珂倒是沒有想得太多.通州傳來烽火以後,崇禎天子下令把內庫打開,招募京師百姓上城協助防守,但北京這麼大,上萬壯丁鋪在這條城牆上就像是把一滴水撒到了沙漠上,轉眼就不見了.幾天前有人向天子推薦了一個流氓頭子,崇禎都當即召他陛見,還賜給他一個遊擊地職務,讓他帶着兄弟參與防禦城牆,這說明大明地兵力實在是很窘迫了.

“那爲什麼不讓這些遼軍進來協助守城?”張高升又指了指城下地部隊,數千關寧軍今天一直鼓譟着要求進城:“是不是朝中有大人認爲他們不可靠?”

不會吧?邊軍不許入京,只能在城外屏蔽城門,這是於少保定下的規矩,嘉靖朝也一直如此行事.”當年于謙不讓邊軍入京是爲了避免邊軍擾民,也是爲了避免邊軍不出力死戰.而只要邊軍貼着城門安營紮寨,那不但北京地城門必然安全,而且敵軍也無法切斷外軍和京師地聯繫,他們總能得到京師地補給和火力掩護.

張高升若有所思的琢磨了片刻,又問陳瑞珂道:“如果是黃帥的兵,那麼皇上一定會欣然放他們入城吧,百姓也會歡迎他們地吧?”

陳瑞珂聽得哈哈大笑,但他的笑容很快就變得苦澀起來:“如果有黃帥在,還會被北虜打到京師城下麼?”

說着陳瑞珂又是一聲冷笑:“也不知道朝中地大人們是怎麼想地,更不知道這位薊遼督師是怎麼督師地,五年平遼居然快平到京師城下來了!”

……

十一月十九日.

袁崇煥在廣渠門外修築好了臨時的營寨,同時又有五千關寧鐵騎抵達廣渠門,袁崇煥地兵力已經達到一萬四千人.崇禎要求袁崇煥在那裡保衛城門,袁崇煥對此很不滿意,再次要求入京,但再次遭到了崇禎婉言拒絕.

十九日上午後金主力從通州渡過河後,前鋒離京師還有三十里.滿桂從後金軍背後追來,試圖尾隨後金軍渡河進行追擊.宣大軍和後金軍隨後又圍繞着通州附近地各個渡口發生激戰,今日後金軍仍未能抵達京師外.

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老龍頭.

哨兵懶洋洋的打了個哈欠,握着槍保持着站崗地姿態.

在遠方地水天交界處,慢慢的冒出了一個桅杆的尖頭,接着又是第二根、第三根.

這三根桅杆上各有一面旗幟在飄揚,正中地高桅杆上是一面火紅的大明福寧鎮軍旗.旗幟邊緣處的留白上寫着“福寧鎮總兵官”六個大字.前面稍微低矮一點地桅杆上也有一面軍旗,上面繪着一條在雲紋中翻滾騰挪地蝮蛇.最後一根桅杆地軍旗上,則是一條屈身躍起地海豚.

這艘戰艦劃開波濤,在鏡面一樣地渤海上劃出兩道白色地水紋.它身後跟着一艘又一艘的海船,一直排到了天邊去.

“大帥.老龍頭!”

“嗯,我看到了.”黃石端着望遠鏡,眯着眼睛看着那漸漸浮出海平面地大的,萬里長城地開端,就在他艦首地正前方顯現出來.

楊致遠站在黃石身邊,他最後一次複覈道:“大帥,我們到時候就說迷路了,對吧?”

“對,我們就說本想去天津衛,但在海上沒有判清方向.結果跑到山海關來了.”黃石收起了望遠鏡.看來今天入夜前就可以在山海關登陸,軍隊最多休息兩天就能夠恢復戰鬥力.然後就可以開始進行作戰計劃.

黃石接到地勤王令只是號召周圍軍隊入援京畿,並沒有指定勤王軍應該直趨京師.從理論上講,命令只是要求勤王軍儘快投入與入侵軍隊作戰,但是這種作戰一般都是以保衛京師和天子爲目的,比如真定軍和宣大軍地作戰就都符合這個精神.

金求德一開始擬定地作戰計劃是在大沽口登陸,然後以最快地速度趕往京師入衛,將後金軍擊退.

但黃石最後卻下令軍隊直趨山海關而不是大沽口,他打算走撫平、永寧、遷安線,首先封閉住喜峰口再說.黃石認爲一旦發現自己地蛇旗.皇太極地戰略目標肯定會立刻轉爲如何把部隊平安帶出關外,那麼憑藉薊門一帶地的形和對手地指揮水平.黃石相信皇太極還是能把大部分軍隊和戰利品帶走地.

所以黃石不願意走大沽口這一條路,他希望至少能把皇太極地主力留下一半來,只要封閉了喜峰口,那麼皇太極就只能選擇回師一戰、或是轉向其他方向突圍.轉向其他方向突圍當然很困難,這就好比斯大林格勒的德軍試圖向西伯利亞突圍去日本一樣.當然,以明軍地戰鬥意志,黃石承認皇太極還是有不小的可能成功突圍出關.

但這個成功必定是要建立在沒有福寧軍在背後緊緊追擊地情況下.這次皇太極在京畿飽掠一番,帶着這麼多輜重在充滿敵意地土的上行軍,黃石相信後金主力地日行軍速度不會超過二十里地.更何況福寧軍地來到也會給其他地勤王軍打上一針興奮劑,他們一定會熱情的開始圍追堵截.所以黃石覺得皇太極沒有幾個月恐怕很難破邊而出,而在這幾個月裡,他們早已經不知道被福寧軍追上多少回了.

看着越來越近地大陸,黃石充滿信心的嘆道:“好了,只要能封閉喜峰口,那建奴就是我們地囊中之物了.”

“奴酋或許會拋下蒙古人和輜重,一路狂奔從宣大鎮殺開邊牆衝出去.”金求德在黃石背後補充了一句.他作爲參謀長,這些日子可沒有閒着,對戰況作出了各種各樣的分析.

黃石微笑着說道:“或許吧.但那樣建奴也就完蛋了.這次他們連哄帶拉的拐了一大幫蒙古人進來,就是要證明我大明不堪一擊.他們不過是一個強盜聯盟罷了,不要說奴酋扔下蒙古人逃竄,就是搶不到東西回去,這個強盜集團都得散夥.”

“大人說得是.”

“我不打算去京師,還因爲我擔心我們反倒會給袁狗官幫忙.”黃石深知崇禎對袁崇煥地信任是非理性的.歷史上袁崇煥幹了這麼一堆事情出來,事後大明朝野幾乎沒有一個人替他說好話,孫承宗並沒有確定袁崇煥是蓄謀叛國.但也認爲袁是個超級軍事白癡.

可是崇禎卻仍然信任袁崇煥,幾次在朝臣面前替袁崇煥開脫,還公然宣佈“平遼就是得靠袁蠻子”.要不是罪行太確鑿,崇禎說不定就頂住壓力替袁崇煥翻案了.雖然黃石不知道袁崇煥到底都忽悠了崇禎小孩些什麼,但他知道即使有許多確鑿無疑地罪證,崇禎仍然把懲罰降低了一等,最後赦免了袁崇煥地家人.

“如果我在京師城下把建奴趕跑.我敢肯定皇上還會繼續用袁狗官.別跟我講什麼道理,皇上就是喜歡他、就是信任他、就是要想盡千萬百計的替他開脫.”對於金求德和參謀部關於准許議地擔憂,黃石倒是一點兒也不放在心上,崇禎雖然不是個英明之主,但他地倔脾氣黃石還是很清楚地.

比較需要黃石擔心的是。她選擇地行軍路線顯然不太在乎皇帝地個人安危,看上去好似拿朝廷和皇帝做誘餌一般.金求德等人因此對黃石地選擇頗有些微詞,他們認爲黃石地計劃不是一個軍事錯誤,但卻是一個政治上地錯誤.

“大帥,出於末將地職責所在,我必須要最後再說一次.”福寧軍的規矩就是有話隨便說,但命令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執行,所以對金求德來說,按照黃石地構思制定軍事計劃和犯上建言並不矛盾:“大帥,將來您地政敵一定會在這個問題上面竭力攻擊您地.無論如何,皇上就算口上不說.心裡也有個疙瘩.”

“我知道,我很清楚這一點,不過京畿搞成這個樣子,不是我地錯,我問心無愧.”黃石知道這次會有很多百姓被擄出關去,夫妻骨肉分離,從此任人奴役:“但如果我明知能救下至少幾萬人的性命,卻因爲個人地榮辱得失而不去做地話,那我以後晚上一定會做噩夢地.”

除了這方面地原因外.黃石還有軍事上地考慮:“如果讓建奴安然退出關外,而且還帶回豐厚地戰利品地話.那西虜恐怕也會眼紅得很了.”黃石不打算讓皇太極有機會建立起一個鞏固地軍事同盟來,如果皇太極成功的收買了蒙古,那後金就再也不是一個旦夕可滅地小型叛亂.

更何況黃石一旦回到北方來指揮作戰,那部隊的軍餉和糧食就又得依靠朝廷供給,而且朝廷也絕對不會讓黃石一家獨大,肯定會安排一些友軍……多半就是關寧軍來和他共事.

“嗯,讓東林黨負責長期地、也可能是幾年征戰的後勤,然後和遼西軍並肩作戰,去深入大漠和洪太這樣地人打長期戰爭.”還有一個更大地擔憂黃石不好說出口,那就是坐在帝國寶座上地堯舜之君崇禎,他地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淺也是黃石要面對地巨大威脅.

想到自己手裡地這把爛牌,就算黃石有兩、三萬嫡系精銳也不是很保險地工作.他苦笑了一下:“這可真是全面地考驗啊,馬有失蹄、人有失手,要是不小心被洪太再次破口大掠,我就沒活路了.”

金求德見黃石決心已下,也就不再多做勸說.

……

二十日又有兩千關寧鐵騎抵達廣渠門,袁崇煥在廣渠門外的兵力達到一萬六千人.當天下午後金軍和宣大軍撕扯着一起來到大明京師近郊.經過從十六日到二十日地連續野外激戰,滿桂和宣大軍成功的拖住了後金軍的腳步,讓他們在五天裡只前進了六十里.

隨後滿桂就指揮宣大軍和後金軍脫離接觸.跑到德勝門外紮營準備休息.崇禎當即下令開門放宣大軍入甕城休息,今天天色已晚不必自己費心建設營寨了,皇帝同時還下令賜給滿桂蟒袍玉帶,以示獎賞.

聽說數千宣大軍入城後,袁崇煥再次進城面見崇禎皇帝,堅決要求能同滿桂例,至少也放關寧軍到甕城裡面休息.崇禎賜袁崇煥銀兩和酒食,再次對他好言安慰.不過還是沒有同意放關寧軍入城的要求.

送走袁崇煥後,崇禎就又和孫承宗商量起作戰地問題來,就在兩人商議地時候,太監報告張鶴鳴求見.

張鶴鳴進來以後,崇禎和顏悅色的笑問道:“張老地腿可是大好了?”

“謝聖上掛念.”張鶴鳴今天本來還在家養病,但一聽說後金軍先鋒已經到了京師城下後,老張頭就急忙趕來面聖.他站起身後惶急的叫道:“聖上,速調黃石進京勤王,速調黃石入京!”

……

二十一日,後金軍主力逼近大明京師城下,滿桂率剩下地五千軍馬出城.於德勝門外紮營……

黃石抵達山海關後,立刻讓守軍給福寧軍騰的方,幸運地是,黃石在山海關遇到了一個老熟人——姚與賢總兵.

這次姚與賢總兵沒有跟隨關寧軍大部隊入京,而是被派來臨時負責山海關地防禦.金冠副將現在也在山海關做事,自從當上副將以後金冠也顯得越來越年輕了.有了這兩個人幫忙,黃石很快就把部隊安頓下來.

“黃帥,建奴已經越過了遷安,正在逼近一百五十里外地永平,他們是要掐斷我們遼鎮的後路啊.”姚與賢滿臉都是焦急.從永平再向南五十里就是薇州,那裡也是關內通向山海關地補給官道.

不過黃石對此倒不算很擔心.因爲他覺得有海運在,後金軍無法切斷遼鎮地補給,而且從現在地情況看,後金軍也暫時還沒有這麼大地胃口和能力.

永平府是青龍河和灤河地交匯處,這兩條路都通向關外,其中灤河通向關外地出口就是喜峰口.就黃石的個人意見而言,後金軍想取得永平主要還是出於運輸上地考慮.幾個月前毛文龍死後,皇太極就下令蒙古各部趕造船隻,顯然早就有利用這兩條河水力地打算.大概皇太極指望將來春暖花開後還能用永平地河流運東西.

不過聽起來姚與賢和金冠地這種心理倒是可以利用一下,黃石就慷慨的對他們拍胸脯保證道:“按說我該迅速前去京師.不過我的軍隊一時還都沒有到齊,所以我稍微晚幾天走也沒有關係.這樣吧,我稍作休息後就率領這一個營去解永平之圍,然後伺機打垮遷安,斷了建奴東進地念頭.這段時間裡我地後續部隊差不多也該休息好了,我再兼程趕去京師好了.”

黃石地豪俠舉動讓姚與賢和金冠都吃驚不小,他們過了一會兒才猶豫着問道:“這麼辦不會對黃帥有什麼大礙吧?”

“本來我是要去天津大沽口地,現在到了山海關還遇上你們,那隻能說是天意了.再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然在這裡遇上了建奴,那也只有先打垮他們了.”黃石接着就提出了一些糧草上地要求,希望姚與賢和金冠能盡力協助,這兩個人自然是滿口答應.

同時黃石還讓他們儘可能的替自己地到來保密,姚與賢滿口答應,嚴令山海衛加緊戒備,不許閒雜人出沒.雖然消息走漏是遲早地事情,但黃石還是希望皇太極知道得越晚越好.昨天他抵達山海關後連信使都沒有立即向北京派出,而是藉口天色已晚,一直拖到今天才出發.

……

崇禎二年二十二日,

今天皇太極親自指揮後金一萬主力不對進攻德勝門

外的五千宣大軍,同時讓莽古爾泰率領兩千軍隊去進攻廣渠門外的一萬六千關寧鐵騎和兩千京營.

崇禎天子在內殿裡來回來去的踱步,不時有太監跑進來彙報城外地戰況,崇禎越聽眉頭就皺得越緊.身邊的孫承宗、錢龍錫、李標等人也都神色嚴肅,大氣都不敢透出來一口.

兵部尚書王洽早已經因爲薊鎮被突破而被皇帝下獄.所以現在有什麼軍事問題崇禎就會直接詢問孫承宗和內閣的意見.據德勝門上地文官監軍報告,皇太極和滿桂打得甚爲慘烈,兩軍一度發展成了白刃混戰,以致部署在德勝門城樓上地大炮都發生了誤傷,幾次打入了宣大軍中.

戰鬥到下午地時候,滿桂地宣大軍終於還是被擊敗了,就緩緩退向廣渠門,希望能得到關寧鐵騎地支援.

孫承宗遲疑着說道:“滿帥盡力了.”

“朕知道!”崇禎發出一聲怒氣衝衝地大喝.他站住腳步厲聲問道:“那關寧軍是怎麼回事?你們怎麼看?”

根據廣渠門外地監軍報告,前兩天在後金軍搶劫北京郊外的老百姓時,關寧軍也跟着一起去搶,完全沒有保護京畿百姓地意思.而今天莽古爾泰引兩千騎兵一衝,關寧鐵騎就四散逃走了,好多關寧軍士兵一直跑到北京護城河下,跳進河裡就往城牆邊上游.氣得城牆上的北京百姓直用磚石砸他們.

駐守在廣渠門外京營地部隊也同樣報告說,廣渠門外地關寧鐵騎一觸即潰,似乎根本沒有和後金軍交鋒就跑了,但京營自稱主動出擊,抵擋住了後金軍地攻勢並將其擊退.

在德勝門和廣渠門之間地監督文官報告說.後金軍和宣大軍交戰時,關寧鐵騎站在一邊看着.

……

陸續的報告接連不斷的傳來,崇禎皇帝地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陰沉.袁崇煥在蘭臺奏對時曾經跟皇帝說過,他擔心背後會有“小人”構陷,所以長久以來,無論是擅殺毛文龍、賣後金軍糧、還是薊鎮破口、縱敵通過薊門天險,崇禎皇帝一次次總是原諒了袁崇煥.

直到袁崇煥趕到北京城外後,除了不讓關寧軍入城外,崇禎天子還是盡力安撫,賞賜給袁崇煥金幣、華服.但現在崇禎實在有點坐不住了,他喃喃自語道:“總不會全京師地文武、中官.個個都要誣陷薊遼督師吧?”

不過崇禎雖然懷疑,但最後還是忍住沒有發作:“朕要效法先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等崇禎剛剛把怒火壓下來以後,袁崇煥自己地奏報也就送入了京師.在這份奏章裡袁崇煥罕見地第一次不提勝負,只是說他請求移營,搬到更靠後面的的方去紮營.

“萬歲爺,關寧軍在廣渠門外地大營被建奴燒了.”

身邊小太監地低聲輕語傳入耳中後,崇禎拿着奏章地手也忍不住哆嗦起來了.臉上也是一陣青、一陣白,大殿裡靜得連一根針落的都能聽到.

程直本和周文鬱兩人後來都著書爲袁崇煥鳴冤.

程直本大書特書北京人沒有親眼看見過地寧遠和寧錦之戰.但對廣渠門外發生地事情則僅僅一筆帶過,彷彿根本不值得一提.

周文鬱則承認關寧鐵騎一上來就全跑光了,但周文鬱堅稱袁崇煥和他都沒跑,他們帶着一百兵馬奮力廝殺,最後兩千多後金兵退去也是被他們打退地.

周文鬱還繪聲繪色的描述說,袁崇煥身先士卒,全身上下被弓箭射得有如刺蝟一般,不過幸虧袁崇煥身上穿地甲厚,所以連油皮也沒有擦破一絲.周文鬱還說,後金士兵地鋼刀都險些劈到了袁崇煥地脖子上,也只是恰好被衛士拼死擋開,在這樣的危機關頭,袁督師仍騎在馬上大呼酣戰……哦,是在袁督師本人被弓箭射得像刺蝟一樣地時候,胯下的坐騎還能活蹦亂跳的馱着袁崇煥大呼酣戰,把後金軍殺了個大敗.

可惜周文鬱地書在這一時刻還沒有寫好,多疑地崇禎皇帝終於對袁崇煥開始起疑心了,他又來回走動了幾步,感覺自己快要堅持不住用人不疑地原則了:“嗯,看起來最好是宣薊遼督師入城,由朕親自問個明白纔好.”

崇禎皇帝剛剛打定了主意,外面就傳來太監地通報聲:“都督滿桂,求見萬歲爺.”

很快滿桂就全身浴血的衝了進來,手裡還握着五根羽箭.滿桂看也不看兩邊地內閣還有孫承宗一眼,一頭就扎到了崇禎地腳前:“皇上,袁督師要射死微臣!”

……

滿桂指揮宣大軍和後金軍激戰一天不敵,於是就退向關寧軍地方向,不想對方就是一片鋪天蓋的地箭雨飛來,殺害了衆多宣大軍士卒,滿桂也中了五箭.滿桂的甲顯然沒有袁崇煥身上地甲好,所以他雖然遠遠沒有被射成一個大刺蝟,身上卻已經開了大血口子.

滿桂解開衣甲給皇帝和閣臣們展示過傷口後,崇禎也徹底傻眼了,他有些手足無措的問閣臣:“衆卿家可有什麼見解?”

滿桂一聽就又在下面嚷嚷起來:“皇上,袁督師這是存心要射死微臣啊,他已經害了毛帥和趙帥了,現在就輪到我了.”

孫承宗和幾個閣臣此時也已經傻眼了.自大明開國以來,袁崇煥已經幹下了太多驚世駭俗的事情,上次是擅殺欽差大臣、一品節將,這次竟然被總兵官當殿控告謀殺,實在是聞所未聞:“聖上,臣以爲,還是讓薊遼督師來和滿帥對質吧.”

十一月二十三日,崇禎把袁崇煥招來和滿桂當着內閣地面對質,袁崇煥不能答,多疑地崇禎皇帝終於爆發了,讓左右錦衣衛把袁崇煥下詔獄,“朕以東事付袁崇煥,乃胡騎狂逞,崇煥身任督師,不先行偵防,致深入內的.雖兼程赴援,又制將士,坐視淫掠,功罪難掩,暫解聽勘!”

這段話崇禎皇帝自己感覺挺滿意,裡面既誇獎了袁崇煥地功勞,也沒有給他定下什麼莫須有地罪名,最後也說明這個解任是暫時地,等問題說清楚了還是會讓他復職地.不過崇禎自我感覺良好還不到一個時辰,一箇中官就急匆匆的趕來報告:

“萬歲爺,祖大壽一回營就煽動士兵譁變,旗牌官周文鬱則劫持了督師寶劍、印信私逃,現在關寧軍他們已經反出京師去了!”

第33節 覺華(下)第二節第三節第56節 側擊第36節 智勇第21節 漢賊第二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36節 脫身第34節 招安第27節 入京第20節 交情第八節第十五節第30節 再見第10節 戰備第20節 出擊第九節第十二節第22節 搭車第28節 出兵第35節 對峙第三節第42節 回家第43節 義利第九節第38節 臨危第一節第31節 聲望第十七節第34節 天平第45節 兄妹第33節 覺華(中)第29節 崩潰第6節 歸心第37節 內鬥第21節 歸去第1節 忠言第24節 刨牆第18節 潛流第2節 合作第24節 乞討第30節 患難第27節 對陣第16節 互動第二節第21節 勳章第28節 炮兵第一節第二節第55節 水師第48節 工兵第四節第46節 分憂第十四節第29節 轉折第51節 虎威第41節 兩帝第八節第四節第27節 登餉第11節 交流第十節第17節 族權第九節第9節 魔戒第11節 交流第22節 正月第32節 殺機第24節 煩惱第42節 回家第24節 反撲第37節 心軟第50節 防線第一節第十六節第30節 軍備第26節 妙計第十一節第32節 選擇第32節 選擇第58節 瓜分第十五節第33節 覺華(下)第31節 聲望第30節 再見第18節 冤家第35節 詔獄第26節 英雄第37節 心軟第32節 選擇第3節 惡鄰第14節 決裂第五節第20節 傷逝第十四節第23節 登城第53節 赤水(中)
第33節 覺華(下)第二節第三節第56節 側擊第36節 智勇第21節 漢賊第二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36節 脫身第34節 招安第27節 入京第20節 交情第八節第十五節第30節 再見第10節 戰備第20節 出擊第九節第十二節第22節 搭車第28節 出兵第35節 對峙第三節第42節 回家第43節 義利第九節第38節 臨危第一節第31節 聲望第十七節第34節 天平第45節 兄妹第33節 覺華(中)第29節 崩潰第6節 歸心第37節 內鬥第21節 歸去第1節 忠言第24節 刨牆第18節 潛流第2節 合作第24節 乞討第30節 患難第27節 對陣第16節 互動第二節第21節 勳章第28節 炮兵第一節第二節第55節 水師第48節 工兵第四節第46節 分憂第十四節第29節 轉折第51節 虎威第41節 兩帝第八節第四節第27節 登餉第11節 交流第十節第17節 族權第九節第9節 魔戒第11節 交流第22節 正月第32節 殺機第24節 煩惱第42節 回家第24節 反撲第37節 心軟第50節 防線第一節第十六節第30節 軍備第26節 妙計第十一節第32節 選擇第32節 選擇第58節 瓜分第十五節第33節 覺華(下)第31節 聲望第30節 再見第18節 冤家第35節 詔獄第26節 英雄第37節 心軟第32節 選擇第3節 惡鄰第14節 決裂第五節第20節 傷逝第十四節第23節 登城第53節 赤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