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九 他王安石變得,我蘇詠霖變不得?

正確答案你都說出來了,還問我幹什麼?

孔拯無可奈何,心中暗暗吐槽蘇詠霖的霸道,卻不得不站出來回答蘇詠霖的問題。

“陛下所言甚是,治國,不僅僅是五經可以辦到的,治國需要的還有很多東西。”

“沒錯,治國,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別的不說,就說眼下大明要推進的整治黃河國策,需要多少學識?僅僅一個修築堤壩,就需要通工學,懂天時,明地理,曉算術,僅僅是五經,能爲我選拔出整治黃河的人才嗎?”

蘇詠霖一拍桌子,怒道:“這些你們都沒有考慮過!你們只考慮了你們自己!你們只擔心自己的子弟能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做官!你們根本不在乎國家大局!”

蘇詠霖驟然發怒,禮部衆官員被嚇得一哆嗦,趕快向蘇詠霖請罪。

蘇詠霖冷哼一聲。

“治國,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科舉,是選拔方方面面人才的考試,怎麼能僅僅只靠五經來選拔士子呢?加上荀子也不夠!我的意思,是要恢復唐時科舉的分科取士,將王安石的做法徹底罷黜。”

禮部的官員們互相看了看他們對方,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內心的臥槽。

他們只感覺自己的心頭就像一片大草原,平時草木茂盛鬱鬱蔥蔥,一派生機勃勃,結果蘇詠霖幾句話,就跟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一樣,給他們的心田糟蹋的徹徹底底。

“陛下,這……茲事體大,是否緩行?進士科取士自前朝熙寧四年以來,實行已經足足九十年,天下士子早已習慣了進士科取士,驟然變更,恐非易事。”

周江連忙進言,希望以這樣的理由阻止蘇詠霖的“貿然”之舉。

蘇詠霖冷聲道:“王安石變法之時,分科取士早已實行三百餘年,那時候的士子反對情緒豈不是比現在更加猛烈?但是他不也是變了嗎?我只是把它又變回來了而已,怎麼?他王安石變得,我蘇詠霖變不得?”

蘇詠霖盯着周江看,看的周江壓力山大,根本不敢擡頭。

但是他依然不希望就此妥協。

一旦妥協,改變科舉考試的模式,誰也不知道蘇詠霖會搞出多少科來分科取士,那麼對於他們的子弟來說,短期內的優勢將大大縮減,他們寄希望用科舉考試在短期內引入大量山東士人以維護集團利益的想法就將落空。

雖然說長久來看掌握最多教育資源的他們依然可以在分科取士方面佔據優勢,但是不能在眼下鞏固優勢,長久,又是多長多久呢?

這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於是他硬着頭皮道:“陛下,臣知道這並非不可以,可是……可是爲國選才的大典驟然變更規制,不僅時間不夠,恐人力物力方面都……都不夠……”

“並非不可以就是可以。”

蘇詠霖搖了搖頭:“當年王安石既然能把這件事情辦成,我要是辦不成,豈不是說我連王安石都不如?我雖然有諸多不足之處,確也不願意承認我不如王安石。”

一國皇帝不如一介臣子?

這種誅心之言論誰敢承認?

眼看着蘇詠霖把問題上升到這個級別,於是周江啞火了,偃旗息鼓,不敢再說什麼。

孔拯看着周江唯唯諾諾連連後退,也失去了全部的想法,乾脆破罐子破摔,不爭了。

轉而就實際問題和蘇詠霖做討論

您要是能搞定,那咱們佩服您,可要是您提出要求卻不能給出足夠的人力物力,那可真不能怪咱們,是不是?

王安石變法以前也是和科舉相關利益方做了很多利益交換或者是殊死搏鬥,期間利益相關方升官或者貶職的不知凡幾,整個過程也持續了好幾年才最終塵埃落定。

而現在距離洪武二年的科舉考試不過五個月。

五個月的時間,皇帝陛下就能完成整個改革過程?

孔拯還真就不信了。

就算按照舊的科舉規則那也得有三輪考試才能選拔出最後的進士們,你皇帝陛下啥都不管要改變科舉考試的內容,那你如何應付得了這三輪選拔考試呢?

僅僅從中央層面做出改變還不行,還要從地方學府開始就進行充分的變革,而這需要的時間是以年作爲單位的,期間還要遇到各地方不同程度的反彈,直到最後塵埃落定纔有可能成爲現實。

王安石的科舉變革推行十餘年之後,等他倒臺,一度又被改了回來,是後來改革派再次上臺才把他的規則恢復,至此纔算是成爲永久的規則,皇帝陛下打算輕而易舉的就改變天下人的想法嗎?

恐怕不會很容易吧?

“陛下,此時此刻距離洪武二年科舉考試不過五個月的時間,五個月之內想要完成從中央到地方的全面變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臣並不反對陛下的革新,但是這似乎需要一些時間,不單單是士子們需要時間接受,朝廷方面也需要時間接受,重新佈置。”

孔拯再次進言。

他說的倒也是真實存在的問題,所以蘇詠霖沒有駁斥他,而是點了點頭。

“孔卿說的不錯,的確是存在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我決定洪武二年的科舉考試取消地方的考試,全國願意參加考試的士子直接到中都來,直接參加洪武二年的科舉考試,一考定輸贏。”

蘇詠霖給出了對於朝廷來說最簡單易行且省錢的策略,而這毫無疑問又和火星撞地球一樣把禮部官員們撞得不輕。

“陛下,這……”

“事急從權。”

蘇詠霖阻止了孔拯繼續說話,開口道:“內容改革最重要,其他的都可以暫時放一邊,地方考也是考,到中都考也是考,反正都是考試,換一個地方考而已,就眼下來說,不管距離中都多遠,五個月還趕不到嗎?所以這不妨礙大局。”

蘇詠霖把這件事情說得很輕巧,彷彿只要照他說的做就能輕鬆解決似的。

禮部衆人還想繼續勸阻,但是被蘇詠霖拒絕了,強行通過了這一決議,要求禮部負責執行。

禮部官員無可奈何,只能接受蘇詠霖的要求。

這方面的內容到此爲止,蘇詠霖接着開始和他們商討分科取士的想法。

照着蘇詠霖的意思,經學考試只是一個基礎,基礎之外還要增加一些專門考試,就如同唐朝科舉的明經明算明字之類的科目。

而且他不是單純的想要恢復唐朝的科舉,而是想要在唐朝科舉的基礎之上做一些改進,做一些更加細緻的分科取士。

比如他想要推進工科取士。

“行軍征戰之中,我深感工匠對於國朝之重要性,古人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因此行軍征戰第一要務是糧草,貫徹到國務上,那就是農爲國之根本,這一點不能改變。

可除此之外,行軍征戰還有很多需要顧忌的地方,比如軍用器物,這些都不是軍隊自己可以製作生產的,所有存在的東西,無一不需要經過工匠之手。

長刀也好,盾牌也好,盔甲也好,弓弩也好,箭矢也好,軍帳也好,大車也好,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匠人,不說行軍,就說日常,難道就少得了匠人嗎?

城池需要匠人指導修繕,農具需要匠人指導製造,堤壩需要匠人指導維修,道路需要匠人指導鋪設,這些事情我們都是不懂的,但是我們離不開這些東西,所以我們也離不開匠人。”

蘇詠霖站起身子,揹着雙手在宮殿內緩緩踱步,邊踱步邊說自己的“心裡話”。

一千五百七十三 我死了之後,你們就是我六百七十六 趙昚決定請戰一百零四 爲什麼不能再一次堵住他們的後路呢?(第一更)六 造反團隊首先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五百五十一 任得敬的禮物七百三十八 起義軍內鬥一千一百三十六 臣等特來,請您退位!六百零四 唯有妥協一千六百 無爲和有爲四百零五 本就擡不了頭的趙構就更不敢擡頭了九百零九 單向透明的南宋朝廷七百五十三 漢人的皇帝並不僅僅是勇武就能勝任的一千四百二十八 讓你吃個痛快二百一十四 孫將軍果能如此,是光復軍之大幸!八百八十一 現在看來,謠言猛於苛政啊一千五百五十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六十七 徒單京的本領很強四百三十五 我很快就把完顏亮送下來陪你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百四十 陳英與新稅法六百零九 他不能醉九百三十九 開始接納女子加入復興會一千四百七十七 做農活的軍隊六百六十三 大明的敵人四十八 他們的命運已然相連五百九十七 孫子義的請求二百三十六 咱們打了勝仗,不該笑嗎?六百三十 必須要向宋人討一點費用四百四十二 撤退之路並不好走二百三十七 這就是人心的力量嗎?五百二十二 你們難道要和殺父仇人共謀嗎?一千二百 革命纔是最大的公平一千一百七十五 公廁很偉大一千一百六十七 趙構的精神勝利法四百六十九 蘇詠霖的脾氣要漲一漲九百二十二 火器部隊的組建一千二百四十二 交子?狗都不要!七百五十二 大明朝遠邁漢唐一千五百零七 你這是在把主席架在火上烤!一千一百六十七 趙構的精神勝利法一千一百九十八 起義是必然的八百二十七 噁心的腐蝕一千三百七十八 原則問題豈容你徇私!二百二十四 完顏阿鄰一頭霧水七百二十四 這羣吃貨早晚能給他吃一個空前的大明國回來一千二百七十三 吳璘最後的遺產五百三十六 我願意五百九十三 新的國家不養吃白飯的廢人一千二百一十四 既在江南,何來臨安?第1647章 戰爭開始一千二百五十二 外部介入的力量是存在的五百一十三 這是碳基生物可以打出來的局?一千二百四十三 立賺百分百三 醒不來的夢四百五十八 他們立刻北上河間四百零三 他們遠比咱們想的要堅韌的多七百零二 太上皇啊!大宋被你害苦了啊!六百八十五 劉汜死了二百六十 撒八感到十分憂慮一千五百七十九 十天十夜的中央會議一千一百九十三 趙不息登基一千一百四十二 交出廢帝三百九十八 在德不在險一千零八十六 我就是那個罪人一百三十 兵敗如山倒六百四十六 突如其來的流民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農稅可救時局二十四 一戰功成一千五百六十九 苦難是最容易忘卻的一千四百八十二 唯有在逃跑方面,他們永遠不落於人後八百八十八 南宋政府的狀態切換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一千五百七十七 雙方的矛盾一觸即發四百五十三 移剌成這邊就純粹是地獄模式了六百七十六 趙昚決定請戰一千三百四十八 我們鬥不過,躺平還不行嗎?三百七十六 耶律元宜選擇退軍三百一十三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蘇某!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一千一百三十 窮種地的和死賣藝的八百四十八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是孫子義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一千二百三十七 你小子,一肚子壞水一千五百二十九 沒有皇帝,何來國家?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千三百零九 他沒有勇氣一千零二十六 這一戰穩了一百八十六 我要你何用!四十五 驅逐胡虜,光復中華九百七十九 別和明國人走的太近一千二百七十五 明國的需求還不夠六百二十五 特殊人才考試規定七百五十五 突如其來的戰爭訊號一千五百九十 辛棄疾完敗六百八十一 第一次明宋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四十七 他沒有選擇九百八十二 這是工地上這羣農民工能吃上的豬肉?二百六十八 不是我死,就是他亡!二百零六 奪回主動權一千一百二十四 投降算了一千二百五十 沒有人比我更懂瞞天過海
一千五百七十三 我死了之後,你們就是我六百七十六 趙昚決定請戰一百零四 爲什麼不能再一次堵住他們的後路呢?(第一更)六 造反團隊首先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五百五十一 任得敬的禮物七百三十八 起義軍內鬥一千一百三十六 臣等特來,請您退位!六百零四 唯有妥協一千六百 無爲和有爲四百零五 本就擡不了頭的趙構就更不敢擡頭了九百零九 單向透明的南宋朝廷七百五十三 漢人的皇帝並不僅僅是勇武就能勝任的一千四百二十八 讓你吃個痛快二百一十四 孫將軍果能如此,是光復軍之大幸!八百八十一 現在看來,謠言猛於苛政啊一千五百五十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六十七 徒單京的本領很強四百三十五 我很快就把完顏亮送下來陪你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百四十 陳英與新稅法六百零九 他不能醉九百三十九 開始接納女子加入復興會一千四百七十七 做農活的軍隊六百六十三 大明的敵人四十八 他們的命運已然相連五百九十七 孫子義的請求二百三十六 咱們打了勝仗,不該笑嗎?六百三十 必須要向宋人討一點費用四百四十二 撤退之路並不好走二百三十七 這就是人心的力量嗎?五百二十二 你們難道要和殺父仇人共謀嗎?一千二百 革命纔是最大的公平一千一百七十五 公廁很偉大一千一百六十七 趙構的精神勝利法四百六十九 蘇詠霖的脾氣要漲一漲九百二十二 火器部隊的組建一千二百四十二 交子?狗都不要!七百五十二 大明朝遠邁漢唐一千五百零七 你這是在把主席架在火上烤!一千一百六十七 趙構的精神勝利法一千一百九十八 起義是必然的八百二十七 噁心的腐蝕一千三百七十八 原則問題豈容你徇私!二百二十四 完顏阿鄰一頭霧水七百二十四 這羣吃貨早晚能給他吃一個空前的大明國回來一千二百七十三 吳璘最後的遺產五百三十六 我願意五百九十三 新的國家不養吃白飯的廢人一千二百一十四 既在江南,何來臨安?第1647章 戰爭開始一千二百五十二 外部介入的力量是存在的五百一十三 這是碳基生物可以打出來的局?一千二百四十三 立賺百分百三 醒不來的夢四百五十八 他們立刻北上河間四百零三 他們遠比咱們想的要堅韌的多七百零二 太上皇啊!大宋被你害苦了啊!六百八十五 劉汜死了二百六十 撒八感到十分憂慮一千五百七十九 十天十夜的中央會議一千一百九十三 趙不息登基一千一百四十二 交出廢帝三百九十八 在德不在險一千零八十六 我就是那個罪人一百三十 兵敗如山倒六百四十六 突如其來的流民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農稅可救時局二十四 一戰功成一千五百六十九 苦難是最容易忘卻的一千四百八十二 唯有在逃跑方面,他們永遠不落於人後八百八十八 南宋政府的狀態切換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一千五百七十七 雙方的矛盾一觸即發四百五十三 移剌成這邊就純粹是地獄模式了六百七十六 趙昚決定請戰一千三百四十八 我們鬥不過,躺平還不行嗎?三百七十六 耶律元宜選擇退軍三百一十三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蘇某!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一千一百三十 窮種地的和死賣藝的八百四十八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是孫子義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一千二百三十七 你小子,一肚子壞水一千五百二十九 沒有皇帝,何來國家?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千三百零九 他沒有勇氣一千零二十六 這一戰穩了一百八十六 我要你何用!四十五 驅逐胡虜,光復中華九百七十九 別和明國人走的太近一千二百七十五 明國的需求還不夠六百二十五 特殊人才考試規定七百五十五 突如其來的戰爭訊號一千五百九十 辛棄疾完敗六百八十一 第一次明宋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四十七 他沒有選擇九百八十二 這是工地上這羣農民工能吃上的豬肉?二百六十八 不是我死,就是他亡!二百零六 奪回主動權一千一百二十四 投降算了一千二百五十 沒有人比我更懂瞞天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