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定君位

嬴虔在此時說道:“子岸。”子岸道:“將軍。”

嬴虔道:“這樣,我帶來的兵打理這裡的亂,你出兩百騎兵,護送國君和我回櫟陽。”

嬴渠樑心中微動,轉身道:“不必,有大哥的剩餘護兵就夠了。”

“不可!”嬴虔一聲斷喝,在這時,他絕對不可以有絲毫退讓,對子岸道:“還不快去?”

子岸也是知道這裡面的事情,這是他最想不明白也不願意去想的,當下回營調兵。

國君病危期間,是廟堂權力最容易生傾覆的時刻,隨時都有可能生意料不到的巨大變化。春秋以來四百多年間,這種朝夕傾覆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且不說赫赫威名的齊桓公病危被困而導致奸佞奪權,就是目下國君嬴師隰的父親秦靈公,也正是在病危期間被叔父奪位自立的。所以,大凡國君傷重病危,國中大臣幾乎無一例外的推開一切國事,寸步不離的守在距離國君最近的位置。

包括在外領兵的統帥與地方大員,只要有可能,同樣都儘可能的趕回國都,守在中樞要地。廟堂權力的變數愈大,朝臣們的心絃繃的就愈緊。這種躁動與緊張,要一直延續到新君確立形勢明朗,方有可能結束。目下,秦國的大臣們正處在這種焦灼不安之中。

現在,嬴渠樑的護兵全都倒下了,隨護的,是嬴虔的士兵,如果在路上,只要嬴虔一起歪心,那麼不消說了,只有這兩個兒子的秦公就只能落下那個獨子身上了。

現在,有獨權的人,就是子岸了,子岸身邊的兵是驪山大營秦國的兵,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嬴虔有心,也是不能造反的。並且最爲重要的是,嬴虔乾脆把自己隨身的護兵全都丟下了,這就是一種表示,一種效忠。大臣們表忠心,是一件很文明的事情,你不能說自己如何如何,那是對昏君纔有用的招術,而嬴渠樑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這樣一個人,你想要表示忠心,不能用說的,只能用讓他自己想的,你做出來,他看見了,想明白了,就行。

對着明君,馬屁也是不好拍的。

嬴虔放棄了君位,他就要擺好自己的位置。

嬴渠樑知道嬴虔的用心,不復多言,對手下人道:“走!”幾百騎浩浩蕩蕩,馬踏向櫟陽。

天色以黑,天明之後,就要開朝。

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嬴渠樑雖說給立爲君上,但沒有經過朝臣的朝拜,還不能算。

兄弟兩個給老妹氣得沒法子,只好追出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公叔痤事關秦國大事,不能有失,所以一定要小心。現在,定下了心事,只能快馬回頭。

長史公孫賈有意無意的踱到上大夫甘龍面前,拱手問:“上大夫可有見教?”

上大夫甘龍白蒼蒼,清瘦矍鑠,是國君倚重的主政大臣,門人故吏遍於秦國朝野。可是在這最要緊的關頭,竟未被招進寢宮,而是和所有大臣一樣,只能在政事堂守侯,這本身就是一種令人不安的變化跡象。

長史公孫賈請教,顯然是想探聽甘龍對這種變化的反應。

甘龍卻是淡淡回答:“長史常隨國君,有何見教?”

這是一個微妙的反擊。長史執掌國君機密,是左右親信,然此時也在政事堂,這比主政大臣在危機時離開國君更爲異常。公孫賈請教,顯然是受不了內心緊張的折磨。

甘龍淡淡的反詰,卻分明表示出一種言外之意,不用試探,你比我更心虛。

這使公孫賈感到尷尬,只好拱手笑道:“公孫賈才疏學淺,何敢言教?”

大臣們正在緊張焦躁,都想聽誰說點兒什麼。

見上大夫甘龍和長史公孫賈兩位樞要大臣對話,便紛紛聚來,卻又無從問起。

此刻象“國君傷勢如何”“儲君會是哪一位”這樣的問題絕然不能問,因爲那意味着問話者有二心。所以大臣們雖然圍攏了過來,卻都只是是默默的看着甘龍而已。

不料甘龍此刻卻沒有沉默,他向圍過來的大臣們拱拱手,高聲道:“上天佑護秦國,國君箭傷已經大有好轉。我等大臣當共商大計,上書國君,大舉復仇,討伐魏國!”

真是高明老到。既避開了忌諱,又給了大臣們聚集政事堂一個最好的議題。大臣們如釋重負,紛紛呼應:“上大夫所見極是,該當討伐魏國,收復少樑!”“對!爲國君報一箭之仇!”話題一開,大臣們頓時活躍起來,三五成羣的開始紛紛議論少樑之戰,同時以各種巧妙的方式試探着其他人的迴應。

正在這哄哄嗡嗡的時刻,一個長聲喝道:“國母駕到——”

隨着那一聲聲篤地聲,老後獨孤夫人邁步進來。

這位老夫人一言不,雖然年歲大了,但仍是一步步都顯得那麼有力,直到她到了朝堂上方,這個位子,只有國君纔可以坐,除了國君以外,就是她這位老後了,老後就是老後,她是秦國公最珍愛的女人,唯一的夫人,又是兩個未來國君的母親,嬴虔不是這位國母的兒子,但他沒有母親,加上國母對他一樣好,甚至可以說在某些地方比自己兒子還好。

對此,一向外表豪放內心敏感的嬴虔牢記於心,一心想報答她。

在這種種的情況下,所以雖然嬴虔覺得老公父對不起自己,可他不會與弟弟搶這個位子。

“參見國後……”衆大臣一起行禮。

“不用多禮,以後不用叫我國後了,老夫君以薨。”隨着她的這一句話,衆大臣俱驚。

想到了嬴師隰會死,可是沒想到嬴師隰會這樣死了,同時,嬴師隰的死也讓衆人難以接受,給嬴師隰管制了二十多年,現在一聽到這個老頭就真的這麼死去了,不論怎麼樣,衆人都是對着此人敬慕,哪怕是恨他的,也不得不承認,嬴師隰是一個有才能的國君。

雖然秦國現在比過去好不到哪兒去,可這不能說明是嬴師隰的無能,知道的人都是知道,嬴師隰做的是什麼事,他是在和當今天下最最強大的魏國戰鬥,這纔會有秦國現在的不堪,不是嬴師隰無能,只是沒趕上好時候,是魏國太強大了。

甘龍上前:“君上……真的……薨了?”

“老夫君以薨,怎麼,上大夫,你覺得,老身是喜歡咒自己的夫君麼?”

“君上——”甘龍可不敢和這位老夫人對話,只是一問,立時大叫了起來,他這樣一叫,其它人也跟着叫了起來,一時間,這間破舊的秦國朝堂上哭叫連連,一個個捶胸頓足,跟死了老媽子似的,便是沒有淚的,也在狂捏自己的大腿,還有暗咬自己舌尖的,更有那沒事死揉眼的,只一會,就亂成了一團子。

忽然,一人站出來道:“國後,請問,長公子何在?”

衆人一看,是西弧,孟西白三大老世族中西氏族長。同時,他也是秦**中的一員悍將。

獨孤夫人道:“怎麼,你問我的大兒子,不問我的小兒子嗎?”

孟坼站了出來,孟西白三族同進同退,他怕西弧一個人盯不住,只好站出來了,對於獨孤夫人,別人怕她,哪怕甘龍怕她,但,老世族不怕,因爲論就起來,獨孤夫人說起來只是大秦的一個戎部小族的女人,老秦公娶她,只是爲了扶持大秦的新貴,不能只有老貴族,老秦公也要聽他話的新貴族。可以說,在這個條件下,孟西白等老世族是不怎麼鳥她的。

“國後,西弧說得自是道理,誰不知道二公子是您的親兒子,我們已經知道大公子回了櫟陽,是不是給國後你看了起來呀?”

甘龍從旁喝道:“孟坼,你怎麼說話的?”

孟坼喝道:“我說得是真話,難道是假的嗎?國後平常是對大公子好,但是這可是國君大位,誰不知道大公子勇武過人,國後擔心大公子得到我們的擁戴,當了君位,也是常情。難道不是嗎?”

國後道:“那也是,不過,誠如老身此刻所言,你們想見虔兒,不急,我二兒子也沒到,你們急什麼呢?稍待片刻,我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會出面的。”

孟坼道:“哈哈……到時,出現的自是兩位公子,只是不知道,哪一個是屍體,哪一個又是真人!”此話一出更是讓朝野亂成了一團。

一派,以孟坼等老世族爲,一派,以甘龍等後入秦者爲,但他們吵來吵去,都是假,左右只是在叫着不知頭理的話。一方說孟坼對國後不敬,一方說大公子還沒來,一定有陰謀。一方說此刻沒準二公子正在埋大公子的屍體。

就在此時,又是一聲響,國後一頓長杖,點手一喚,“鐺!”一聲朝鐘大響,震住了滿堂的人。就見國後舉杖喝道:“老身在此,以此身立誓,如二位公子天明不至,老身以此身陪夫君人殉!”雖然秦國的人殉法給廢了,但是話說回來,你非要死,可也沒法令攔着人自殺的,這就叫自殉,誰也是攔不住的。

國後出此大言,當真是連自己的命也不顧了。

這一下,到底是震住了滿朝的人。

時間一點點過去,就在朝臣們的心又亂了起來的時候,到底是有人來了。

一隊鐵甲武士踏着整齊沉重的步伐開到政事堂外,鏗鏘列隊,守在門外庭院。

這隊人盔甲鮮明,長矛閃亮。帶隊將軍卻正是嬴虔的部將子之!

政事堂驟然沉默。大臣們額頭冒出了晶亮的汗珠,張口結舌,相互目詢。莫非國君驟然崩逝了?嬴虔要奪位自立?果真如此,大約沒有誰能夠阻擋。

嬴虔雖然不是名正言順的秦軍統帥,但目前他麾下的主力四萬鐵騎卻是秦國的全部精銳。加之嬴虔體恤士卒,善待將領,又是身先士卒打惡仗的猛將,在軍中威望極高。他要奪位,嬴渠樑還真難找出一支力量來抗衡。

權力對抗,最見真章的就是看誰握有重兵。嬴渠樑雖說也是智勇兼備的驍將,但畢竟在軍中資望尚淺且經常輔佐國君政務,與嬴虔直接掌握精銳騎兵是不能相比的。兄弟倆真要刀兵相見,秦國可就是大難臨頭了!

一時間,政事堂的緊張氣氛達到了頂點。

甲士列隊方完,又一陣沉重急促的腳步聲,嬴虔手持天月劍率領兩排帶劍將領大步走進政事堂。嬴虔一擺手,頂盔貫甲的將領們在政事堂後邊肅然站成兩排,個個雙手拄劍,沉默挺立,恰似兩排石雕武士。

嬴虔則往政事堂大門口一站,高聲道:“朝臣列班就座,聽候國君詔命。”

大臣們遲疑緩慢的按照往常排位序列,坐入自己的案几前。剛剛坐好,只見老內侍黑伯帶着兩名年輕內侍,走進政事堂前方正中央。

黑伯從小內侍捧着的銅盤中拿過一卷羊皮紙展開,高聲念道:“秦國臣民人等,少樑之戰,本公箭毒重傷,自感無期,立嫡子嬴渠樑爲太子,繼任國君。國中臣等須竭力輔佐,有二心者,人人得而誅之。嬴師隰二十三年九月十六。”(注:當時是古代的歷法,近於農曆,在九月,就相當於現在的十月甚至十一月,是地地道道的冬天。)

隨着黑伯的唸誦,大臣們又是疑雲大起,竟然一片沉默,連慣常的領命呼應都沒有人敢開口。從詔書看,國君已經崩逝無疑。

然則國君若果真如此清醒,冊立儲君這等大事卻爲何沒有一個大臣知曉?

再說,嬴虔也始終沒有正面表態,萬一其中有詐,是嬴虔的試探手段,積極呼應詔書豈不是立惹殺身大禍?再說了,嬴虔是誰?這是一個一般人嗎?也許現在人們記得他是一員勇將,但是,當年嬴師隰歸國,最最出力的是誰?就是嬴虔。對付大庶長前後奔走的是誰?也是他嬴虔。甘龍等老人可都是知道他的可怕,知道真正的嬴虔是一個有智有謀有心有算的人物,絕非是他外表的粗魯與不堪。

不呼應,不說話,至多是不敬之罪,且法不治衆,至多貶黜左遷罷了。若不小心出頭領命,惹惱嬴虔,那可是禍及九族的大事,後悔也來不及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政事堂便出現了宣示國君詔書後從來沒有過的奇怪沉默。

沉默中,政事堂響徹嬴虔粗沙的聲音:“恭請新君即位——!”

隨着喊聲,兩名內侍前導,嬴渠樑一身布衣,頭戴黑玉冠,從容進入政事堂。換了衣服後,由嬴虔開道,給嬴渠樑助威,再由他本人親身出面。

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243章 遲到的援兵第754章 驚天霹靂天雷出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48章 出奔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608章 步軍失敗,戰車出動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791章 殺孟母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43章 縱橫的夢想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201章 送行第362章 下注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771章 琉璃宮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164章 走爲上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77章 出使魏國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531章 列國賽馬第515章 流金的五月(二)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61章 善與惡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28章 且歌行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65章 嬴虔讓位第638章 迷戀第194章 上課第23章 龍賈誤軍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575章 北秦公主不外嫁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398章 師徒相會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122章 秦國的危機第112章 逐狼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585章 戰爭來了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48章 出奔第315章 向東騎王挑戰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第373章 孫臏第216章 女兵法家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卻已是物是人非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750章 龐涓三策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3章 墟有市第88章 越女有歌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556章 北秦人小小的打擊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100章 趙商第322章 解決手尾第636章 收拾林胡人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1章 路有遺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529章 秦國的貨幣感想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
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243章 遲到的援兵第754章 驚天霹靂天雷出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48章 出奔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608章 步軍失敗,戰車出動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791章 殺孟母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43章 縱橫的夢想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773章 七月出兵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201章 送行第362章 下注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771章 琉璃宮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164章 走爲上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77章 出使魏國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531章 列國賽馬第515章 流金的五月(二)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61章 善與惡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28章 且歌行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65章 嬴虔讓位第638章 迷戀第194章 上課第23章 龍賈誤軍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575章 北秦公主不外嫁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398章 師徒相會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122章 秦國的危機第112章 逐狼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585章 戰爭來了第562章 趙軍的第一批次失敗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48章 出奔第315章 向東騎王挑戰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第373章 孫臏第216章 女兵法家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卻已是物是人非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358章 與慎子論法第782章 丞相的妙語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750章 龐涓三策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3章 墟有市第88章 越女有歌第721章 破曉的黎明第556章 北秦人小小的打擊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100章 趙商第322章 解決手尾第636章 收拾林胡人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1章 路有遺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529章 秦國的貨幣感想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