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

各國的反應並不在北秦伯的意裡,它國也許會變,也許不會,但是由於北秦的國家構造,所以想要學習北秦,那是很離譜的。趙武靈王也許可以學習秦國的變法,但在趙武靈王學秦國變法的時候也是折衷了,他沒有沒收貴族的土地,只是在趙國的國土上進行着他要的變法。

北秦的法是法墨並重,軍事當先,它有軍國主義思想,有商業資本思想,輕貴族的權利,而重視金錢的地位,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北秦的軍人榮譽!至於法,即將開始的科舉更是其它國家想學都學不了的。別的國家想要科舉,不把舉國上下的貴族殺他個十去怎麼都不可能的。唐朝是實行了科舉。但終唐一朝,能在科舉裡出身來的寒門士族,鳳毛麟角。

真正的所謂科舉,一直到了宋、明之時,才得以真正的興起!才真正擺脫了貴族閥門的影響。就算如此,宋的前期也有濃重的官蔭制度。而明朝……說到明朝也許可笑,明朝的確是科舉,但那些傻b的儒人們,胡亂的進行亂政,在這個亂政之下,國家給文人們完全的毀了,明朝是亡於那些儒生亂國之下。武人亂國是自相殘殺,文人亂國比武人更可怕!

武人打過之後,總算讓中國還有一支武力強大的武裝力量,但文人……大明後期的軍事力量可以說明一切的問題。現在,北秦伯要建立北秦自己的科舉!那就是……後話再說。

在**大會之後,送走了餘人,北秦伯向天下發令,他接受周室的加封,去伯稱侯。

由於乎,北秦伯又變成了北秦侯……這個升級遊戲真是好。本來周室是要加封北秦伯北秦公的,但北秦伯沒有接受,他覺得飯要一口口吃,要慢慢來。所以北秦伯把自己加封成了侯。他還風趣的對女相王良說道:“如果我們打下了整個中山國,那就可以稱公了!”

女相也是回笑:“是不是滅了燕國就可以改口叫王了?”北秦侯意氣風發:“等到我們把北方的那些小猴子搞定了,再把燕國趙國等其它國家滅了,我就是北秦大帝!到了那時,我們就是北秦帝國!”女相道:“小猴子?”北秦侯道:“就是東胡、朝鮮、穢貊、臨屯、真番這些微不足道的存在!”真的,北秦侯這樣個必然,他們的軍事力量對於北秦來說,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和菜一樣。這裡面,實力最大的是東胡,東胡早前也就是一個部落小聯盟,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主要活動在當時燕國(在今北京一帶)的北部和東北部,也就是今西遼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東胡從有史記載以來,一直是一個強大的部落,和中原的燕國和趙國的接觸比較頻繁。不過後來給燕國打敗了。但在燕國打敗他們之前,他們還是很強大的。只是他們的這種強大是針對燕國……天可憐見,燕國是目前戰國國家裡最弱的一個國家,弱到了極點。舉國只有十萬左右的步軍,騎兵除去邊軍,只有一萬,一度的,燕國的主要軍力只有五六萬人!這種弱是可想而知的。

穢貊是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爲“白民”,“毫人”或“發人”

。穢貊族是由穢人(骯髒的野人)和貊人(穿着獸皮的野人)匯合而成,以農業城柵爲特點,不同於遊牧族。戰國時期,穢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爲穢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穢貊族纔剛剛的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這樣的力量是可想而知,比肉還要面的對手。

臨屯、真番都是小國中的小國,國力弱的平平。在燕國的時候,有一個叫衛滿的,公元前三世紀初,燕人衛滿因爲造反不成功率千餘人入古朝鮮。古朝鮮準王任命其爲博士,將其國西部封地百餘里與衛滿。後來衛滿聯合古朝鮮的部分反對國君的勢力進攻國都王儉城,準王自海路亡命於半島南部的馬韓地區,衛滿即位後,設立了裨王、相、大臣、將軍等官職,完善了古朝鮮的政治體制。順便把臨屯、真番等小國給滅了。

此外還有一個辰氏的部族聯盟,僅僅只是一羣聯盟,就也是一羣野人而已!

北秦侯沒有理由覺得自己會收拾不了這些猴子們。他已經打定了主意,到時全抓來當奴隸。過去的時候,北秦國缺少國民,少人,所以要解放奴隸,現在北秦人丁已經堪堪的夠了,自己生已經可以滿足北秦的發展,沒有必要再這樣無休止的把奴隸變成自己的國人,如果是人才也就算了,那些大多數都是傻b的野人?丫配當北秦的國民麼?全部去死吧!

去伯稱侯之後,北秦侯就又要忙了,他先一步要抽調一批人手給自己建立新的宮室。

好在的是北秦侯要的並不是那種大的離譜的那種宮殿,而是和鬱郅宮差不多的一個大院子似的存在。只要可以住一兩百人的華麗居室也就夠了。北秦侯管這叫白于山別宮。簡稱白宮。這件宮室由原木(全部從魏國進口。)和北秦人燒出來的玻璃爲磚築成,由於並不是那種離譜的大宮,唯一的問題就是建在山上,所以大約會到十月才能完工,但這卻也算是夠了。

處理了這件事,北秦侯開始進行北秦的三月大考。時間是三月十五!當到了三月十五的時候,北秦設立的考場已經雲集到了四百人。本來北秦侯是想要在其它地方一起大考的,但由於開國大典,所以大多數的人正常都在鬱郅,所以只要在鬱郅進行開考就可以了。

北秦侯沒有想到,如此突然,也會有四百多人要參加考試,最後不得以,又加了幾個臨時的考場,這纔算是把人安排完。蘇秦張儀幾個年青人一一進了考場,他們發着呆,給分到了隔離的小間裡,在那裡面,北秦的考官們發出了一冊冊的試卷。案上,還有北秦準備的筆。

用北秦筆,這讓一小部分人不大習慣,北秦的筆都是硬筆,和當時的軟筆頭不同。不過從當時的社會上來講,大多數人並不是用筆寫東西,而是用刻刀,所以雖然是如此,但那是次要的,反而他們會寫字,字醜點是沒有關係的,總比用刻刀要好得多吧。

發下了卷子,考官們發話了:“拿好你們的卷子,你們要先在這裡……對,就是這裡,是這個地方,不可以寫錯了,這是規定……一定要寫好

!寫上你們的名字、年齡、性別……就是你是男的女的!還有你們的所屬國,有學派的寫你們的學派!寫完了之後,你們要回答問題,把題目寫完,如果是覺得自己不會寫的,就不要去寫了,說一遍,並不是你們全寫了就可以當官,寫得好,哪怕你們只寫了一題,也有可能當選,寫的不好,就算是每一題都寫了,也不會得到錄取!所以不要回答你不會的題目,對於我們題目上的字有不懂的可以問,我們會有足夠的翻譯官告訴你們我們的題目,考試時間是一個整天,中午我們有飯菜送上……”解釋了一通,他回過頭,只見北秦陸部長的夫人夏部長出現了。

夏部長是北秦數一數二的大紅人,她的丈夫是負責北秦官員升遷的吏部部長陸承軒。而夏柔本人也是負責文化一類的部長,北秦歌舞團文化報館印刷局之類的都是她的負責。由於此,加上她的弱性,所以這個總監考就定在了她的身上。中國人有很多的惡習,認親結黨是一個最大的毛病。古人把同期的考生叫同年,把監考官叫成了恩師。北秦侯覺得,如果換一個弱勢的官員比較好,本來他想要桑紋錦來做這件事的,但最後還是省了,換上了夏柔。

“怎麼樣?”夏柔雖然在性情上有點軟,可是卻有一定的分明之處,大是大非觀念很強,她本人對北秦侯那種殺伐風氣很是反感,但這是北秦的大勢,並不是她一個女人可以左右改變的了的,但對於這次面對天下士子取士爲官,她還是很重視的。一個考官道:“孩子們都很好,還有很多外國的士子,這一切都要進行記錄,以確定我們十月的真正大考!”

夏柔點頭,本來她對北秦侯的這一方法是反感的,不是說法墨並重的選才取才的麼?現在搞這一套又算是什麼?但北秦侯反口一句話:“你們墨家現在能拿出合格的官員嗎?”

這讓夏柔萬千的無語,她爲此找過了桑紋錦,但她也沒有主意。雖然北秦得到了廣大墨家的支持,但是話說回來了,北秦要的官員數量太大了,很多的地方都要能夠用事的人才,中國人就是這樣子的,凡事都要有人帶頭纔可以做好,要有一個說話的人,也就是說要有官員,但偏偏墨家的有能力者已經給北秦的官場分光光了,現在北秦又一下子多出了廣大的一片的土地,更多了近五十萬趙民百姓歸入了北秦的治下,這麼多的龐大力量,是墨家現在承受不了的,墨家拿不出這麼多人來,也許有個三五年可以,但北秦侯哪會願意白白的浪費三五年,三五年,都更再冒出一個北秦國來了。在這種情況下,墨家只好用上最後的手法。

那就是放任大批覺得自己學的好的人進入考場,進行考試,天知道會不會成功,但無論如何,北秦都要大量的官員。“你覺得我們這次的考題如何?”考官猶豫道:“這不好說,下官覺得,這處考法別開生面,位者如何取才而已,有其好處,自也有其不好的地方。”

夏柔可不是那種一心燒飯做菜的那種居家女人,她的家裡已經有了一定的僕婦,加上她已經生下了一個孩子,正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此時的夏柔再非是當年的那個純墨家學子了

聽監考官這樣說,她的美目中反而呈現出了一抹笑意:“你說的有理,,好處在什麼地方,壞處又在什麼地方?”監考官道:“好處是方便靈活,遇到可靠的人才,立時就可以發現,到時加以提用,但這全是因爲這次閱卷是君侯纔可以。以君侯的才情,他用人做事想是不會出錯的,也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但這並不是一個形成的制度,我們北秦講的是法制治國,沒有制度是不行的。不是每個人都是君侯,萬一到時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一個考期,今年是特殊,我們北秦有兩場大考,這次的大考影響力度不大,但下官覺得,這種選官之法太過於驚人了,到了今年的十月,一定會有一次真正的大考!而如果有一次失敗了,影響是三年,這三年裡,受到影響的是我們北秦無數的學子,下官一想到他們到時可能的失望,這心理就……”夏柔點頭,承認道:“鞭辟入裡,說的好,你們考官是負責此事的人,體會一定很深,大考結束之後,你們寫一份詳細的陳情,把一切說說,我會遞到女相那裡的!”

監考官有點不大相信:“這件事會到女相大人那裡去?”夏柔不由得笑了:“這是君侯再三說的,一定要這樣做,所以此事非輕,不要說你,連我也要拿出陳情,用君侯的話說就是計劃書,女相到時會遞到君侯的手裡,我們北秦沒有世家大貴,想要當官任事,就要從天下選才,沒有門第定出身這一條,而要選好人才,不讓那些庸庸碌碌之輩進入我們北秦任官,君侯定選出這個方法十分的好,我們可不能把這個方案給執行壞了!不是如此,君侯不會要求閱卷的,你回去好好想想!”監考官感動道:“下官知道了!”夏柔又道:“你們幾位也聽到了?”那幾位就是其它的幾個考官,北秦爲了大考動用了很多的會北秦文字的官員,他們都可以說是北秦才學之士,是極度厲害的高手,自然體會得了這裡的用意……

這次大考,考題是北秦侯和女相兩個人擬定的。先是陳情題,陳情題就是讓考生寫出自己會的東西。然後是測試題,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題目,有的是問五穀爲哪五穀,你所知的耕種方法,你自己耕種一塊地當如何耕種,你是不是會做木工,你會什麼木活,是修修補補,還是別的,你會冶煉麼?你對放牧麼,如何養好牧羣,你是不是會養一些特別的動物,你知道幾種對動物有用的牧草,你是不是會種牧草,你會不會肥田,你知道治病麼?你怎麼看病,生了病你要找巫師還是扁鵲?這些是詳細生活農政科目,還有商業的,你會經商麼?經商的手段一般是什麼,你怎麼看商與國的關係,你怎麼看北秦的商業,簡述東方六國的商業特點。

甚至還有考地理的,各國的地理特點,甚至要求人畫出各國的一些簡略的地圖,要求越詳細越好。此外還有算學,出了一些算學,北秦侯的算術也好不到哪兒去,從加減乘除到一些他勉強會的一元二次的方程式,天知道多少人會這些玩意。當然,還有一些要點的東西,比如說你如何治理一縣,如果管理一村,你覺得管理村子你要如何做,給你兩百人,你是不是可以在短時間裡建立一個村子?在三年裡發展成爲鄉鎮,在五年裡升到縣城?你對這一連的管理有什麼系統的歸劃沒有

。你理想的管理方式是什麼?同樣,還有軍事,不過這裡面的考試就有一點隱約了。北秦的軍事已經形成一定的套路,有自己的訓練場,有後勤基地,有大量的學生軍不斷的充實到各軍之中,北秦侯下這樣的題目只是要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才。

如果真有軍事上的人才,那北秦侯也不會死板,正所謂,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一時間,北秦硬筆在紙上沙沙的聲音響個不停,兩百多個考生在這種別開生面的考試下,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寫着他們心理得意的學問,當然,他們不是每題都會,但這個時候,考官們就會告訴他們,不用寫,不會就不要寫,你沒寫什麼事都沒有,但如果你寫了,那就會出問題,會倒扣分!也就是說,兩個人考試,都寫對了十題,但有十一題,一個不會沒寫,另一個不會瞎寫,結果要扣這個瞎寫的分,本來兩人是一樣的成績,但後者算是完了。

考官們還大聲說着北秦侯的命令,不懂沒有什麼,別緊張,如果你學的東西好,得到了北秦官方學館的承認,那就可以免費的在北秦生活下去,等着明年再考,但瞎寫的,這屬於不懂裝懂,要不得。現在的北秦侯出口成憲,他的話不是法也差不多是法律了。在這樣的命令下,考生們考得算得上是放輕鬆了,而且在他們考試的過程中,北秦國府不斷的送上小吃與茶點,讓考生們字沒寫多少,肚子全飽了,考試呈現出了一片的祥和氣氛。

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783章 愛拼不一定會贏第209章 十一法第605章 援兵到來了第679章 陷坑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466章 比秦國打來更大的惡耗第402章 大遷徙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563章 秦趙同源第148章 會戎第316章 約成的比武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641章 三巨頭會餐第533章 仗照打,馬照跑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669章 集團軍時代的到來第254章 遇賢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506章 東騎的藝術發展第30章 一箭之仇第656章 雙雄相會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卻已是物是人非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647章 秦國的新都第376章 孫武子遺陣第729章 中山殤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13章 豈曰無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302章 公子卬沒變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698章 張儀、蘇秦的面試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367章 槍比劍長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54章 劉羲刺虎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253章 秦公的奇遇第165章 冤第573章 女相西來第520章 郭氏入鬱郅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331章 草蟲之歌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55章 小藥農第621章 攻與和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72章 定君位第807章 齊王的王牌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390章 家事難寧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422章 相王的要求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444章 邊打仗,邊把妹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36章 情動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284章 選擇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57章 搏熊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296章 小狐射鹿第283章 鬼車揚威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484章 渭南慘案
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783章 愛拼不一定會贏第209章 十一法第605章 援兵到來了第679章 陷坑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121章 奮擋千軍第466章 比秦國打來更大的惡耗第402章 大遷徙第161章 劉羲的軟弱第563章 秦趙同源第148章 會戎第316章 約成的比武第320章 兄弟再見第641章 三巨頭會餐第533章 仗照打,馬照跑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669章 集團軍時代的到來第254章 遇賢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506章 東騎的藝術發展第30章 一箭之仇第656章 雙雄相會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卻已是物是人非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788章 送上門來了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647章 秦國的新都第376章 孫武子遺陣第729章 中山殤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13章 豈曰無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302章 公子卬沒變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698章 張儀、蘇秦的面試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367章 槍比劍長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54章 劉羲刺虎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351章 招攬大扁鵲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253章 秦公的奇遇第165章 冤第573章 女相西來第520章 郭氏入鬱郅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331章 草蟲之歌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55章 小藥農第621章 攻與和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72章 定君位第807章 齊王的王牌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748章 魏王的反省第390章 家事難寧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422章 相王的要求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444章 邊打仗,邊把妹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715章 褪皮的張儀第36章 情動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284章 選擇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57章 搏熊第420章 調戲女下屬第296章 小狐射鹿第283章 鬼車揚威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484章 渭南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