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後續

“蠢貨!”金絲楠木案几上,五色粉彩梅花茶盞並着一隻價值不菲的風血玉手鐲應聲而碎,驚的一屋子的丫鬟婆子大氣都不敢喘。

吳王妃氣鼓鼓地看着案几上粉身碎骨的茶盞和玉鐲,猶不解恨,一伸手就將碎片揮落一地。稀里嘩啦的響聲傳進屋子裡每一個人的耳朵中,個個都心驚肉跳的。伺候吳王妃的衆丫鬟婆子皆是機靈有眼色的,心知這位主子輕易不動怒,若動怒就是山崩地裂,傷及無辜,恐有性命之失,任誰都不敢湊上前。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吳王妃冷笑一聲,嘴角還殘留着一絲嘲諷,樣子陰森恐怖,原本的冷情轉瞬變成無情,沒來由地讓人膽寒。

“去,和世子說一聲,就說爲娘我應了他,讓他別再鬧了。”吳王妃吩咐身邊的丫鬟道。

那丫鬟雖疑惑卻如蒙大赦,垂頭應了,就迅速退了下去,頭都不回如受驚的兔子般跑了。

正這時,身着赭石色五色團龍袍,頭戴紫金紗冠的吳王走了進來。一進屋他就看見了一地的碎瓷,眉頭皺了皺,又看了一眼一動不動,好似沒看見他的王妃,沉默着坐在一旁。

待丫鬟上了茶,吳王很悠閒地抿了口茶,將衆人都揮退,這才與吳王妃道:“好歹是你的外甥女,別做的太過了,叫人戳你脊樑骨。不就是個妾嘛,你遂了兒子的願,總比皇后拿來作人情的好。”

吳王妃冷笑一聲,既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你是個精明的,皇后也不傻。別看人家的爹只是個刀筆吏,可這麼些年皇嫂能把皇兄哄的樂呵呵的。且內廷只她一人獨大,衆皇子,公主皆中宮所出。就該知道她不是個好相與的。你外甥女小姑娘一個,什麼手段皇后看不出來。你指望着她給皇后添堵。是癡人說夢。”又道,“你也別怪兒子,兒子是個實心眼,你也不是第一天知道。要怪就怪你這個當孃的,如此精明,卻教不會兒子看人,被個女人迷的忘了自己是誰。”

吳王句句都帶刺。讓吳王妃的臉色愈發難看。吳王妃本就不是愛搭理人的性子,生氣也是生悶氣。可今天因爲接二連三的不順心,又因爲吳王這最後一顆稻草,終於爆發了。

吳王妃見吳王依舊老神在在的。伸手將吳王喝過的茶水一把潑了過去。茶水還燙,正好潑了吳王一臉,吳王當即就叫了起來,驚訝地怔愣片刻,才確定這是吳王妃親自動手無疑。

吳王不敢置信地道:“你瘋了!”

“疼嗎?”吳王妃神色平靜地問道。

吳王對吳王妃的舉動摸不着頭腦。很是怔愣片刻。

“我本出身世族嫡女,自小被告知要作貴人,出閣前被家族精心教養,只待我登高望遠,振臂一呼那一天。可當被家中長輩告知要嫁與未封王的你時。一個皇家庶子,我就知道再不會有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一天了。皇后那個小戶人家的女兒,母儀天下之時,我卻必須下跪朝拜,萬分禮遇。她的兒子做了太子,可我的兒子卻在爲我孃家的甥女,一個算計多多,上不得檯盤死丫頭,整天與我鬧。經歷了這些,我心如刀絞,好似萬蟻噬骨,你不過被潑了杯熱茶,有什麼不滿的?”吳王妃問道,臉色幻滅不明,沒來由地讓吳王心驚膽顫。

“我兒子蠢,那是自然的。有個這麼蠢的爹,他能精明到哪裡去?”吳王妃眼波平靜,一個浪都沒有,本就對吳王妃打怵的吳王頓時不知該說些什麼。

“貪得無厭,卻沒真本事,鬥不贏皇帝,卻用我來護你平安。滾,不許再進我的地方,沒的髒了我的地界!”吳王妃冷笑着道。

“你,你這個……”吳王這才找回了理智,用手指點着吳王妃,卻被吳王妃打斷了他話語,“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心裡那點小算盤,你若是真能成事,我必定不再小瞧你,把你當人看。”

吳王氣的眼睛都紅了,就差要上前掐吳王妃的脖子了。可吳王妃臉色平靜極了,那種平靜讓吳王猛地找回了理智,他狠狠跺了跺腳,抹了一把原本粘在臉上的茶葉,憤憤然地離去。

吳王世子聽說吳王妃成全他與表妹了,樂的一蹦三尺高,滿臉喜悅溢於言表,說什麼都要去吳王妃那裡瞧瞧。

傳信的丫鬟連忙攔住吳王世子道:“王妃雖應了世子爺,可心裡並不痛快,剛剛還發了好大的火,世子爺就先別去了。待王妃火氣消了,世子爺再去也不遲啊。”

吳王世子自從皇后那裡聽聞無王妃拆散他和表妹之後,自回了王府就與王妃大吵一架,隨後竟絕食起來。王妃知道了,也冷笑一回,卻不見勸阻。吳王妃這個當孃的知道,她這兒子,不撞南牆不回頭,既如此,就成全他。明裡王妃什麼都不說,暗裡王妃卻派人給世子身邊服侍的人傳話。若世子真有什麼好歹,就讓服侍的人,一家子都跟着賠命。貼身服侍世子的人,多少與世子有些情分,可再深的情份也不及牽連一家的後果悽慘。於是世子絕食,他們這些做下人的也耍起心眼來,偷偷給世子喂蜜水。世子稀裡糊塗的,也沒察覺,倒是挺了四五天,如今王妃鬆口了,貼身服侍世子的下人也都鬆了口氣。

“世子爺,您身子還虛着,還是先喝點粥歇了,明兒再去吧。”世子身邊的小廝六子道。

就這樣,幾人合夥,將世子爺半勸半推地弄回了屋裡,硬是讓吳王世子喝了小半碗白粥。說來也奇,世子爺原本是個和善性子,可這回也不知犯了什麼邪行,非要去吳王妃那裡。衆人勸說不住,只好隨他去了。

就這樣,吳王世子倒黴地撞見了正怒氣滔天的吳王。吳王從吳王妃那裡憋了一肚子火,見到興高采烈的兒子,愈發地生氣。上前就狠抽了兒子一巴掌。

“孽障!爲了個女人忤逆不孝,我今日就要清理門戶!”吳王並不是說着玩玩的,而是命人給吳王世子動家法。

吳王世子早就被吳王的一巴掌給抽懵了。直到被人按在長凳上,才發覺這是要倒大黴了。他剛想叫。卻被人用軟巾堵了嘴巴,導致疼的時候也叫不出來。

吳王眼睛都不眨一下,只看着兩個膀大腰圓的下人開始用棒子輪流打吳王世子的腰臀,不過五六下,吳王世子就滿頭大汗地暈了過去。吳王雖沒喊停,可棒打世子的兩個大漢卻是不敢用真功夫了。要知道吳王世子是吳王唯一的兒子,若吳王世子真有個好歹。吳王又追悔莫及,那他們兩個定是沒有退路了。

又打到十下,兩個壯漢開始埋怨去吳王妃那裡報信的人爲什麼還沒動靜了。不只這兩人,吳王那裡也納悶氣恨的很。這女人傲的連兒子都不顧了。是啊,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多少知道點老婆的脾氣,讓她低聲下氣,那是千年難見。用這招。着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苦了自己做黑臉。孃家都沒落了,居然還如此端架子。早晚有一天,他要徹底下她的威風,要她知道。如今她的冷淡,是多麼愚蠢。待他江山如畫,美人多嬌,必定要她品嚐苦果。他倒是要看看,那時她還傲不傲的起來。

“行了,別打了,把他擡回去,嚴加看管!”吳王泄氣地道。畢竟現在只他一個兒子,真出了事,他都沒人傳遞香火。世子雖蠢頓,但到底是他的兒子,是他的親骨肉,現在還不是時候。

衆人要用春凳將血肉模糊的吳王世子擡走了臨行前,兩行刑的人低聲道:“看着嚇人,卻不過是皮外傷,根本沒有傷筋動骨。”

世子身邊的人哪裡不知道這兩人在賣好,可愣是沒人給個好臉色,只冷笑道:“難不成還要小弟我給兩位哥哥打賞不成!”說完,衆人就擁着世子回了。

吳王妃得了信,只淡淡笑笑,臉上是一如既往的嘲諷,還帶着無盡的深意。

……

羣芳殿中靜謐無聲,只麗姐兒的房裡時不時傳出笑鬧之聲,歡快的氣氛很感染人。可除了麗姐兒和青杏,碧草,羣芳殿中的其他人沒有一個能笑的出來。

“徐家小姐已然巴結上了公主,怎的也不讓小姐跟着沾光。”說話的是吳書玉的貼身丫鬟。

“你若再胡說,就去宮嬤嬤那裡領十板子。”吳書玉纖細的手指撫在光潔的書頁上,好似一朵盛開的玉蘭花。

“小姐……”那丫鬟有些委屈地道。

“徐家小姐與我也不過幾面之緣,說過的話加起來都不過百句。本就不是至交,人家憑什麼提攜我。”吳書玉雖如此說,心裡卻有點不舒服。

她倒不是不舒服麗姐兒與公主交好,卻沒叫上她湊趣,而是覺得麗姐兒此人口口聲聲潔身自好,行事卻大不相同。這才幾天,居然把皇后娘娘的命根子給巴結好了,如今大公主口口聲聲“姐姐”叫的親熱,嬌嫩的聲音格外刺耳。

“不過是巴結上了大公主,虧她如此招搖。”姚雅娘很不屑。

“要不小姐您尋個藉口過去?”姚雅娘身邊的丫鬟出主意。

“本小姐是讀書人家出身,可不是那軟骨頭的,出身書香門第,卻一點節操都沒有,竟巴結着貴人,行小人之事。怎麼,你也想我跟她似的?”姚雅娘眉毛一挑,顯得很生氣。

“奴婢不敢。”那丫鬟誠恐誠恐的,大氣都不敢出。

“她可真是好命,我是萬般敵不過她的。”鄭敏兒自聽到吳王世子進宮討要她做侍妾後,心急如焚,好容易給吳王妃遞了信,卻遲遲不見消息,心早涼了半截,猜到了結果。

“小姐不必如此憂心,事情還沒到最後一步。”說話的丫鬟是自小跟着鄭敏兒,與鄭敏兒最親近。

“是,不錯,還沒到最後一步。”鄭敏兒原本無神的雙眸突然乍現出一道光彩,素手成拳,似乎打定了什麼主意。

“這徐麗人到底什麼來頭?衆人都說她是鄉下人,她自己也這麼說,難不成是我忽略了什麼?”劉子妤越想越焦躁。

她恐怕是這些秀女中與徐麗人關係最惡劣的人。她現在迫切地希望徐麗人倒大黴,否則她就是最倒黴的那個。誰知道那徐麗人會不會對她暗中使絆子啊?

“聽聞徐小姐的姑母是沐恩伯夫人。”那丫鬟想了半天道。

“這我早知道了。”劉子妤不耐煩地道。

“徐小姐的外祖父是帝師,現如今位列九卿之一。”那丫鬟接着道。

“不能說點新鮮的?這些我也知道了。”劉子妤心情惡劣。

劉子妤認爲徐麗人這些靠山都不足爲慮。都敵不過她哥哥地位高,權勢大。因爲找不到原因。劉子妤心裡沒底,格外焦慮。

“這徐麗人果然是個本事的,我沒得罪她,果真是明智之舉。”王如珍與衆秀女調侃道。

王如珍表面平靜,心裡卻煩的很。她覺得自己是被劉子妤這個表親給連累了。因着劉子妤,她既不能與徐麗人套近乎,也不能與徐麗人保持良好的關係。總之做什麼都是錯。

“可不是嘛,要不怎麼說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呢。平時安靜的跟個什麼似的,如今竟把內廷最有權勢。最得寵的貴人給巴結上了。得虧徐麗人與皇家是本家,要不然可不成精了!”一位貴女不雅地翻了個白眼道。

“你這話說的酸,一屋子醋味,還是開窗戶散散的好。”說話的秀女打定主意要去和徐麗人套近乎。

“喲,敢情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我是斷沒臉面求上前去的。”那貴女很不屑離去了。

“妹妹要去徐家妹妹那裡坐坐,王家姐姐可要去湊個熱鬧?”說話的秀女已然等不及了。

王如珍笑笑道:“還是妹妹自己去吧,我是斷沒那個臉面能去的。”

那位秀女笑笑便走了,卻不料她連徐麗人的門檻都沒進,就被公主身邊的郭公公給趕走了。

“公主身嬌肉貴。閒雜人等一律不見,真出個好歹,雜家可是擔當不起的。”郭公公皮笑肉不笑地擋了不下十幾個秀女,任誰都沒面子進去。

“公公辛苦了。”那秀女的丫鬟遞上來一隻香囊,輕飄飄的,裡面是一張銀票。

郭公公嫌棄地看都不看一眼道:“各位主子,可別難爲雜家啊,雜家也是奉命辦事。”

秀女的臉色僵了好一會兒,才帶着丫鬟回了房。在宮裡,銀錢是必不可少,且無往而不利,偏偏今天踢了鐵板,竟不管用了。

躲在房裡的衆秀女見這個也沒能進去,心情都大好,心裡極平衡。都進不去,或者是都能進去,一視同仁,心裡纔會舒服。

自從大公主喜歡上了麗姐兒制的畫冊,就天天準時到麗姐兒這裡來報到,讓麗姐兒苦不堪言,卻什麼都不敢說。一旁的郭公公一直對着麗姐兒橫眉冷對,麗姐兒明白她是必須要把大公主給哄好的,否則有什麼下場可想而知。

於是麗姐兒開始挖空心思,尋有意思的事與大公主玩耍。大公主聰明活潑可愛,特別像麗姐兒在山裡養的兔子,很難不讓人喜愛,於是麗姐兒把大公主當作甜蜜的負擔,天天帶着她玩,日日都不重樣的。今天熬糖做餅乾,明天鬥花草畫畫,後天拿了葉子牌,玩抓牌湊對。這天麗姐兒用質地較硬的花箋畫圖,玩抓鬼。大公主在內廷多年,唯有這幾天過的最開心,臉上的笑容不斷,別說常在身邊的郭公公,就是帝后瞧見了也跟着高興。麗姐兒到不敢帶着大公主去室外進行運動遊戲,生怕磕着碰着她不好交待,於是室內遊戲成了大公主的主流遊戲。

“今天玩什麼?”大公主興致勃勃,精神很好,一點都不覺得累。

麗姐兒想想道:“今天別玩了,做好吃的給你好不好?”

“做什麼好吃的?”大公主有一點好,就是從不難爲麗姐兒,麗姐兒說什麼就是什麼。

“做凍糕給你吃。把太醫請過來,問問太醫,公主玉體能不能吃。若能吃就做,不能吃就想別的花樣。”天漸漸熱了,麗姐兒想着凍糕在蘇州賣的好,大公主這樣的小孩子也會喜歡的。

“好!”大公主喚了郭公公來吩咐。

麗姐兒先把食材說了一遍,又將製作方式說了一遍。又怕其中有什麼差錯,就白紙黑字地寫了一遍,交給了郭公公。待太醫來了。郭公公又把那張紙給太醫,太醫點頭了。這纔開始做。

凍糕好做,鬆餅也好做,只是冰凍的時間卻長,麗姐兒就帶着大公主吃午飯。

“那本就是種甜點心,不能當飯吃。”麗姐兒道。

大公點點頭,就向廚房要了份辣炒年糕,竟是連吃了四五天。依舊不膩了。

“公主,還吃年糕啊?”郭公公爲難地問道。

“本宮喜歡!”大公主仰着脖子道。

“還是別吃年糕了,總吃沒意思。不如吃些清淡的,鮮蝦餛飩怎麼樣?”麗姐兒也勸道。

“那好吧。”大公主對麗姐兒很寬容。

麗姐兒對郭公公笑笑。郭公公也對麗姐兒笑笑,笑容很溫和。

公主所用的午膳定例自然不是麗姐兒能比的,可因爲麗姐兒近來與公主常在一起用膳,掌管羣芳殿廚房的領頭再不敢讓麗姐兒拿銀子討要吃食。反而怕麗姐兒得了貴人眼而清算舊恨,故而在飲食中下了大功夫。花了好多心思。近來麗姐兒的飲食又一度質量和數量上漲,麗姐兒曾在三頓飯中,發現了人蔘,鮑魚和翅肚,這讓衆人都倍感驚訝。

公主和麗姐兒分桌而食。大公主不好好吃飯,吃東西和小貓一般。可麗姐兒則食量大,食慾好,每天都要將喜愛的菜色吃到露出盤子底。許是因爲麗姐兒吃飯香,公主也跟着食量漸大,臉頰愈發紅潤了,胖嘟嘟的,比以前還有可愛。

用過午膳後,大公主直接在麗姐兒這裡午歇,直到下午起了才吃到制好的凍糕。

“這東西到底是寒涼,夾在熱乎乎的鬆餅中,中和一下,味道也更好。”麗姐兒親自舀了一勺凍糕塗在鬆餅上,又夾了一片鬆餅給大公主。

大公主笑盈盈地接了,小口小口地咬着吃,不一會兒就都吃光了。

“真好吃。”大公主眼睛都亮了。

“記住,這東西不能多吃。”麗姐兒這話不僅僅是說給大公主聽的,還是說給郭公公聽的。

“現在吃的凍糕是杏子味的,你若喜歡橘子味的,就把杏子換成橘子就好。”麗姐兒解釋道。

“我喜歡吃辣年糕味的。”大公主笑嘻嘻地道。

“這個恐怕不好辦。”麗姐兒爲難地道,“我只換過水果,蜂蜜,或是芋頭,南瓜。”

……

就這樣,麗姐兒帶着大公主玩,不知不覺離出宮的日子沒幾天了。看着宣紙上僅剩幾朵的墨色桃花,麗姐兒一方面心情好,因爲能回家了;另一方面看着大公主的笑臉則心情沉重。大公主並不驕矜,性情也可愛,爲人不刁蠻,麗姐兒多少有些捨不得,且不知該如何與大公主道別,是麗姐兒想破頭都沒想出來的。

“小姐,那個鄭敏兒在御花園巧遇了皇上和太子,被皇上的貼身內侍給送回來了!”碧草跑的滿頭大汗,呼哧帶喘地將此事告知麗姐兒。

“她瘋了。”麗姐兒震驚片刻後,只道出這麼一句話。

不用想都知道鄭敏兒這是豁出去了。麗姐兒纔不相信什麼巧遇呢,這根本就是一齣戲嘛。鄭敏兒當真不給自己留退路,這樣的人實在是超出人的想象,不知該說她具有冒險精神,還是她本身就是個定時炸彈。

鄭敏兒是羞答答地回來的,滿面紅光,一瞧就是動了春心了。麗姐兒看的目瞪口呆,姚雅娘滿眼的不屑,吳書玉神情複雜,王如珍倒是神色平靜,劉子妤則覺得鄭敏兒搶先一步,讓她失了先機。而坤寧宮的皇后,則臉色難看,順手砸了一隻茶碗。

第三百七十五章 別院第一百四十八章 丸藥第五十三章 危機(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宴請(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歸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喜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偶遇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四十三章 嫁妝第一百一十四章情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送信第三百三十二章 流言第二百二十一章 龍舟第三百零五章 退路第二百零三章 航行第六十六章 正月第二百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章 忐忑第三百四十章 惜福第二百五十四章 流言第八十二章歸來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彆扭第二百五十章 上香第二百八十八章 差錯第一百八十九章 出閣(三更)第二百五十七章 辦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特產第二百零七章 挑人第一百二十六章盤算第一百四十六章 勞累第一百四十一章 通途第一百七十九章 驚聞第三百五十一章 宮牆第二百三十三章 興隆第一百八十四章 暗敵第十四章 生病第四十五章 大雪第三百二十一章 死胎第三百六十二章 出宮第二十六章 渚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醉(上)第一百二十一章猜測第一百二十七章善待第二百八十八章 差錯第一百零九章野菜第六十九章 將養第二十二章 往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炙熱第一百八十九章 出閣(三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河第二百五十六章 警告第三百七十五章 別院第三百四十章 惜福第二百三十八章 教育第九十九章離去第六十八章 不接第二十九章 茶寮第二百零五章 水鄉第二十九章 茶寮第二百五十二章 搬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網第二十二章 往事(上)第十一章 家僕第三百六十章 彆扭第二十六章 渚江第一百七十三章 伯爺第二百一十二章 節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花宴第八十六章入秋第二十三章 往事(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船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放人第三百零六章 謀逆第二百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一章 防備第六十一章 新年 (上)第一百零八章新帝第二百七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宮牆第三百六十章 彆扭第一百五十九章 相看(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差錯第一百四十一章 通途第一百八十四章 暗敵第五十三章 危機(下)第三百三十章 後續第一百一十八章開葷第二百六十一章 揚州第六十八章 不接第二百四十章 訓斥第三百零五章 退路第一百三十三章名正第一百四十五章 相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龍舟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第一百一十八章開葷第二百四十七章 經商第三百七十四章 回門
第三百七十五章 別院第一百四十八章 丸藥第五十三章 危機(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宴請(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歸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喜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偶遇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四十三章 嫁妝第一百一十四章情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送信第三百三十二章 流言第二百二十一章 龍舟第三百零五章 退路第二百零三章 航行第六十六章 正月第二百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章 忐忑第三百四十章 惜福第二百五十四章 流言第八十二章歸來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彆扭第二百五十章 上香第二百八十八章 差錯第一百八十九章 出閣(三更)第二百五十七章 辦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特產第二百零七章 挑人第一百二十六章盤算第一百四十六章 勞累第一百四十一章 通途第一百七十九章 驚聞第三百五十一章 宮牆第二百三十三章 興隆第一百八十四章 暗敵第十四章 生病第四十五章 大雪第三百二十一章 死胎第三百六十二章 出宮第二十六章 渚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醉(上)第一百二十一章猜測第一百二十七章善待第二百八十八章 差錯第一百零九章野菜第六十九章 將養第二十二章 往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炙熱第一百八十九章 出閣(三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河第二百五十六章 警告第三百七十五章 別院第三百四十章 惜福第二百三十八章 教育第九十九章離去第六十八章 不接第二十九章 茶寮第二百零五章 水鄉第二十九章 茶寮第二百五十二章 搬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網第二十二章 往事(上)第十一章 家僕第三百六十章 彆扭第二十六章 渚江第一百七十三章 伯爺第二百一十二章 節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花宴第八十六章入秋第二十三章 往事(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船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放人第三百零六章 謀逆第二百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一章 防備第六十一章 新年 (上)第一百零八章新帝第二百七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宮牆第三百六十章 彆扭第一百五十九章 相看(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差錯第一百四十一章 通途第一百八十四章 暗敵第五十三章 危機(下)第三百三十章 後續第一百一十八章開葷第二百六十一章 揚州第六十八章 不接第二百四十章 訓斥第三百零五章 退路第一百三十三章名正第一百四十五章 相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龍舟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第一百一十八章開葷第二百四十七章 經商第三百七十四章 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