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苗劉兵變(2)

當下各人無話,默坐堂中等候消息。

他們在聚集此地之前,早就在各營傳話,安排心腹將士挑唆禁軍,都道:“明日殺掉王淵和康履,富貴共享,分掉奸臣的家產,而朝廷法不責衆,也拿大夥兒沒有辦法。”

如此鼓動,再加上王淵很是不得人心,諸營鼓譟,軍心立時不穩。

這王淵原本也是個人物,原本也是西軍出身,善騎射,多智謀,在童貫的統領下,破西夏,擊方臘,還是在徽宗朝時,就是個有名的大將。正因如此,在趙構即位之後,他又是第一批投效的大將,立刻成爲趙構的心腹,極爲倚重。

在建炎年間,所謂的中興四大將並沒有嶄露頭角,岳飛剛剛出頭,正在泰州做鎮撫使,所謂的岳家軍並沒有成型;韓世忠、劉光世新敗,收攏殘兵,沿江佈防,雖然都位列總管、節度,其實此時在趙構心中,還並沒有王淵更受信重。

只是此人自靖康亂後,性格突變,畏敵如虎,不欲與敵接戰。趙構在揚州敗後,原是要接受韓世忠等人的建議,在鎮江落腳,沿江待敵。

而王淵卻是持相反的意見,只說臨安有重江之險,建議趙構到臨安落腳。

趙構害怕敵軍,並不在他之下。兩人一拍即合,於是自揚州一路南逃,直到臨安。王淵本人,也被委以重任,擔任樞密院使、御營都統制。

在揚州渡江之時,他掌握海船舟師,卻並不肯拿大船來運送將士,也不去運送百姓,而是將所有的大船裝上自己積累的財物,運送過江。

此事過後,他在軍中積累的威信人脈,盡數喪失。

苗傅、劉正彥原就對他被皇帝信重,青雲之上而不滿,又因着此事,更加憤恨。

加上內侍省押班康履藉着皇帝寵信,與王淵勾結一氣,威凌禁軍諸將之上,初到臨安時,這些宦官顧不得兵荒馬亂,竟然大張旗鼓,在錢塘江觀潮,如此做法,更令得全軍上下,怒不可遏。

房內的燈花終於暗淡下來,白紙糊就的窗外,透出幾縷鮮紅色的光線。

劉正彥吹滅油燈,房內先是暗黑一片,過不多時,便又漸漸明亮起來。他推門出去,只見天空碧空如洗,遠方紅日噴薄而出,竟是一個大大的晴天。

他心中大喜,卻並不露聲色,只是吩咐家人,送上酒飯,給彙集來的禁軍將領們食用。

今日朝會,以苗傅和劉正彥的身份並不需要參加,等王淵等人下朝之後,纔會點集諸將,讓他們彙報軍務。

衆人掐算時間,等待不遠處宮內的鐘聲響起,苗傅豁然站起,沉聲令道:“各位兄弟,滅賊就在今朝!”

“是,謹遵將軍之令!”

苗傅微微一笑,目視劉正彥道:“劉將軍還有什麼話說?”

劉正彥道:“別無他話,誅惡必盡而已。”

苗傅重重點頭,笑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劉正彥心中不悅,知道對方別有他指,卻也不好做聲。他的父親劉法,原本是西軍大將,在童貫手下時,因被強迫出戰而戰死,那王淵原是劉法部下,念着老上司當年的情份,將劉正彥推薦至禁軍任職,其實對劉正彥頗有私恩。

他也知道苗傅對自己並不完全放心,而禁軍多半的將士,也是以苗傅爲首。此次自己跟隨苗傅起事,卻正是不想久居人下。

大丈夫不爲五鼎食,當爲五鼎烹!

劉正彥露出一絲獰笑,惡聲惡調的向着自己的幾個心腹大將令道:“出發,到城北橋!”

城內治安防禦,皆以這兩人爲首。他們早有準備,大量的禁軍將士早就被調集到城北橋一帶,等他們帶着幾百心腹趕到,已經有近八千將士,埋伏在道路兩側。

城北橋一帶地處宮城外圍,並沒有百姓居住,而且在禁軍出動時,隔的不遠的百姓也知道大事不妙,變亂將起,衆人都是關門閉戶,不敢出門。

偶爾有路過的百姓或是低級官員,都被埋伏的禁軍或是殺害,或是看押,不準任何人走漏消息。

待到散朝時分,陸續有官員自宮中出來,城北橋又是必經之地,凡有路過的,哪怕是位居右相的汪潛善,雖然在大隊的僕從和士兵的保護下,仍然被禁軍攔阻下來,不讓他繼續行進。

此人生性詭詐,頗有心機,一見事情不妙,當下顧不得擺自己的丞相駕子,問清事變緣故之後,卻是向着苗傅和劉正彥連連拱手,讚道:“諸位肅清朝中奸氛,仗義起兵,汪某佩服,佩服。”

諸將原本有意將這個主和派的大官一併殺掉,被他這樣一攪,卻一時下不得手。

苗傅也不想殺害文官大員,王淵怎麼也是武將,殺他算是武將集團的內鬥,若是殺掉文官,只怕將來未必能有好收場。

大宋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不曾有武將犯事,更不曾有文官至宰相者而被誅殺的,他卻也不想幹犯大忌,得罪整個士大夫集團。

汪潛善一見如此,知道暫時得保性命,立刻躲回轎中,連連擦汗,不敢再多說半個字。

除他之外,諸多下朝的大員皆被看押,無人走脫。

苗傅心中卻是焦躁,雖然拿住不少官員,那王淵卻是不在。若是被他知道風聲,逃出城外,以他在軍中的資歷,調動駐外的大軍前來平亂,自己和劉正彥絕難相抗。

正煩躁間,幾個禁軍將領眼尖,連連叫道:“王淵來了!”

苗傅渾身一震,揮手令道:“速去,將他拿來!”

他一聲令下,幾百個如狼似虎鮮甲亮盔的禁軍將士立刻擁搶上前,將王淵身邊的衛士從人驅散,將他拉落下馬來。

王淵自朝中出來,雖然感覺氣氛不對,卻也不曾想到,竟會是一場宋朝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兵變。

今天我過生日,晚上回來早更新,回來遲明天補吧。

第三十二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7第86章 峰火太原第158章 封賞之道經略關陝2身返故國8第135章 進擊第146章 精忠岳飛第139章 前夜第二十六章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十九章第134章 點將第51章 潼關大戰(11)第62章 白龍魚服第120章 出使第62章 白龍魚服第52章 潼關大戰(20)第129章 巧笑嫣然話典故經略關陝27第四十五章第51章 潼關大戰(9)第62章 白龍魚服第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二 卷身返故國1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54章 攻伐河東第51章 潼關大戰(13)第52章 縱論天下第156章 大勝第二十八章第134章 點將第105章 詔見第三十八章第138章 接戰第一 卷蒙塵北國17第156章 大勝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97章 爭執第75章 兄弟別離第116章 兄弟辯論第一 卷蒙塵北國20第121章 壯懷激烈經略關陝20第十九章第55章 李顯忠第9章 講四講經略關陝2身返故國6第四十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8第171章 殊死一搏第51章 潼關大戰(13)第117章 論劍第79章 攘外先安內第117章 論劍第161章 攻心爲上第121章 壯懷激烈第一 卷蒙塵北國8第11章 苗劉兵變(3)第52章 潼關大戰(15)第131章 坐看風雲經略關陝11第138章 接戰第四十章第174章 父子相見第165章 翻越太行第二 卷身返故國1第一 卷蒙塵北國19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113章 柳暗花明第十三章第二 卷身返故國3第172章 殘陽映血第一 卷蒙塵北國6經略關陝11第11章 苗劉兵變(2)身返故國7第51章 潼關大戰(11)經略關陝8第一 卷蒙塵北國11第5章 政事堂第四十四章第172章 殘陽映血身返故國7第68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89章 中伏第四十五章第138章 接戰經略關陝16第146章 精忠岳飛第52章 縱論天下經略關陝5第一 卷蒙塵北國19第52章 潼關大戰(21)第87章 胸有成竹第100章 父子
第三十二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7第86章 峰火太原第158章 封賞之道經略關陝2身返故國8第135章 進擊第146章 精忠岳飛第139章 前夜第二十六章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十九章第134章 點將第51章 潼關大戰(11)第62章 白龍魚服第120章 出使第62章 白龍魚服第52章 潼關大戰(20)第129章 巧笑嫣然話典故經略關陝27第四十五章第51章 潼關大戰(9)第62章 白龍魚服第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二 卷身返故國1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54章 攻伐河東第51章 潼關大戰(13)第52章 縱論天下第156章 大勝第二十八章第134章 點將第105章 詔見第三十八章第138章 接戰第一 卷蒙塵北國17第156章 大勝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97章 爭執第75章 兄弟別離第116章 兄弟辯論第一 卷蒙塵北國20第121章 壯懷激烈經略關陝20第十九章第55章 李顯忠第9章 講四講經略關陝2身返故國6第四十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8第171章 殊死一搏第51章 潼關大戰(13)第117章 論劍第79章 攘外先安內第117章 論劍第161章 攻心爲上第121章 壯懷激烈第一 卷蒙塵北國8第11章 苗劉兵變(3)第52章 潼關大戰(15)第131章 坐看風雲經略關陝11第138章 接戰第四十章第174章 父子相見第165章 翻越太行第二 卷身返故國1第一 卷蒙塵北國19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113章 柳暗花明第十三章第二 卷身返故國3第172章 殘陽映血第一 卷蒙塵北國6經略關陝11第11章 苗劉兵變(2)身返故國7第51章 潼關大戰(11)經略關陝8第一 卷蒙塵北國11第5章 政事堂第四十四章第172章 殘陽映血身返故國7第68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89章 中伏第四十五章第138章 接戰經略關陝16第146章 精忠岳飛第52章 縱論天下經略關陝5第一 卷蒙塵北國19第52章 潼關大戰(21)第87章 胸有成竹第100章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