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詔見

虞允文微微一笑,從容答道:“已故折太尉長女折月秀,早有風聲傳出帝意在伊,前日終於從內廷傳出風聲,陛下已經稟明孟太后,太后亦是贊同,納采、問名、納吉之後,前日派趙樞使前去折府納徵,婚期就定在十日之後,到時候趙樞難免還要去代帝親迎。”

“折月秀……”

岳飛略一沉吟,便知道這是皇帝爲了拉攏西軍和蕃軍的又一舉措。

折家西軍世將,又有党項人的身份,陝甘六路中很多部曲中最有戰鬥力的,都是由党項人所組成的蕃軍。娶一個折月秀,又可以安慰根深蒂固的折家、楊家,對其餘種家、桃家都有心理上的撫慰作用,整個西軍中,折家也是人脈極廣,折家的不世英才折彥質現下還單統一軍,是禁軍中赫赫有名的戰將。皇帝迎娶折家女子,西軍中這些與折家關係錯蹤複雜的軍伍世家,勢必更加忠忱效力,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朝野上下,自然也沒有會有不滿。

其實宋廷立後,多半娶禁軍世家的女子,不過極少有西軍,多半是開國幾個大將的後人,象趙桓這樣迎娶一個党項世家的女子,雖然折家早就漢化,與漢人無異,自己也將自己視做漢人,究竟還會引發物議,不會得到贊同。

虞允文一眼覷見岳飛臉上神情,知道這個統兵大將心中所思。他微微一笑,心中明知是趙桓在上元燈會時相識折月秀。然後在多次宮宴中又與這折家女交談傾心,這才力排衆議,決定冊立她爲皇后。

只是此事說來簡單,卻又會影響到趙桓聖明天子的形象,而想到自己結親也是父母媒之言,權衡家族利弊,若敢說是相中了哪家女子,勢必有損清名。那些情情愛愛的故事。宋人自然有話本傳世,不過並不能見容於世大夫之家,皇帝談情說愛,那自然更加不妥。

所幸歪打正着。冊立折月秀正合當前大局,又解決了趙桓無有皇后被人詬病的不妥之處,又着實令西軍系統的將領們歡喜。

至於更不能言者,就是西軍的人成爲皇后,也使得岳飛頗受重用的風光而引發的不滿,也稍稍平息下去了。

卻聽岳飛又笑道:“趙樞相被從潼關召回,京報在我動身前就報了,我還以爲樞相回京別有重用,不成想是爲了回來做冊封大使。”

虞允文也笑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趙樞相畢竟是宗室。自靖康二年後,京中宗室被金人抓捕一空,現下全在五國,諸王公不在,以趙相公的身份。來做這件事也是理所應當。”

岳飛忍不住問道:“不知道上皇迎回一事如何了?一路上匆忙趕路,一直不通消息。”

當着這個當今天子第一信臣。對方卻又是後起之秀,岳飛顧忌少了許多,不免又問起自己關心的大事。

虞允文身在機樞,甚得趙桓信任,費倫地情報也看了許多。對上京的情形也比旁人多知道許多。只是情況錯蹤複雜,他一時也說不清楚。

當下只得沉吟着答道:“金人現下主戰主和之爭甚烈。金主吳乞買不能壓制,況且正是病重,能不能活命還在兩可之間,戰和兩派之所以不曾鬧大,還是因爲吳乞買死後繼位人未定,兩邊摩拳擦掌,都得在這第一大事上站穩腳跟的原故。”

岳飛又問道:“那麼依大人所見,何人能繼承金國王位?”

“應當是完顏哈剌。”

這件事虞允文最爲關注,研究判斷費了不少心力,金國上層中沒有嫡長子的傳統,也沒有立太子或是父位子承地傳統,不過滅遼之後已經開始漢化,從吳乞買開始,帝王威儀和中央官制就漸從漢制,雖然沒有廢除諳班勃極烈制度,不過金主吳乞買曾經有意立自己兒子爲諳班勃極列時,卻遭到掌握重兵,在朝中勢力極大的太祖諸子的反對,吳乞買也沒有辦法,就是中原漢人中父子相承的習俗漸漸侵蝕至女真部落,直接改變了諸多宗室親貴的心理。

在這樣的情形下,吳乞買連自己兒子也立不得,再傳諸弟也不可能。不管戰和結果如何,手握重權的太祖諸子,絕對不會容忍帝位再落入旁人之手。而太祖諸子中,宗峻身爲嫡長子早就逝世,宗輔、宗幹、宗弼、宗磐等人都已年長,互相不服,無論是誰成爲諳班勃極烈,都會引發一場極大的動亂。在這樣的局勢下,各方勢必妥協,而最好的人選,就是一直很受矚目的宗峻長子合剌了。

合剌剛過十歲,年紀幼小不能理事,自身又是太祖的嫡長孫,身份地位沒話說,繼位之後,諸事又仍然諸位叔王掌握,這樣一來,自然是繼位的不二人選,諸方勢力有實心擁立的,縱是心有不甘,也不會強烈反對。

虞允文說地如此詳實有據,不但岳飛聽的專注,便是其餘各人,也都是默不作聲,直待他說完,各人仍是兀自發呆。

半晌過後,岳飛笑道:“若是這般倒好,主少國疑,又逢國喪,金人勢必有要困頓數年不能翻身。這樣一來,上皇多半會被送回。身爲人臣,當真是歡欣鼓舞之至。”

虞允文沒有他這麼“純粹”,聽得岳飛地話,心底裡暗自苦笑一聲。

身爲趙桓信臣,爲君主計,自然是不迎回趙佶爲好,可是皇帝身爲人子,勸他讓老子留在北國受苦,這樣的話卻也說不出來。況且趙桓自己從未表示意見,虞允文多次試探,趙桓也只是說靜觀其變即可,絕對不肯插手。這樣一來,他有心勸說,也是無有話說的餘地。

心裡苦笑,陪着岳飛“歡欣”了一陣,兩人卻又提及西夏情形。

虞允文曾經奉命出使,岳飛又是方面大將,兩人都深知宋軍缺乏戰馬,就是因爲唐時的養馬的河套地區被西夏戰據所故。只是一個深知皇帝有意對夏用兵,一個卻只是恍惚猜測,虞允文不得帝命,自然不敢透露太多,只得與岳飛隨意閒聊罷了。倒是他博聞強記,所見高超,岳飛強於用兵,山川地理民俗無不關注,只是向來與金人作戰,又不是西軍出身,對夏國情形不是很瞭然,聽得虞允文詳細介紹,卻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他清早來到,與虞允文閒話至晌午,內廷一直沒有消息傳來,虞允文便命人擺飯,笑道:“已經是晌午了,陛下這會子想必也要用膳,多半不會召見,不如咱們就在這裡略用一些,再繼續詳談的好。”

岳飛自然答應,因又見岳雲等人一直站在自己身後,此時不是公務不必太過拘謹,便向虞允文一一介紹清楚,各人說笑閒話,準備入席吃飯。

正忙亂間,卻又有幾個內侍省地宦官來到,也不要人傳稟,便直接進了內堂,因見滿屋的大將圍着虞允文說話,這幾個宦官都不識得,爲道的便向虞允文笑道:“官家演禮已畢,聽說岳飛到來,特命咱們來傳請,不知道是哪位?”

虞允文先是愕然,然後又轉頭向岳飛笑道:“陛下如此看重,竟是演禮一完就傳請,大帥不可怠慢,快些前往宮中去吧。”

岳飛心中也是緊張,當下站起身來笑道:“既然如此,這便入宮就是。”

幾個小宦官此時也認出岳飛,一個個拿眼去看,卻見他年紀並不很大,相貌卻是英偉不凡,氣度從容自信,宋時宦官與前朝不同,是以着外朝制度管理,宦官亂政輕慢大臣的事幾乎沒有,童貫一時風光最終落了個沒下場,而趙桓對宮中殘留的宦官管束也是極嚴。各人也不敢怠慢,一個個向着岳飛見了禮,見岳飛就要跟隨而來,便又笑道:“官家還說了,請嶽總管的長子岳雲少將軍一起入宮相見。”

岳飛極是意外,又想到兒子官職是皇帝親自下詔提升,想來是皇帝極爲賞識,當下連忙應了,父子二人出門上馬,跟隨着一衆宦官向着城中禁宮方向而去。

樞府所在原就是皇宮外圍,各人又都騎馬,只不過一刻功夫,便已經到得宮室之外。

岳飛眼見得長安宮室範圍,心中默算整個宮室大小,過不多時,便轉身向着岳雲道:“陛下儉省之名果不虛得,長安宮室雖然多次整修,其實規模不及當日東京的十分之一。”

他頓了一頓,又道:“便是比之當日康王的行在,亦是不如。”

見岳雲頷首點頭,前頭的宦官已經下馬在宮門處等候,岳飛也自下馬,卻又吩咐岳雲道:“你年紀小,陛下知道你一些英武之名,必定會誇讚於你,切切不可有驕矜自滿之意,亦不可喜露顏色,曉得麼麼?”

岳雲本就少年老成,這幾年跟隨岳飛在行伍之中,調教的越發深沉,自己官至統制,父親卻總是拿自己當小孩子來吩咐照拂,心裡暗笑,卻是板着臉答道:“父親吩咐的是,兒子省得了。”

“嗯。”

岳飛滿意的一點頭,當先向着宮門處大步而去。

第76章 上元夜第1章 秦檜南歸第56章 將軍無義第四十章第112章 收發自如第四十二章第109章 車陣第三十六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4第94章 興亡百姓苦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157章 親臨太原經略關陝6經略關陝12第一 卷蒙塵北國12第148章 朱仙鎮經略關陝4第52章 潼關大戰(18)身返故國7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95章 入城第三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7第96章 岳家軍第92章 夜襲第129章 巧笑嫣然話典故第134章 點將第81章 驛站經略關陝26第一 卷蒙塵北國11第八十二章第150章 陣斬萬戶第56章 將軍無義第160章 置之以法第154章 再見鐵浮第51章 潼關大戰(13)第二十五章第142章 鐵騎狂飆經略關陝23第四十二章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51章 潼關大戰(8)第65章 出巡第一 卷蒙塵北國7第107章 步人甲第170章 苦鬥第一 卷蒙塵北國17第144章 戰勝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經略關陝23第51章 潼關大戰(8)經略關陝19經略關陝3第57章 傳令第108章 突火槍第51章 潼關大戰(5)身返故國2第121章 壯懷激烈第四十二章經略關陝18第9章 講四講第四十五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8第84章 君臣協力第92章 夜襲經略關陝1第118章 擬詔第二十九章第51章 潼關大戰(8)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119章 罷相第153章 臨穎決戰第133章 大戰在即經略關陝2第51章 潼關大戰(14)第二十九章第60章 雪夜夜話第106章 初見岳飛第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經略關陝26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11章 苗劉兵變(2)第一 卷蒙塵北國13第一 卷蒙塵北國13第三十四章第121章 壯懷激烈第四十四章第73章 戰場搏奕第三十二章第115章 鄆王楷第76章 上元夜第51章 潼關大戰(5)第71章 疾如電,馳如風第72章 破敵第85章 長安道第116章 兄弟辯論經略關陝6經略關陝9
第76章 上元夜第1章 秦檜南歸第56章 將軍無義第四十章第112章 收發自如第四十二章第109章 車陣第三十六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4第94章 興亡百姓苦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157章 親臨太原經略關陝6經略關陝12第一 卷蒙塵北國12第148章 朱仙鎮經略關陝4第52章 潼關大戰(18)身返故國7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95章 入城第三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7第96章 岳家軍第92章 夜襲第129章 巧笑嫣然話典故第134章 點將第81章 驛站經略關陝26第一 卷蒙塵北國11第八十二章第150章 陣斬萬戶第56章 將軍無義第160章 置之以法第154章 再見鐵浮第51章 潼關大戰(13)第二十五章第142章 鐵騎狂飆經略關陝23第四十二章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51章 潼關大戰(8)第65章 出巡第一 卷蒙塵北國7第107章 步人甲第170章 苦鬥第一 卷蒙塵北國17第144章 戰勝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經略關陝23第51章 潼關大戰(8)經略關陝19經略關陝3第57章 傳令第108章 突火槍第51章 潼關大戰(5)身返故國2第121章 壯懷激烈第四十二章經略關陝18第9章 講四講第四十五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8第84章 君臣協力第92章 夜襲經略關陝1第118章 擬詔第二十九章第51章 潼關大戰(8)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119章 罷相第153章 臨穎決戰第133章 大戰在即經略關陝2第51章 潼關大戰(14)第二十九章第60章 雪夜夜話第106章 初見岳飛第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經略關陝26第163章 赫赫之功第11章 苗劉兵變(2)第一 卷蒙塵北國13第一 卷蒙塵北國13第三十四章第121章 壯懷激烈第四十四章第73章 戰場搏奕第三十二章第115章 鄆王楷第76章 上元夜第51章 潼關大戰(5)第71章 疾如電,馳如風第72章 破敵第85章 長安道第116章 兄弟辯論經略關陝6經略關陝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