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革職下獄

林哲和清廷的決裂速度之所以越來越快,其中除了林哲想要早日自立外,也和清廷辦練新軍的速度越來越快有關。…≦,

天下局勢都是相互關聯的,林哲加快了擴軍謀圖自立的速度,清廷就更加感到了威脅,於是乎加快支持新軍的新練,而清軍大力扶持新軍的編練,反過來又讓林哲感到了威脅,迫使他加快擴軍的速度。

這些因素都是相互聯繫的,並不是說單獨存在。

眼看着李鴻章在江北地區大肆擴軍,1856年初不過才四五千人,然而如今就已經攀升到了八千人之巨。

同時林哲還得到情報,清廷辦練的八旗新軍也是進展極大,年初的時候清廷大肆整頓八旗新軍,據說把原來的多位將領都是一股腦革職,從而抽調了精幹人員掌管八旗新軍的編練,據說八旗新軍的風氣大有改善。

同時又對京畿等地的綠營進行裁舊練新,練出了一支兩千多人的直隸綠營新軍,被稱之爲‘京畿練軍’。

這支京畿練軍的士兵並不是說直接從綠營部隊裡挑選進來,而是通過裁汰京畿、直隸等地的綠營部隊,騰出軍費來重新招募士兵,然後仿效餘勝軍的軍制編練。

清廷在1856年時期大力編練新軍的舉動讓林哲感到了越來越龐大的壓力,他估計着放任清廷繼續搞新軍的話,說不準歷史上的北洋新軍就會提前出現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林哲已經不願意再等下去了,他要儘快舉旗起兵。然後徹底掌控蘇南、浙北等地,利用這兩地的賦稅來支撐這的擴軍。進而和太平天國、清廷爭奪神州歸屬。

而在這之前,他還得需要一個藉口。一個可以讓自己獲得正義名分的起兵藉口。

而1856年十一月朝廷對江南地區的一系列人事調整就是讓林哲找到了這個機會。

1856年十一月,督辦江南軍務的和春由於一系列的慘敗,以至於江南地區的清軍從三萬多人縮減到一萬人不到,同時他又無法壓制林哲的發展,甚至做主向林哲出售了五百匹戰馬,搞的現在江南地區的清軍只能歸屬在江陰無法動彈,江南大營已經名存實亡。

所以清廷毫不猶豫的將和春革職,同時批准了這幾年一直打醬油的兩江總督怡良因病請辭,這怡良說是因病請辭。但這不過是給他一個臺階下而已,明白人都知道朝廷已經是對怡良的不作爲極爲不滿。

隨後,清廷任命江蘇巡撫黃宗漢署理兩江總督,督辦江南軍務,張國樑林哲依舊幫辦江南軍務。

同時任命李鴻章署理江蘇巡撫,並督辦江北軍務。

黃宗漢當兩江總督,這沒人能說什麼,人家資歷夠足,然而清廷把林哲拋開一邊。直接任命資歷比林哲還輕的李鴻章爲江蘇巡撫?

這就引起了江南地面的極大震動,準確的說是餘勝軍體系內的震動。

早在1854年的時候,當時吉爾杭阿被革職,林哲就是有機會窺視江蘇巡撫一職的。不過機會實在太過渺茫,林哲等人也自知資歷不足。

然而兩年後的現在,林哲已經不是當年的林哲了。儘管年紀、資歷和很多官場大員們比起來不足,但是林哲在江南地區裡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他收復浙北,蘇州。常州,攻下鎮江甚至一度打到天京去的戰功也是不容忽視的。

同時林哲已經官居江蘇布政使,從二品,已經是有足夠的資質當上江蘇巡撫了。

如今朝廷竟然是繞過了林哲,從而任命一個名不經穿的官場新丁,一直在江北打轉的李鴻章爲新任江蘇巡撫,這在諸多餘勝軍將領們看來,這是要打林哲的臉啊,而打林哲的臉,就是打餘勝軍的臉啊。

“哼,朝廷裡盡是一些昏庸無能之輩,我餘勝軍在江南抗賊多年,戰功顯赫,如果沒有我們餘勝軍的話,這江南浙北早已經被賊軍拿下了。而他李鴻章不過是三歲小兒而已,學我們連了幾千人新軍就敢後來居上爬到我們大帥頭上!”施清瑄毫不掩飾他對朝廷的不滿。

從湖州回來上海述職的林安飛也是面帶寒色道:“就是,那些江淮新軍算個屁啊,拉出來不用大帥的第一師動手,我第二混成團就能把他們給滅了。這朝廷讓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擺明了是要輕視我們!”

林安飛如此說。

屋內的第三人徐言青也是皺眉道:“朝廷早已經把我們當成眼中釘肉中刺了,恨不得早日除掉我們,自然是不可能讓我們家大帥當這江蘇巡撫,主政一方了!”

聽到徐言青說的這麼直白,林安飛和施清瑄都是臉色一變,不過他們都沒有對徐言青的話說什麼。

林哲和朝廷不和這已經不算什麼秘密事了,不管是清廷高層還是餘勝軍的高層你將領,大多知道朝廷和餘勝軍之間矛盾重重,而這矛盾來之那裡?

自然是林哲的反意!

只要仔細研究林哲這幾年的舉動,那麼就不難發現林哲試圖謀反的心思。

在1856年十一月份的現在,林哲的謀反之意就如同司馬昭之心一樣,路人皆知,別說當事人的清廷和餘勝軍的高級官員和將領們,就算是太平天國裡的石達開和林成庭都是知道餘勝軍反叛清廷只是時間問題。

只不過這事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是從來都沒有人主動開口說出來過!

如今徐言青說的這麼直白,明顯就是把這些擺在了檯面上,不過他們也都知道,如今屋子內的三人就是林哲的鐵桿,餘勝軍的真正核心高層,都是置餘勝軍的利益高於朝廷利益之上的。

“徐兄你的意思是。朝廷那邊莫非是要先對我們動手?”林安飛當下皺眉道:“如今我們擁兵數萬?他們敢?”

徐言青當即道:“現在動手?他們不敢,但是你們可曾想過。如今朝廷對我餘勝軍就是處處防備了,而太平天國的賊軍雖然現在勢大。但是你我都知道,賊軍不過是烏合之衆,覆滅不過是時間問題!”

“一旦賊軍滅亡,你們是說朝廷下一步要對付的是誰?”

施清瑄當即接口道:“我們餘勝軍!”

“我們餘勝軍擁兵數萬,連戰連捷已經是功高震主,你看看前頭我們今夏收復常州,而徐兄你又攻克鎮江、威逼天京,這等顯赫戰功放在湘軍或者其他官軍手中,至少也得是一個實授巡撫的職位吧。但是戰後不管是大帥還是我等。有哪一個高升了?”

“沒有,別說晉升了,朝廷那邊連表面意思意思的賞銀都不給了!他們對我們的功勞已經視而不見!”

“按我說啊,以後別說升官發財了,恐怕不被鳥盡弓藏就是奇蹟了!”

施清瑄說罷後,林安飛道:“難道我們就這麼坐以待斃嗎?就算我們可以不去主動進攻賊軍,但是恐怕也拖延不了多少時間,根據我們的探子回報,李鴻章的那支江淮新軍可是戰力不弱。就算沒有我們幫忙,估計給他個一年半載的時間,估計他也能夠拿下天京的!”

此時,林安飛拍了拍桌子:“要我說。反正都已經撕破臉皮了,我們直接反他孃的,到時候我們就是開國功臣。封王封侯不在話下!”

此言一出,施清瑄和徐言青對視一眼。徐言青首先開口:“林兄此言深得我意,我徐某人能夠有今天的地位前程。都是大帥給的,只要大帥起兵謀立,我徐某人必定鞍前馬後誓死追隨!”

一旁的施清瑄也是開口道:“不錯,我施清瑄這條命早就賣給大帥了,只要他一聲令下,哪怕前頭是刀山火海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林安飛聽見這兩個人的答話,當即就是心中暗自點頭,看來自己來找他們兩人商議此事是對了。他今天爲什麼要找這兩人提起這些謀反之事,其中是受到了林哲的指使,沒有林哲的首肯他可不找聯絡餘勝軍的核心將領說什麼謀反的事情。

而很明顯,徐言青和施清瑄也都不是什麼笨蛋,自然明白林安飛說這話肯定是有着林哲的首肯或者說暗示。

不過他們自己就對朝廷非常不滿,如果林哲要舉旗謀反的話,他們自然是要追隨的,他們可不像以後被朝廷清算,餘勝軍的老大林哲而被朝廷打壓防備,他們這些餘勝軍的高級將領自然也好不到那裡去。

如其等到以後被清算,還不如現在搏一把,萬一成功的話,一個開國功臣就到手了,封王封侯不在話下。

身爲男兒,那個沒有王相將侯的野心!

“我們幾個自然是不用說道,但是我們餘勝軍裡頭也不是人人都和我們幾個一般對大帥忠心耿耿的,到時候怕是有人要反對啊!”施清瑄如此道。

“哼,現在牆頭草我早就看他們不慣了,現在正好把他們都給清理了!”徐言青一臉的厲色。

這三人一番密談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林安飛出來後,就是直接去了林哲的官邸向他回報此事。

林哲聽罷後,點了點頭:“此事你辛苦了!”

然後他又拿出了幾分文件對他道:“你自己看一看,後續怎麼行動要心裡有數!”

等林安飛看過後,林哲道:“都記下了?”

林安飛點頭,林哲當即就是把這幾份文件投入壁爐化爲煙塵。

等林安飛出去了後,林哲習慣性的站在窗前,窗外的黃浦江依舊繁華,只是這種繁華還能持續多久?

自己成功的話繁華應該能繼續下去,但是如果自己失敗了,恐怕窗外的繁華也會隨着自己的失敗而消散吧!

數天後,上海商貿區迎來了一支欽差隊伍,只見欽差大人帶着大隊人馬大搖大擺的進入商貿區衙門後宣讀聖旨。

而這份聖旨一宣讀就是引起了渲染大波,爲什麼,因爲這份聖旨竟然是說林哲擁軍謀反,當即革職下獄,其餘餘勝軍一衆高級將領也是清一色以謀反大罪革職下獄,餘勝軍諸部就地遣散云云!

ps:今天上來一看發現多了個舵主‘仲鬼’,被感動的稀里嘩啦,半天沒回過神來!

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59章 句容馬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90章 騎兵出擊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51章 團練大臣第391章 進城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700章 戰爭,起!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68章 十萬兩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318章 面聖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25章 廣德激戰第232章 奏摺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343章 侯客室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
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59章 句容馬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90章 騎兵出擊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51章 團練大臣第391章 進城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700章 戰爭,起!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68章 十萬兩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318章 面聖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25章 廣德激戰第232章 奏摺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343章 侯客室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