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

新型步槍的選型,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測試的數據進行選擇,而這些數據已經是明顯寫在了測試報告書上。

隨後就是聽從具體使用步槍的士兵們的反饋。

如此一番程序過後,林哲發現這五款步槍在性能上的差距實際上並不大,具體有所差別的是製造成本以及可靠性上。

再者就是外觀上的區別。

基於後世的記憶,林哲首選就是把兩款步槍給排除掉的,而有意思的是,這首先被派出的都是皇家武器公司的產

這讓旁邊皇家武器公司的負責人臉色瞬間就是變得不太好,被淘汰也就算了,竟然還是第一步就被淘汰。

接下來的這三款步槍,在林哲看來是大同小異,一番取捨後,林哲又是把湖廣武器公司的設計給派出了,理由很簡單,他們的槍支成本要比其他兩款高了一些。

剩下來就是北方武器公司以及廣盛機械公司的設計了。

這兩款設計的性能、成本以及部隊反饋的可靠性等都是不相上下,而外形也和林哲印象當中的後世步槍差不多,所以就是一時間有些猶豫。

不過一番猶豫後,還是把廣盛機械公司的設計給排除掉了,儘管國防工業並沒有說不讓民營資本進入,但是民營資本的的實力,尤其是產量上這些對比大型皇資企業還是有着極大的差距的。

新型步槍確定下來以後,帝國陸軍肯定是短時間內就會下發大量的訂單,這個訂單不是幾萬支,而是幾十萬支,沒有相應的大規模成熟的工廠,是很難完成這些訂單的。

當林哲做出了最後決定後,北方武器公司的幾個負責人是臉上都是露出了狂喜的表情,如果不是在御前要保持克制的話,恐怕他們就要大聲狂笑了。

他們的設計方案被採用了後,就是代表着以後至少數十萬支步槍的訂單,就算他們自身的產量不足,被迫讓國內的其他幾家武器公司也生產,但是他們依舊可以從中收取專利授權費用。

僅僅是這一款步槍,就足以讓他們吃上五六年之久。

至於其他落選公司的代表,自然是表情不怎麼好,自家的設計落選了,最後就算能夠參與到新式步槍的生產中來,但是也要支出專利授權費用,這樣一來,他們頂多也就賺個代工費而已,利潤是非常有限的,也就能夠用來維持工廠的正常運轉,但是想要依次大賺特賺就是不可能的了。

倒是皇家武器公司那邊要好一些,他們的新式設計雖然沒有入選,但是他們還有着一個林德步槍的招牌呢。

林德步槍在過去十多年來創下的已經是全球皆知,論起當代最知名的步槍系列,絕對不是德國人的毛瑟步槍,也不是英國人的恩菲爾德步槍或者馬蒂尼-亨利步槍,而是來自中國的林德步槍。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皇家武器公司的林德步槍可是銷往全球,尤其是1858年型林德步槍,更是在很多國家裡都能夠看得見。

而這兩年,隨着各國的金屬子彈後裝步槍陸續出現並服役,帝國也是陸續開放了1864年型林德步槍的出口限制,1871年的時候,帝國最高統帥部就是批准了1864年型林德步槍的首次出口。

其出口對象乃是日本之北海國。

當然了,這種出口是帶有濃厚的政治含義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三國之一的北海國不管是在人口還是經濟上,實力都要遠遠遜於德川幕府,而且其陸軍規模非常小,費盡心思才武裝起來一支三千多人的陸軍而已。

爲了提高北海國的生存能力,免的北海國一下子被德川幕府給幹掉了,進而破壞日本的三國均勢,所以帝國也是適當了加強了北海國的實力。

其人口以及經濟總量少,就註定無法組建大規模的陸軍,而軍隊數量少的話,那麼武器的性能就比較重要了。

如今新型步槍正式服役之後,和當年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一樣,1864年型林德步槍必然也會放開所有的出口限制,到時候皇家武器公司就能夠在國際武器市場上狠狠的撈一筆。

現在皇家武器公司是要趁着英國和德國人的馬蒂尼-亨利步槍以及毛瑟1871剛推出,剛開始大規模生產,而且早期的產能也要優先滿足其本國的情況下,搶先向全球市場推出成熟、可靠的1864年型林德步槍。

甚至因爲這款步槍在過去多年來已經生產了八十多萬支,生產線是非常成熟的,而且早年的研發成本、設備成本都已經是被分攤到了一個非常低廉的地步,因此就算是有着其他的步槍和他們進行競爭,他們也大可採用直接降價的方式,以最蠻橫的姿態打開全球市場。

國內的軍方訂單被北方武器公司奪取了,但是他們絕對無法和自己競爭國際市場?

哪怕是新型步槍更先進也不行,爲什麼?因爲最高統帥部是絕對不會在國外出現同類步槍之前就開放出口的。

就和1864年型林德步槍一樣,剛服役的時候因爲性能領先,所以需要進行一定的技術保密,同時也是爲了保持帝國陸軍在武器上的性能優勢,所以是不會開放出口的。

一直等到國外研發出來了同類產那麼帝國纔會開放出口限制。

因此在1872年的今天,在國內的新式步槍無法出口,而國外的金屬子彈後裝步槍也剛開始服役的時候,皇家武器公司就是獲得了一個極爲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他們的1864年型林德步槍可以提前數年搶佔市場。

皇家武器公司那邊因爲有林德步槍在,所以並沒有太過擔心自家的輕武器工廠,倒是湖廣武器公司那邊有些尷尬。

不管是林德步槍還是新式步槍,這可都不是他們的。

沒辦法,只能是繼續靠代工生存了,不過他們有着軍方的大量野戰炮訂單,這火炮可比步槍賺錢多了。

至於民營的廣盛機械公司,他們倒是無所謂,這能夠殺進前二,就已經足以證明了他們的實力,再加上他們原本就沒有大規模的兵工廠,之前也只是代工生產而已,大不了再積累幾年,然後競爭其他訂單。

不提國內的這幾家國防廠商的想法,卻說軍方這邊。

選定了北方武器公司的新式步槍設計後,軍方就是給予了正式的軍方編號:1872年型北方步槍。

該槍的口徑爲十一毫米,發射黑火藥金屬子彈,全重四點四公斤,全槍長1340毫米,子彈初速爲四百四十米每秒,有效射程可達一千三百米,採用外置單排式彈夾供彈,容量爲五發。

射擊性能上,比1864年型林德步槍略微少一些,但是受限於當代的工業技術水平,其實也好的有限,最大的不同就是採用彈夾供彈後,可以連續射擊。

此外和尋常的彈倉供彈不同,打完彈倉內的子彈後,不需要直接向步槍的彈倉一枚接着一枚補充子彈,而是可以直接拔出打光子彈的彈夾,替換已經裝好子彈的新彈夾,可以最快速度的重新射擊,而不至於火力中斷太久。

同時外置式的彈夾可以事先裝好子彈,戰鬥的時候直接換彈夾就可以了。

而這也是連發步槍和單發步槍的最大不同,其火力的密集度比單發步槍提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此外,該槍的編號也是宣告着一種全新的步槍的崛起,那就是‘北方步槍’。

自從1871年開始,陸軍對現有的新式武器採用了國內曆法以及西曆混合的模式,而不再單純的採用西曆,主要區分就是重武器採用國內曆法,輕武器則是使用西曆,去年服役的十四年式75野炮、十四年式75山炮,今年服役的十五年式120野炮都是這個模式。

而步槍則是繼續沿用西曆年份作爲編號,但是在北方武器公司的強烈要求下,軍方也是繼續沿用了這款新式步槍的名字‘北方步槍’

北方武器公司也是有着野心的,他們也想要打造出來一個和林德步槍一樣的知名步槍,然後到國際市場上狂撈一把。

如果說國內的訂單隻能是靠量取勝,利潤普通的話,那麼國際軍械市場的利潤可就非常高了。

不管在什麼時代,軍火生意的利潤都是堪比毒意的,利潤百分百甚至百分之三百都是稀鬆平常的事。

不過雖然利潤高,但是軍火生意也不是那麼好做的,帝國出口最多的就是林德系列步槍了,算得上是帝國最暢銷的軍火。

其次就是六十年代時期鐵鑄前裝線膛炮,這十二磅的鐵鑄前裝線膛炮和林德步槍基本都是搭配銷售,能夠看見林德步槍的軍隊。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火炮。

再過來就是一些小噸位的軍艦了,尤其是鎮廣級小型鐵甲艦延伸而來的四百噸到一千噸級別的小型鐵甲艦,乃是帝艦出口的拳頭產不僅僅有東南亞地區的幾個小國採購,就連奧斯曼土耳其都是採購過這種小型鐵甲艦。。

第90章 騎兵出擊第779章 立儲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98章 都是瘋子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47章 入城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5章 公然敲詐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603章 傾銷地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3章 東進上海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67章 協防上海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592章 作秀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94章 餓狼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75章 出兵松江第343章 侯客室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654章 火藥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7章 入城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17章 長興初戰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54章 火藥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46章 他敢打嗎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
第90章 騎兵出擊第779章 立儲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98章 都是瘋子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47章 入城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5章 公然敲詐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603章 傾銷地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3章 東進上海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67章 協防上海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592章 作秀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94章 餓狼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75章 出兵松江第343章 侯客室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654章 火藥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7章 入城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17章 長興初戰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54章 火藥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46章 他敢打嗎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