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

自從李牧知道家師將他比作大神子路,更是變本加厲處處以這位先人的爲人處事爲楷模。氣得老師也是吹鬍子瞪眼仍然無濟於事,只好丟下一句: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說完,拂袖而去。

食其食者,不避其難有錯嗎!?

子路即爲衛國官員,行忠君之事無可厚非!吾等即食趙國祿,爲國家盡忠職守便是本分!這便是李牧自己的想法,並一直當成他的座右銘。

此時聽到呂子一口說出家師的名號,李牧連驚訝的表情都沒露出來。深深地吸口氣,輕嘆一聲。“若不是有呂子的暗中照顧,想來我李牧現在還在街頭要飯呢!家師一直都對呂子推崇備至,想來也是位不以貧賤論英雄的人吧!”

呂子適應半天,以便讓自己確認李牧所說的呂子不是他。唉!早知道如此的難受,剛纔就應該使用個別名纔對路!

李牧見呂子在那坐立不安的不知何事,正想詢問就聽到不遠處傳來哨衛的喝止聲。忙站起來說道:“估計是山下的兵馬上來查看,讓末將過去吧!”不一會兒,轉悠回來笑道:“走了!是趙仕成那小子!”

聽出雙方好象很熟悉,呂子點點頭沒說話。多虧有李牧在,否則今天非露餡不可!

李牧端起酒碗,一仰頭喝乾。“呂將軍對當前的局勢怎麼看?”

呂子並沒打算隱瞞,笑道:“還能怎麼看!?當然是英雄所見略同!恕在下直言,此役我趙國必敗!”

“呂將軍爲何如此肯定?”

這年頭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要分跟誰去說。若是不分場合不分人亂講,亂臣賊子的帽子便會當仁不讓給你戴上。呂子根本就沒這個壓力,相反還特想跟李牧暢所欲言一番。看我華夏大地英雄輩出,卻始終不能扭成一股繩去打出個太平盛世來!這也許就是吾輩的悲哀吧,只能獨坐在這雪夜裡妄自興嘆!

“國家之爭,必然興義軍方能取勝。這便是有道伐無道之說,也是得民同心之舉。此次秦取上黨,必然是有緣由的。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而我趙國不明其中所含深意,便答應馮亭所請而將我全國上下軍民拖入戰爭泥澤而不能出。此一敗也!”

李牧顯然並不認同這一觀點,如果說趙軍不能算是義軍,那麼秦軍更不是義軍。說道:“天下人管天下事!上黨既然是無主之地,自然是人人有份的!憑什麼秦國能佔,而我趙國就不能佔!?”

呂子笑道:“李將軍此言差矣!你憑什麼說上黨是無主之地!?秦國可是有上黨土地的契約,而且還是加蓋有韓王玉璽印章的!而我趙國有什麼!?不外乎就是由馮亭那裡出的土地轉讓權!有個問題,在下還就想不明白了!上黨在秦國接受以前到底是韓國君的還是他馮亭的呢!?不過就一小小的郡守,他有何權力處置韓國的土地!?如果這樣都能行,那麼咱們的主帥是不是就可以把丹水河防線也送人呢?”

聞聽此言,李牧輕輕地嘆口氣。他突然明白爲什麼主帥一直都在消極抵抗,原來薑還是老的辣。揣着手擡頭看看沒有星斗的夜空,問道:“還有呢?”

呂子跟着擡頭看看依然陰雲密佈的天空,嘆道:“咱們的主帥修壁壘是有目的的,他不想跟秦軍發生直接衝突。想借此保護我趙軍的這點骨血,所以這個決定是無可厚非的!縱觀當今天下,羣雄鼎立。保證國富民強的基礎,就是擁有強有力的軍隊。一旦失去這個基礎,亡國只在旦夕之間。我趙軍不可謂不強,面對同樣強大的秦軍,一旦鏖兵將會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這恐怕是諸侯們最想要的結果,而且也最希望見到的結果。”

結果!什麼樣的結果!?當然是趁你弱要你命的結果!

李牧隨即明白過來,不由地對國家命運擔憂起來。胡人一直都在騷擾邊界,甚至有好多次直接攻入趙境的大後方殺人放火。但他們並不是目前最令人擔心的,因爲他們沒有消滅趙國的能力。此時最讓人擔心的是趙國的背後,那個一直都在虎視眈眈的燕國。據說自從趙秦兩國在上黨地區發生戰爭後,燕國遲遲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恐怕燕王還有他自己的想法啊!

“上黨這個無底的泥澤,難道是要將趙國徹底拖入萬劫不復嗎!?”

當李牧把這個念頭說出來時,呂子的心情頓時變得沉重起來。別說是趙國拖入萬劫不復,恐怕秦國也在劫難逃。不但如此,甚至還會更嚴重!自打秦王任用范雎爲相以來,其所提出的遠交近攻的策略初見成效。雖然接受了大量的土地,但也爲此得罪了臨界的諸侯國。現在除了齊國和燕國外,那個國家都跟秦國有領土要求。一旦在上黨地區把秦軍主力消耗殆盡,別說現在搶到的這些土地甚至連自家的領地都要交出不少!

兩個人相互看看,再度沉默下來比賽耳力。當此輪結束後,不再藏私的李牧與呂子旗鼓相當。於是達成共識,共飲一杯以表示英雄惺惺相惜之意。

剩下的話題也就沒有再問的意思,因爲都知道里面所有的細節和原因。至於糧草方面的問題,恐怕就連軍中最普通的軍官也發現裡面已經不對勁。

“假如沒有戰爭該多好!”

兩個人同時聽到對方說出這句話,不由地相視一笑。

李牧朝呂子點點頭,問道:“假如天下不再有紛爭,呂將軍是不是就該下崗了啊?”

聞聽此言,呂子大笑道:“自古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一說,在我看來這是分什麼時候去講的。龍既可以躍於九天之上,也可或躍在淵。英雄此時並不是只爲戰爭而生,有時也會在和平年代帶領衆人去尋找生命真正存在的意義。他們以天下爲己任,從不會因爲沒有機會而怨天尤人怨自己生不逢時。這纔是真英雄,而不是僞英雄!”

李牧認真地聽完,露出欣慰的一笑。“呂子所言極是,末將並不稀罕當去什麼將軍去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如果天下太平再無戰爭,在下便可瓜田李下坐看冬去春來。這也是人生,超級的幸福指數呢!現在想起來,那該是多麼令人懷念啊。”

第七十五章 秦國海軍第五十一章 依法治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一十二章 護駕之責第一十七章 狙殺行動第三章 雪地狙擊第一百章 僱傭兵隊第三十章 亂中取貨第七十七章 南柯一夢第三十二章 軍功獎勵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零二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四章 觸類旁通第九十六章 國相來訪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釜沉舟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二章 難言之隱第一十二章 七天八天第四十章 冊封問題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零九章 傷口處理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五十一章 依法治國第二十六章 只爲信念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一百三十章 秦軍糧草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肩責任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四十三章 買櫝還珠第一百章 僱傭兵隊第一百一十五章 策馬揚鞭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季來臨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五十一章 主將之旗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第一十一章 偶遇官軍第八十七章 覲見趙王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三十章 天色不早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三章 君命難違第三十一章 就事論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單兵作戰第三十八章 天兵天將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二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山一湖第一百四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九十五章 批覆文件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三十章 亂中取貨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九十一章 生命之花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錘百煉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三十九章 陶土背甲第三十七章 知遇之恩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一十六章 五號地區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四十六章 將軍佩劍第六十四章 回望歷史第九十四章 醜寅之時第六十章 秦國上將第二十三章 七孔豎笛第三十四章 犧牲之意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國軍戶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九十一章 戰場規則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五十一章 天命難違
第七十五章 秦國海軍第五十一章 依法治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一十二章 護駕之責第一十七章 狙殺行動第三章 雪地狙擊第一百章 僱傭兵隊第三十章 亂中取貨第七十七章 南柯一夢第三十二章 軍功獎勵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零二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四章 觸類旁通第九十六章 國相來訪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釜沉舟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二章 難言之隱第一十二章 七天八天第四十章 冊封問題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零九章 傷口處理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五十一章 依法治國第二十六章 只爲信念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一百三十章 秦軍糧草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肩責任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四十三章 買櫝還珠第一百章 僱傭兵隊第一百一十五章 策馬揚鞭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季來臨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五十一章 主將之旗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第一十一章 偶遇官軍第八十七章 覲見趙王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三十章 天色不早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三章 君命難違第三十一章 就事論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單兵作戰第三十八章 天兵天將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二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山一湖第一百四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九十五章 批覆文件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三十章 亂中取貨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九十一章 生命之花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錘百煉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三十九章 陶土背甲第三十七章 知遇之恩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一十六章 五號地區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四十六章 將軍佩劍第六十四章 回望歷史第九十四章 醜寅之時第六十章 秦國上將第二十三章 七孔豎笛第三十四章 犧牲之意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國軍戶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九十一章 戰場規則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五十一章 天命難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