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海軍

餘額不足

但這一切發展比起海軍的進步,就只能算是小兒科了!

在1861年海軍建立之後到1864年間,海軍的發展只能飛躍來形容,五年內實現了三大跨越,首先是在海軍建軍當年就建成了第一艘鐵甲艦,而後是在1862年建成了第一艘千噸級的大型鐵甲艦。

第三步,則是剛剛下水的“秦漢”號戰列艦,排水量達到6230噸,堪稱當時世界最龐大的軍艦之一,艦載的主炮口徑也達到了250mm,足以一炮洞穿當時世界上所有軍艦的艦載防護裝甲。

由於秦漢授意中國海軍對日本實行了血腥的掠奪,在短短的3年間,超過五十萬名日本勞工、十萬以上的朝鮮勞工以及兩萬餘名兩國的年青女人被賣入中國,扣除各項支出和運輸途中的損失,海軍仍然從這些血腥的貿易之中直接獲利5000萬元之巨。

有了這筆龐大的資金支持,武漢造船廠以及上海的江南造船廠從海軍後勤部接到了大批軍艦訂單,兩大船廠的船塢裡每天都是人頭攢動、機械轟鳴,成千上萬的造船工人夜以繼日地工作,一艘接着一艘的軍艦相繼建成下水。

到了1866年初的時候,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已經擁有了“秦漢”級戰列艦三艘,“長江”級中型鐵甲艦二十二艘,“中華”級小型鐵甲艦八艘,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已經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

雖然海軍官兵的素質在短時間裡還難以和西方列強相提並論,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海軍官兵的素質水漲船高,中國海軍雄霸世界海疆的一天已經爲期不遠了。

在這段時間裡,英國遠東艦隊太平洋支隊充當了很不光彩的陪練角色。

英國政府顯然看到了一個雄心勃勃的中國是要威脅到她的世界霸權的,所以她不遺餘力地試圖破壞中國的發展,所採用的手段就是騷擾中國沿海地區以及襲攏中國政府派往世界各地的商船。

作爲新中國的新生海軍,東海艦隊當仁不讓地擔負起了保衛祖國海疆的重任。

在1863年之前,由於中國和英國簽訂了停戰協議,兩國的海軍還能和平共處,甚至英國海軍還曾在日本協助張大河的海軍鎮壓長州藩藩兵進攻大阪的戰役,但到了1863之後,隨着中英之間貿易逆差的持續擴大,英國政府不堪承受之下通過了反傾銷法,對中國的商品課以重稅,兩國間的關係迅速開始緊張,繼而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態勢,英國議會最終決定付諸武力,決心狠狠地教訓一下“不肯聽話”的中國,重點打擊的對象就是中國新生的海軍,讓中國人知道,世界上的大海仍然是屬於大英帝國的,中國要想在世界上生存,就必須服從大英帝國制訂的遊戲規則。

之後,中英兩國的海軍在東海接連爆發衝突,在一望無垠的大海上,海軍官兵的素質和海軍軍艦的噸位、火力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決定性因素!在“秦漢”級戰列艦出現之前,“長江”級鐵甲艦無論是噸位還是火力,都不及英國海軍,海軍官兵的素質更是難以相提並論,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直接導致中國海軍在初期的慘敗。

在1864年整整一年當中,中國海軍基本上處於被動挨打的慘境,超過1200艘大小商船、42艘鐵甲軍艦被英國海軍所擊沉,其中就有20艘商船滿載着來自日本的8000名勞工,而英國海軍的損失卻是微乎其微。

不過這種情形在“長江”級改進型鐵甲艦下水之後,得到了改變。

“長江”級改進型是中華造船局爲了應付當時被動的海戰戰況緊急研製的應急產品,噸位和火力基本上沒什麼改變,但軍艦的防護裝甲被極大減薄,省下來的載重量被用來加大鍋爐的功率,一艘1800噸級的軍艦上最終被安裝上了四臺1500匹馬力的蒸汽輪機。

改進後的長江級鐵甲艦雖然防護能力大大減弱了,航速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達到了罕見的28節!用中華造船局總工程師羅德的話來說,長江級的裝甲再厚,也不可能抵禦英軍艦主炮的轟擊,那還不如索性放棄裝甲防護,提升戰艦的機動性,用以規避英軍的火炮瞄準鎖定。

這一思路在以後的實戰中被證明是十分準確的。

同時,改進型長江艦上也被安裝上了新式武器——魚雷!雖然這些魚雷仍然屬於初始階段,依靠慣性制導,發射後只能往一個方向推進,射程也極爲有限,只有四千米,但這用來對付笨拙的英國海軍鐵甲艦卻已經綽綽有餘了。

1865年元月,三艘長江級改進型艦在下水服役。

1865年3月,東海艦隊第一分隊司令官展濤率三艘改進型長江艦出現在臺灣北方五百里海域巡邏,與正在該海域遊弋的兩艦英軍遠東艦隊太平洋支隊重型鐵甲艦遭遇,雙方在該海域爆發激戰。

海戰的結果是,兩艘重型英軍軍艦一艘被擊沉,一艘被擊成重傷,在倉皇逃走途中又被擊沉,而擊沉英國海軍的武器,正是魚雷!

這一次海戰的實況通過普魯士記者在西歐傳開,魚雷的威力在當時世界上引起很大的震動,一時間,西方各國爭相研製同類型的產品,裝備到本國的軍艦上。英國政府也第一次發現,新生的中國在海軍裝備上也隱隱具備了壓倒英國海軍的態勢。

1865年10月,在新中國五歲生日那天,第一艘秦漢級戰列艦建成下水,正式宣告中國海軍也擁有了大型的軍艦。第一艘秦漢艦標準排水量623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7850噸,艦載主炮口徑250mm,簡單機械瞄裝裝置,有效射程4千米。

動力系統是四座燃氣鍋爐,帶動4臺1000匹馬力的蒸汽輪機,最高航速25節,續航力3000海里。

除了速射炮、機槍,秦漢艦還配有四架魚雷發射管,標準裝備16發魚雷。

這樣的軍艦,在當時來說,已經算是武裝到牙齒了,相比較西方軍艦普遍2千米左右的射程,秦漢艦的射程已經整整提高了一倍!秦漢艦的動力也遠比差不多噸位的西方軍艦要強勁得多,至於新生的武器魚雷,西方世界更是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1865年11月,一艘秦漢艦和六艘長江改進型艦編成的海軍編隊在巡邏到南海海域附近時遭遇由六艘重型鐵甲艦組成的英國海軍編隊,雙方再度爆發激戰,結果中國海軍再次大獲全勝!

中國海軍先進的軍艦性能、強大的機動性以及超遠距離作戰的魚雷,彌補了官兵戰術素養上的劣勢,再度給英國海軍以重創,由於英國海軍航速上的劣勢,很難擺脫中國軍艦的追殺,戰敗就意味着被摧毀,結果六艘鐵甲艦再度全軍覆沒,在濃煙中沉入海底。

面中國海軍,僅有一艘長江艦在追擊途中不幸被英艦尾炮擊中彈藥庫,引發爆炸沉沒。

到了1866年初,另外兩艘秦漢級戰列艦相繼下水,中國沿海海面已經徹底成了中國海軍的天下,英國海軍除了偶爾來南海海域盤旋一下之外,再不敢深入近海海域!而中國海軍在控制了祖國的領海之後,也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開始策劃新一輪的擴張……

眼看着發生在中國海軍身上的巨大進步,最興奮的莫過於秦漢了!

這幾年來,對海軍的大力投入終於有了豐碩的回報,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決定的從日本掠奪人口充抵海軍軍費的決策是多麼的英明!如果不是野蠻地從日本掠奪財富,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光靠政府有限的投入,何來海軍今日的強大?

聽完海軍總司令張大河的工作彙報,秦漢顯得躊躇滿志,一切都在沿着他預定的軌道前進,經過五年的大力發展,中國海軍已經從有到無,從弱到強,初步具備了和英國海軍抗衡的實力。

如果目前的發展勢頭能夠保持下去,中國海軍力量全面壓到英國的日子也就指日可街了。

“大河啊,你看現在海軍力量也發展得差不多了,大型的運輸補給船也建造了十六艘了,如果用來運輸兵力,差不多可以運輸一個步兵師以及所配套的裝備了。”秦漢的目光仍然停留在日本四島上,若有深意地說道,“你看,日本島上也已經內戰四起,是不是應該實施第二階段的行動了?畢竟,今後階段海軍的發展將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勞工販賣的力度還有待加強啊。”

張大河點頭道:“以一個步兵師的兵力控制日本四島,力量還是顯得薄弱了些,不過我們的目標僅僅是扶持德川家福實現對日本的控制,這在學生看來應該沒什麼問題。”

“恩!”秦漢點頭道,“不過在直接出兵前,我們還需要一個合適的藉口,這事就交由中央情報局去安排吧。”

第10章 地獄第15章 危險第8章 新軍第15章 密約第12章 告狀第7章 懷疑第4章 東征第4章 東征第1章 孔學第3章 訓練第19章 統一第9章 進攻第17章 出兵第27章 佳人第20章 紀律第23章 血戰第9章 楚勇第16章 精兵第43章 算計第5章 混戰第24章 陷落第24章 慘敗第23章 大捷第14章 騰飛第22章 慘敗第27章 俘虜第15章 雄心第9章 伏擊第25章 壯烈第20章 意志第1章 危局第7章 立威第14章 局勢第32章 影響第5章 綠營第8章 密談第10章 不動第3章 訓練第14章 懸殊第20章 火線第36章 軍民第5章 醞釀第38章 民心第5章 出路第22章 混戰第34章 猛烈第49章 傀儡第11章 兵變第9章 楚勇第11章 消長第23章 大捷第7章 潰敗第1章 要務第17章 謀略第8章 戰敗第23章 大捷第10章 地獄第12章 得失第4章 兵鋒第1章 思想第1章 思想第7章 縱虎第5章 會戰第4章 膽略第27章 佳人第6章 決戰第23章 複雜第13章 黑手第6章 邂逅第10章 禮教第10章 鮑超第35章 軍威第15章 危險第45章 悲壯第33章 遊擊第37章 慘敗第3章 驍勇第43章 算計第10章 鮑超第20章 惡戰第15章 衝突第4章 膽略第15章 衝突第7章 縱虎第22章 慘敗第38章 投降第21章 情義第3章 湘勇第15章 危險第18章 制肘(一)第14章 包圍第12章 誘殲第15章 活捉第9章 比武第15章 掠奪第14章 騰飛第19章 蟄伏第19章 女人第7章 驚險
第10章 地獄第15章 危險第8章 新軍第15章 密約第12章 告狀第7章 懷疑第4章 東征第4章 東征第1章 孔學第3章 訓練第19章 統一第9章 進攻第17章 出兵第27章 佳人第20章 紀律第23章 血戰第9章 楚勇第16章 精兵第43章 算計第5章 混戰第24章 陷落第24章 慘敗第23章 大捷第14章 騰飛第22章 慘敗第27章 俘虜第15章 雄心第9章 伏擊第25章 壯烈第20章 意志第1章 危局第7章 立威第14章 局勢第32章 影響第5章 綠營第8章 密談第10章 不動第3章 訓練第14章 懸殊第20章 火線第36章 軍民第5章 醞釀第38章 民心第5章 出路第22章 混戰第34章 猛烈第49章 傀儡第11章 兵變第9章 楚勇第11章 消長第23章 大捷第7章 潰敗第1章 要務第17章 謀略第8章 戰敗第23章 大捷第10章 地獄第12章 得失第4章 兵鋒第1章 思想第1章 思想第7章 縱虎第5章 會戰第4章 膽略第27章 佳人第6章 決戰第23章 複雜第13章 黑手第6章 邂逅第10章 禮教第10章 鮑超第35章 軍威第15章 危險第45章 悲壯第33章 遊擊第37章 慘敗第3章 驍勇第43章 算計第10章 鮑超第20章 惡戰第15章 衝突第4章 膽略第15章 衝突第7章 縱虎第22章 慘敗第38章 投降第21章 情義第3章 湘勇第15章 危險第18章 制肘(一)第14章 包圍第12章 誘殲第15章 活捉第9章 比武第15章 掠奪第14章 騰飛第19章 蟄伏第19章 女人第7章 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