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

王復林、於承枝與胡昆很快就與吳少英一道來了永嘉侯府。秦柏與他們師生數年不見,如今再度重逢,大家都十分高興。

王復林等三人已經不再是當年在米脂分別時的少年模樣了,個個都是二十多歲的成熟青年,留起了小鬍子,穿起了舉人愛穿的直裰,披着鑲毛的緞面夾棉斗篷,哪怕是早前家境最貧寒的胡昆,如今也是意氣風發的模樣。胡昆的性格要斯文內向些,王復林與於承枝卻是愛說愛笑的,圍着老師秦柏好一番恭維,說他精神很好,然後又轉去奉承師母牛氏,說她比當年還要顯年輕了,哄得牛氏高興得合不攏嘴。她從前就偏愛丈夫的這兩個學生,如今見他們一如既往地討喜,自然更感親切。

秦含真也出來給幾位師叔見禮。王復林驚歎道:“桑姐兒都長這麼大了?!真真是女大十八變,皮丫頭也能變成天仙了!”說得秦含真都不好意思起來,嗔道:“誰是皮丫頭呢?!”王復林哈哈笑道:“對對對,如今已經不是皮丫頭了,不過桑姐兒若要說你小時候不皮,那我可不能睜眼說瞎話!”衆人又是一樂。

小時候的桑姐兒可不正是衆所周知的野丫頭嗎?明明是讀書人家的孩子,村裡大地主的千金,卻整天在村子裡與男孩子女孩子們胡鬧,連秦柏都頭痛不已,直到從山坡上摔下來,方纔乖巧了許多,就象是變了個人似的。

秦含真心裡暗道,自己可不正是變了個人嗎?以前的那不是自己啊。不過這話她當然不能說,只得裝作不好意思聽自己童年黑歷史的模樣,跑去安排茶點了。

衆人寒暄一番,總算能安坐下來喝茶說話了。秦柏問了自打那年他往蜀地去,路過榆林時,與三名學生分別之後,他們各自的經歷。幾個人的生活都很順利,每天就是專心讀書。他們有了功名後,就可以專心讀書了,連胡昆也因爲與王家聯姻,名下又有了旁人掛靠的田地,不再爲清貧的家境而擔憂,家中長輩也有人照顧了,可以讓他專心攻讀。三人互相扶持,王家又是大族,還有京城的王復中提供各種書籍資料,大家在學業上都有進益。今年秋闈,三人都順利考取了舉人功名,便相約結伴上京赴會試,順道來拜望老師秦柏。他們知道自己學問有限,明年春闈未必能考中,但上京一回,也開開眼界,知道會試是什麼樣的,見識見識天下才子,方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什麼水平,今後要再努力讀書,便有了奮鬥的方向。

接着便是各人家裡的一些情況。三人都已成家,娶妻生子,於承枝更是已經有了一兒一女。牛氏聽得羨慕,惋惜自己不能回米脂去見見幾個孩子。於承枝便笑道:“若是今科不中,下一科再考時,幾個孩子也大了,我便索性帶着他們一道上京來探望師母,也好讓幾個孩子見見世面。”牛氏頓時歡喜不已:“好好好,到時候就住咱們家,什麼事都不必你們操心!”

吳少英笑着聽這些話題,到這裡就忍不住往後縮了縮。可惜他縮了也沒用,牛氏接着就轉頭看向他:“你瞧瞧,你幾個師弟年紀比你小,都有了不止一個孩子,你卻連媳婦兒還沒影兒呢!這一回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由得你胡鬧了,我再給你說親,你可不能全都推託了去!”吳少英只能乾笑。

王復林有些吃驚:“吳師兄還不曾娶妻?”吳少英含糊地回答:“公事太忙了,一直沒顧上。”王復林便嘆道:“早知如此,我就跟家裡父母說,先別忙着給妹妹說親了。我有一個妹妹,如今十八歲了,尚未出嫁,總說定要嫁個才子才行,給她說了好幾門親事,她都不樂意。我出發的時候,只聽聞舅母爲她說了個西安的人家,聽聞也是年輕舉人,生得一表人材,只是家境平常些。我父母怕妹妹要做老姑娘,已經答應年後就帶她往西安去相看了。那舉人哪裡比得上師兄?早知師兄還未娶妻,我就該做這個媒纔是!”

吳少英都不知道說什麼纔好了。牛氏卻已經關心地問起了王復林:“今年十八,那就是你家六姑娘了?小時候我見過好幾回的,生得好齊整模樣,又自幼就跟着你們哥兒幾個讀書,不是一般女孩兒可比的。我們那時候就跟你娘說,你六妹妹長大了定是個美人,瞧她那言談舉止就是個不凡的,還不知會便宜了誰去。原來竟到這時候還未定親麼?!”王復林頓足:“本來是未定的,但等我回了米脂,只怕連婚期都定了!”牛氏哎喲了一聲,便開始考慮,這會子派人快馬送信回米脂,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不過,王家這位六姑娘跟吳少英是連見都沒見過的,親事能說成還罷,若是說不成,特特勞師動衆地送信回去,擋了人家的姻緣,就有些不妥了。因此牛氏猶豫,王復林也拿不定主意。

胡昆分明看出吳少英不樂意談論這個話題,便笑着插言道:“師母與復林怎麼說着說着,倒象是這門親事真個說定了似的?如今隆冬時節,如何能送信?況且這裡頭還有舅母的人情在呢,興許年後叔叔嬸嬸往西安相看,未必能看中呢?六妹妹眼光高,一心要嫁個真才子。但西安府的年輕舉人,若是真出挑的,如何你我均未見過呢?”

王復林頓時笑了:“這話說得是。我們在西安府學讀了這幾年書,若是真才子,早就見過了。那小子名不見經傳,家境又平平,又無意上京參加會試,聽聞鄉試的成績也很靠後。我那六妹妹,還真未必能看中他。”

王家如今可不僅僅是米脂縣的大地主,有王復中這位御前重臣在,誰不高看王家幾分?王家六姑娘有才有貌有家世,擇偶時挑剔些也沒什麼。王復林安下心來,便與吳少英笑談:“說不定我那妹子與師兄還有緣份呢!”吳少英苦笑着擺手:“師弟就不要再拿我打趣了。”然後迅速轉移了話題。

明明他自己是不大樂意談起關家人的,但如今卻也顧不得許多了,便向王復林打聽起了關家母子的近況。

王復林原本就有意要將關家的事告訴老師師母的,只是打算過後私下再提罷了。如今見吳少英問起,便也說了。

關家一切安好。他家又沒什麼正經讀書人,家業平平,開個私塾收些蒙童,一家溫飽不愁,在縣裡也算受人尊敬。外人未必知道關家與秦家關係有多麼疏遠,只知道他們是姻親。有永嘉侯府這麼一門親家撐腰,等閒人都不敢去招惹他家。而吳少英此前託付給關家的產業,又足以保證關家人生活富足。因此,關老太太與關大舅一家,還真沒什麼可憂慮的。除了他家的兒子耀祖至今連個童生都還沒考上,小女兒芸娘嫁人後夫妻不和,三天兩頭地跟婆家鬧,回孃家也鬧,倒也算是生活順遂了。

王復林對秦柏說:“老師留在米脂的劉賬房,是個厚道人。他管着老師家裡的田畝產業,從不曾做過什麼手腳,貪墨主家錢財。關家那邊,每逢年節,他都照規矩送了禮。關大哥先前曾經與人有過一點小官非,劉賬房私下去尋齊主簿說了情,也大事化小,賠了銀子了事,不曾受過什麼委屈。有劉賬房在,我們家裡也照應一二,關家在米脂穩當得很,老師不必爲他們擔心。”

秦柏點頭。牛氏則問:“他家那個小女兒沒鬧出什麼事來吧?那丫頭從前就刁鑽,若她仗着是咱們家的親戚欺負人,你們可別幫她。咱們纔不慣她那臭脾氣呢!”

王復林本來不想說的,見牛氏這麼講了,只得老實告訴她:“先前是曾經鬧過幾回,關小妹的男人也讀過書,勉強考了個秀才功名,但後來總是落榜,爲此他們夫妻吵了不知多少次。今科秋闈前,關小妹還來家裡找過我,特地備了一份禮,向我打聽鄉試的考題,說我是大戶子弟,哥哥又在皇帝面前做大官,定有消息的。我想這種事我如何能知道?我自己都不敢說定能考中呢,她倒想要走起後門來了。我連禮物一併將她送出了門,她罵我不尊師長,我反駁了她,說她不過是我老師的姻親之女,有什麼臉面藉着老師的名號來壓我?況且她說的那種事,我老師也是不屑爲之,斷不會因爲她而責怪我的。若她再不走,我就真個不給她留臉面了,要找關大哥來教訓她,再向學官告她男人一狀。她就怕了,乖乖帶着東西走人,不敢再來擾我。”

牛氏啐了一口道:“該!對她那種人,就該這麼做!她怎麼有臉呢?從前就不要臉,如今是越發不講道理起來了!”

秦柏拍了拍老妻的手背,示意她不必多言,又轉向王復林:“你做得很好,不必顧忌關家與我們秦家的姻親,就縱容她胡鬧。她是小戶婦人,對於這種事,沒什麼見識,不知道徇私舞弊乃是讀書人的大忌諱,一旦沾上了這等不好的傳聞,一輩子的名聲就葬送了。也不知道她夫婿是否清楚她做了什麼,若是知情的,那這人的品行也不成了。”

胡昆道:“關小妹的夫婿人品倒還罷了,應該做不出這種事來。他們夫妻在許多事上都見解不合,纔會一年到頭都吵個不停。若不是連孩子都有了,她夫婿恐怕都想和離了。如今關小妹的婆婆偶爾還會在親友間抱怨,說是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貪圖關家有好親戚,巴巴兒地結下這門親來,如今後悔也來不及。”

牛氏哂道:“既然是看中了咱們這家親戚,事先怎麼也不多打聽打聽?”說着又去看吳少英,慶幸他扛住了關老太太的壓力,沒有真個娶關芸娘爲妻,否則真是永無寧日。

吳少英淡淡地笑着,給王復林與胡昆倒了杯茶,什麼話都沒說。

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三十七章 起風第四十八章 繞圈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疑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四十八章 灰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婚(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小宴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四百章 轉變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六百九十六章 茫然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八十二章 激勵第七章 壽禮第十五章 功課第七十七章 怨恨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四十二章 燒餅第十九章 挑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六章 船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動第二章 鐲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捨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二百一十六章 捉姦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間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四十三章 詫異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一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黑影第四百三十章 罪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迴避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十一章 小年第三章 翠兒第四十章 察覺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二十七章 妯娌第八十一章 訓妻第二百九十六章 辯解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十四章 住處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二章 家書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十三章 停留第六十四章 上元第一百六十五章 隱秘第五百四十一章 焦急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二百零四章 後悔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八十章 處置第二章 悲憤第一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聽聞第七百一十七章 手軟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八十二章 侍中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五十章 哭求第十八章 定名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三十三章 好主意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婚(上)第九十六章 新居第一百七十二章 姑嫂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
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三十七章 起風第四十八章 繞圈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疑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四十八章 灰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婚(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小宴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四百章 轉變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六百九十六章 茫然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八十二章 激勵第七章 壽禮第十五章 功課第七十七章 怨恨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四十二章 燒餅第十九章 挑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六章 船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動第二章 鐲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捨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二百一十六章 捉姦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間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四十三章 詫異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一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黑影第四百三十章 罪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迴避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十一章 小年第三章 翠兒第四十章 察覺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二十七章 妯娌第八十一章 訓妻第二百九十六章 辯解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十四章 住處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二章 家書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十三章 停留第六十四章 上元第一百六十五章 隱秘第五百四十一章 焦急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二百零四章 後悔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八十章 處置第二章 悲憤第一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聽聞第七百一十七章 手軟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八十二章 侍中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五十章 哭求第十八章 定名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三十三章 好主意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婚(上)第九十六章 新居第一百七十二章 姑嫂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