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

秦伯復對於裴國公府的這門婚事,並不反對。

裴家的行動挺迅速的,一旦下了決心,就採取了行動。裴大爺與裴大奶奶今日一早就找上了秦家二房,跟秦伯復談兒女親事。他們大約也知道,裴國公府如今的處境並不是十分理想,秦家二房雖然比其他兩個房頭落魄,卻還可以借兩家侯府的勢,未必能看得上裴程。想要讓秦伯復答應秦錦春與裴程的婚事,還需要他們利誘一番。

裴家提出的條件中,有兩條最令秦伯復動心。

第一,是裴大爺會利用父親裴國公的門生故舊人脈,幫助秦伯複復職。裴家沒把握讓他飛黃騰達,但給他在京城裡尋個六品的閒官職位,還是沒問題的。哪怕手上沒有實權,好歹也是實打實的六品官職,總比冠帶閒住要強一些。而做了官之後,即使什麼功績都沒有,僅是熬資歷,也有升上去的希望。如今秦伯復不比從前,有秦家可以依靠,還有云陽侯府這門姻親,妹夫盧普也是實權高官,前程可期。

第二,是裴大爺已經與父親裴國公商量好了,會在裴國公神智還清醒的時候,向皇帝求一個恩典,給嫡長孫謀一個職位,哪怕是在六部裡做個最清閒的主事呢,也有正六品了,不比秦伯復的身份低多少。到時候他娶了秦錦春爲妻,有秦家兩侯府做靠山,秦錦春又與東宮敏順郡主交好,還怕不能給裴程謀一個更好的前程?年輕人熬上十年八年資歷,怎麼也能升上去了,四品總是能指望得上的。這已經比秦伯復同輩幾個堂兄弟要強了,說不定還能反哺岳家,拉拔一下岳父和小舅子。

秦伯復心裡其實很清楚,要給次女選女婿,雲陽侯府的養子,未必就不如裴國公的嫡長孫。後者家族已經將要衰敗,但前者卻是前途似錦。然而,外甥女盧悅娘嫁進雲陽侯府做世子夫人,至今也有近一年的時間了,盧普任着肥差,估計是沾了親家的光,但他這個舅舅,卻不曾得過半點好處。雲陽侯府再顯赫又有什麼用呢?蔡家人連讓他官復原職都做不到,又或是不肯去做。兩家如今已是姻親,再把秦錦春嫁到蔡家去,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以前得不到的東西,還是會得不到。如果有機會,聯姻另一家姻親,未必就不是好選擇。

更何況他還聽到些小道消息,說是雲陽侯的城衛大統領之位很可能要換人做了。若是那樣,蔡家就會失勢,真把秦錦春定給蔡十七,只會白白浪費了一個女兒。

倒是裴國公那邊,那麼有誠意,一定要上門來求娶,還提出了那兩個誘人的條件,叫秦伯復忍不住心動。

裴國公雖然中風多年,但爛船還有三斤釘呢。裴家子弟忙着要侍疾,本身又才能平庸,做官做得不好,那是正常的。可他秦伯復不一樣呀!他有才幹,有身份,只要有機會復職,就一定能做出成績來!裴國公府會看中秦錦春,肯定是看在秦家的外戚身份以及與東宮的友好關係上,企圖利用秦錦春身後的人脈來爲自家孫子謀利。裴家人都能打這等算盤,他秦伯復自然也能打!只不過雲陽侯府、承恩侯府與永嘉侯府三家都無意讓他起復,他才處境尷尬罷了。只要裴家能讓他有機會復職,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秦伯復做着這樣的美夢,在小女兒的婚事上,態度自然就動搖了。妻子確實曾經跟他提過蔡家這門親事的好處,在今天之前,他也是一心盼着能促成這段聯姻的,懷疑雲陽侯府不肯提攜自己,是因爲他與雲陽侯府的關係不夠親近的緣故,等他的親生女兒做了蔡家媳婦,情況肯定會有所不同。但是,裴家人上門之後,他就改變了想法。與裴家聯姻,他一樣有機會復職,而且裴程的性格溫和,不象蔡十七那麼有主見,看起來是個更好拿捏的女婿人選。他若想要讓女婿日後多多幫自己的忙,性情溫和的人,自然要比有主見的好擺佈。

秦伯復的動搖,纔是真正令小薛氏與秦錦春感到不安的原因。她們沒有秦伯復那樣的野心,只覺得說得好好的親事,中途出差錯,只會敗壞了秦錦春的名聲。況且秦錦春與蔡十七見過幾次,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心裡早已認定了這個聯姻對象,忽然間說換人,秦錦春感情上根本無法接受。她對裴程不瞭解,卻知道裴茵是什麼樣的人,心裡一百二十個不願意嫁到裴國公府去。

然而小薛氏是很難與秦伯復對抗的,她只能趕到承恩侯府去,尋姚氏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只要姚氏這邊給裴國公府捎話,言明這樁婚事做不得,那秦錦春就可以脫身了。小薛氏心裡對姚氏也有幾分埋怨,當初姚氏提的人選,既然她已經選中了一個蔡十七,姚氏又跟裴家人多說些什麼話呢?秦蔡兩家相看的事,姚氏分明是知道的,爲什麼要瞞着二房?

小薛氏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解釋清楚,便哭着求牛氏:“求嬸孃爲我們春姐兒做主!雲陽侯夫人都已經相看過春姐兒了,兩家心裡早已說定了親事,就只差正式換庚帖罷了,怎能在這時候變卦?!二弟妹畢竟不是春姐兒的親孃,心裡只顧着她自己的臉面,哪裡會真心爲春姐兒着想?而我們大爺……”

她頓了頓:“大爺是糊塗了,被裴大爺幾句花言巧語哄住了。裴國公府若果真有推薦人做官的能耐,他們自家難道沒有兄弟子侄?裴小少爺也還是白身呢!怎的他們就要便宜了我們大爺?裴小少爺的官職,卻還要靠裴國公去求恩典。我怎麼聽,都覺得裴家人只是在吹牛,可我們爺他就是聽不出來呀!”

牛氏與秦含真聽得肅然,心裡也爲秦伯復的行爲無語。秦含真心想,看秦伯復昨日那殷勤的模樣,還真看不出來,原來他對秦蔡兩家都不曾真正爲他復職之事盡過一分力,一直有所埋怨。就衝着這位堂伯父的心性,他不做官纔是好事呢,對整個秦氏家族都好。從前未分家時,長房與三房的長輩還能壓他一壓。如今分了家,薛氏又威望漸褪,秦伯覆在家中獨掌大權,真行差踏錯了,旁人還真約束不了他,反而容易給家人族人帶來麻煩。

不過裴家提的那兩個條件,到底是真的假的?他家若有這個能耐,怎麼這些年就沒表現出來?還有裴國公,不是連話都說不清楚了嗎?真能給孫子求官職?裴程一個年輕人,既無功績,又無功名在身,憑什麼能得這個恩典?

秦含真還在思索,牛氏已經叫過丫頭:“去東府看看二奶奶得不得閒,讓她趕緊到我這裡來一趟。”

姚氏很快就過來了,來了就笑着向牛氏賠禮:“驚擾三嬸了。大嫂子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我原想好好跟大嫂子解釋的,可她生氣得什麼話都聽不進去……”

小薛氏氣憤地道:“二弟妹說話要有良心!我哪裡聽不進你的話了?是你的話太讓人生氣了!”

姚氏只是在那裡笑:“瞧,大嫂子這不就氣頭上來了?我都說了,這真的只是誤會……”

秦含真截住了她的話頭:“大伯孃是誤會了什麼呢?二伯孃不如跟我們詳細說說?難不成二伯孃並未答應裴家人相看的事?”

姚氏一頓,隨即笑道:“說不上相看,不過是裴大奶奶約我出門上香,說好我把你二姐姐和四妹妹一塊兒帶上,與裴大姑娘做個伴罷了。這原也是常事,傳出去也沒什麼要緊的,不會敗壞了你四妹妹的名聲。至於親事什麼的,雲陽侯府那邊一旦有了準信兒,裴國公府自然也就不會再提起了。”

秦含真不以爲然:“可雲陽侯府還沒有準信兒呢。裴大姑娘是時常往雲陽侯府去的,據說差一點兒就跟蔡十七議親了,裴家沒答應,這事兒才做罷。但由此可見他們兩家關係親近。二伯孃在我們家剛剛纔安排了雲陽侯夫人相看四妹妹,轉頭又讓四妹妹去見裴大奶奶,就沒想過裴家萬一有人在雲陽侯府提起一嘴,哪怕是外頭的人不知道那是一場相看呢,雲陽侯府也不見得是傻子,想不明白那是怎麼一回事。到時候雲陽侯府的婚事落了空,二伯孃打算給四妹妹說哪家?難不成還是裴國公府嗎?”

一番話說得姚氏無言以對,半晌才道:“禮佛的日子還未定下來呢,若是四丫頭實在不樂意,到得那日,推說病了不去,不就完事兒了麼?”

秦錦春與小薛氏母女倆面面相覷,有些不明白姚氏怎麼又改了口?

牛氏皺眉道:“仲海媳婦,你到底在想什麼呢?莫非真是在哄裴家人?!”

姚氏嘆了口氣:“如今還不是得罪他們家的時候。別說只是約定了要一塊兒上香,什麼時候去還不一定呢,就算真的一塊兒去上香了,這相看也分相中和不相中之說。在八字上頭,也可以做些文章的。好好地把人婉拒回去,這事兒也就了了。我不怕跟三嬸和大嫂子說一句,這禮佛的地方,我都挑好了,人家得道高僧也願意幫四丫頭的忙呢,包管裴家人不敢再提求親二字。我們家既得了實惠,又不落埋怨,有什麼不好的呢?!”

秦含真挑了挑眉,這是……連人家的“高僧”都收買了嗎?

牛氏便說姚氏了:“你既然是打了這樣的主意,怎麼就不跟你嫂子侄女兒說清楚?瞧她們嚇成什麼樣子了?!還有,若真叫蔡家人知道了這事兒,你又打算怎麼跟他們交代?!”

姚氏嘆息道:“本來安排得好好的,哪裡需要什麼交代?若是在禮佛日子到來之前,蔡家就先跟二房定下親事,裴大奶奶自然不會再跟我相約見面了。我也沒想到,裴家人如此急切,竟然直接上門找了大伯子。瞧大伯子的意思,還真想要跟裴家結親?我到底只是個牽線搭橋的罷了,並不是四丫頭的親孃,她的婚事,我其實做不了主。大伯子看上了裴程,我又能怎麼辦呢?”

第一百零二章 賠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上譜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一百零五章 重振第十章 分析第五十三章 心涼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一百零一章 爲母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十六章 用餐第二十八章 送花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三十章 告狀第三十一章 逃奴第三十一章 遇見第二十八章 對話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一百六十一章 偷聽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七十四章 任性第三十一章 機關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七百零二章 死因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五十九章 感激第一百八十三章 瞭解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三百零五章 軟語第六百章 新婚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鵲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五十章 意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十八章 弔唁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一百三十三章 肖像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一百七十章 貴客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六百四十章 決心第九章 古畫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七十九章 問明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九十章 表態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四章 家長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四百零二章 家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二十章 進城第九十六章 新居第十一章 去向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六百零八章 節奏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七百二十三章 展望第五百六十二章 雨後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四十二章 家常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捉姦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四十三章 遷居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
第一百零二章 賠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上譜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一百零五章 重振第十章 分析第五十三章 心涼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一百零一章 爲母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十六章 用餐第二十八章 送花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三十章 告狀第三十一章 逃奴第三十一章 遇見第二十八章 對話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一百六十一章 偷聽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七十四章 任性第三十一章 機關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七百零二章 死因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五十九章 感激第一百八十三章 瞭解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三百零五章 軟語第六百章 新婚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鵲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五十章 意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十八章 弔唁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一百三十三章 肖像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一百七十章 貴客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六百四十章 決心第九章 古畫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七十九章 問明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九十章 表態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四章 家長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四百零二章 家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二十章 進城第九十六章 新居第十一章 去向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六百零八章 節奏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七百二十三章 展望第五百六十二章 雨後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四十二章 家常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捉姦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四十三章 遷居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