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

在座的人其實心裡都清楚,蜀王世子夫妻目前是處於被變相圈禁的狀態,蜀王世子妃是不可能象從前那般,自由出門交際的。但畢竟皇帝只是勒令蜀王世子在家讀書而已,沒有明旨罰他什麼,理論上,蜀王世子妃也還是自由身,所以大家就在公衆場合裡就可以一起裝傻,彷彿蜀王世子妃只是有事,纔會有一段日子沒出門與她們聚會玩樂一般,隨口就問起她的近況來。

很快就有人把蜀王世子妃跟先前的話題聯繫起來了:“她也不容易,從前他們夫妻在蜀地時過得如何,我們也不清楚,只知道進京之後,她就一直陪伴蜀王世子左右,不離不棄的。生了小縣主後,她身子一直不好,後來也沒養起來,可即使如此,蜀王世子身邊也沒添人。那時候,我們誰說起蜀王世子妃,不是在感嘆她苦盡甘來呢?雖說受了幾年的苦,但有個知心的夫婿一輩子不離不棄,就比許多人都要有福氣了。後來聽說蜀王世子與小陳氏的傳聞時,我還以爲是別人在說笑呢,直到蜀王世子妃親口承認了,我才知道那不是別人編排出來的。”

大家的心路歷程都大同小異,紛紛道:“是呀是呀,我們也不敢相信呢。可見天下烏鴉一般黑,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從前蜀王世子生平無二色,其實只是因爲沒法有而已。等他能過上安樂日子了,可不就沒法再老實下去了麼?”

許多女眷都紛紛批判起了蜀王世子。其實宗室子弟納妾的人也多,蜀王世子要納就納了,沒什麼稀奇的。可問題是,他先前宣揚自己的名聲時,把他對妻子的專情與關心說得太多了,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溫和知禮、愛妻愛子女,人品正直善良,只是受父親與弟弟連累,才成了有罪之身的形象,結果如今人設崩了,之前因爲他的人設而讚揚他的人有多少,後來粉轉黑對他議論紛紛的人就有多少。在座的都是女眷,沒有一個人認爲他是能洗白的,差別只在於各人對蜀王世子妃的應對手段有不同的態度而已。

有人覺得蜀王世子妃很可憐,被丈夫坑了,自己病得七死八活的,孩子身體又不好,小女兒仍舊在宮中,爲了女兒的身體不得不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卻不知道女兒能否有痊癒的希望。

也有人覺得蜀王世子妃太蠢,怎能因爲丈夫幾句甜言蜜語,就真個信了他?若是當初沒有相信,後來就不會傷心失態了,更不至於病重,小陳氏沒有空子可鑽,也成不了蜀王世子的繼室。若她只能做個妾,蜀王世子妃又有什麼可害怕的?

還有人認爲蜀王世子妃反應太過激了,就算蜀王世子心思不純,她也該爲了孩子堅強一點,只要她病情不加重,她活着一日,就沒人能搶走她的正妻之位。蜀王世子喜歡小陳氏也沒關係,本來也沒別的女人能服侍丈夫,就算男人不開口,蜀王世子妃也該主動挑人的,這是她身爲妻子的責任。小陳氏跟別的女子相比也沒什麼不一樣,就讓她進門做個妾又如何?蜀王世子妃守着一雙兒女,將來爵位還是她兒子的,小陳氏不過是得幾年寵愛而已。過幾年再有新寵進門,小陳氏便再也不成氣候。結果蜀王世子妃卻鬧得沸沸揚揚的,敗壞了丈夫的名聲,自己也沒得好處,夫妻倆離了心,若是連累得兒子也被蜀王世子厭棄,將來爵位還不知道會便宜了誰呢。作爲妻子,她太過天真;作爲母親,她又太過不理智了。應對手段完全就是個渣,云云。

在座的女眷們各有觀點,嘰嘰喳喳地議論了半天,就連湘王妃與休寧王妃也忍不住參與了一把,說起蜀王世子的近況,一直在家裡讀書,似乎還算老實。而蜀王世子府前些日子才發生的大火,把世子府的整個後院都燒光了,蜀王世子在書齋裡抄的書,全都化爲灰燼,據說他本來是打算萬壽節時將這些書稿獻給皇帝,好向皇帝表明自己的誠意,求皇帝開恩的,沒想到如今一切都落了空。

休寧王妃嘆道:“聽聞他如今還整天抄書抄個不停呢,似乎是覺得萬壽節還有些時日,他能抄得多少是多少,起早摸黑,怪辛苦的,我聽了都覺得他可憐。若是他從前就一直這般老實,又怎會落得如今的境地?”

湘王妃道:“這就是吃過虧才知道好歹了。從前他看起來斯斯文文的,誰能想到他竟有那樣的狠心?如今能知道錯了,懂得悔改了,就不枉皇上罰他抄了這許久的書。皇上真真是寬宏大量了,也是真心爲小輩們着想,盼着他們都能成材的。但願蜀王世子是真的學好了,不要再辜負皇上的一片苦心纔好。”

休寧王妃點頭附和。衆女眷也齊聲應是,順便還拍了兩位王妃一番馬屁。

衆人議論一番蜀王世子,自然也免不了再提起世子妃。相比於身上不太乾淨的前者,蜀王世子妃除了在丈夫有外心的問題上不理智了些,基本上在衆人心目中還是個相當賢良知禮的大家閨秀,衆人對她如今的處境,都是同情爲主的。

有人道:“從前她病得還沒那麼重時,也時常往東宮裡,與太子妃娘娘甚是交好。如今……她病得似乎沒那麼重了,卻不好再出門,太子妃娘娘也沒再打發人去瞧她。小世孫昔日在宮中時,太子妃娘娘還時常去探望呢,對小世孫的日常起居也十分關照,結果如今……蜀王世子妃不方便倒罷了,她家小縣主還在宮裡呢,太子妃也沒再留心過。”

這是在隱晦地指責太子妃了。其實,太子妃前些日子那一番作,宗室裡也是很有意見的,只是不曾公開指責罷了。宗室裡老一輩的女眷,大多站在太后那一邊,就是小一輩的女眷,也覺得太子妃太亂來了。

很快就有人提供了最新的消息:“前兒蜀王世子府大火,聽說他家小世孫受了驚嚇,病了,又是發燒,又是上吐下泄的,把蜀王世子妃嚇得半死。可他家又不好請大夫,宮裡也沒再派太醫來請平安脈,後來還是蜀王世子妃求了守衛的士兵,給附近的臨川郡王府送了信。臨川太妃最是心善慈愛的,往日也常在宮中見到小世孫,便把她郡王府中的府醫派了過去,這才讓小世孫的病情穩定下來,如今還在吃藥呢。所以說,世態炎涼。這男人在外頭不做好事,到頭來,卻是家裡的女人孩子遭殃。”

衆人又是一番感嘆。大家常進入宮闈,蜀王世子的一雙兒女在慈寧宮裡住得久了,大家都很熟悉,如今小縣主還在慈寧宮中,卻病情反覆,不見好轉,小世孫直接受父親連累,被送回了家,別說調理身體了,生了病,連大夫都難請到。大家都覺得蜀王世子太過造孽了,就連原本還覺得他有些可憐的休寧王妃,也不再同情他了,只覺得他是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衆女眷聊得興起,那湘王府的妯娌倆又有些不甘寂寞了。趙邛的嫡長兄之妻想要賣弄自己也是消息靈通,並且很有見解地,尋了個機會便插言:“我聽說從前太子妃還想過要過繼蜀王世孫呢!因此蜀王世子妃病重的時候,纔會向太子妃託孤,太子妃雖不曾答應,卻也對小世孫十分關照。可後來蜀王世子壞了事,她就不再提起此議了。如今東宮又即將有後,什麼過繼之說,自然也不必再提起。”

這個話題卻有些敏感了。東宮過繼不過繼,並不是宗室們可以隨意非議的。昔年爲了此事而被處置的宗室,難道還少麼?

湘王妃恨鐵不成鋼地瞪了孫媳婦一眼,嫌她不會說話,卻非要顯擺。另一個孫媳婦見狀,想要替妯娌解圍,便賠笑道:“太子妃娘娘這麼做,也太過冷情些,其實孩子知道什麼呢?怎麼說丟開就丟開了?就算不過繼,那也還是自家侄兒嘛。”

這個話題更敏感了!湘王妃氣得要死,心道日後再也不能帶這兩個孫子媳婦出門了!就算在家時嘴甜,這出門開口就說錯話的本事,也叫人吃不消!

休寧王妃有些不忍見老妯娌尷尬,輕咳一聲,給兒媳婦使了個眼色。休寧王長子妃立刻便微笑着轉移了話題:“說起東宮有後,陳良媛如今氣色很好,我幾日前纔在慈寧宮見過她,白白胖胖的,走路也利索。太后娘娘還說,她懷相很好,看那肚皮尖尖的,說不定便是個兒子呢。”

這就是相當受人歡迎的話題了。衆女眷忙笑着應和:“是呀是呀,這可真是大喜事!”“只願東宮早日添皇孫,我們也就能安心了。”“皇室興旺,纔是大昭的福氣呀!”

等等等等。

可惜,在場的人裡,象湘王府那兩位一般沒眼色的年輕女眷,並非一個兩個,很快就有人從陳良媛身上延伸開去,討論起了太子妃與楚良媛來。由於太子妃一直在替楚良媛向太子邀寵,宗室裡聽說過消息的,都覺得有些荒唐了。大家也清楚地察覺到了,太子妃很顯然並不待見陳良媛。便有人好奇,陳良媛到底是做了什麼,纔會惹得太子妃如此不喜?

這個問題是不會有答案的。因爲陳良媛從來就沒犯過什麼錯,她如今真是出了名的老實人了。宮裡沒人不喜歡她,連敏順郡主都願意與她在一處說話,除了禁足中的陳良娣以久,就只有太子妃看她不順眼而已。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倘若陳良媛生子,楚良媛又一直未能懷上皇嗣,那太子妃又會如何對待那位小皇孫呢?還有生育有功的陳良媛,太子妃又會如何對待她?”

全場頓時靜了一靜。

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二章 牛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二十九章 青睞第七百零四章 答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路遇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六十八章 迴歸第九十章 表態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一百五十八章 團聚第十三章 正名第九十七章 生氣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報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熟稔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榜單第一百六十一章 偷聽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一百三十九章 幫忙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一百六十八章 夫妻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七十七章 現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七百零三章 疑惑第三十五章 官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四十章 遇見第六十章 密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氣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支持第五百一十二章 憂心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二十章 合力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二百一十章 愉快第八章 顧慮第三百二十三章 苦肉計第七十三章 下人第十七章 惱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二十九章 青睞第三百六十一章 籌碼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十五章 心虛第二百章 病倒第二章 牛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四十五章 虎勇第一百五十五章 恩怨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二百五十章 風波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七十三章 匯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牽掛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八章 顧慮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觀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四百一十五章 掃墓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六百七十一章 恩科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
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二章 牛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二十九章 青睞第七百零四章 答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路遇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六十八章 迴歸第九十章 表態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一百五十八章 團聚第十三章 正名第九十七章 生氣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報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熟稔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榜單第一百六十一章 偷聽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一百三十九章 幫忙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一百六十八章 夫妻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七十七章 現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七百零三章 疑惑第三十五章 官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四十章 遇見第六十章 密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氣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支持第五百一十二章 憂心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二十章 合力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二百一十章 愉快第八章 顧慮第三百二十三章 苦肉計第七十三章 下人第十七章 惱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二十九章 青睞第三百六十一章 籌碼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十五章 心虛第二百章 病倒第二章 牛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四十五章 虎勇第一百五十五章 恩怨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二百五十章 風波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七十三章 匯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牽掛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八章 顧慮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觀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四百一十五章 掃墓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六百七十一章 恩科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