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

秦含真再次見到蜀王世子妃時,她已經換了一身打扮,不再是宗室貴婦的華服,而只是顏色素淡的細布衣裙,頭上簪着沒有任何花紋的素銀釵,耳上塞着兩顆式樣最簡潔的銀丁香,脂粉不施,卻是平靜淡然的模樣。

她衝着秦含真淡淡一笑:“未亡人已不是宗室婦,郡王妃喚我一聲李氏便是了。”

秦含真有些驚訝地看着她:“你已經聽說了蜀王世子的消息?”

李氏神色平靜地道:“聽說了。秋嬤嬤會有此舉,倒也不奇怪。趙砇欺瞞秋嬤嬤在先,如今死在秋嬤嬤手中,也算是罪有應得。”

這話從蜀王世子的妻子口中說出來,怎麼聽着有些奇怪呢?

秦含真輕咳一聲,道:“看來你已經把你所知道的蜀王世子罪狀,都送呈御前了?”

李氏點了點頭:“我知道的都寫了,想必沒有遺漏,反正我知道的事情,原也不多。秋嬤嬤知道的更多,可惜……她如今死了,死無對證。就算能抓到趙砇那些四散的秘密人手,也不可能供出趙砇所有的秘密了吧?那個人,從來不會完全信任任何一個人,除了他自己,不可能有人知道他所有的事。”她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不過,他人都死了,罪證什麼的,也都沒有意義了。事情關係到東宮後院的陰私,牽扯到了太子殿下的顏面,定然不會公之於衆的。趙砇也算是逃過一劫?只是以他的性情爲人,他人都死了,想必也不會在乎身後之事。”

秦含真清了清嗓子:“我聽太后娘娘說,你要帶着兒女返回蜀地去?是要與孃家人團聚嗎?”

李氏的表情放緩了些:“李家在原籍尚有祭田房舍,族人也和睦,想必還能容得下我們母子三人。原本若只有我一人帶着兩個孩子,斷不敢有此等奢念。但如今我母親兄弟上京來尋我了,我可以隨他們一同上路,即使千里之遙,也沒什麼可怕的。”

李氏的母親兄弟能夠走那麼遠的路上京來尋她,可見這骨肉親人之間,還是有感情的,不象蜀王世子那般冷酷,夫妻血親,統統只是踏腳石,隨時可以放棄。也難怪李氏即使沒見過母親兄弟,也有底氣說,可以與他們一道返回家鄉,並依附家族而居。李氏這樣的女子,若不是嫁給了蜀王世子,應該也不會淪落到今日的田地吧?以她的出身、才貌與見識,本該有更好更順遂的人生纔對。

秦含真想到這裡,也不由得放緩了神色,和顏悅色地對李氏道:“回頭我讓我們郡王爺幫你找你的母親兄弟,告訴他們你的消息。等案子了結,皇上下了最終的處置旨意,又願意放你回鄉的話,我再送你一副好盤纏,讓郡王爺名下的船行送你們歸鄉。我們家的商隊,慣常走水路運貨送人的。從通州出發,走運河南下,至長江口轉道蜀中,一路都有船接送,總比你們上外頭僱的好。”

李氏衝秦含真笑了笑:“多謝郡王妃了。若果真如此,我就更放心了。”

秦含真嘆了口氣:“小縣主的傷……你可想好了?太后娘娘一是捨不得她,二是實在放心不下她的傷勢。她在宮中養尊處優慣了,萬一出門在外,奔波勞碌,無法適應,那可怎麼辦呢?出門在外,總比不得在家方便。請醫問藥,就是一個大麻煩。”

李氏道:“我母親孃家便是醫官世家,最擅骨科。我母親也是自幼習醫,只是不爲外人所知罷了。我小時候,母親也曾試着教我些皮毛,只是祖母不許,我便只學了幾個調理身體的藥膳方子,知道些藥物禁忌而已。如今想來,我要是能多學些醫術就好了。不過我母親既然上了京,只要能與她同行,兩個孩子一路上看大夫吃藥,便有了着落。實在不成,我從京城多帶些藥隨行就是了。”

她笑了一笑:“皇上仁厚,雖然發落了趙砇,我們母子也受了牽連,被貶爲庶民,但皇上說我有功,又賞賜了我不少東西,其中藥材最多,都是兩個孩子眼下能用得上的。錢財亦有,只要我省着點花,老家民風淳樸,日常吃用花銷不大,我們母子三人這輩子的嚼用都夠了。就算沒有了宗室身份,兩個孩子將來也不會吃太多苦。”

當然,再多的準備,也還是會有不足之處的。有大夫,有藥材,有錢,不代表小縣主與小世孫就能一路平平安安回到蜀地,尤其是小縣主,太醫就不止一次說過,她底子太差,又傷得重,如今只是細心調養着,卻多半是活不到成年的。沒有了慈寧宮中的優越條件,她能支撐的時間可能更短。但是,倘若孩子註定了不能長壽,與其忍受長久的骨肉分離,李氏情願能一家人日夜相守!

她已經不想再留在京城這個傷心地了。她生於蜀地,長於蜀地,家族親友全都在蜀地。就算京城有太后,又能照看她女兒幾年?蜀王世子已死,但他乾的壞事不可能瞞過世人的眼。李氏母子已成庶人,留在京城,將來只會受盡白眼,兒子也不可能有什麼好前程。但若是回到原籍,庶民身份的兩個孩子完全可以改名換姓,重新開始新的人生。有家族親友依靠,家鄉的人又對他們母子在京城的經歷一無所知,民風品性又偏和善,自然不會給他們母子臉色看,他們完全可以擁有平靜而光明的生活。

就算回鄉的路上需要承擔風險,李氏也沒有猶豫過。她已經不想再忍受骨肉分離的日子了。

秦含真見她已經拿定了主意,便也不再相勸了,只是問些小縣主與小世孫團聚後過得如何的話。

李氏微笑道:“日後也沒什麼縣主、世孫之說了,我給他們起了小名兒,就叫大郎和大姐兒。郡王妃日後也這麼叫他們吧。名字平常些,反而好養活。他們兄妹倆也不反對,從昨兒開始,便一直手拉着手在一處親親熱熱的,你叫我一聲,我喚你一句,睡覺都不肯分開。兩個孩子也都不希望再與親人分離了。所以我才決定,要帶他們回老家去的。”

秦含真不由得露出笑容來:“既然如此,我就祝你們一家路上順順利利的,大郎身體越來越健康,大姐兒也早日傷愈了。”

李氏露出了真誠的微笑:“謝郡王妃吉言。”

秦含真起身告辭,李氏親自送她出門,彷彿是不經意般問起:“先夫的後事,皇上已經說過,事後會發還給我,由我處理的。秋嬤嬤那兒,自有太后娘娘做主。不知道東宮楚良媛……眼下又如何了呢?”

秦含真回頭看她一眼:“我只聽說楚良媛已被禁足,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這是東宮內務,我又怎麼好過問?”

李氏明白了,微笑着不再多言,恭敬地送了秦含真出門。

秦含真心裡知道李氏對楚良媛的存在還是有點在意的。其實她也有點在意。只不過太后隻字不提此女,她也不好在宮中問起罷了,只能等回家後問老公了。

秦含真重返慈寧宮見太后,將自己與李氏的對話複述了一遍。她雖然沒有用心去勸李氏,但李氏已經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得很清楚了,不可能任由女兒留在京城,自己帶着兒子隨孃家親人返鄉,也同樣不可能將女兒留在宮中,她帶着兒子留在京城,坐視孃家親人返鄉。跟京城這些未必靠得住的夫家親友相比,她更願意依附孃家生活。

太后聽明白後,嘆了口氣:“既然她已經拿定了主意,哀家也不好再多言了。李氏之母既是醫官之女,想必還能照顧得了外孫女兒。只是李家人果真靠得住麼?就算他們願意照應李氏這個親骨肉,對李氏的一雙兒女又會如何看待?”

蜀王府正是導致蜀地名門李家衰敗的罪魁禍首,對於蜀王的親孫子親孫女兒,蜀王世子的親骨肉,李家人是怎麼想的呢?太后實在不太放心。

她把吳司言喚了過來,命其去查訪李家母子在京城落腳之處,親自給他們帶一道旨意過去,命他們好生照應李氏的一雙兒女,再賞些藥材銀兩,好給他們做路上的花銷,也免得他們剋扣了孩子。聽說秦含真已許諾,會讓肅寧郡王府名下的船隊護送李氏一行人回蜀地後,她連聲叫好,也決定要給塗家那邊傳話,讓塗家人多照應李氏母子些。那兩個孩子,好歹也是塗家的曾外孫呢。

塗家雖然已經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願意出人出錢出力,比秦含真這邊只派幾條船、送幾兩銀子要實惠得多,也比太后與皇帝賞賜的藥材銀錢更長久。塗家要是願意的話,派個人去蜀地做地方官,就近照顧也行。當然,這就要看塗家人的意思了。不過既然是太后的希望,眼下完全靠巴結太后立足的塗家,不可能有異議的。

秦含真就看着太后與身邊的人討論,細心周到地安排好了小縣主與小世孫將來的生活,心中只能感嘆。太后娘娘這個人,對於自己在意的對象,從來都是很好的。就算別人讓她失望了,她明面上說不會再在乎,但暗地裡的關心也不會少。就在半個時辰之前,太后還在爲秋嬤嬤的後事安排周詳。如今,她又把全副注意力都放在李氏的兩個孩子身上了。太后娘娘,真的是個心很軟的人呢。

那些辜負了太后娘娘,讓她失望難過的人,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八章 吹柳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趣第六十八章 迴歸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三百二十六章 發瘋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六百零一章 畫屏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摹本第六十五章 朱樓第八章 顧慮第七十七章 現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二百三十五章 行蹤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八章 幼儀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言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七十九章 問明第十三章 生隙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消息第七百二十六章 宿命第二百一十七章 應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訊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八章 安慰第十八章 定名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四十五章 虎勇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五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三百八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七章 壽禮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三十章 掙扎第一百九十五章 請託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五百四十六章 圍觀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十五章 輕慢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八十六章 發現第四十四章 古怪第八十六章 始終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十三章 小菊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四章 發狠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四十七章 不忿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六百七十二章 榜單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
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八章 吹柳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趣第六十八章 迴歸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三百二十六章 發瘋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六百零一章 畫屏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摹本第六十五章 朱樓第八章 顧慮第七十七章 現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二百三十五章 行蹤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八章 幼儀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言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七十九章 問明第十三章 生隙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消息第七百二十六章 宿命第二百一十七章 應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訊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八章 安慰第十八章 定名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四十五章 虎勇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五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三百八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七章 壽禮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三十章 掙扎第一百九十五章 請託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五百四十六章 圍觀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十五章 輕慢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八十六章 發現第四十四章 古怪第八十六章 始終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十三章 小菊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四章 發狠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四十七章 不忿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六百七十二章 榜單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