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決定

也許是因爲秦皇后之前表現得對血親太過珍惜了,連身世存疑的秦伯復都容忍下來,還原諒了曾經背棄秦家的薛氏,皇帝聽了伽南的話後,還真的相信了秦皇后爲了保護秦鬆,寧可讓心愛的幼弟暫且退讓的說法。

關鍵是,伽南在皇帝面前花言巧語,編造了又一個版本的“皇后遺言”,讓皇帝真以爲,皇后只是想爲秦鬆多贏得二三年的時間而已。他並不知道,伽南跟秦柏說的,是十倍於此的時間。若秦柏只需要受二三年的委屈,又無性命之憂,這絕對在秦皇后可以容忍的底線以上。皇帝因此也就相信了,這真的有可能是亡妻的想法。他那時候還有些心虛,覺得妻子有可能是察覺到了他有殺秦鬆之心,纔會不惜犧牲秦柏,也要保住秦鬆的。

可伽南的謊言,還不僅僅如此而已。

據她說,她確實是照着秦皇后的遺旨,如此這般跟秦柏說了。若秦柏依然是當年那個善良而單純的少年,一心爲了姐姐着想,估計也會如秦皇后預料的那樣,主動提出退讓。到時候,伽南再提那二三年的話,他定然會歡喜答應下來。誰知道,秦柏在這流放的兩三年時間裡,性情大變,又不知爲什麼,似乎對長兄秦鬆十分怨恨。他一聽秦皇后的旨意,便看穿她只是以退爲進,目的是要犧牲他,成全秦鬆的富貴前程。

秦柏怒斥伽南,伽南不得已說出了實話,又拿那二三年的時間來安撫他。可那時秦柏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去,反而怒道:“既然姐姐一心要保大哥,就別提那二三年的話,我也不與大哥爭了,秦家家主就交給大哥去做吧,我自去過閒雲野鶴的日子,也省得姐姐死了,都要爲大哥費盡心機,算計我這個弟弟!”

秦柏一怒之下,轉身就走,連秦皇后的喪禮都不顧了,當日便離了京城。伽南只覺得自己沒把皇后娘娘臨終吩咐的事情辦好,因此“惶恐不安”地回了宮,便將此事“如實”稟報皇帝。

皇帝當時是真的派了人出城去追秦柏的。可真正的秦柏當時已經城中賃了宅子,與牛氏主僕、墨虎一同安頓下來,皇帝的人在城外怎麼可能找得到他?只得不了了之。

皇帝只以爲秦柏是察覺到了秦皇后的真正用意,心存怨恨,加上秦鬆有奪妻之嫌,又隱瞞了秦柏回京的真相,使得秦柏對秦鬆恨意更深,恨上加恨,便寧可棄家而走。如此一來,秦柏二三年後不肯回來,便證明他怨恨未消。皇帝心中一邊爲自己令亡妻不安而愧疚,更覺得亡妻的做法對不住小舅子,秦柏便是有再多的怨恨,他也只能甘心承受,而且真心包容了。

就這樣,誰也沒察覺到伽南在其中撒了多少謊。皇帝放棄了追蹤小舅子秦柏,一心等他氣消,同時也出於對秦皇后的愧疚,對秦鬆多有恩賞,只是不許他真正參與朝政,有掌權的機會罷了。伽南的算計似乎成功了一半,只差在她自己未能成爲妃子罷了。她當時還盤算好了,三爺秦柏是個守信之人,既然他相信皇后真的希望他離開二三十年,那他就一定不會提前回京。如此一來,有這麼長的時間,也足夠她成爲妃子,生下屬於自己的皇子,養大成人,站穩腳跟了。太子生來便有不足之症,若有個好歹,她的兒子正好補上。到時候就算秦柏迴歸,與皇帝對質,得知真相,她也有了護身符,羽翼豐滿,可保富貴平安。

她只是沒想到,自己三十年都沒能吸引到皇帝多看她一眼而已。她的諸般算計,萬般心思,最終只是成全了秦鬆的富貴尊榮,倒是對她自己沒有多少好處。最後,她還謀算成空,枉自送了性命。

皇帝至今想起,還對伽南恨得牙癢癢的:“誰能料到那賤婢竟有這等見不得人的心思?!她隨我與你姐姐在東宮幽禁數年,一直忠心耿耿,我只當她是真正可信之人。哪怕後來她做了些糊塗事,我也以爲她是見我親近後宮,後宮王嬪又有孕,若是生下小皇子,會對太子不利,便打算自薦枕蓆,想要分王嬪之寵。我以爲她是一片忠心,也不曾怪罪於她,哪裡想到她如此大膽?!她如今才死,真真是便宜了她!這些年她在東宮,也算是享盡了福。太子一直念着她的養育之恩,明知道她罪無可恕,卻還是要爲她傷心難過,舊疾復。”

秦柏忙問:“我早聽說太子身上不好,不知眼下如何?可有好轉了?”

皇帝神色一鬆:“天氣轉暖後,已經有了起色。他這是舊疾,冬日氣候寒冷時,一不小心就要復。幸好太醫得力,如今已無大礙了,只需靜養即可。”

秦柏這才放下心來。

皇帝又向他懺悔:“說起來,都是我疏忽了。伽南當年說二三年,你一直沒有音訊,也不見回京,我就該派人去接你的。即使我相信了伽南的話,以爲你姐姐只是要你退讓二三年,也不該在滿了三年後,依然坐等你主動回來。我那時以爲你真的氣得狠了,不肯原諒你姐姐,便不好意思去尋你。想着只要你日子過得順心,在朝在野都是一樣的,我還是別去打攪你的好。馬老將軍當時就駐守榆林城,他是我十分信重的老將,我給了他一封密旨,讓他尋訪你的下落,再暗中護持,卻不得驚動你……”

秦柏大爲驚訝:“馬老將軍?!竟然是他?我……我並不知道他原是奉了皇上密旨而來,還以爲他真的很喜歡古董字畫……”

秦柏從前並不認得馬老將軍,是在珍寶閣擔任夥計的時候,遇上馬老將軍要買古董,他跟着老李掌櫃去榆林城,方纔認識了對方。馬老將軍估計是終於尋訪到他的下落,才以此爲藉口見他一面。那一次交易過後,將軍府又接連照顧了他幾樁生意,都是直接找到他頭上,讓他獲得了不少收入。後來他與牛氏完婚,不再在珍寶閣做事了,馬老將軍也時不時請他過府,讓他掌眼,辨認一些稀奇古怪的所謂古董,而且每次都有豐厚的報酬。有將軍府的面子在,人人都待他客氣幾分。他在家中開學堂,教導學生,老將軍還命管家來送了賀禮……

原來馬老將軍是奉了皇帝密旨行事,怪不得對他處處照顧。

秦柏感嘆萬分:“老將軍對我真是不薄了,後來他調離榆林,接任的是他侄兒馬將軍,馬將軍對我兩個兒子也同樣照顧有加。我在邊城這幾十年,事事順利,並沒遇上什麼難處,還真是多虧了將軍府的照看。”

皇帝低聲道:“北地生了亂子,我只得將馬老將軍調過去,雖然他侄兒留在了西北,但估計並不知道你的身份,只是日常照應些罷了。後來秦平秦安兩個孩子投軍,正值京中多事,我就更不知情了。我是直到看見秦平,方纔知曉他多年未得升遷,在榆林城外差一點葬送了性命。”

他心中再次愧疚起來。因爲秦柏一直表現得不想回京,他以爲小舅子是怨氣未消,只能由得秦柏過自己的小日子。反正那時候秦柏生活順遂,衣食無缺,也算是富足,更成了米脂縣屈一指的名師,過得似乎很開心。皇帝便也不逼他回來了。那時太子所生的皇孫身體不好,太子也跟着病倒,接下來便是皇孫夭折,又有晉王世子等入京謀求過繼等事。皇帝要一邊照顧兒子,一邊防備宗室,一邊處理朝政,分|身乏術,對秦柏的關注也就少了。等到馬將軍也調離了榆林,前往大同,關於秦柏的消息,也就漸漸斷絕。

皇帝知道了伽南的謊言後,曾經無數次想起,當年他若是厚臉皮一點,不要想太多,直接派人把秦柏召回了京城,也許就不會有後頭這許多事了。可就因爲他一念之差,使得小舅子受了這許多年的委屈,自己也被一介宮婢蒙在了鼓裡,他一想起就覺得心中憤然,更多的還有歉意。秦柏終於回京,他早想見他了,只是想到這種種內情,他又覺得沒臉見小舅子。秦柏也是受了騙,若他知道是皇帝姐夫疏忽,導致了這一切,是否會原諒自己?想得越多,越是不敢見。皇帝遲遲未下旨召秦柏入宮,皆因此而來。

秦柏聽完後,長嘆一聲,誠懇地對皇帝道:“皇上言重了。皇上也是受了他人矇蔽,哪裡有過錯?伽南謊言,我自己都上了當,受了騙,三十年不曾看穿,又怎敢怪罪皇上不曾看穿呢?皇上心繫萬民,日理萬機,我這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

皇帝一聽,眼圈又紅了。他握住秦柏的手:“你放心,你受的委屈,我一定替你討回來!伽南已死,秦鬆猶在。我絕不會叫他好過!你姐姐臨終真正的遺言,就是叫你掌管秦家。如今既然真相大白了,也該到了履行你姐姐遺言的時候。過去三十年,你已經錯過了太多,日後不可再繼續錯過了!”

秦柏怔了怔,正要開口,皇帝卻制止了他:“你不必多說,朕知道你要說什麼。但是,國有國法,朕總不能因爲私情而忘國法,一再寬縱秦鬆,使得他一錯再錯。你替他求情,他不會念你的好處,反而會心下生怨。如此不識好歹之人,你還管他做什麼?朕心意已決,你只管接旨便是。”

皇帝再次用上了“朕”的自稱,已經足以表明了態度。秦柏不由得猶豫了。

皇帝又再勸他:“你就算不爲自己着想,也爲兒孫們想一想。你瞧見了承恩侯府的富貴,再想想你們這三十年在西北過的是什麼日子?秦平秦安受了多少苦?還有你的大兒媳,倘若是在承恩侯府中,她怎會落得冤死的結果?你難道就沒有半分爲兒孫不平之處?”

秦柏沉默了,心情變得有些複雜起來。

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報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十七章 伴讀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十四章 住處第五百二十章 議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五十章 哭求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五百一十二章 憂心第五百八十章 破壞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喜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三百八十章 籌備第四十九章 故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二百四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六十六章 怨言第十二章 生疑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十二章 直覺第一百五十九章 軟禁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八十二章 逼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四十章 膽怯第七十八章 揭破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願第十七章 惱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十二章 直覺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一百五十八章 團聚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一百五十三章 比拼第一百八十六章 助力第七百一十一章 叫破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五十章 意外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一百章 怨恨第十六章 用餐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愁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八十五章 膈應第二百六十三章 借道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六十一章 算計第四十一章 不速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報
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報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十七章 伴讀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十四章 住處第五百二十章 議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五十章 哭求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五百一十二章 憂心第五百八十章 破壞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喜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三百八十章 籌備第四十九章 故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二百四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六十六章 怨言第十二章 生疑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十二章 直覺第一百五十九章 軟禁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八十二章 逼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四十章 膽怯第七十八章 揭破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願第十七章 惱怒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十二章 直覺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一百五十八章 團聚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一百五十三章 比拼第一百八十六章 助力第七百一十一章 叫破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五十章 意外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一百章 怨恨第十六章 用餐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愁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八十五章 膈應第二百六十三章 借道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六十一章 算計第四十一章 不速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