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故人

送走了所有學生,秦家大宅一時安靜了許多。不過對於秦含真來說,日子還是照樣過,並沒有什麼區別。

王家下人駕車來接王復林的時候,順道把他家送給秦家的年禮捎來了。因爲王復中的關係,王家每逢年節給秦家送禮,都是秦老先生門生中最重的一個。今年秦家雖有喪事,但王家還是送了厚厚一份年禮過來,當中還有王復中特地命人從京城捎回來的物事,因此秦家也不敢輕忽。虎伯與虎嬤嬤兩人親自出面清點,報到了秦老先生夫妻二人面前。

這時候,秦家祖孫三人都窩在正屋暖閣裡。不用教導學生,秦老先生也樂得享清閒,便窩在老妻身邊說話。孫女秦含真坐在炕桌後面,學習辨認五穀。這是《三字經》裡的內容。秦老先生擔心孫女兒只會背書,卻不會認五穀,還特地取了實物來給她看。

秦含真抱着一隻本地出產的三層白瓷九子攢盒,一樣一樣的辨認着裡頭的農產品標本。三九二十七,這套攢盒足有二十七格,每格都放有一種農產品。

稻、黍、稷、麥、菽這五種穀類植株,全都是曬乾的標本,放在最上一層攢盒裡。她認得稻和麥,另外三種就不熟悉了,況且每種農作物還有不同的品種。當然攢盒裡並沒有將這五種穀物的所有品種全部收錄齊全,只是包括了米脂周邊地區常見的莊稼種類而已。有這些標本在,又有祖父大人講述這幾種糧食的特點,以及用它們做成的常見食物,秦含真沒費什麼力氣就記住了這些知識。

當然,標本也不僅僅是植株標本而已,還有加工過的半成品,比如各種秈米、粳米以及衆多豆類等等,統統放在第二層的攢盒中,這些東西要辨認起來就麻煩多了。不過對於出身信息大爆炸的現代社會的秦含真而言,這都不是什麼難事。她倒是對着最底下那層攢盒裡的幾樣農產品頗感興趣。

這一層攢盒並未放滿,擺放了花椒、辣椒以及幾種她不認識的作物。據牛氏介紹,那幾種作物分別是食茱萸和小茴香。秦含真不知道食茱萸是什麼東西,不過聽牛氏所言,應該是一種辣味調味品,同時也是一種藥材,一般在南方比較常見。在西北,還是用花椒、秦椒和小茴香等比較多。

秦含真聞了聞小茴香,心想這不是孜然嗎?心裡暗暗一喜。看來以後要是想吃烤肉,就不愁沒有調味品了。不過秦椒又是哪一種?

對於秦含真的問題,牛氏只指了指那一小格鮮紅的幹辣椒:“就是這個呀,這是鳳翔府(今寶雞)出產的秦椒,平日用來做辣子是最好不過了。只是價錢不便宜,咱們家也不是時時都能買到。你祖父如今不許我吃這個,索性連這一項採買都給抹了,說是要等我徹底好了再說,真真氣死人!但凡是辛辣的作料他都不許我吃,可大冷的天裡,不吃些辣東西,如何禦寒呢?”

秦老先生只是含笑看着妻子嗔,並不說話。反正他已經了話,全家上下不會有人膽敢違令的,就連牛氏本人,其實也不過是趁機撒撒嬌而已,心裡是知道輕重的。

秦含真盯着那幾個幹辣椒,並沒有多加理會祖父母再一次的打情罵俏。她依稀記得,辣椒是明朝時傳入我國的,年代還比較靠後,起初是當作觀賞植物,如今鳳翔府已經開始種植辣椒,並用於食用,應該不會是早期。不過四川地區盛行吃辣椒,應該是清朝時候的事。她前些時候聽縣衙辦案,提起“陝西都指揮使司”,這是明顯的明朝用語。再看周圍人的衣着打扮,也不是清朝年間,現在難道是明朝後期?

想到這裡,秦含真不由得小臉一皺,苦惱起來。但願她所處的年代離戰亂不要太近了,不然日子可就要難過了。

然而,話又說回來了。她雖然不清楚自己現在處於什麼年代,可因爲米脂靠近榆林城的關係,她平日裡也曾聽身邊人提過什麼二三十年沒有大戰了,或者縣城裡哪家大戶在互市上買到了北戎的駿馬之類的。她還真不記得北戎是哪一朝哪一代的外敵,心裡糾結着自己該不會是到了一個架空的朝代來吧?唉,這樣糾結下去不是辦法,什麼時候學到了有關歷史的課文,她就向祖父打聽一下吧,總要弄清楚自己所處的年代才行。

秦含真暗暗嘆了口氣,擡頭看見祖母牛氏已經停下了嬌嗔,便抱住她的脖子,撒嬌道:“祖母,您既然愛吃這個辣……呃……秦椒,那不如咱們家自己種一些吧?這樣就不用到外頭買,也能吃到了,您還愛吃多少就吃多少。”

牛氏樂了,拍一把大腿:“好主意!我怎麼從前沒想過呢?不過,鳳翔府能種出秦椒,咱們米脂也能種麼?”

秦含真笑道:“咱們這裡的地跟鳳翔府比,差在哪裡呢?要是擔心不能種,就買些種子來試一試。不成就繼續買現貨嘛,但萬一要是成了呢?除了秦椒,花椒什麼的,咱們也可以試種的呀。”

牛氏哈哈笑了,得意地撇了秦老先生一眼:“果然是我的好孫女,心裡懂得偏着祖母呢。”

秦老先生無奈極了,也不去阻止。這時候上哪兒買秦椒種子去?就算真能弄回來,種到地裡,等到它長成,開花結果,老妻早就身體痊癒了,不必再忌口。橫豎她平日就愛吃這些辛辣的食物,想種就種吧,也花不了幾個錢。

他甚至還幫着出了主意:“明年開春後,打人到鳳翔問一問,看能不能弄到種子。最好是尋到一兩個懂得侍弄秦椒的農人,一併帶回來,就更穩妥了。靠着咱們家的佃戶自己摸索,還不知要幾年功夫,你才能吃到自家種的秦椒呢。”

牛氏聽了,更樂了。秦含真暗暗偷笑,其實祖父還是很縱容祖母的嘛。

祖孫三人正說得高興,虎伯與虎嬤嬤過來了。虎嬤嬤將一份年禮清單遞給了牛氏:“老爺,太太,這是王家今年送來的年禮,土產跟往年差不多,但多了些以往沒有的東西。”

“哦?”牛氏接過清單掃了一眼,“都有些什麼呢?”

虎伯道:“一擔上等精米,一擔上等粳米,半車家醃的臘豬、風雞,半車乾菜,另外還有兩壇上好的汾酒,兩壇葡萄酒,這些都是老例了,跟往年差不多,應該都是縣城王家代辦的。此外還有的就是王翰林從京城送回來的東西,有一匣上等湖筆,一匣精製徽墨,一方寶硯,兩刀宣紙,兩部宮制新書,再有,就是這個東西。”

他從懷裡取出一個小圓盒,瞧着是木製的,表面光滑。他打開盒蓋,露出裡面一個形狀古怪的物件,似乎是一個摺疊起來的圓圈,帶着黃色的金屬邊框,還連着幾條大紅色的絲繩。

秦含真正歪着頭看那物件,猜想那是什麼,秦老先生已經微微變色:“怎會是這個東西?王復中何來此物?!”

牛氏忙問:“這是什麼?”

秦老先生從虎伯手裡接過那物件,手捏住圓形邊框輕輕一旋,摺疊的圓圈頓時就展成了兩個,中間有一截弧形的金屬配件相連。

不等他說出那是什麼,秦含真已經認出來了。

這是眼鏡!不過是古代版的眼鏡,並沒有架在耳朵上的框,而是利用金屬配件夾在鼻樑上,再用絲繩掛在耳後固定。

秦含真已經呆住了,這個時候已經有玻璃眼鏡了嗎?

虎伯卻對牛氏說:“太太,這個是水晶鏡,京中年紀大了的老大人們,眼睛看不清東西了,就把這個戴上,再小的字也能看清。這東西極珍貴的,京中也只有達官貴人才有。”

牛氏不由得驚歎,連忙從丈夫手裡接過眼鏡,左看右看:“這是怎麼戴的?王復中不是個翰林麼?哪裡來的這玩意兒?”

秦老先生卻沉默不語。

這時候,張媽過來報說:“老爺,太太,下頭門房傳信過來,說有人找虎伯,說是京城來的故人。”

虎伯訝異:“我的故人?我哪裡有什麼故人?不過京城來的……”他忽然頓住,看向秦老先生。

秦老先生沉吟片刻,便道:“你去瞧瞧吧。”並沒有多說別的。

虎伯默然一禮,退將出去。虎嬤嬤有些擔心地目送丈夫的背影,回頭看看秦老先生,也沉默了。

牛氏看看他們倆,忽然笑道:“別管來的是什麼人了,咱們快來瞧瞧這眼鏡。桑姐兒你瞧好不好看哪?這究竟是怎麼戴的?”

當秦含真陪着牛氏“研究”夾鼻眼鏡的戴法時,虎伯來到了下院門房處,他那位故人就在此等候。

他走進門房,一眼望去,就先看到了一個坐在長椅上背對着門口的人,身着綾羅,旁邊站着一個明顯穿着大戶人家僕役制服的高壯男子。虎伯只掃了後者一眼,就將目光移回到前者身上,只覺得這個人的背影很陌生,但對方聽到腳步聲,轉頭望過來時,他卻不由得愣住了。

這個人……似乎很眼熟。

那人見到虎伯,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墨虎!好久不見了,你……你還好麼?”

虎伯看着他,有些不敢置信:“你是……金象?”怎麼可能是他?當初一同在老爺跟前侍候的四個小廝,最得老爺信任的,就是金象了,他反而事事都遜對方三分。

當年侯府遭難,兄弟幾個被賣,四散飄零。侯府重立時,他與金象都重新回去了。可是,當老爺與世子反目時,金象卻選擇了背叛舊主,爲了榮華富貴改投世子,只有自己,不惜拋下一切,追隨老爺來到了西北邊城。他原以爲這輩子都不會再見到金象這位曾經的兄弟了。

三十年後的此時此刻,對方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第十八章 搬家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二百一十五章 堅決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十一章 出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章 病倒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一百六十八章 夥伴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一百七十章 貴客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六百六十章 鑽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禮物第五十四章 試探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六十八章 慶幸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二十三章 入住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十九章 挑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看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二百零一章 常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十六章 分析第八章 金簪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四百七十九章 着急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一百六十四章 勸撫第三百九十八章 懇求第六十章 家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第五十章 甩鍋第六百四十三章 遇阻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船第十九章 發泄第二十八章 驚惶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七十四章 任性第八十章 挑撥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疑第七十章 說服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六十一章 賠銀第二百五十一章 建議第十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七章 壓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荒親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十三章 生隙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許崢第二百一十七章 應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九十章 交惡第二百二十九章 誤會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五十九章 感激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五十四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章 讚美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
第十八章 搬家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二百一十五章 堅決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十一章 出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章 病倒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一百六十八章 夥伴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一百七十章 貴客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六百六十章 鑽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禮物第五十四章 試探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六十八章 慶幸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二十三章 入住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十九章 挑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看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二百零一章 常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十六章 分析第八章 金簪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四百七十九章 着急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一百六十四章 勸撫第三百九十八章 懇求第六十章 家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第五十章 甩鍋第六百四十三章 遇阻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船第十九章 發泄第二十八章 驚惶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七十四章 任性第八十章 挑撥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疑第七十章 說服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六十一章 賠銀第二百五十一章 建議第十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七章 壓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荒親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十三章 生隙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許崢第二百一十七章 應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九十章 交惡第二百二十九章 誤會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五十九章 感激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五十四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章 讚美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