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

秦含真怔了一怔,詫異地看向趙陌:“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這兩種說法……有什麼不一樣嗎?”

只能利用宮宴的場合與王家女們相見,又或是隻能在宮裡與王家女們相見……

秦含真回過神來了,更爲驚訝:“趙表哥的意思是……宮裡可能有王家女們的內應?不,是同夥?!”

趙陌微微一笑:“難道不可能麼?王家到底將女兒們嫁到了什麼人家,要打聽也容易。除去死了的那一個,其他人處境再艱難,其實也還未到無法出門的地步。當然,若是被夫家嚴防死守地警惕着,那要瞞着夫家與孃家姐妹相見,確實不容易。可落在這等處境下的王家女,其夫家勢力,早已大不如前了。正因爲家門敗落,乃是受了王家牽連,那家人才會如此防備兒媳,嚴厲約束其言行。這樣的人家,又能給其他王家女們帶來什麼助力呢?若無助力,其餘王家女謀劃密事,又何必算上這位姐妹一份?她幫不上半點忙,反而還增加了泄密的風險。因此,我覺得這後一種可能更靠譜些。”

秦含真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意思,確實,如果只是行動受婆家限制的王家女們,想借着公開的宴會場合避人耳目,見見孃家姐妹,犯不着非要在宮裡,更犯不着避開王嬪,還要跟王嬪生隙。相反,她們如果沒有任何陰謀,完全可以借王嬪的名義,在她的宮殿裡舉辦姐妹聚會,那不但比慈寧宮花園那種地方更方便,大冷的天裡還更舒適些。而如果她們有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想要藉着聚會時商量什麼事,卻跟宮裡無關的,馬上就是開春了,滿京城不知有多少公侯府第、高門大戶會開春宴,遍邀賓客,就象雲陽侯府蔡家的春宴那樣。王家女們大都嫁進高門,想要參加這樣的宴會何其容易?到時候有多少事商量不得?何必非要在宮裡?還礙了王嬪的眼。

所以,她們這次聚會,要瞞着王嬪,還非要在宮裡進行,牽扯到宮中某人的可能性很大。

但這個人會是誰?

秦含真皺着眉頭對趙陌道:“本來最有可能的是王嬪,可現在王嬪明擺着跟她們不是一夥兒的,那還會有什麼人呢?”

趙陌也想不出來會是什麼人。

如今的皇宮裡,主人不多。除去太后、皇帝、太子一家以外,皇帝沒有正宮皇后,妃嬪數目也不多,位份最高的是王嬪,最年輕的一個妃子,也有將近三十歲的“高齡”了。當今皇帝的後宮,其實還是挺和諧的。身份最高的王嬪無子無寵,年紀也不小了。其餘妃嬪更是沒有子嗣,年紀漸大。最年輕的那位,雖然剛進宮那幾年得的寵愛多一些,但皇帝是個賢明之君,從不會因爲私情而忘公,連她的位份都沒怎麼擡,長年停留在六品的寶林位上,孃家人更是沒沾過什麼光,想要囂張一點都沒有底氣。

皇帝后宮選的妃子,大部分是小官宦人家的女兒,有一定的才學教養,通曉詩書禮儀,卻沒有強大的孃家可依。就連王嬪,初進宮的時候,王家官職最高的王大老爺也不過是個五品,尚在中低等官員之列。而後王家平步青雲,王嬪卻始終不曾封妃,封嬪也是因爲生下了龍裔之故。後宮諸人,包括身份最尊貴的太后,從不曾因爲她的孃家而對她另眼相看,反倒是因爲她平素行事謹慎周全,又曾爲皇帝懷有一兒一女,算是孕育有功,才受到了看重。王家大老爺,也因此沾了一對弟妹的光,才能風光了這許多年。

皇帝拎得清,近年來更是因爲年紀大了,身體大不如前的緣故,連後宮妃嬪都少去臨幸了。偶爾有了興致,也不過是去聊聊天,聽聽琴,看看歌舞,消遣一下而已。那些後宮妃子,越發沒有了存在感。所有人似乎都看明白了,她們沒人能再生出龍子來;就算有幸生下了,也未必能養大;而就算養大了,那也沒法跟正宮皇后嫡出的太子殿下相比。無論爭不爭,未來都是一樣的日子,爭了還有可能會被皇帝厭棄,那大家又何必沒事找事呢?橫豎太子妃掌管後宮,處事很是公正,從沒缺了誰的東西,也沒怠慢了誰。大家相安無事,過太平日子好了。

這麼和諧的後宮裡頭,還能出什麼陰謀種子,跟王家女們攪和在一起呢?

秦含真不解地對趙陌道:“照理說,這沒道理呀?後宮中無論是哪一位娘娘想要跟王家女們合夥算計東宮的子嗣,都沒有重大利益可得。她們這是要圖什麼呢?她們的孃家,也沒有那個份量和實力吧?真要摻和進去,反而要冒大風險的。咱們皇上可不是心慈手軟的人,娘娘們也沒有子嗣可以繼位呀?如果有誰是想要將來搏個太后、太妃地做做,以她們的位份,也掙不上去吧?”以她們現今的位份,估計等皇帝大行,能得個太嬪的封號就是太子仁厚了。那又有什麼意義呢?如今慈寧宮裡就有不少太妃、太嬪們,還不是一樣要在太后面前做小伏低?

秦含真忽然頓住,若有所思:“其實後宮裡……也不只有現任的妃子,還有太妃、太嬪們吧?太后……應該不至於,但是太妃、太嬪們卻未必個個可信。”她問趙陌,“有哪位太妃、太嬪是有子的來着?她們的兒子也應該都封了王,就藩去了吧?”

趙陌挑了挑眉:“那倒是有的,不過……”能夠在當年奪嫡之變中生存下來的皇子,除去天然就有缺陷或是才智實在不足無力爭權的,就只有年紀比較小的皇子們平安無事了,比如晉王,比如蜀王,再比如秦王,都是這樣存活下來的。遼王是因爲離得遠,又被岳家唐家拌住了手腳,當然,才幹不足也是重要因素。

先帝后宮龐大,留下了一批有兒有女的年輕妃嬪,通通封了太嬪關在慈寧宮中,與太后做伴,也受太后管束。她們的兒女,公主被外嫁,皇子被封王就藩,各過各的日子,有人過得舒心,也有人過得不如意,但基本平安無事。而且,受奪嫡之爭影響,皇帝除去幾個要好的小弟是得了比較大的封地以外,大部分人都只是攤上個不好不壞的小地方,有人甚至是隻封了郡王,留待新君登基後再加恩的。

這一批皇弟們,沒幾個有實力去爭什麼儲,身邊也沒少被皇帝安插眼線,更與皇帝情份平平,連過繼嗣子一事,都湊不了熱鬧。他們的母妃在宮中要捱日子,等捱過六十歲,又或是捱到太后薨了,就可以出宮去兒子的藩地上骨肉團圓了。這些太妃、太嬪們,離六十歲也不差幾年了,與其費勁兒去摻和皇嗣之事,倒不如多討討太后的歡心,好讓太后早日鬆口,放她們出宮呢。兒子的封地再差,也足夠供養她做個養尊處優的老封君,總比在慈寧宮裡苦熬強,而且全無風險,未來可期。也就是晉王、蜀王這兩位,自恃跟太后、皇帝關係密切,有資格爲兒子爭儲位,纔會進京湊熱鬧。至於遼王世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太妃、太嬪們當中,也有人是無兒無女的,她們就更沒有了去插手東宮子嗣的理由。她們這一生,都註定了要老死宮中,無兒無女,何苦冒那大風險呢?

“會是爲了孃家嗎?”秦含真想了想,覺得宮宴當日,太妃、太嬪們輪班去慈寧宮花園裡與家人相見,興許有點問題。可到底有什麼問題,她如今也不得要領,只能看向趙陌了。

趙陌還有一個猜測:“蜀王世子嫡出的女兒,因爲年幼體弱,屢屢有夭折之相。太后憐惜,不忍見她生活清苦,特地接她進宮,命太醫醫治。這事兒並不曾宣揚出去,太后也沒打算藉機爲蜀王一家求什麼情,不過是不忍見幼女受病痛折磨罷了。但蜀王野心勃勃,當年事敗後,未必甘心一輩子受圈禁,若說他想借這個孫女之力,擺脫困境,也未必不可能。只是我這位小妹妹,年紀還不到三歲,正經連話都說不利索,恐怕幫不上什麼忙。不過,她進宮時是帶了乳母和心腹侍女隨行的,主僕幾個同在慈寧宮中,乳母和侍女未必就沒有貓膩,有可能會幫着傳遞些什麼消息。”

然而,這位皇族小貴女據說長得有幾分象臨安長公主小時候的樣子,十分得太后疼愛。有太后護着,趙陌可沒辦法插手進慈寧宮去打探什麼消息,更不可能見到那幾個侍女。他在宮中雖然頗受禮遇,但也是需要避諱的。

秦含真便對他道:“算了,這些事……咱們且留意着吧,想不出來也不打緊。告訴了皇上和太子,他們自會命人留意,比我們方便行事多了。當然,我們也不是從此就袖手不管了。王家女也好,宗室們也好,只要是有動作,早晚會露出馬腳來,咱們只需要仔細盯着就好。你在京城時,你父親有什麼動靜,你都可以打探一二,興許可以從你繼母那裡,探知一些內|幕。”

趙陌點頭:“我會留意的。這幾天我一直都派人盯着父親那邊的動靜,還暗中派人去留意我那位碤叔一家。這一盯,還真的有了收穫。表妹還記得我那日提過的,那個穿着不合身的下僕衣裳,到我家來傳遞我父親命令,卻一臉傲氣,也不守禮儀的小廝麼?我可能查到他的身份了。”

秦含真忙問:“他是誰?!”

趙陌微微一笑:“已故晉王幼子趙砌,我那位碤叔的庶出三弟,廣昌王。”

秦含真一怔:“怎麼會是他?”趙碤跟庶出的兩個弟弟,應該是不和的吧?怎麼攪和到一起了?

“不僅如此。”趙陌挑着眉,饒有興致地道,“藩王無詔不得入京,這是朝廷律令明言所定。晉王次子寧化王趙砃因爲要給幾個兒子上玉牒,得了皇上允許入京。可是他的同胞弟弟廣昌王,並沒有同時受召。他是秘密進京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十八章 搬家第二十七章 符氏第八十三章 夾道第四百九十六章 威風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六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五十五章 馬屁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四百二十一章 膽大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原委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得意第八十六章 始終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七百零五章 平靜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一百一十章 飯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隱秘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四十六章 唐家第七十章 迴歸第六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訊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戲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三十二章 純真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四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二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六十三章 打攪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二十二章 證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應第二百一十一章 構思第四百零二章 家宴第二百零五章 丟臉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墳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四章 厚顏第七章 壽禮第一百七十九章 摹本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換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姑嫂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三十三章 好奇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喜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十一章 小年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九十一章 疑問第二十章 先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十三章 生隙第一百二十二章 禮物第五百九十章 暴雨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六十三章 席間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六章 船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十八章 搬家第二十七章 符氏第八十三章 夾道第四百九十六章 威風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六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五十五章 馬屁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四百二十一章 膽大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原委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得意第八十六章 始終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七百零五章 平靜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一百一十章 飯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隱秘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四十六章 唐家第七十章 迴歸第六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訊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戲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三十二章 純真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四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二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六十三章 打攪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二十二章 證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應第二百一十一章 構思第四百零二章 家宴第二百零五章 丟臉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墳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四章 厚顏第七章 壽禮第一百七十九章 摹本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換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姑嫂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三十三章 好奇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喜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十一章 小年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九十一章 疑問第二十章 先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十三章 生隙第一百二十二章 禮物第五百九十章 暴雨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六十三章 席間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六章 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