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

太后要見蔡勝男,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

雲陽侯夫人也是宮中常客,只是無召不便進宮罷了。如今太后旨意下來,她再對上永嘉侯府那邊提前遞過來的話,心裡有數了,就把蔡勝男好好打扮了一下,又囑咐了許多話,還臨時再重溫了一下宮中禮儀,便把人帶去了慈寧宮。

太后見了蔡勝男,覺得人果然跟自己想象中差不多,只是比她原本預料的要生得更秀氣些,說話行事也更有分寸,是個知進退又有主意的女子,不象牛氏平日裡喜歡結交的那種直率將門女眷,倒是更貼近雲陽侯夫人的作派。

雲陽侯夫人雖然也是將門之女,但云陽侯本身就是世代勳貴,他娶回來的妻子自然不是小門小戶,亦是世家千金。她與牛氏能合得來,多少有她刻意結交的因素在。蔡家妯娌們本就多將門女,又與閔家等武將人家常來常往,雲陽侯夫人也熟悉將門女眷的行事,多少受了些影響。只要她有意爲之,在牛氏面前當然可以表現得與閔老夫人等人作風相似。但要她在宮中貴人面前展現出世家貴女的風度,那也是輕而易舉的。

太后其實挺喜歡雲陽侯夫人這種類型,所以對蔡勝男還覺得挺驚喜,再試她的談吐,也是自小讀書識字,該學的都學了,難得的是騎射都很不錯,長在邊城,也不嬌生慣養。太后心裡不由得想,牛氏的眼光還是很靠譜的,能挑中這麼一位兒媳人選,十分有道理。光看本人這條件,就算家世略次一些,也不打緊了,橫豎有云陽侯族妹這個名頭在,也不比尋常官家閨秀差什麼。

太后忍不住多看了蔡勝男幾眼,心裡還有些惋惜。她如今最欣賞的就是這等身康體健又教養良好的女孩兒了,好生養。蔡勝男的年紀也大幾歲。若不是生得有些黑了,長得又太高,還曾經訂過親事,挑來給東宮做個良媛良娣也好呀!不過配給秦平也不錯。秦平也生得高大,麪皮比蔡勝男還要黑呢,年紀也不小了,誰也別嫌棄誰。秦家三房嫡長一脈早日有後,皇帝和太子也能早日放心。

太后對蔡勝男先有了好印象,後面的事也就好辦了。她直接問起了魏家的事兒。雲陽侯夫人心裡正厭惡魏家與楚家人行事,心裡也沒什麼可顧及的,就直說了魏氏嫁進了楚家,是楚家一個旁支子弟的妻子,現已有了身孕,因此十分得寵,據說爲了她想要中饋大權,她那夫婿從繼母手中奪過了大權,還把繼母趕去偏院禮佛,又因爲要給未出生的孩子修建新院子,把繼母所出的弟弟院子給佔了,還打算把繼母所出的妹妹嫁給魏氏那被革了職的哥哥。他妹妹原本正在說親,對方人家條件還不錯,哪裡看得上魏氏的哥哥?自然不肯嫁,結果就被兄嫂關在家裡禁足了,如今病得不輕。

雲陽侯夫人直嘆氣:“楚統領在我們侯爺麾下當差多年了,我們侯爺一向說他是個能幹又穩重的好下屬,哪裡想到他在家事上如此糊塗?他夫人也是常見的,往日不覺得有什麼,如今見她對旁支的妯娌如此縱容,誰心裡不覺得詫異呢?不過想來楚統領也是爲難,他在楚家本就不大受寵,小時候若不是有唐家撐腰,還不知能不能有今日的前程呢。楚家的事,哪裡是他能做主的呢?”

太子妃孃家的情況,太后是知道的,也曉得楚正方年少喪母,在父親續絃後曾經吃過些苦頭,因爲有唐家關照,苦頭也有限,但他因此而更親近唐家,也是事實。雲陽侯夫人告楚家黑狀,卻有意識地把楚正方與楚家割裂開來,聽在太后耳朵裡,就成了蔡勝男的遭遇與太子妃一方無關了。沒有楚正方的楚家,又算得了什麼呢?有楚正方吃苦頭的黑歷史在前,太后立刻就對楚家生出了厭棄之心。

“楚家好沒規矩!”太后道,“他家仗着楚正方,想要攀上東宮,卻在外頭胡作非爲,壞名聲豈不是都落到了東宮頭上?真真豈有此理!”

太后決定要派宮人去楚家訓斥一番。不過考慮到魏氏有孕在身,怕她受到刺激後有個好歹,倒顯得慈寧宮不慈,因此訓斥的對象就不挑她了,還是挑她的婆婆吧。無論魏氏的婆婆是否不慈,她終究還是那個家的主母,訓斥她,固然是丟臉,但因爲訓斥的內容是她沒有好生管教兒媳,縱容兒媳行惡,所以也算是另類地肯定了她的主母身份。饒是魏氏夫妻再膽大包天,難道還能對慈寧宮的旨意視若無睹?這已經是太后的仁慈了,纔沒有重罰魏氏,但若是魏氏不知悔改,等她生下腹中孩子,還有的是苦頭等着她呢!

這種事對於太后來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她吩咐完左右宮人,也就不再放在心上了,倒是把蔡勝男叫到跟前來,問了不少話,主要是問她在邊城的生活,以及平日的喜好等等。蔡勝男過去的日子,算是太后從未經歷過的,但聽着也挺有意思,心裡越發明白牛氏爲何會喜歡蔡勝男了。太后也清楚,牛氏尚未向蔡家提親,便想着自己也是秦平的長輩,幫上小輩一把也好。

於是,太后就向雲陽侯夫人誇了蔡勝男幾句,又道:“不能因爲那魏家行事可惡,就耽誤了孩子的終身。外頭流言必然很快就會消失,孩子將來的前程,你可有什麼打算?不要拖太久了,女孩兒能有幾年青春能被耽誤的?”然後試探地問她可給蔡勝男看好了什麼人家?若是沒有,她倒是有門不錯的親事,願意牽線做媒。

蔡勝男再落落大方,聞言也羞紅了臉,低下頭去。

雲陽侯夫人倒是大喜:“若是太后娘娘願意爲勝男做主,那自然是勝男的造化!只不知是哪戶人家?”

太后道:“哀家也不做獨斷專行之事,只是瞧着勝男合適罷了。就是永嘉侯的世子,年歲是大些,還是續絃,但他前頭不曾留下子嗣,唯一一個女兒今年就要出嫁了。且永嘉侯世子爲人性情溫和穩重,待人極和氣的。他現如今正在雲陽侯麾下,永嘉侯夫人聽聞也與你相熟,你們兩家可以私下商量商量,若是親事能成,豈不是皆大歡喜?”

雲陽侯夫人有些吃驚。雖然此前她見牛氏對蔡勝男喜愛有加,還真想過這樁婚事的可能性,只是最終還是打消了念頭,覺得不合實際,萬萬沒想到連太后也覺得蔡勝男與秦平合適。她倒不嫌棄秦平是續絃,蔡家上下本就有意親近秦家,這門婚事原本再合適不過了。

說實話,蔡勝男這個年紀,又是從邊城來的,想要在京城說一門體面的好親,不可能不考慮續絃這個選項的,只不過是初婚優先罷了。但秦平的家世才幹足以抵消年齡與續娶這兩項缺點。況且這是太后提出來的婚事,又避免了旁人的閒話,覺得蔡秦兩家三度聯姻,雲陽侯有太過明顯的攀附外戚之嫌……

雲陽侯夫人心念電轉間,已經拿定了主意,不過嘴上當然不可能一口應下:“太后娘娘做的大媒,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待回去了,臣妾就去拜訪永嘉侯夫人。倘若我們家與永嘉侯真的成了親家,一定備下大禮謝媒……”

太后聽得眉開眼笑:“雲陽侯夫人的謝媒禮,聽起來真叫人心動,那哀家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了!到時候哀家下旨賜婚,也讓勝男姑娘風風光光出嫁,那些無來由的流言蜚語,就讓它們隨風散去吧!”

雲陽侯夫人帶着蔡勝男出宮不久,慈寧宮的使者就往楚家去了。在有心人的傳揚之下,魏氏受訓斥的消息迅速傳開來,楚家此番也是丟盡了臉面。

楚正方夫妻雖然表面上似乎不曾被捲進去,但在楚正方夫人再次進宮,試圖到太子妃面前再爲楚家辯解的時候,太后先把她召了過去,道:“哀家知道你在楚家是晚輩媳婦,正方不受他父親繼母待見,你也同樣艱難。只是規矩是規矩,一個家族的名聲是最要緊的。如今正方正是受東宮重用的時候,太子殿下對他寄予厚望,你們夫妻行事,就該更加小心謹慎,莫辜負了太子殿下才是。楚家行事有不妥,正方既然是楚家子,自然也會受楚家連累。你們夫妻不可對此視若無睹。有句老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正方身爲楚家長房長子,亦是未來的家主繼承人,該盡的職責就要盡,該管的事情就要管。將楚家整治好了,朝廷諸君才能相信,正方進能齊家,出能安天下,又怎會再反對太子殿下重用他呢?”

楚正方夫人這時候想要再辯解楚家沒問題都不成了,太后都訓斥過的人,她能護着麼?既然太后沒把楚正方當成是責任方,楚正方夫人當然也不可能自投羅網。她只好唯唯諾諾地接受了太后的“好意勸告”,表示一定會與丈夫一同,好好整治楚家上下,阻止楚家人再行差踏錯的。

太后滿意地點點頭,又打發心腹宮人陪同楚正方夫人去東宮見太子妃。等見了太子妃,不等楚正方夫人開口,那宮人就先向太子妃告知太后近日做了什麼,又轉告了太后這麼做的用意:“楚統領乃是太子殿下得用之人,未來前程似錦,不能讓楚家拖了他的後腿,進而損及東宮清名。太子妃不必憂心,太后娘娘知道誰纔是罪魁禍首,已經替太子妃處置過了。太子妃只管好生休養,早日痊癒,也好繼續輔佐太子殿下。”

太子妃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抿着脣低下頭去謝恩。

而楚正方夫人,除了閉嘴老實磕頭,還能做什麼呢?

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十二章 直覺第七章 壽禮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三百章 有愧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五百零八章 牽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六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一章 告狀第三十三章 疑點第九十三章 晚膳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六百四十五章 喜宴第二百章 腦洞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產業第八十一章 訓妻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許崢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聽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二章 家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六十章 出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二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六百七十七章 班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歸期第六百六十七章 諂媚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形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四十章 撞見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二百章 病倒第七章 發現第四章 往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第四百四十章 打算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三百二十六章 發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二百七十五章 請安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七十九章 訓斥第三十五章 身份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助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五章 晉王府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二百章 含珠第九章 巧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情義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四十一章 不速第三百零二章 後續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至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
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十二章 直覺第七章 壽禮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三百章 有愧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五百零八章 牽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六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一章 告狀第三十三章 疑點第九十三章 晚膳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六百四十五章 喜宴第二百章 腦洞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產業第八十一章 訓妻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許崢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聽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二章 家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六十章 出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二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六百七十七章 班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歸期第六百六十七章 諂媚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形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四十章 撞見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二百章 病倒第七章 發現第四章 往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第四百四十章 打算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三百二十六章 發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二百七十五章 請安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七十九章 訓斥第三十五章 身份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助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五章 晉王府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二百章 含珠第九章 巧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情義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四十一章 不速第三百零二章 後續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至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