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新招攬的三名廉價人才(日薪只需三餐)都一一看過,秦時心滿意足。
此刻若非時間效率不成正比,她當真想要儘快開始一次大規模選拔了,只區區一個鐵官工坊便有這樣多的人才埋沒,倘若全國海選……
那她豈不是可以多線並行,同時開發幾個大項目了?
不過暢想歸暢想,歸根結底,面向全社會的招攬,還是需要姬衡的允許。
秦時重新上了馬車,這一次,依舊是前往章臺宮。
誰知行到半途,便見有傳令官快馬而來:
“秦君!大王急召!”
衆人頓時一驚,而後御手在前方策馬,秦時扶住車中固定案几,再一次忍受着這狂亂的顛簸。
才行不到十分鐘,就又有傳令官在前方道路傳聲:“入宮道!出咸陽宮!”
馬車被御手操控着儘快轉彎,而調過頭去,卻見前方宮道上,隱約還能看到秦王的轀輬車。
車中,秦時狠狠擰住了眉頭。
赤女也在顛簸中跟醫明對視一眼:“大王這樣着急出宮,是要去往何處?”
秦時看向車窗外,馬車疾馳間,一株巨大翠綠的青柳從旁一閃而過——
“上將軍府!”
她恍然回過神來。
姬衡至今都未曾動用神藥,唯一全數取走的那一份口服嗎啡,僅僅只有15日的量。
而如今……
車廂內頓時一陣沉默。
……
秦時猜得沒錯。
就在不久前,上將軍府的家將入宮內,向秦王獻上一方匣子。
姬衡打開來看,卻見是古怪透明的盒子中,安放着的三粒半的藥丸。
這位大秦最強橫的君主坐在高階之上,恍惚間,手臂還能感受到對方如鷹爪一般有力而強健的手掌抓着他的胳膊,微微緊,微微刺痛。
而後一劍揮下!
“王子衡,若要諸人從命,你的劍你的身體,都要比別人更堅定,更強橫——再來!”
那是他堅定無畏征戰沙場的開端。
而如今……上將軍卻已至末路矣。
他豁然站起:“來人!備車!”
頓了頓,他又吩咐:“速令秦卿前來!”
……
榲輬車中,姬衡閉目安坐,高大緊繃的身子端坐隨車搖晃,卻依舊脊背挺直。
上將軍的離開對他而言,不光是情感上的碰觸,還有政治與軍事上的爲難——身爲大秦軍神,他的存在本身便如一根不周山柱,格外穩固地支撐着大秦江山。
而如今,一旦燕雲去世,雖他勒令不必守孝,但他膝下兒女,恐怕依舊要回來——那南邊與匈奴所在,豈不是又將面臨無人可守的狀態?
他摩挲着袖中短劍,想起之前秦時提到的:培養軍中更多將領。
確實要培養了。
待來日,匈奴百越,西域周邊,都要併入大秦的疆土!合格且優秀的將領,可遇不可得,更需長久計劃。
還有秦時……
姬衡又握住了短劍的劍柄,微微溫熱的觸感刺激着他的清醒頭腦。
秦卿誠摯仁善,上將軍燕雲上次提到家國後繼之君之事,如今,他把秦卿帶去最後一觀……
燕師,可安心矣!
……王駕當前,咸陽宮城外車人皆避讓。而後一路暢通無阻,迅速的來到了上將軍府外。
時間緊急,戶外的門檻已被卸下,馬車便疾馳入內,連帶着秦時也不得不扶得更穩,免得被顛的直接撞到車頂。
而後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得王駕處姬衡已然下了車。
秦時也趕緊趁此機會出來。
誰知剛一擡頭,便見四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肅然站立,完美詮釋了何爲一大家子人。
他們個個都略帶憔悴,而後人羣中才如絲如縷一般響起了的哀哀哭聲。
還有赤女的小聲提醒:
“秦君,到了。”
而此刻,姬衡已掠過重重家眷與燕雲的兒女,大踏步入內——
“燕師!”
但出乎姬衡意料,燕雲如今並未像之前那次一樣病臥在牀,行銷骨立、油盡燈枯。
反而,他端坐在姬衡送回的靠背椅上,身後與坐下都有厚厚的軟墊,他精神矍鑠,眸中光亮燦燦,顯然十分精神。
“大王來啦。”
燕雲安坐在那裡,連鬍鬚都打理得格外正氣,說出的話卻並不嚴肅。
姬衡的心卻頓時越發沉重起來。
“燕師……”
他張了張口,已然明白這是迴光返照了。
燕雲卻並不驚慌,此刻只灑然笑道:“大王不必介懷,老臣顱內生癰卻仍能日日安寢。已然是大王的無上功德與對老臣的厚愛了。”
“如今,就讓老臣再爲大王、爲我泱泱大秦,盡最後一份心力吧!”
他說完,指了指牆邊擺放的巨大一堆竹簡:
“秦卿所言確有道理,老臣這一生無甚成就,只武功還能洋洋自得。如今畢生所經所學、大小戰役,全都命刀筆吏整理其中。”
“待來日,若當真這些東西爲我大秦教出了無雙將領,還望大王遣人,使我墓前認真一敘。”
他眸中燦燦,滿目期待。而此刻老邁的手掌則輕輕按住了姬衡的手背:
“大王,老臣,總算未能辜負君恩。”
姬衡沉默良久。
那些他自以爲能輕易恩賞的重視與態度,在此刻千言萬語梗在心頭。他的劍術,他的騎術,他第1次征戰沙場……
人生中過半的時間,都離不開眼前這位老邁將領的身影。
但最後,他也只輕聲問道:“我欲立秦卿爲我大秦王后,燕師以爲如何?”
燕雲的眉眼瞬間帶出了濃濃笑意:“我觀秦卿心性仁善,又是天人身份,大秦有此王后,定當萬世千秋。”
這話說完,他的心氣彷彿正在緩緩消散,眸中光亮都暗淡不少。
連依靠着靠枕的脊背都微微鬆了下去。
姬衡握住了他乾瘦冰冷的手。
而對方含笑看着他,彷彿仍在注視自己那年少倔強的弟子:“大王,我死之後,便暫放棺木於老家頻陽吧。”
“我之二子二女,燕琅爲王防守匈奴,早已傳訊不必令他回來。燕瑛燕璇駐守百越之地,令其姐妹一人回頻陽即可。”
“幼子燕琮,年少莽撞,未經大事,可爲王后麾下。待來日學有所成,願爲王后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