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好大的規模
耿輝在小傢伙們的催促下,最終只能暫時告別花果山谷,跟着他們一起去往所謂的萬畝瓜田。
萬畝瓜田是一個誇張的說法,這裡沿着河岸種植着很多品種的西瓜,具體的統計是隻有兩千多畝。
但沿河兩岸,確實存在着一個長約十二公里寬約三公里的種植帶。
只不過,這個萬畝種植帶屬於六個村合作的結果,而且只有姜家村種的是各種瓜類水果。
不過,這些虛名上的東西其實上無傷大雅,一提起萬畝種植帶上的瓜田,大家都知道姜家村的瓜地裡產出的西瓜個大瓤甜,還沙棱棱的。
因此,個大超市還有一些有需求的企業,每年夏天都會在姜家村進西瓜。
而姜家村也開展多種運作模式,深挖瓜類水果的價值,甚至還辦起了瓜果節!
不過,這瓜果節因爲沒有強力的宣傳,最多也就是臨近的幾個村子大家在一起狂歡。
眼下,姜易則是有心藉助這一次辦運動會的機會,把這個瓜果節也弄成姜家村的文化名片,從而讓每年的這個時候,姜家村都能熱鬧起來。
耿輝已經瞭解了自己的任務,畢竟是姜易特別交代要着重留心的拍攝,所以,他對着一塊兒也是非常的上心。
小傢伙們現在去往瓜田,這個過程都是被特別設計過的。
他們坐的是一個四輪拖拉機,突突突的那種,只不過,爲了裝瓜,這個拖拉機裝了圍欄。
眼下,耿輝已經讓人把這個四輪車裝點了一番,用的都是瓜秧子。
小傢伙們穿的也很清涼,都是以黃色和綠色的色調爲主,看起來很有夏日的感覺。
一路上走的很慢,耿輝很認真的在做着拍攝,小傢伙們在車子上則是解放天性,吵吵鬧鬧的,還有開車的老農在那裡吆喝着不要打鬧要注意安全。
沒過多久,他們就到了瓜田邊了。
這裡小丫頭已經不是第一次過來了,在看到滿地綠油油的瓜秧還有那長在瓜秧之間的圓滾滾的西瓜,不用耿輝佈置任務,他們就像是惡虎捕食一樣衝進了瓜田。
小傢伙們一邊沿着田埂往裡面跑,一邊開始掃視這片瓜田,想要從中尋找到最有眼緣的瓜。
很快,小傢伙們就下到了瓜田裡面,開始拿着小手邦邦邦的敲了起來,他們想要知道那裡面有那些是熟的,而這種方法則是老爺子教給他們的。
“不要敲得太狠,會把它們敲破的!”
小丫頭曾經真的敲破過一個熟透的西瓜,所以也是小心翼翼的提醒着大家。
她很清楚,他們這幾個小傢伙,有一個大瓜就夠吃了,雖然是吃得時候要表演,但是不能浪費東西,這個是鐵的標準。
沒過多大一會兒,小傢伙們就從地裡找到了一個大瓜,確定是熟透了的那種,然後耿輝也沒有派人過去幫他們,而是要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把瓜弄到瓜棚那邊去切開分食。
小傢伙們也不笨,開動腦筋,有的說可以一起擡,有的說可以拿袋子裝起來拖過去。
最終,卻被蕊蕊一個動作解決了!
“哪有那麼麻煩,在這裡吃就行了!”
說着話,蕊蕊直接攥起小拳頭打在了瓜上,那瓜就應聲而裂成了好幾瓣。
耿輝看着這一幕,也是忍不住發出了驚訝的聲音,隨後急忙轉身看向邊上的攝影師,想要知道他有沒有把面前充滿童趣的一幕給錄下來。
攝影師見到耿輝看向自己,立刻露出了笑臉。
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全程跟拍,那就是全程跟拍,完全不會漏掉一個有意思的鏡頭,尤其是當這些小傢伙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就更加註意了。
所以這個很有意思的鏡頭就被他毫無保留的拍了下來,邊上負責特寫的老師,甚至還用攝像機弄了一個瓜瓤特寫,看起來那是非常的應景兒。
瓜被拍開了,小丫頭還不忘記做廣告一樣的介紹:
“這是薄皮西瓜,只要熟了就能用手拍開。
我還見過過爸爸用兩根手指就把它彈開了呢!”
說着話,小丫頭就開始分瓜了。
大孩子拿的是大塊兒,小孩子拿的是小塊兒,分得倒也還算平均。
小傢伙們就那樣坐在瓜地邊上啃着西瓜,看着他們狼吞虎嚥的樣子,邊上的大人們都有點兒想要去摘西瓜嚐嚐了。
嘗西瓜這件事兒可以押後,他們還有任務,接下來,小傢伙們繼續在瓜地裡尋寶,最後,他們一共找到了七種西瓜,三種甜瓜和兩種脆瓜。
而且,每個小傢伙都很鄭重的給每一樣瓜做了介紹。
攝製組拍了不少的照片和視頻,回看機器裡的記錄,耿輝知道,自己這次的事前宣傳準備,已經是做得非常好了。
接下來就是加緊處理這些片子,讓自己的專業團隊全速運轉起來,爭取在一天多之內把這些東西剪輯出來,形成更具衝擊力和說服力的宣傳片。
這件事兒,完全可以讓姜易這個大神過來幫忙了,這也是洪林留給他的錦囊妙計!
姜易也很痛快,直接就答應了下來,當他看到很多小傢伙們充滿童趣的視頻和照片之後,立刻就有了新的想法,他覺得可以做一面宣傳牆,然後把小傢伙們的視頻弄成那種卡通漫畫的形式。
畫漫畫,這姜易也很在行,而且耿輝的團隊中也有這樣的高手。
爲了趕時間,姜易還直接出了人物稿,並且發給了夢工廠,讓他們加班加點做出來一套生動形象的漫畫作品,而且要將漫畫放大成五十乘五十的大幅畫像複印出來。
這件事兒,對於一個小團隊來說,可能需要不短的時間,但是對於夢工廠這羣吃這碗飯的畫師們來說,簡直是手到擒來。
更何況,有人物稿,還有情節設計,完全只用對畫、對情節進行勾勒就行了,不用思考。
所以,大團隊作戰,只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搞定了。
運動會倒計時還有三天的時候,宣傳片這件事兒就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全力推廣了。
這一點,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甚至,姜易都沒有想過這個事情。
至於爲什麼,那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姜易掌握着目前華夏私人宣傳工具當中最強大的宣傳手段微博,官方一條微博置頂,自然能吸引無數的注意力。
再加上蘇杭市電視臺已經明確表示過,要在新聞當中給這次農村運動會的舉辦做一個宣傳。
這樣強有力的宣傳手段,那真的是不怕你不知道。
當然,姜易纔不滿足只有這樣的一個宣傳水平,他直接跟自己的那些明星好友,還有書友們發了信息,告訴了他們這個情況,並歡迎他們來自己的故鄉玩兒。
書友們對姜易的崇拜,那可真的是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而姜易的那些明星朋友們也都非常的不簡單,手底下粉絲都是千萬級別往上的。
這樣一個效應扇動起來,就算是不在易網微博上進行置頂信息,僅憑這些流量,也能推出一個熱點來。
於是一夜之間,姜家村運動會被頂到了熱搜第一名。
而熱搜的裡面,放出了一些照片,視頻還有卡通,人物畫。
當然,還有這姜家村秀美的風景影像。
一下子就把很多人牢牢的吸引住了,熱度一直攀升,這條熱搜穩穩霸佔榜首長達五個小時之久。
這個時候,甚至有人已經在百科搜索當中給姜家村運動會建立了詞條。
姜家村運動會有些歷史,那是在建國之後的二三十年間。
在那個物質文明相對匱乏的時代,大家的精神文明建設是相當的充實的。
不過後來因爲大家一致追求經濟效益,讓這個歷史中斷了一些時間。
所以,嚴格的算起來,這算是第一屆現代版農村運動會。
詞條上面,不僅列出了傳統的比賽項目,還有一些新創的特色項目,甚至還有遊客體驗項目。
當然,也還順帶有提到瓜果節,農村風貌展示等等一系列的情況。
這個詞條的發起者,就是姜家村的老鄉,後來被姜易發現,直接就補充的十分完整,變成了一條優質詞條。
詞條有了,當大家在網上搜索這個詞條的時候主頁還會顯示這次村運會的倒計時。
不過很快,一則消息就在網上傳播開了,那就是,這個所謂的村運會,它竟然不收門票。
而且,這個村,它是姜易的故鄉。
這個消息一經傳開,立刻就有大量的粉絲開始收拾行囊,準備在運動會的當天進入到這個地方。
他們要去見偶像,要去看看偶像生長的地方。
儘管姜易以爲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卻依然有些小瞧了網絡和他自己的能量。
倒計時還有兩天的時候,運動會的會場已經佈置得差不多了,畢竟是舉村之力在忙活,那些有着小傢伙們圖像的卡通照片牆也佈置成爲一個宣傳區在那裡展示。
而這個時候,已經有大量的陌生面孔出現在姜家村了。
姜家村不搞民宿,但是也是考慮到了到時候來的人多,所以,提前準備了帳篷營地。
不過很明顯,這個營地在倒計時還有兩天的時候已經不夠用了。
白天的時候,姜易看着人山人海的情景,不僅緊急採購一些浮筒船隻之類的東西作爲水上觀景平臺,還在自己的微博和朋友圈發送了一條消息:
“因爲是第一次舉辦村運會,所以,準備上可能有些不太充分,請大家帶好乾糧、帳篷一面吃不上飯或者露宿荒野!”
姜易這話,立刻引得大家對姜家村更加的嚮往了,同時,他們也依照姜易的提醒,開始帶着帳篷食品進入。
姜家村的上級單位雲江鎮自然不可能坐視自己的轄村如此的敗壞路人緣,當即調了一批商販進入姜家村擺攤提供食品,並且又援助了一批帳篷。
甚至一個分管農村的副鎮長直接到現場進行指導。
他給了姜易建議,說要在這裡弄上一些接送車輛,讓縣城裡的那些酒店之類的住所也有生意做,還有就是相請姜易考慮一下把村裡重新建設一下。
姜易自然是已經在考慮這些問題了,所以,把自己的規劃簡單跟這位副鎮長說了一下,就繼續去忙接待的問題了。
隨着倒計時的越來越近,姜家村簡直就像是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寶物一樣,人山人海。
而姜家村淳樸的村民也開始抓住商機,向遊客們兜售一些家鄉的飯菜。
姜易爲他們弄來了一些餐盒之類的東西,一個餐盒飯菜,只收遊客兩塊錢。
就這樣,算是解決了這些遊客們的吃飯問題。
住的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一些人如果願意的話,也是能住進村民家裡的。
畢竟姜家村本來都很富裕,每家每戶都差不多是兩層以上的小樓。
所以空餘房子是有很多的。
有了人領頭,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準民宿的經營當中來。
也算是爲下一屆的運動會進行彩排了。
來往的遊客,已經制造了非常宏大的場面了,這讓縣裡鄉里都派了大批的警力和消防力量來維護現場秩序,做安全保障。
而姜家村整個村子則更加的熱火朝天。
這就要說到他們報名參賽的情況了。
全村四千八百多戶人家,機會每一家都有人報名,有些家庭更是全員上陣。男女老少齊齊出徵。
沒有辦法,姜易只能從相鄰的兩個村借來人手充當現場工作人員。
能把一個鄉村運動會辦成這樣,這也是相當的有實力了。
不過,姜易也是很清楚的看清楚了這樣的弊端,雖然是全民健身,但是這規模也太強了。
於是他就跟老爺子商量,來年,是要限制一下這種情況,擴大一下篩選範圍,但是要提高一下標準,不能繼續把這個事情弄成是一個全民狂歡了。
不能只有比賽的,沒有保障的,甚至連喊加油的人都沒有。
很明顯,姜易這是想要把這個運動會辦成一個類似農村文化節的活動。
作爲幾大公司的頭頭,姜易自然有實力說這樣的話,而這個事情,一旦見了成效,那就是利在家鄉的大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