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該結束了

城外,各寨的金軍已經暗地裡收拾行裝,裝載輜重貨物,把趙宋皇族和大宋的官僚家眷分批趁夜北運,行色是那麼匆匆,完全沒有上次的從容不迫。筆~/@\癡~!中@!

很顯然,兀朮的書信起了作用,粘罕和斡離不下令,東壁各寨北遷,西部寨子向撤到萬勝門北,部分主力退到郭橋,必須確保浮橋安全。

粘罕和斡離不一系列的舉動,等於默認了王秀所提出的主要條款,不僅諸位大臣鬆了一口氣,金軍將士也是暗自鬆了口氣,誰也不想在停戰前送了性命。

此時,戰局明顯發生了微妙變化,隨着順成倉的易手,金軍實際失去了戰略主動權。王秀在佔據開封城,又得到充足糧草支撐的局勢下,無需再做任何冒險,只需要靜靜地堅守城池,就足以立於不敗之地。

雖說,金軍兩路兵馬勢如破竹,抵達開封城下,但那也是不曾殲滅宋軍主力,河北河東亂扯更一團糟,各地義軍不斷地彙集壯大,再等一段時間,恐怕回程還要經過艱辛的戰鬥,萬一大宋朝廷派兵“護送”,樂子可就大了。

此一時彼一時,粘罕和斡離不相信,王秀絕不是趙桓,所謂護送要人老命,他們可不敢冒險。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王秀坐鎮新宋門節制各部緩緩推進,掃蕩城外近處的金軍寨子,分別在新曹門、東北水門、西水門下了三個大寨,控制金軍南下抄掠的道路。同時,秘密傳令南壁各部和封元部,全力搜尋銀術哥、高升部,一定要捕捉到這支金軍。

好在金軍比較識趣,並沒有進行有力抵抗,宋軍大部隊抵達後立即棄寨撤退。

次日,王秀一雙佈滿血絲的眼睛,充滿自信地望着兀朮,緩緩地道:“貴軍兩位郎君果然是信人,如今只剩南北議和條款沒有簽署了!”說到這裡,目光轉向蕭慶,語氣輕鬆又決斷地道:“諸位相公商議決定,今日由在下向貴使說明,如貴國對條款內容再無異議,後日便是吉時,可以在紫宸殿正式交換國書。”

要放在幾天前,蕭慶哪容宋朝大臣用這種不容置疑的口氣說話,但此一時彼一時,王秀的強勢讓他畏懼,他絕對相信這廝果斷狠辣,嘴上文質彬彬,一副謙謙君子作態,說殺他半點含糊也沒有,連兀朮也救不了他。筆~/@\癡~!中@!文~^首發

面對王秀和善地笑容,他連個屁也不敢放,只能默默點頭稱是,態度好的不能再好。

用王秀的話說,狗就得打,才能讓他怕你。一切都是建立在力量變化上,沒有強有力的的威懾,一切都是妄談。

兀朮對王秀的霸道沒有在意,只是輕輕頷首笑着品茶,能有什麼異議?再打下去絕對不利,預期的目地達到了,該收手時就收手,讓別人發泄不滿是應該的,淺顯的道理他懂。

蕭慶對兀朮淡然態度很不解,做爲大金議和使臣,兀朮對着王秀咄咄逼人沒有任何表示,甚至有姑息遷就嫌疑。但想歸想,他卻沒有膽量斥責兀朮,他可是掌握軍權的皇族,哪是他能憾動的,只能忍下這口惡氣。

“如此繁華都市,還真想多待幾時!”一陣沉默,兀朮終於開口說話,一臉的意猶未盡。

“你們幾十萬人,還沒把開封糟蹋夠?要不,我陪郎君再耍耍。”王秀半笑不笑地道,那個臉色好難看,但並非是爲難,而是故意做出來的噁心。

兀朮臉色尷尬,乾咳兩聲,很不悅地道:“也不早了,我也該回寨了!”

“貴軍北歸之日,我當恭送各位過河。”王秀眉頭一挑道。

兀朮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先行謝過南朝天子、太后了。哦,陸天壽和沈黠已經找到,估計今天就能押到,其他的似乎有點阻礙,還要往後拖拖。”

王秀雙眼閃過一道凌厲殺機,沉聲道:“郎君,我不是商量而是要求,兩位是娘娘要的,不能有一刻的耽擱。”

兀朮目光復雜,嘆道:“事出有因,還請見諒,我再休書陳明利害,或是親自去說。”

“那是郎君的事,在下只要結果,我還是會以議和大事爲重的。貴軍北歸路途中,萬一遇到哪個不長眼的,在下隨時能率軍護送。”王秀態度極其強硬,幾乎沒有商量的餘地,話說的極盡威脅。什麼叫隨時能率軍護送?明顯告誡對方別玩花樣,老子隨時能率軍追擊你們。

兀朮臉色很不好看,不悅地看着王秀道:“大金兵強馬壯,些許盜匪就不用勞煩了!”

“陰溝裡能翻船,郎君不要大意,一切要三思而後行。”王秀笑咪咪地道。

“說的也是。”

蕭慶恨得牙癢癢,但兀朮不說話,他也無可奈何,只能把悶氣憋着。

東平大元帥府行轅

“不知神京情形怎樣了,太上、官家無恙否?”

趙構和大元帥府右副元帥、知中山府陳亨伯,左副元帥知相州軍州事汪伯彥,大元帥府都統制楊惟忠及耿南仲、張啓元等人正在堂上議事,他臉色很凝重。

面對開封城被圍,二帝與皇族落入女真人手中的傳聞,由於消息不通,很難了解真正的情形,造成人心惶惶。衆人只知道王秀率軍勤王,卻不知現在如何,是順利進入開封還是兵敗如山倒。趙構的話讓因戰事不利有些沉悶的大元帥府公廳,變的更加沉悶,衆人各自盤算自己的心思。

“前些日子,王秀與虜人在城外幾日血戰,正說是進入城中,現在怎麼無動靜?”趙構確實是有些擔心他的老子,至於兄長趙桓,這位皇帝不顧兄弟之誼,兩次派他入使金軍營寨,令他心中頗爲不滿,對他的生死反倒無所謂了。

“大王,以末將看,王秀的大軍是臨時拼湊,他與虜人血戰多日,就算進了京城傷亡也不小,能不能守住四壁很難說啊!”楊惟忠做爲武官,對金軍戰鬥力有一定認識,不太看好王秀。

張啓元目光閃爍,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在場的人都知道,王秀斬殺折彥質,又誆騙了李回的五千騎兵,奪取大軍退入陳州休整。以朝廷制度而論,做爲京西北路制置使,沒有聖旨殺人奪兵,絕對是晚唐五季割據勢頭的再現,是朝廷最大的忌諱。

對於王秀的這種做法,在場的諸位大臣包括趙構在內,都有一種牴觸與不滿的情緒,畢竟在沒有上意的情況下,雖有臨事斷然斬逐逃臣、義赴勤王的舉動,也可以說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爲,再有祖宗家法也不免一死。

當初,在聽到王秀殺折彥質,趙構整個人呆了,不知如何是好。陳亨伯、汪伯彥等人更是在最初的驚鄂後,紛紛大罵王秀乃是逆臣,他也被氣的渾身顫抖,簡直無法無天。所以,衆人在言語上對王秀頗爲不敬,直呼其名。

當代,並不是太親近的人之間,對人稱呼表字以示尊重,對人直呼其名或呼其外號,是對一個人的不滿或嘲弄,往往被人視爲莫大的不敬。

“王秀得到李相公、折太尉的兵馬,一直盤踞陳州觀望,卻爲何在天下守臣恭待聖音時,不顧一切的要進入開封,確實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耿南仲很不滿王秀,直指王秀圖謀兵權,趁機控制朝廷的不臣之心,字字置人於天下共憤境地,不能不說他用心很深。

趙構不經意地瞥了眼耿南仲,雙目閃過一抹蔑視,記得在前往龍德宮探視太上時,趙佶曾對他說耿南仲離間兩宮,他能對耿南仲有好感纔怪,王秀是很不仗義,但你背後迫不及耐地落井下石,那可就是人品問題了。

更何況,在關鍵時刻,耿南仲放棄了趙桓,人品的確夠無恥的,要不是需穩定人心,他早就對這老廝鳥下手了。

陳亨伯等人儘管對王秀不滿,並大罵王秀是逆臣,但還是對王秀近年來的行爲,還是感到稍許滿意。畢竟在這個非常時期,王秀的手段雖然過份,令人義憤填膺,但關鍵時刻保存一支強大的力量,如果王秀能效忠康王,就再好不過了,既然人家舉兵勤王,衆人還未想過置王秀於死地。

耿南仲的話音剛落,這些老世故臉色木然,多少有些暗怪真是狗改不了****,都是被趕出京城的人了,還一張嘴就把人往死裡整。何況,都是當了宰相的人,難道不明白凡是但留一線?畢竟人家北上開封,要質問也得退了虜人再說。

“傳言宮中中使張泉,宣監國和聖人懿旨,命舉兵勤王的嗎?相公言過了。”陳亨伯忍不住爲王秀說句公道話,由於怪耿南仲太過歹毒,語氣對王秀反倒客氣不少。

原來,王秀爲鼓舞士氣,名正言順的勤王,通過張泉向全軍宣佈二帝蒙難,奉監國和皇后命勤王救駕,對全軍許以重賞,並且昭告天下。

耿南仲沒想到陳亨伯會當衆發難,令他很是難堪,心中對陳亨伯恨得咬牙,但面子上又不能對陳亨伯有明顯的不滿,畢竟人家在大元帥府地位是僅次趙構的實權人物。只能對陳亨伯的反駁,裝作沒有聽到。

第6章 三倍之利第767章 張啓元的矛揪心第425章 相見第931章 吳宣的機遇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329章 東京保衛戰18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1301章 血色驕陽之盡力了第104章 臨行閒事第442章 該結束了第159章 趙佶的心思第268章 有學問的職事第994章 奔襲第1311章 血色驕陽之景波的打算第1192章 戰爭主導權爭端第1608章 決戰之張過的志向第458章 南遷11第1051章 局勢緊張第37章 王秀的謹慎第1106章 夏殤之算計第1355章 邱血手第1314章 朝野大事第892章 王家有子第715章 營救撻懶5第1440章 對後代的謀劃第323章 東京保衛戰12第243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1170章 再作計較第25章 人生第二桶金第906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1第1329章 王秀破局第1209章 宇文虛中的決然第715章 營救撻懶5第1326章 朱璉的不滿第1411章 禍起江寧之內外打開第1397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1第60章 勾欄前的那點事第19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2第1104章 夏殤之散亂第877章 殘酷的殖民戰爭2第122章 龍飛榜的危機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381章 轉折時刻1第204章 回鄉1第668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1第1175章 宮變2第1226章 王家兩位姐第406章 勤王第1208章 父母心思第1268章 血色驕陽之封元的判斷第1614章 決戰之殺劉正彥立威第895章 絕地之戰1第26章 莫言的愁和王秀的笑第844章 總大綱寬小節第1609章 決戰之追殺張啓元第954章 王門子弟的想法第1414章 禍起江寧之調遣不動第1041章 西平府完了第1048章 王秀的考量第2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5第1418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3第415章 決死攻城第661章 唐格的意第1618章 決戰之行轅被襲擊了第911章 高升的悲哀第1556章 拼死第62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5第1571章 這廝野心不小第829章 薄章第61章 解試1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407章 鍾離秋的求死第1605章 決戰之擁立郎主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147章 第一次交鋒第349章 東京保衛戰38第134章 不自量力的人第165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2第90章 商水縣的博弈1第1116章 一地亂糟糟第252章 沾滿鮮血的儈子手第55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第410章 人之情第183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5第172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9第1006章 李仁忠的悲劇第313章 東京保衛戰2第313章 東京保衛戰2第769章 王秀的考慮第665章 謀劃北歸第1313章 斬叛逆第1032章 罔氏的嘆息第1411章 禍起江寧之內外打開第1210章 火煉第1487章 學院派分裂端倪第1579章 張啓元的孤寂第783章 匕首現第467章 李長昇的志向第221章 利國風雲1第48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5
第6章 三倍之利第767章 張啓元的矛揪心第425章 相見第931章 吳宣的機遇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329章 東京保衛戰18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1301章 血色驕陽之盡力了第104章 臨行閒事第442章 該結束了第159章 趙佶的心思第268章 有學問的職事第994章 奔襲第1311章 血色驕陽之景波的打算第1192章 戰爭主導權爭端第1608章 決戰之張過的志向第458章 南遷11第1051章 局勢緊張第37章 王秀的謹慎第1106章 夏殤之算計第1355章 邱血手第1314章 朝野大事第892章 王家有子第715章 營救撻懶5第1440章 對後代的謀劃第323章 東京保衛戰12第243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1170章 再作計較第25章 人生第二桶金第906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1第1329章 王秀破局第1209章 宇文虛中的決然第715章 營救撻懶5第1326章 朱璉的不滿第1411章 禍起江寧之內外打開第1397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1第60章 勾欄前的那點事第19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2第1104章 夏殤之散亂第877章 殘酷的殖民戰爭2第122章 龍飛榜的危機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381章 轉折時刻1第204章 回鄉1第668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1第1175章 宮變2第1226章 王家兩位姐第406章 勤王第1208章 父母心思第1268章 血色驕陽之封元的判斷第1614章 決戰之殺劉正彥立威第895章 絕地之戰1第26章 莫言的愁和王秀的笑第844章 總大綱寬小節第1609章 決戰之追殺張啓元第954章 王門子弟的想法第1414章 禍起江寧之調遣不動第1041章 西平府完了第1048章 王秀的考量第2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5第1418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3第415章 決死攻城第661章 唐格的意第1618章 決戰之行轅被襲擊了第911章 高升的悲哀第1556章 拼死第62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5第1571章 這廝野心不小第829章 薄章第61章 解試1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407章 鍾離秋的求死第1605章 決戰之擁立郎主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147章 第一次交鋒第349章 東京保衛戰38第134章 不自量力的人第165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2第90章 商水縣的博弈1第1116章 一地亂糟糟第252章 沾滿鮮血的儈子手第55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第410章 人之情第183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5第172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9第1006章 李仁忠的悲劇第313章 東京保衛戰2第313章 東京保衛戰2第769章 王秀的考慮第665章 謀劃北歸第1313章 斬叛逆第1032章 罔氏的嘆息第1411章 禍起江寧之內外打開第1210章 火煉第1487章 學院派分裂端倪第1579章 張啓元的孤寂第783章 匕首現第467章 李長昇的志向第221章 利國風雲1第48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