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

論辨明風向、察言觀色,江總這傢伙的確是個好手。

既然自己的出場有可能惹來很多老臣的不快,那乾脆就只站在幕後。反正讓許善心這個立了大功的人出面主持,你們總不能再有什麼異議了吧。

李藎忱對着許善心微微頷首,示意可以開始了。

許善心深吸一口氣,今日能夠站在這裡,對於他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榮幸。

李藎忱面前的桌案上,擺放着五個牌位,分作兩層,上面一層有三個,中間的上面寫着“昊天”,代表的正是上天。蒼天悠悠,把控着人間的生死悲歡,也把控着無數的宿命使然。

而昊天牌位的兩側,一邊是黃帝之位,一邊是炎帝之位。

炎黃,這已經是從秦漢一直到今日都得到公認的華夏起源。將黃帝和炎帝的牌位擺在這裡,自然是要告慰這兩位華夏的開創者們,今日華夏兒女終於歷經三百年的血火苦戰之後,將蹂躪他們、也蹂躪這一方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土地的胡人,全部驅趕或者消滅,讓華夏的旗號重新遍佈神州各個角落。

當然這個驅趕和消滅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讓所有胡人都消失在華夏的領土上,這也是不現實的。

在李藎忱看來,當胡人已經完全被同化的時候,實際上和把這些胡人民族全部都消滅並沒有什麼區別了。比如鮮卑人,當他們也開始以華夏子孫自居,當他們已經忘記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之後,當他們不記得祖輩們曾經在草原上信奉的那些神佛之後,他們和華夏還有什麼區別呢?

同化,本來就是華夏民族的種族特技之一——假如這個算是“之一”的話,那李藎忱竊以爲唯一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恐怕也就只有“種菜”了。

實際上從華夏崛起於黃河流域開始,整個民族強大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和其餘的部落、之後再和其餘的國家融合的過程,黃帝和炎帝之間也是爆發了戰爭之後才合二爲一的。

現在華夏逐漸徹底把巴人、南蠻還有鮮卑等等族羣融入到自己的血脈之中,實際上也是這麼一個民族融合的過程。雖然這個過程之中原本充滿了悲慘和血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了這些族羣的加入,華夏的文化也更加的多元化、華夏所能夠直接管轄的土地也更加的遼闊,而華夏這個民族,也註定了愈發的強大。頑強而又包容,這或許是這個民族能夠數千年經久不息的原因之一。

當初的黃帝和炎帝能夠拋棄成見、共同發展,方纔有了今日的炎黃子孫,因此李藎忱相信這兩位華夏始祖的在天之靈還是很願意看到華夏在李藎忱的帶領下走出這樣一步的。

畢竟民族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擴充自己的地盤、增加自己的人口,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的客觀規律。

這大好的江山,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拿下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牢牢坐穩的。

而在這一排的下面一排,有兩個牌位,左爲尊,左邊的是李成的牌位,李成已經被追諡爲元皇帝。

雖然他並不是李藎忱的親生父親,但是的確對李藎忱有養育之恩,又有兩次救命之恩,自然當之無愧。至於李藎忱可能的親生父親楊愔,身爲北齊一國之相,其身份畢竟敏感,而且歸根到底,他是爲了北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而北齊在大漢的宣傳之中可也不是什麼好貨色,到時候一旦又拿出來說楊愔是陛下的父親、是大漢的先祖,那可就沒有辦法解釋爲什麼大漢的先祖會盡心竭力的爲鮮卑人服務了。

甚至有可能街巷坊間還會出現各種傳聞,直接質疑李藎忱的真實身份,懷疑他會不會是鮮卑人之類的,皆有可能。

爲了避免這麼多麻煩的產生,直接隱藏這個事實似乎反倒是最好的選擇了。

而且弘農楊氏現在已經通過聯姻和皇室以及朝堂上的權貴等等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所以本來就不渴求一個得到證實的皇室身份。因爲那往往意味着肯定也會有人指摘說弘農楊氏附庸富貴,對於弘農楊氏本身難道就是好事麼?

不見得。

實際上作爲一個後來人李藎忱很清楚,歷史上楊堅作爲弘農楊氏不知道流落在民間多少代的寒門旁支——假如這是事實的話——硬生生的要把弘農楊氏變成皇親國戚,以表明自己出身根正苗紅,並且儘可能的拉攏以楊素爲代表的弘農楊氏貴族。

可是最後結果呢?

楊堅並不能阻止後人依舊在這件事上嘲笑他的牽強附會,而隋朝的滅亡和楊素之子、名義上的皇親國戚楊玄感的叛亂也有脫不開的關係,所以楊堅所做的不過是給後人留下了一個笑柄罷了。

既然沒有必要,那李藎忱自然也就不會去做。

畢竟在李藎忱心中,真正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實際上還是李成。

上一次大漢渡過淮水的時候,李藎忱爲了主持潁水這邊的戰事,並沒有來得及前往呂梁收斂李成的屍骨,只能在遺憾之中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妹妹。

李憐兒已經在那個山洞之中搜尋到了衆人的骨殖,只可惜早就已經不能辨認,而且當初搜剿山林的北周士卒因爲同樣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而深恨之,因此不少骨殖都已經遭到了非常明顯的破壞。李憐兒也只能把這些骨殖全部收斂起來,運到洛陽。

村寨之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那些年北方戰亂南下的流民,因此本來就應該葬在北方更加合適。而對於李成等人來說,追隨陳慶之完成的洛陽之戰,既是華夏軍事史上的神來之筆,也是他們一生的榮耀和驕傲,所以把這些老兵葬在洛陽城外,他們也不會有遺憾的。

他們的在天之靈,重新看到這一片曾經浴血廝殺並且刻下輝煌之名的土地,不知道會不會感慨萬千。

至於元皇帝李成的牌位旁邊,則是“大漢英烈”之牌位。

顧名思義,這就是爲了祭奠從大漢立國之後時至今日,所有前赴後繼戰死的將士們。

李藎忱要豎立這個牌位,一開始是有很多人表示反對的。

原因無他,以往歷朝歷代的祭祀,都是祭祀天地之後再祭祀本王朝的列祖列宗,豈有皇帝祭祀平民之道理?

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十三章 優勢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一四七九章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進攻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十四章 審訊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將明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
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十三章 優勢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一四七九章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進攻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十四章 審訊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東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將明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