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

宇文憲有沒有做好準備,李藎忱還真不清楚。

但是他不清楚不代表就沒有人清楚。

裴矩等人針對自己所知道的鄴城情況,寫了很多的奏章。這些經過彙總再放在李藎忱的案頭上,總結起來就是,北周現在也在抓緊休養生息,並且努力仿製大漢的先進技術。火槍和其他火器的仿製並不算順利,因爲到現在他們依舊沒有獲得完好的火器樣本。不過諸如霹靂車這種,北周已經能夠進行自主生產。

這對於漢軍,就已經是一個威脅。

除此之外,農耕乃至於工業,宇文憲也都在想辦法發展。

大漢工業的強大,宇文憲肯定是羨慕並且自己也想要擁有的。

只不過這依葫蘆畫瓢靠不靠譜,恐怕就連宇文憲自己都不清楚。至少現在北周仿製的一些工業產品,在北方依舊沒有南方生產的產品受歡迎。

有的時候不需要人去判斷,市場的選擇就能夠說明很多問題。

另外在意識到大漢的書院制度能夠爲朝廷帶來的好處之後,宇文憲也開始着手組建屬於北周的書院。書院觸動最深的肯定就是世家的利益,不過在這之前,宇文憲已經着手處理了冀州世家。常年的戰亂本來就導致冀州世家零散並且缺少可以獨當一面的家族,被宇文憲這麼一收拾,損失慘重,自然就更不敢在書院這種事情上和宇文憲出現衝突。

但是即使是這樣,一個書院的組建還是離不開世家的支持,不然的話在這個時代可沒有別人能夠一下子拿出來這麼多具有足夠學識的教書先生。世家沒有力量反對宇文憲組建書院,但是這並不代表着他們就會在這件事上全力支持。

所以鄴城書院的組建一直慢慢吞吞,從年前拖到現在也沒有什麼頭緒,尤其是隨着河東落入大漢的手中,不少河東世家都轉而投向大漢,而冀州世家也多派人開始南下聯絡,更沒有人搭理宇文憲。

宇文憲在這件事上自然也不可能用強,只能這麼拖着。

除了儘可能的仿製大漢先進的技術之外,宇文憲也沒有坐以待斃。想要和大漢抗衡,除了國內一些已經落後和腐朽的制度需要做出改變之外,軍隊自然依舊是最重要的環節。

北周軍隊在之前和漢軍的戰鬥之中,幾乎可以說連戰連敗,即使是那些損失小的敗仗都可以稱之爲勝利了。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北周軍隊內部對於大漢將會出現難以避免的恐懼感。實際上這種恐懼感早就已經存在,只不過主要存在於北周在中原等地的隊伍中,這些隊伍之前就已經被漢軍消滅殆盡了。

現在駐守冀州等地的北周軍隊之前和漢軍基本上沒有什麼交手的機會,對漢軍尚且還不夠了解,頂多就是一些道聽途說罷了,因此漢軍的強大還不至於直接影響到軍心。

宇文憲抓住這個機會,抓緊對軍隊進行新一輪的整編。

本來駐守冀州鄴城這一帶的北周軍隊就多數是北周當初進攻北齊的精銳老部隊,進行整編的難度就比較小,宇文憲又學習漢軍的精兵政策,去除軍中老弱病殘,並且招募新的士卒,採取以老帶新的方式訓練新兵。

原本人數足有十萬上下的北周軍隊,經過整編之後不過七八萬,但是戰力明顯上升。

除此之外,宇文憲還在兵馬器械上下功夫。

鮮卑騎兵很強大,這是衆所周知,可是曾經橫掃中原的鮮卑騎兵竟然會在大漢的火器面前一敗塗地,歸根結底還是因爲以輕騎兵爲主的鮮卑騎兵,就算是跑的再快,也不可能有漢軍的槍彈跑得快。

他們常用的迂迴戰術等等,在漢軍火槍手的彈幕面前不過就是排隊送死罷了。而且還是專門兜了一個圈子去送死。

因此宇文憲乾脆就放棄鮮卑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轉而着重打造戰甲,先是覆蓋人,接着再覆蓋馬,利用北方鐵礦石和煤礦衆多的優勢,大力發展冶煉,將鮮卑騎兵武裝到牙齒。

根據白袍的情報以及達奚惎等人的證實,現在宇文憲至少應該已經有一支人數在千人以上的重甲騎兵,另外其餘的鮮卑騎兵也在實現全員“披甲”,之前爲了保證衝鋒時候的速度,鮮卑騎兵們更喜歡穿上一層皮甲就上陣。皮甲不會影響到他們衝擊的速度,而且還能夠有效的防止一些並不算鋒銳的箭矢。

但是皮甲面對漢軍的火槍,就像是一層紙面對箭矢一樣。

只要還在射程之內,洞穿是必然的。

宇文憲轉而打造鐵甲,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上北方的冶煉發展實際上要到遼代,遼代就是赫赫有名的鑌鐵之國,他們依靠披着鐵甲的騎兵和鋒銳的馬刀一路向南,所向披靡。而後來他們又被更加強大的金國所征服,金人的鐵浮屠可以說是華夏重甲騎兵發展的巔峰之作。

現在宇文憲竟然也開始發展冶煉,李藎忱不知道假日時日,北周也會變成如同遼國和金國那樣以重甲騎兵橫行的強大王朝。

李藎忱也不打算假以時日,就在今年或者明年,北周,將不復存在。他並不打算給宇文憲這個機會。

李藎忱一路走來,對手有強有弱,宇文憲絕對算是強大的那個。

假如此時站在河北的是陳叔寶,那李藎忱甚至不介意多休養生息兩年,因爲陳叔寶會“不負所托”,把北周給弄得亂七八糟,最後甚至有可能百姓和世家都會聯手邀請李藎忱前來,就和歷史上南陳百姓簞食壺漿以迎接隋朝軍隊一樣。

換做宇文贇,亦是如此。

可是宇文憲不一樣。

這個歷史上並沒有坐到皇位上的梟雄人物,絕對是值得慎重對待的對手。這樣強大的對手自己會向前走,這就意味着如果你停下來歇一口氣,那麼他就很有可能抓住這個機會超過你。

所以李藎忱必須爭分奪秒,把這個隨時都有可能強大起來的對手扼殺在搖籃中!

項羽放過了漢高祖,可是敗得很慘啊。

自己不是西蜀霸王,就算是宇文憲有成爲漢高祖的潛力,他現在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李藎忱擦了擦手,向着自己的車駕走去。

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十七章 弱點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
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十七章 弱點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