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

實際上也不是尉遲貞實誠,而是她太困了。

昨天李藎忱視察金陵書院等地,自然又堆了不少奏章。陛下回到宮中已經入夜,主持秘書監的閻毗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追着陛下讓陛下批閱奏章,更何況他手頭上還有各部匯聚過來的奏章需要整理,不然陛下明天看什麼?

所以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自然就交給尉遲貞了。

小秘書屁顛屁顛追着李藎忱和楊麗華而去。

然後就見證了“一出好戲”。

似乎已經放下所有心結的楊麗華,在那如水的月色下華麗的蛻變,展現出了尉遲貞之前從來都沒有在她身上見過的一面。

最後小秘書擠在陛下懷裡,問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楊麗華的心結已經解開,當年的種種,對於她來說也已經不再是深藏在心底的痛苦,不過是過眼雲煙,揮之即散。

所以當年的自己在北周皇宮之中和宇文贇的那些恩怨,此時講起來,沒有任何的心理障礙。

雖然楊麗華的聲音輕柔、平和,彷彿說的不是自己的事,但是小秘書還是聽得不斷掉金豆子,最後李藎忱都不得不起身那手帕給她擦一擦。

尉遲貞的眼淚,自然讓楊麗華既是心疼又是羨慕。

心疼,自然是因爲作爲一個善良的姑娘,楊麗華也不希望自己當初那些灰暗的經歷讓別人跟着一起傷心。所以在平時,即使是對楊妙,她說的也很少,哪怕她知道,自家妹妹實際上什麼都清楚。

若不是因爲今日心結解開,她也有傾訴的慾望,再加上尉遲貞纏着,這話恐怕也不會說出來的。

羨慕,自然是羨慕尉遲貞、自家妹妹還有陳宣華等小丫頭們,雖然也經歷了不少風雨波折,但是終歸年紀小,渾渾噩噩之下體會不深。等到她們懂事的時候,李藎忱的手臂已經如同巨大的羽翼將她們庇護在下了。

外界的風雨,李藎忱不介意讓她們去感受一下,但是絕對不允許她們受到任何的傷害。

尉遲貞心中感慨之下,又拉着楊麗華說了很久的話,直到人都已經暈暈沉沉了,才迷迷糊糊睡過去。至於陛下······這傢伙在旁邊打着鼾,雖然聲音不大,但是足以證明睡得很香。

不過陛下應該還是被打擾到了,所以大早晨起來他就報復性的把尉遲貞給拖了起來,帶着小秘書和省親歸來的徐素匯合,直接前往秦淮視察,小秘書根本沒有睡夠,一路上哈欠連天也在情理之中。

此時驟然插話,倒不是因爲太困了。

小秘書和陛下沒外人習慣了,有些話就算是不困也會脫口而出。

反正徐素姊姊也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

李藎忱懶得管三分是真的疼,剩下的九十七分都依靠演技裝可憐的小秘書,徑直解釋徐素的疑問:

“朕身在九重宮闕中,世間風雲如何,紅塵滾滾怎樣,朕終究只能通過奏章去想。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朕更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這一切。”

李藎忱回首,看向窗外。

不知何時,窗外已經飄起濛濛細雨。

熱鬧的秦淮上,滿是呼喊着收衣服、搭雨棚的聲音。

“朕親眼所見,這秦淮之繁華、這人間之熱鬧,方纔放心。”李藎忱笑了笑,“因爲這纔是朕心目中江南應該有的樣子,纔是朕心目中大漢百姓應該過得日子。朕看到了,便相信了。”

徐素和尉遲貞都是默然,隨着陛下的目光向窗外看去。

船桅如林,白牆黛瓦。

好一番,煙雨江南!

“走了。”李藎忱笑道。

窗外的景象,讓李藎忱恍然想起了多年前的秦淮,那是一個夜晚,也是在茶樓中,一幅畫卷,觥籌交錯。

風雲,似乎在那時已經卷動,每個人的命運,也因此交錯。

時代,再不相同。

而今再看到秦淮,李藎忱只是一笑。

這時代,已經被他推動着和之前不同。

他也不再是亂世之中的飄萍,而是觀天下事,如掌中紋。

徐素和尉遲貞回過神來,急忙跟上。

窗外,多麼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象,而現在她們就要走出去,也融入到這太平盛世之中!

尤其是,這盛世太平之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

——————————

陳叔慎和沈君高都站在御書房外的屋檐下。

雨下的不大,但是淅淅瀝瀝的似乎沒完沒了了。

江南的秋冬時節,便是如此。

久在北方,似乎都有些不適應了。

不過兩個人的神情,此時看上去更是多了幾分擔憂和疑惑。

他們是來求見陛下的,結果卻撲了一個空。陛下從早晨就去視察秦淮了,並沒有在御書房,只留下一羣秘書監的苦哈哈在這裡幹活。

陳叔慎和沈君高也不好待在御書房裡,給秘書監的年輕人們平添幾分壓力,所以索性便站在門外,看着這風雨,各懷心思。

陛下昨天視察了金陵書院,今天又視察秦淮,是不是明天還要再逛一逛醫院和藥房?

陛下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內府上了。

外廷當然有危機感。

“來了。”陳叔慎突然說道。

沈君高擡頭,可以看到不遠處順着迴廊走過來的身影。

陛下帶着尉遲貞和楊麗華,一個是小秘書,一個是女官,從制度上來說沒什麼問題。當然也就是按照本朝的制度。

在前朝,沒有內府,女官自然也都沒有這麼大的權力。

這樣的陣容,顯然讓沈君高打起精神。

內府雖然負責的只是社會上的邊邊角角,但是隨着醫院、書院以及各種酒樓、茶樓之類的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並且開始直接和很多人的生活掛鉤,即使是沈君高他們,現在也離不開醫院,他們的孩子也離不開書院,另外平日裡沒事去茶樓中坐一坐,或者去酒樓之中赴宴,這已經是生活中不能沒有的環節了。

沈君高知道,刑部就有不少小子就喜歡往茶樓裡鑽,茶樓裡侃天侃地的風氣很得他們這些平日裡埋頭在書籍堆中鑽研律法和典故的小子們放鬆。

當然,對於沈君高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麼壞事。

朝廷新制定的律法,正好藉助這些年輕人的嘴,向外吹吹風。

不過這可不代表沈君高就會默認內府的崛起。

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六章 陷阱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
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六章 陷阱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零八四章 巡撫之信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殘酷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三百零二章 來客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