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

李藎忱緩步穿過迴廊,向着議事堂走去。這幾天東宮主要乾的事情就是“等”,而李藎忱也趁此機會將東宮藏書儘量多的瀏覽一遍。

雖然徐陵家的藏書甚至要比東宮多少不少,不過李藎忱現在還沒有心情去和那個老狐狸鬥智鬥勇,所以還是乾脆待在這東宮書房好了,反正陳叔寶對於書房根本不感興趣,李藎忱在這書房之中待了兩三天,甚至都沒有遇到過陳叔寶。

倒是傅縡經常出入書房,打量那些他費勁心血蒐集來的書籍,同時學問頗深的他也能夠給李藎忱答疑解惑,只不過作爲一個不折不扣的佛教信徒,傅縡說着說着就會不知不覺說到“阿彌陀佛”上,對佛法實際上並不怎麼感興趣的李藎忱每次聽着聽着就快睡着了。

當然李藎忱也不否認,除了佛法,在其餘方面上,傅縡也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大家,畢竟陳頊給陳叔寶精挑細選的這些東宮臣子,也不可能有濫竽充數。

只是似乎陳叔寶並不怎麼喜歡利用身邊的這些資源。

就在這時,前面傳來腳步聲,讓李藎忱怔了一下。在這陳叔寶甚至都不經常出現的東宮,可是少有人行走,更何況現在東宮之中僅有的幾個人也應該都在議事堂。

幾名僕人打扮的隨從走在最前面,而被他們護在中間那人身披斗篷,看上去有些神秘。

似乎注意到旁邊有目光,那道身影微微一頓,旋即側過身。樂昌公主伸手掀開斗篷,看到站在那裡的李藎忱,微微一笑:“李公子。”

“殿······殿下!”李藎忱也是怔了一下,沒有想到竟然會在這個地方又撞上樂昌,當下裡也無暇細想樂昌爲何而來,李藎忱有些慌亂的行禮。

樂昌公主似乎對於這個稱呼並不怎麼喜歡,秀眉微蹙,不過旋即不着痕跡的舒展開來:“李公子爲何在此?”

她身邊那些身着便衣的御林軍已經很有默契向四周散開,不過一道道目光還是緊緊落在李藎忱身上,只要李藎忱有什麼想要威脅公主殿下安全的動作,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撲上來。

當然了,李藎忱有這個色(和諧)心也沒有這個色(和諧)膽,面對樂昌的疑問,他幾乎是下意識的開口:“殿下又爲何在此?”

這話剛剛說出口,李藎忱就怔住了,眼前的可不再是當初那個萍水相逢的姑娘,而是當朝殿下,他這麼說未免有些唐突。

聽到這個似曾相識的疑問,樂昌並沒有發火,她的思緒不由自主的飄到那日在徐陵府上書房,頓時微微低頭想要掩飾住臉頰的火熱:“父皇有命,有幾句口諭需要告知東宮。”

沒有想到樂昌公主竟然真的回答了,李藎忱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旋即想起來什麼:“太子殿下此時並不在,應該是和江總、孔範等人前去城外遊覽了。”

“不在?”樂昌公主頓時詫異的看過來,此時正值白天,又是朝會之後,身爲太子的陳叔寶不留在東宮處理事務,竟然出去遊山玩水了,這還真是出乎樂昌的意料。

李藎忱一攤手,陳叔寶想要出去“尋找詩意”,這也不是傅縡和沈君高等人能夠攔得住的,甚至就連身爲太子中庶子的周確對此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好在右衛將軍毛喜親自訓練出來的太子親衛武藝高強,這又是在建康府,所以還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所以沈君高他們也就只能放任陳叔寶去了。

至少陳叔寶出去走這麼一圈,可以在東宮老實幾天。

“周大人府邸之中有些事,可能明天早上才能回來,不過沈公和傅大人都在,殿下若是有急事,某這就去讓兩位大人前來迎接。”李藎忱急忙說道,實際上現在東宮之中的事務都是周確、沈君高和傅縡決定的,有沒有陳叔寶這個象徵真的沒有區別。

樂昌公主一時間只是沉默,這東宮的情況要比父皇想象中的還要複雜,更或者說還要糜爛不堪。可以說現在沈君高他們能夠支撐住局勢,甚至還能反擊,真的是不容易,畢竟相比於文武雙全的揚州刺史陳叔陵,東宮太子陳叔寶似乎有些不爭氣。

不過既然來了,樂昌就沒有白來一遭的道理:“無須聲張,且請李公子在前面帶路,我們過去吧。”

“這······”李藎忱雖然很想說這同禮法不和,不過一看樂昌這一身裝束,明顯是不想聲張,只能點了點頭。

“李公子那一首《赤壁》,真是發人深省。”樂昌公主一邊向前走,一邊淡淡說道。

李藎忱怔了一下,自己當時那一首《赤壁》實際上只是看到“曹孟德”三個字而想起來的,反正沈君高讓他寫一首詩,李藎忱就索性將這首詩搬了出來。

“東風不與周郎便······”樂昌公主似乎並沒有在意李藎忱有些尷尬的臉色,細細品味着這句詩,“這世事無常,有時候只能感慨蒼天相助。”

世事無常······李藎忱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嘆息一聲,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也有些時日了,從淮北呂梁山中到今日建康府東宮,又如何預料得到?

“世事無常,亂世之中身不由己,當年周郎於赤壁一把火,燒掉的是八十萬人······”李藎忱喃喃說道,一次又一次經歷了生死的他,非但沒有將生死看淡,反而把生命看得愈發珍貴,“這亂世,還需要多少次赤壁的火才能終結?”

沒有想到李藎忱非但沒有溜鬚拍馬,反而說出這麼一段話,樂昌公主腳步微微一頓,作爲一個深宮之中長大的皇家女兒,李藎忱這話之中包含着什麼,實際上她聽不太明白,但是她能夠清楚地感受到這字裡行間的強烈祈願。

對於結束這亂世的祈願。

眼前的這位李公子,不知道胸膛之中又有着怎樣的抱負?

而沈君高和傅縡此時也接到了消息,快步迎上來:“臣參見殿下,有失遠迎,還請殿下萬萬恕罪。”

“沈公、傅公請起,本宮奉父皇之託而來,事起突然,打擾兩位了。”樂昌公主顧不上再和李藎忱交談,一邊還禮一邊說道。

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
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二二六七章 周邊局勢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