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三聖至上

攻下地理位置重要的蒲羅中,不過是計劃中的一環,帝國大部隊登陸後,進行了一系列利於統治、安定民心的措施政策:

要求蒲羅中王寫下退位詔書、歸降詔書,向蒲羅中全國公佈,從法律上使帝國的入侵合法化。

一般地,帝國在入侵外國後,能得到這類的賣斷文書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執行第二套方案:殺光王族的男性成員!

接下來就是出榜安民,宣佈只要忠於皇帝,遵守帝國法律,安心做帝國順民的,帝國不會虧待他們。由一直呆在那裡,經常從事“慈善事業”,深得土著尊敬的華商出來管事。

好處馬上有了,那就是收稅變成十稅三(帝國爲十稅一,過渡五年無反叛改爲十稅一),所有人身歸於平等,再無奴隸身份,開始修建醫院、學堂、三聖教堂,最重要的是小孩子儘量入學,先實現六年義務制教育(帝國本土爲九年),同時,帝國開始大量投資,修改房子、道路、拓寬港口以建設優美的“花園城市”,元商得到了更多的貸款以擴大生產,增加當地收入。

列明好處後,再張貼榜文,貼標語、拉橫條宣揚《大元律》,集中當地男人,辦夜校進行掃盲教育,一是識字,二是學習大元律,章程是一套套的。

總之,實施漢化,打擊反叛,發展經濟。

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摧毀蒲羅中的原始宗教——樹神廟。

樹神,是蒲羅中王城中一株檀樹,它鬱鬱蔥蔥,相當古老,土人相傳其上有樹神,大有神通廣而信之,因此在樹邊建立神廟,立有祭司,信徒甚衆。

當時華族建有自己的三聖廟,與樹神廟是井水不犯河水。不過,現在帝國部隊一到,即時有一隊人拿着鋸子、斧頭、繩索諸物,前去拆廟鋸樹。

在帝國的戰略思想上,宗教的漢化是極爲重要的方面,帝國只允許一個宗教傳播,那就是三聖教,在帝國境內,所有人都必須信仰三聖,不信者統統抓去洗腦,洗不了的就砍頭,這點是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很多蒲羅中人在一邊看熱鬧,不過無人敢出來阻止。樹神廟的幾個祭司哭叫着,求士兵們手下留情,但帝國士兵們哪裡會聽,因嫌他們太過呱臊,就綁他們成一堆,在他們的嘴裡塞了一大堆泥土省得他們說話!

然而,士兵們用樹鋸解不開,斧砍不入,不能斬伐,左試右試,都是不成,蒲羅中人不禁大聲嘲笑,周倉看得真切,親自來試,也是不成,他頗有勇力,可是大力砍下,樹木居然反彈斧頭而回。

“莫非真的有樹神?”周倉大感沮喪,嘴裡嘀咕着,去報給關公,關某自然不信,跑去試過,和周倉合力拉鋸,如同鋸鐵!

說給賈詡,詡上奏天聽,李亦奇聞知,頓時心中發毛,雖然他是個無神論者,可是以天地之大,無奇不有,他斷乎是不會貿貿然去和樹神來“王對王”的。

幸好老子的馬仔多!

於是用互聯網接通建業,叫來了真人于吉。

于吉被帝國封爲國師,雖無實權,卻也人前風光,聽李亦奇說完此事,大笑道:“陛下,此事易耳!”

李亦奇心中一喜,問道:“且爲之奈何?”

于吉分析道:“仙聖的力量,其實於信仰之力,象本國,三聖被千萬子民信仰,三聖一起,千萬裡江山齊被鎮壓,萬邪僻易!如今蒲羅中新附,三聖之力未強,可擡出我們的三聖就在那樹邊,令蒲羅中愚民叩拜,多多叩拜,此樹必可伐也。

亦奇心中大喜,這回他可就不當縮頭烏龜了,馬上親自拉隊去做秀。

驅趕幾千的蒲羅中人,到得神樹邊,喝令不得下跪,要以唾液吐之!

有人要跪樹神、有人不肯對着神樹吐口水,馬上被拉出來,大皮鞭劈頭劈腦地打下!

吐不吐?不吐?!好!

“喀嚓!”

不肯吐口水,那就讓你吐血!

刀光閃過,人頭落地!

連殺十餘人,現場血腥一片,頓時震懾了蒲羅中人,他們默默經過昔日的神樹,嘴角哆嗦着,眼中含着悲痛,向神樹吐出了一泡泡的口水。

按李亦奇的想法,本來想讓蒲羅中的妓女、龜公去撒尿給神樹,說不定效果更好,不過有礙體面,只得作罷。

接下來吹吹打打,擡出三聖的雕像,哪三個?是爲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世尊阿彌陀佛、道君元始天尊。

李亦奇帶頭,同去的諸人恭恭敬敬給三聖行了一禮。

要說到信三聖?狗P,李亦奇心中,信的是自己,三聖對他的統治有好處,那他就去拜,三聖若對他的統治沒好處,那李亦奇照樣把三聖打下神臺,統治者無論對於人、還是神,都是持利用的態度!

話又說回來,當時民智尚沒有全開,有宗教信仰,是件好事,沒有宗教信仰,搞到完全信自己、信錢、再不怕什麼那樣的社會,想想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宗教的好處,在於讓人不無法無天,宗教中,有誘人向善、陶冶性情,陪養道德、平衡心態的種種好處,等於是人的精神食糧吧,想在古代,消滅宗教信仰,那是件不可能的事!既如此,要看統治階級是如此利用宗教了。

然後馬良當衆宣讀聖旨,說的是此地已屬三聖的地盤,諸邪消退,滾滾滾!

先是出來一批對華族友好的,最捧華族大腿的蒲羅中人,Dang考驗他們的時候到了,讓他們首先叩拜三聖。

沒有什麼問題,那些蒲羅中人老老實實地向着三聖脆下了。

周倉獰笑一聲,把幾個原來神廟的祭司叫士兵抓上前,吼道:“拜三聖!趕快!”

領頭的一個老祭司,費力地吐出嘴裡的泥土,堅定地看着周倉道:“決不!”

周倉冷哼一聲,走到他的身後,大手分別放在他的額頭和下頰,用力一板!

世間上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傳出,老祭司軟軟坐倒了。

蒲羅中人騷動起來,帝國士兵連忙舉着明晃晃的刀劍恐嚇他們,皮鞭用力地打下去,方纔彈壓了他們。

周倉又問下一個,不肯?來一個漂亮的頭顱旋轉180度!

連殺五個祭司,剩餘的三個祭司,連滾帶爬地趴在地上,向着三聖叩頭,周倉還嫌他們拜得不用力,用皮鞭狠狠打下:“用力點,誠心點,呵呵呵,這就對了!”

蒲羅中人向着三聖,跪倒了一大片,至於有多少人是連拜邊吐口水的,還有多少人是邊拜邊罵的,不得而知,然而,他們向三聖跪下了!

平地忽地颳起一陣怪風,風聲大作,走石揚沙;所斬之屍,所殺之人,皆跳起來,或手提其頭、或搖晃其頭,俱奔上前來打李亦奇。

大白天見鬼!頓時現場大亂,文官小兵,掩面驚倒,各不相顧。更有蒲羅中人,歡聲而笑,言神樹顯靈了!

皇帝座前有典韋、許褚兩大蠢材,踉蹌上前,立於皇帝面前,護定皇帝。

李亦奇正想開口表揚兩人忠心護主,不怕鬼怪,哪知兩人回頭,齊聲道:“TMD,哪個兔崽子推我出去的!”

唯有紅臉關公,是膽生毛的傢伙,真正不怕鬼的,他抽出殺了不知多少人的鬼頭大刀,那刀是兇厲之氣何其狠也!關公舞刀,大喝道:“衆軍聽令,拿刀出來,敢冒犯天子神威者,見一個殺一個!”

湊巧帶的就是陸戰一師1團,傢伙們剛剛殺過人,暴戾之氣尚在,雖然心中惴惴怕鬼,可是多年養成的習慣,軍令如山倒,神驚鬼都怕。他們更信軍官,遂拿出刀劍,一擁而上,把暴起之鬼全部砍成肉醬!

鬼也怕惡人!世間回覆清明,李亦奇得意洋洋拿着斧頭上前,用力揮下!

諸人費盡心機也砍不進的神樹,被皇帝一斧就砍了進去,蒲羅中人震驚了,帝國的所有人高興地齊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亦奇顧盼自得,仰天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噢。”聲音震得從樹上掉下一物,落入他口裡,那是一條毛毛蟲……

大樹被砍倒了,蒲羅中人心中的神聖,也轟然倒坍!

李亦奇除了明尊三聖之外,還有諸多搞作,他下旨把客死在蒲羅中、對帝國作出了貢獻的一名元商,封爲本地土地公(屬道教),爲福德正神、福德爺,負責管理蒲羅中這一方水土,社祭之日在農曆二月二日及八月十五日,即是春播與秋收之時,稱春社、秋社。

大搞迷信,其實就是用中土大元的神去取代外國的神。

海外諸地,沒有開化,或者開化不深,宗教多如牛毛,多是拜物宗教,亦有較長曆史的大教,帝國對此實施徹底的宗教清洗。

宗教的鬥爭在延續,帝國有條不紊地消滅各地的原始宗教,只可信仰三聖,李亦奇在蒲羅中宣佈成立帝國直屬刑部“宗教裁判所”,其中的審判法官俱穿紅衣(避邪),在新徵服領地設立分支機構,它是帝國設立的宗教法庭。此法庭是負責偵查、審判和裁決帝國認爲是不信三聖的異端、異見分子的法庭,宗教裁判所不受當地民法法庭控制,可用刑罰包括沒收全部財產、鞭笞、、流放及絞刑和火刑,職責如下:

一、傳播三聖教,建立教堂,召衆拜神,開設夜校,傳播教義,此爲所有的被征服者都享有的“福利”,加入帝隊、政府中僱用的外族人員,要100%信仰三聖;

二、打擊各地原始宗教,拆毀他們的神社、廟宇、神堂,燒燬他們的神像、教義,對於敢傳播者、敢信仰者,決不手軟,發現一個查處一個,寧可殺錯一千,也不放過一個,依照法律,進行懲罰,最高可以判處“火刑”燒死……

(PASS:“仁慈”的三聖不欲見到世人流血,故死刑沒有砍頭,而是絞刑和火刑。)

不過,“宗教裁判所”不在帝國本土設立(也不需要在帝國本土設立),設定各海外領地後五年內,若無反叛,效果令人滿意,就自然地撤消。

自“宗教裁判所”成立之日起,激烈的鬥爭就無時不刻地存在着,宗教裁判所殘酷地鎮壓了印度教、基督教、拜火教、黑巫教和各地的原始宗教,後來帝國統計,有六百餘人被判火刑燒死,上萬人被絞死(不含軍隊大規模宗教清洗殺的人),流放了七萬餘人。

算起來,在深受帝國影響的小國,宗教衝突並不激烈,三聖很輕易地坐穩了位置。而在歷史淵源流長、歷史沉澱豐厚的國家,宗教的衝突異常地激烈。

革命從來都不是請客吃飯!帝國,註定是被人憎恨和厭惡的,在無比風光的帝國的身後,不知掩蓋了多少外族的血淚!

帝國皇帝李亦奇,踩着鮮血淋漓的臺階,沿路踢飛了無數的頭骨,一步步登上了統治世界的頂峰!

他那金光燦爛的龍袍背後,全是血跡;他的龍座之下,無數的冤魂在號哭!

帝國的統治是二方面的,在血腥統治的同時,也不乏大量的溫馨場面,皇帝抱着蒲羅中土著的黑棕色小孩子,滿面堆笑,向他們分發糖果(回去後他洗了又洗),帝國大兵扶蒲羅中老人過馬路,給孤寡老人送米送油,軍醫出診,給排着隊的蒲羅中人免費醫治,放寬心的元商,貼出了大量招工的廣告,吸引了很多人去應招。

由於帝國軟硬兼施,採取的措施相當有力,蒲羅中人尚算老實,沒有多少反抗,輕鬆地被帝國歸入了統治。

且說回帝國大部隊在蒲羅中停了三天,留下三千士兵把守要地,就繼續向前,同去的還有三千名挑選出來的蒲羅中精壯,他們加入了帝國部隊,將在船上、下一個登陸地進行不間斷的洗腦和訓練,他們也是待遇最好的一批蒲羅中人,視同本國之兵,享受福利,將在正式陪訓結業後,授予軍銜,納入帝隊序列。

出航後不久,天空的彩雲,向船的左邊飄去,忽兒,彩雲不動了,接着,又向右邊飄去,船上的大桅杆,也開始左右搖晃起來,本來平靜的海面上,已經翻起了滾滾的大浪。

軍中富有經驗的老水手,早就覺察出會有風浪了,報與皇帝,然而皇帝不當一回事地道:“軍隊,會怕風浪嗎?”

沒得說的,按原計劃撥錨啓航。

中午時分,風浪愈發厲害了。風鼓着浪、浪噴着白沫,一排排滾滾而來,把帝國戰艦顛得前仰後伏。這時雨也來湊熱鬧了,淅淅瀝瀝,直向甲板和舷窗灌注。

一些人剛吃的午飯,紛紛被風浪搖得吐了出來,大部分人被勒令回艙睡覺,船甲板加派了雙倍人手瞭望,以防不測。

這是大自然給帝國艦隊的第一次考驗了。

長約600海里的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和西洋(注:原印度洋被華族稱爲西洋,別想有印度洋三個字了!)的重要海上通道。這裡航道深淺不一,寬窄各異,水下礁石遍佈,再加上南太平洋和西洋潮水對衝,海況異常複雜。

由於地理關係,就算睛天,這條水道也是波濤洶涌,幾時過,什麼時候過,都沒有區別,在一定程度上,皇帝下令出航是對的。

皇帝大艙內,一羣女孩子都聚在皇帝身邊,大部分人情況尚好,只有皇妃秦好是北方夫餘國公主,不諳水情,雖然吃下了暈船藥,抹了藥油精,沒有嘔吐,卻煞白着嬌靨,苦着小臉。最好精神的是大喬和小喬兩姐妹,她們神態如常,正在興致勃勃地下着皇帝提供思路而發明的磁鐵象棋。

李亦奇拿出一包餅乾,逗秦好道:“寶貝兒你不吃點東西是不行的,來,吃點吧,很不錯的軍用壓縮餅乾哦!”他嗅了嗅道:“真香!”

秦好看看餅乾,無力地搖了搖頭,勉強呷了一口清茶。

李亦奇怕她餓着,就對秦好道:“你不吃飯、也不吃餅乾,那麼就吃肉吧!”

秦好猛地杏眼睜大,皇帝雄雄地站在了她的面前!

后妃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待奉皇帝,不論何時何地,只要皇帝需要,后妃都得服務皇帝,秦好強打精神,青蔥玉指撫着皇帝,皇帝就在她的手裡精神地一前一後的動着,秦好的手用力的一捏。

“哇!”李亦奇稍帶誇張地叫痛。

“痛嗎?”秦好輕輕摸着,往皇帝那兒吹着涼氣。

“當然痛!”

“叫你使壞!”秦好說着用指甲輕輕的刮弄皇帝的光頭,皇帝發出“雪雪”的倒吸涼氣聲音,那壞根更見神氣了,秦好的嘴脣緩緩地接近皇帝的下身。

李亦奇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他被秦好含進了她溫溼的口。

異常敏感的地方被包裹在溼潤的嘴裡,火辣辣的觸感使得李亦奇一下子身子向後仰。

絕世甜美的皇妃,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萬人迷秦好,含着你那火熱的東西,令你實在忍不住深深地透出了一口氣道:“啊……”

皇帝的治暈船方法確實有效,秦好漸漸沉浸在吃肉中,把皇帝含在嘴裡,千咬萬嚼,她也越來越興奮,竟忘記了方纔暈船的不適。

……

艦橋上,毛階全神貫注指揮着戰艦前進,蔡瑁緊張地看着大大個的指南針,觀察方位變動。

與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有史以來最大的船隻,也被大海象玩玩具似的蹂躪着,一會兒被高高地擡到浪峰頂端,浪頭向上,好象一枝箭般要衝上天去,一會兒又深深地扎入浪谷,整個船頭都浸入了水裡!船尾翹起,露出海面的螺旋漿發出刺耳的空轉鳴叫聲,要是初次出海的人只怕要被嚇得肝膽俱裂。

毛階看到左側一排浪氣勢洶涌地撲來,他大叫道:“左滿舵,注意修正航向!”

操舵官重複指令,拖長聲音道:“滿舵左,左哦……”

有人闖進艦橋,毛蔡兩人吃驚看去,卻是賈詡,他是本日總值星官,現在他身着雨具,卻全身溼透,喘着大氣問:“兩位大人,本官剛纔經過機房,怎麼機艙全速轉動着?他們說是你們的命令,如今風浪這麼大,萬一不小心撞着暗礁,那可……”

毛階先沒答他道:“賈大人,先抓緊你身邊的支柱。”

賈詡依言抓緊,堪堪抓住,巨浪涌到!

浪很大,嘩的一聲,從船頭橫掃到船尾,在艦橋上的諸人全浸在水裡!

賈詡抹了一把水,感慨道:“好大的風浪!”

毛階微微一笑道:“不,這浪算小了!”心忖現在不過是普通的小浪,要是遇上臺風,那更可怕,此行基本上算是平安,難道是龍王也怕了皇帝,不敢發大威翻風弄浪?

蔡瑁解釋爲什麼要全速道:“風浪大,舵效差,必須全速,以抗風浪。”

毛階有點惋惜地道:“可惜了,我們的船還是單舵和單漿,按陛下所說的,如果是雙舵雙漿,加上減搖鰭,那現在的風浪,簡直可以算是閒庭漫步了!”

帝國強大的戰艦羣,汽笛長嗚,鑼鼓齊響,信號燈高掛,頂着凜洌的馬六甲風浪前進。

此時可以看到帝國多年的心血沒有白費,沿路的燈塔射出萬丈光芒,指引航道,那些燈塔都是帝國情報機關假託元商所設。

藝高人膽大的船老大們,視海上的暗礁如無物,輕輕鬆鬆地操縱戰艦經過險途。

風浪絲毫也阻擋不住帝國艦隊前進,被艦隊衝破、粉碎了,變成了一堆堆的白色泡沫,在戰艦兩側無能爲力地散去……還有什麼,能阻止帝國前進的步伐呢?!

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7節 三進貴霜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3節 破局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45節 南洋終局第52節 猛將兄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1節 出兵伐董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72節 攪屎棍神秘的樓蘭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8節 三英戰兩雄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18節 戰地秀第44節 夢露佚事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2節 絕色雙姝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32節 我真仁慈第25節 戰前動作第3節 雙城會第7節 狄羅德瑪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美麗的釣魚島第24節 呂部來投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27節 操統北方第45節 劉備出川第24節 先鋒曹洪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19節 強搶民女第34節 頂峰(一)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10節 鬼城豐都第53節 元宮秋(一)第23節 只撿便宜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43節 別墅樂事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42節 全部剝光豬第3節 圖強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1節 波斯山陵崩第17節 老將出馬?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27節 操統北方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1節 居獅子國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51節 劉備的命運(二)第52節 猛將兄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57節 《羅馬史》第31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三)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1節 和尚來了第56節 奧古斯妲(一)第73節 荒唐皇帝(一)第2節 兩條主線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3節 破溫州部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0節 司馬折棒子(三)第6節 裝藥過量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60節 雞累雞累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第28節 人渣皇帝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22節 痛擊棒子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4章 說明第24節 雲州事務第34節 曲盡人散
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7節 三進貴霜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3節 破局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45節 南洋終局第52節 猛將兄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1節 出兵伐董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72節 攪屎棍神秘的樓蘭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8節 三英戰兩雄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18節 戰地秀第44節 夢露佚事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2節 絕色雙姝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32節 我真仁慈第25節 戰前動作第3節 雙城會第7節 狄羅德瑪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美麗的釣魚島第24節 呂部來投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27節 操統北方第45節 劉備出川第24節 先鋒曹洪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19節 強搶民女第34節 頂峰(一)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10節 鬼城豐都第53節 元宮秋(一)第23節 只撿便宜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43節 別墅樂事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42節 全部剝光豬第3節 圖強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1節 波斯山陵崩第17節 老將出馬?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27節 操統北方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1節 居獅子國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51節 劉備的命運(二)第52節 猛將兄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57節 《羅馬史》第31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三)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1節 和尚來了第56節 奧古斯妲(一)第73節 荒唐皇帝(一)第2節 兩條主線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3節 破溫州部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0節 司馬折棒子(三)第6節 裝藥過量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60節 雞累雞累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第28節 人渣皇帝第29節 曹操稱帝,劉備湊熱鬧第22節 痛擊棒子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4章 說明第24節 雲州事務第34節 曲盡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