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

建安十三年五月,亦奇在書房聽取着馬良的彙報,各方將領、軍力、實力的對比!

曹操一方:

謀士:程昱、郭嘉、劉譁、荀攸等

參謀從事:呂虔、楊修、滿寵、賈逵、陳琳等

大將:曹仁、曹洪、張邰、于禁、徐晃、樂進、夏侯淵、夏侯惇、李典、典韋

副將:曹純、呂翔、呂曠、王凌、朱靈、夏侯尚、夏侯德、夏侯恩、夏侯傑

韓浩、馬延、張顗、焦觸、張南、鍾縉、鍾紳、淳于導、晏明

另在長安方向防禦:鍾繇、曹真、李通、王平、郭淮、孫禮、郝昭、

在許都留守:曹丕、曹休、曹彰、荀彧、司馬懿、董衛、董超、牛金

兵力:可出兵七十萬、許都兵十萬、關中兵馬二十萬,還有大量屯田兵

地域:青、翼、幽、並、徐、袞、豫、雍共八州,人口八百萬,吏二十萬

劉備一方:

謀士:豬哥亮、法正、張鬆、周瑜!!!

參謀從事:鄧芝、孫乾、簡雍

大將:張飛、關羽、趙雲、周瑜、張任、嚴顏、李嚴、吳甏、黃權

副將:周倉、關平、孟達、雷銅、張翼、廖化

楊懷、高沛、冷苞、鄧賢、吳蘭、陳式、張著、高定、高翔、馮習、伊彤、朱褒

兵力:兵馬三十五萬

地域:益州,人口五百萬、吏十五萬

西涼一方:韓遂、馬騰、馬超

將領: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楊秋、龐德、馬岱

兵力:二十萬

地域:涼州,人口不多

張魯一方:

謀士:閻圃、楊松

將領:張衛、楊昂、楊任

兵力:十萬

地域:漢中,人口不多

劉表一方:

謀士:蒯越

大將:文聘、黃祖、蔡瑁、張允

副將:蔡中、蔡和、蘇飛、陳就、鄧龍

兵力: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水軍八萬

地域:荊州,人口七百萬!吏八萬

已方:

謀士:賈詡、魯肅、田豐、馬良

大將:太史慈、黃忠、魏延、華英雄、甘寧、許褚、周泰、張遼、高順、臧霸

副將:賈華、全琮、李巽、馬忠、潘璋

凌操、徐盛、董襲、蔣欽、陳武、丁奉、

孫觀、吳敦、尹禮、昌豨

小將:太史享、徐庶、呂蒙、陸遜、淩統

兵力:重騎兵三萬,輕騎兵八萬、重步兵四萬、輕步兵十一萬、弩兵四萬共陸軍三十萬

水軍十萬

另在兩廣、臺灣、南洋一線有水軍五萬

地域:揚州、交州,人口一千萬,吏五萬

馬良介紹完,在書房就坐的賈詡、魯肅、田豐三位謀士、華英雄、張遼、甘寧三將,都在默默思考着。

亦奇冷笑道:“今天曹老頭兒令人捧聖旨來,分別叫我和劉表入許都做尚書,當時開會時,一幫傢伙都叫老子去,張昭死老頭兒居然贊成!哼,也不想想是誰給他們發銀子的!喂得他們飽飽的,居然叫老子我去投降曹操!”

他滿嘴粗口,顯然氣得不輕!

賈詡陰森森地道:“主公可想再來一次大逆案?!”

魯肅嚇了一跳道:“不可,敵軍將臨,自亂陣腳,智者不爲也!且他們不知這些絕密情報,以爲曹操實力強盛,怕吾打不過,所以不知者不罪!”

田豐道:“明日堂會,主公可以堅定想法,從而堅衆人之心!”亦奇頜首。

魯肅分析道:“主公不去許都,曹操必定南下,我江東兵強馬壯,準河水網密佈,我軍可水戰,也可馬戰(小知識:守江必守準?!因爲準河水網多,夏天南方水軍佔優,但到冬天,河道乾涸,北軍馬隊又重佔優勢,所以南北二方都極爲看重準河,不過現在南軍的馬也不少,江東馬,實際上就是加強版的阿拉伯馬!),曹軍不利,故此曹軍兵鋒所指,必爲荊州!得荊州,輒與我二分長江,吾不佔地利矣!”

賈詡冷氣森森地道:“荊州乃我江東軟肋,豈能讓曹操抓住!主公可入荊州,取得軍隊之權,劉表若不從,嘿嘿!”

田豐道:“若戰事一起,主公率軍前往荊州作戰,命一軍出徐州,一軍屯準南,水師沿海岸騷擾,再派人說劉備攻張魯,馬騰攻關中!曹操必手忙腳亂矣!”

於是計較已定,衆人告辭出去,亦奇望出窗外,已經烏雲密佈,狂風穿堂入戶,關窗閉戶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

遠處一道閃電閃過,大雨嘩嘩地落下了!

印度教二大史詩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20節 回馬神槍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8節 致命絞索第53節 朕來溝(三)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7節 孫策之死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5節 炮擊無功第26節 走親戚(一)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11節 和平演變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15節 子義揚威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60節 雞累雞累第41節 經營西域第4節 下克上第46節 木頭猴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6節 破城印度教二大史詩第1節 流金歲月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7節 狄羅德瑪第75節 希臘有戰火(五)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16節 失而復得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17節 割麥之戰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37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三)第66節 炮轟波斯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皇帝下西洋之曲第4節 入仕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3章 番外話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48節 最後解決(三)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10節 黃埔軍校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93節 內廷抽風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32節 日耳曼好時光(三)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20節 司馬折棒子(三)第4節 入仕第8節 吞併日耳曼(四)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28節 人渣皇帝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46節 準備好了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6節 破城第11節 吃了蔡琰第15節 在風暴中……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2節 納衆第41節 中華文化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34節 曲盡人散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26節 三聖至上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43節 城牆爭奪戰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3節 先苦後甜第70節 集結號第35節 福兮禍兮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12節 激戰西喀斯鎮(二)第43節 城牆爭奪戰
印度教二大史詩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20節 回馬神槍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8節 致命絞索第53節 朕來溝(三)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7節 孫策之死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5節 炮擊無功第26節 走親戚(一)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11節 和平演變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15節 子義揚威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60節 雞累雞累第41節 經營西域第4節 下克上第46節 木頭猴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6節 破城印度教二大史詩第1節 流金歲月第46節 哪來狼狽呢?第7節 狄羅德瑪第75節 希臘有戰火(五)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16節 失而復得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17節 割麥之戰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37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三)第66節 炮轟波斯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皇帝下西洋之曲第4節 入仕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3章 番外話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48節 最後解決(三)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10節 黃埔軍校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93節 內廷抽風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32節 日耳曼好時光(三)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20節 司馬折棒子(三)第4節 入仕第8節 吞併日耳曼(四)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28節 人渣皇帝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46節 準備好了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6節 破城第11節 吃了蔡琰第15節 在風暴中……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2節 納衆第41節 中華文化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34節 曲盡人散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26節 三聖至上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43節 城牆爭奪戰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3節 先苦後甜第70節 集結號第35節 福兮禍兮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12節 激戰西喀斯鎮(二)第43節 城牆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