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

楚王府。

李適憂心忡忡地望向了神色複雜的李俶。

李俶輕嘆一聲:“適兒,你是否認爲父王的處置有些不妥?”

李適猶豫了一下,但關鍵時刻是表現自己見識與衆不同的時候,他也不能退縮,就咬了咬牙輕輕道:“父王,兒子以爲,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功臣名將在軍中威望甚高,不可能因爲一場戰敗而被解職。父王因此上奏彈劾這些人,陛下允准的機率不大,兒子擔心會因此得罪軍中不少宿將,一旦這些人站在我們的對立面,將來……”

李俶微微一笑:“很好,繼續說下去!”

李適點了點頭繼續道:“父王,李揆這些文臣與武將素來不合,而且朝中文臣一直擔心武將功高壓過文臣風頭,文武爭鬥正酣,他們這是想要利用父王去壓武將一頭,兒子覺得……兒子覺得父王要小心謹慎一些爲好。”

“嗯,你能看到這一點,也算是有些見識。沒錯,朝中文臣與武將漸成水火,遇到這種機會,李揆這些人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煽風點火攛掇本王拿郭子儀李光弼開刀,當然是居心叵測,本王心知肚明。但是——”

李俶目光凝重起來:“但是,本王已經沒有退路了。若是不將郭子儀這些人推出來當替罪羊,消除陛下和滿朝臣民的怒氣,本王的威望必會受創。”

“權衡利弊,本王只有當一回無情無義之人了。當然,本王不會白當小人。適兒,你記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朝中無仁義,皇權比冰冷,我們楚王一脈要想活得比其他人逍遙自在、活得更長遠,就必須要不擇手段!”

“本王只有最終入主東宮,成爲名正言順的大唐儲君,一切才能盡在掌握。這個目標一日不能實現,就存在一日的風險變數。”

“至於郭子儀這些人,就算將來與本王作對,本王又有何懼?如今天下將定,文臣治國是主流,本王已經將文臣牢牢控制在了手裡,區區幾名武將,翻不了天去!”

李俶冷冷笑着:“李揆這些人要利用本王,但本王又何嘗不是在利用他們!更重要的是,本王要讓他們充當搖旗吶喊的馬前卒,是去試探一下宮裡那位的態度和虛實!”

李俶說的是皇帝李亨,也就是他的父皇。李俶從未用這種態度提及皇帝,如果是當着外人,這“宮裡那位”的稱謂其實已經構成了大不敬。

李適陡然一驚,擡頭望着自己的父親。

李俶神色冷肅,沉聲道:“適兒,你可知道你皇祖父爲何下詔冊封你爲奉節郡王,卻又不許公開宣告嗎?”

李適嘴角輕輕哆嗦了一下,他搖搖頭。這的確是他心頭的一個謎團,李亨下詔冊封他爲奉節郡王,作爲楚王長子,這種冊封實際上並不離譜,在今上的衆多孫子孫女中,李適不是第一個受封的人。可皇帝卻嚴命楚王府不得將李適受封奉節郡王的消息傳揚出去。

這實在是有違常理和祖制。

李俶冷哼一聲:“父皇這是在敲打本王呢。他這是在暗示本王,東宮太子之位還懸而未決,他還沒有下最終的決心。”

李適哦了一聲,其實他還是弄不明白,東宮太子之位懸而未決,與他這個皇孫有什麼關係,他被冊封個奉節郡王,不過是按部就班的皇室規制,並非特別的恩寵,何必搞得這麼神神秘秘?

但李俶卻也沒有繼續解釋下去。既然李俶不說,李適也不敢多問,只好不懂裝懂。

“既然他遲遲不能下決心,那麼,本王就幫他下吧。”李俶眸光中光彩閃爍,嘴角浮起冷漠的弧度。

李適心裡嘆息一聲,躬身下去,不敢迴應。

“適兒,你記住,我們已經沒有退路!本王若是不能成爲儲君,今日的所有權勢他日必會隨風消散,而只要我們楚王府失勢,我們父子日後必死無葬身之地。”李俶冷笑着下了臺去,拍了拍李適的肩膀:“你爲人持重,本王對你寄予的希望很大,希望你不要讓本王失望!”

李適狂喜,躬身更低:“兒子明白,兒子必不敢辜負父王教養栽培之恩!”

李俶沒有明說,但已經流露出要將李適立爲世子的念頭。一旦李俶成爲皇帝,他就是皇太子,貴不可言。

李俶笑了笑:“還有一件事。本王卻是輸給了孔晟那小廝,你親自去大理寺,去知會大理寺卿薛安,傳本王口諭,說本王會履行承諾,請長安候靜靜回府等待吧!”

李俶揚長而去,只是在出廳之際,他臉上的所有笑容都瞬間斂去,取而代之的是陰森森的殺機!

這一刻,他對孔晟真正動了殺機!

這個孔晟,讓他感覺太可怕了。他竟然料事如神,他對時局和天下大勢的判斷絲絲入扣,這樣的年輕人假以時日必成大患,若是不能爲他所用,就只能堅定不移地剷除掉!

如果說之前李俶只停留在將孔晟打壓或者驅逐出京的層面,如今他就起了殺念。這種妖孽一般的當世奇才,絕對不能再留了!

若是讓孔晟得勢,再與趙王李系這些具備奪嫡資格的皇子聯手站在一起,後果不堪設想。頭一次,孔晟在李俶的心目被列入了重要的防範名單。

宮中。

李亨冷森森地望着拜伏在地的魚朝恩,情狀怒不可遏。

魚朝恩是他這個皇帝欽點病委派到軍中的觀軍容宣慰使,相當於監視郭子儀諸將的監軍。相州慘敗,這魚朝恩逃回京來,連夜進宮向皇帝請罪。

皇帝這個時候還沒有意識到,魚朝恩和監軍制度的存在,其實也是導致相州兵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爲監軍和皇帝眼線的存在,郭子儀等人備受掣肘,都懷着深深的忌憚,唯恐行事不善引起皇帝的猜忌,所以在諸多戰略決策上當斷不斷、進退維谷,沒有放手去做,錯失了不少有利戰機。

而大戰起時,魚朝恩明裡暗裡插手軍權,也是唐軍聯軍高層軍令無法形成一致意見,在集團作戰指揮上出現了致命的漏洞。

李輔國幸災樂禍地望着臺下面色如土拜伏在地不敢起身的魚朝恩,嘴角噙着一絲冷笑。魚朝恩是與他爭奪宮中大權的最大“政敵”,如今魚朝恩被牽連進這種事兒中,他焉能不心花怒放?

這一次,他縱然不死也難逃重罪了。李輔國冷笑着瞥了魚朝恩一眼,微微閉上了眼睛。他要控制住自己得意的情緒,千萬不能讓皇帝察覺出來。

李亨冷漠道:“魚朝恩,你這蠢貨,相州慘敗,數萬將士屍骨無存,你竟然還有臉進宮來見朕?你可知罪?”

李輔國心道你這不是廢話嗎?魚朝恩不進宮來請罪,還能逃之夭夭?那才真正是死路一條了!

魚朝恩肩頭輕顫,畏懼輕輕道:“陛下,奴婢知罪!相州大敗,奴婢自知罪責難逃,特進宮來面見陛下,請陛下降罪!奴婢願意一死,報效陛下恩德!”

魚朝恩痛哭流涕,再三請罪。他的聰明之處在於,他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狡辯,更沒有將責任完全推託給郭子儀等人,而是大包大攬地全部承擔下來——實際上,作爲監軍,他的責任是有的,但要說要讓他承擔兵敗的全部責任,皇帝心裡也過意不去。

所以,魚朝恩這麼一來,李亨反倒有些心軟了。

如果魚朝恩辯解託罪,說不定在盛怒之下,李亨就下旨斬殺了他。一個太監,再有權勢,皇帝一聲令下,斬殺就斬殺了,當朝文武大臣只能拍手稱快而不會反對。

李亨緩緩閉上了眼睛,緊握的雙拳在微微顫抖。誰都能看得出,皇帝的情緒正處在暴怒狀態,暴風驟雨般的反應都在情理之中。

李亨的確是非常震怒。他萬萬沒有想到,眼看勝利在望,反倒吃了這麼一場大敗仗。數萬人的損失,李唐朝廷不是折損不起,但負面影響太大了,對於官軍士氣對於天下臣民的信心打壓太重了,這幾乎是迎頭一棒,直接將皆大歡喜的局面瞬間打回了原型。

更讓李亨接受不了的是,孔晟當初幾萬人就將安慶緒主力大軍趕出了洛陽城,但郭子儀這些人三十萬兵馬圍攻鄴城殘部,卻被安慶緒反敗爲勝,這簡直是豈有此理啊!

平叛的大好局面因此而傾覆。而未來,又多了一些不可預知的變數。更重要的是,太上皇即將還朝長安,若是李亨返回長安,因爲這場兵敗,那些忠於太上皇的老臣會不會趁機挑事,攛掇謀議讓太上皇復位呢?一想到此處,李亨就心情變得非常糟糕,煩躁之極。

必須要有人承擔責任,才能消弭天下臣民的不滿。但承擔責任的人,不應該是面前這個蠢貨。這個蠢貨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目前他還有存在的價值。

李亨眸光中掠過一抹冷笑,他眼角的餘光從李輔國臉上掠過,突然淡漠道:“魚朝恩,汝非領軍主將,兵敗之責由你承擔,想必也不能服衆。朕不是昏庸之君——朕罷黜你的觀軍容宣慰使之職,罰你半年俸祿,召回宮中,降一級聽命,充任內侍省少監,你可心服?”(。)

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263章 高夫人逼婚(3)第629章 美人計、連環套(12)第603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5)第114章 生死關頭見真情(1)第435章 宮變(4)第23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4)第404章 朱雀門血案(4)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648章 殺威棒(1)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682章 挑戰我的耐心第398章 太上皇還朝(2)第524章 妥協第347章 孔府家酒(2)第250章 濟陰郡(3)第407章 十王宅(1)第760章 起兵(3)第192章 楊朝宗第568章 決鬥(2)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197章 整編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293章 李萱的目的第85章 避雪向吳亭(4)第431章 遣婚使(5)第192章 楊朝宗第223章 民變危機第477章 天怒(4)第352章 長安紙貴(1)第612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9)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736章 能量異變(4)第106章 投敵從賊?第478章 神秘地宮(1)第341章 大朝會,大幕揭(4)第158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1)第734章 能量異變(2)第455章 大清洗(1)第458章 大清洗(4)第711章 骨朵第505章 光明使(1)第525章 降服神鵰(1)第542章 雍州(1)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147章 脫身第133章 車門山(4)第268章 見蘇嫿(3)第596章 年少肝膽雄(8)第732章 兵臨城下(6)第445章 抉擇(7)第49章 紅顏鑄劍第563章 凱旋門、會盟碑(6)第519章 孔晟的手段(7)第157章 見虢王(7)第432章 宮變(1)第644章 江寧郡王(4)第90章 染血的陌刀(1)第272章 火中取栗(3)第635章 紀國出家(1)第159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2)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141章 招夫(1)第456章 大清洗(2)第29章 我的心第416章 和親之爭(3)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180章 求親?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323章 英雄本色(2)第584章 上國伐謀(4)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683章 民亂(1)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32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1)第550章 靈武(5)第187章 其罪當誅?!第109章 古桑黑店(2)第576章 賀蘭堡(8)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214章 驅逐(3)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213章 驅逐(2)第127章 義無反顧第652章 軍變(2)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321章 封賞之爭(3)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716章 皇帝的政治智慧第460章 高力士之死第670章 袁晁(2)第10章 望江樓(4)第442章 抉擇(4)
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263章 高夫人逼婚(3)第629章 美人計、連環套(12)第603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5)第114章 生死關頭見真情(1)第435章 宮變(4)第23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4)第404章 朱雀門血案(4)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648章 殺威棒(1)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682章 挑戰我的耐心第398章 太上皇還朝(2)第524章 妥協第347章 孔府家酒(2)第250章 濟陰郡(3)第407章 十王宅(1)第760章 起兵(3)第192章 楊朝宗第568章 決鬥(2)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197章 整編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293章 李萱的目的第85章 避雪向吳亭(4)第431章 遣婚使(5)第192章 楊朝宗第223章 民變危機第477章 天怒(4)第352章 長安紙貴(1)第612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9)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736章 能量異變(4)第106章 投敵從賊?第478章 神秘地宮(1)第341章 大朝會,大幕揭(4)第158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1)第734章 能量異變(2)第455章 大清洗(1)第458章 大清洗(4)第711章 骨朵第505章 光明使(1)第525章 降服神鵰(1)第542章 雍州(1)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147章 脫身第133章 車門山(4)第268章 見蘇嫿(3)第596章 年少肝膽雄(8)第732章 兵臨城下(6)第445章 抉擇(7)第49章 紅顏鑄劍第563章 凱旋門、會盟碑(6)第519章 孔晟的手段(7)第157章 見虢王(7)第432章 宮變(1)第644章 江寧郡王(4)第90章 染血的陌刀(1)第272章 火中取栗(3)第635章 紀國出家(1)第159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2)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141章 招夫(1)第456章 大清洗(2)第29章 我的心第416章 和親之爭(3)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180章 求親?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323章 英雄本色(2)第584章 上國伐謀(4)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683章 民亂(1)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32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1)第550章 靈武(5)第187章 其罪當誅?!第109章 古桑黑店(2)第576章 賀蘭堡(8)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214章 驅逐(3)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213章 驅逐(2)第127章 義無反顧第652章 軍變(2)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321章 封賞之爭(3)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716章 皇帝的政治智慧第460章 高力士之死第670章 袁晁(2)第10章 望江樓(4)第442章 抉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