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力挽狂瀾(2)

李豫沉默了片刻,方纔憤怒地擺了擺手:“就依孔大將軍所言!”

旋即,李豫又大聲道:“孔晟,本宮命你率軍立即進攻宣政院,將所有叛賊格殺勿論,營救陛下和太上皇!”

孔晟默然不語。

周遭的朝臣也都變得面色複雜古怪起來。

一羣宮裡的太監異想天開鋌而走險擁立老皇帝復位,如此的聳人聽聞,這倒也罷了,但皇太子的這番應變的命令,卻似乎也有些草率啊。

見孔晟沒有動彈,李豫忍不住怒道:“孔晟,你沒有聽見本宮的命令嗎?”

孔晟似笑非笑,拱手望着李豫,沉聲道:“太子殿下,陛下和太上皇被數百賊監綁架挾持,宣政殿內情況不明,若是我等草率進攻,禁軍士卒自會捨生忘死,但陛下性命危矣。太子殿下,你確定要下官率軍進攻宣政院嗎?若是陛下和太上皇有半點差池,誰來向朝廷和天下人交代?”

李豫臉色一抽。

衆目睽睽之下,事關皇帝和太上皇的安危,他焉能不慎重。剛纔一半算是情急之下口不擇言,也有故意打擦邊球的嫌疑,如今被孔晟點醒,他若是再下這種命令,恐怕就難以迴避衆人的悠悠之口。

李豫深吸了一口氣,陰沉道:“孔晟,魚朝恩這些閹賊膽大妄爲,竟敢挾持陛下和太上皇,事急從權,本宮作爲儲君暫代職權,授你和禁軍及神龍衛全權處置,拯救陛下和太上皇,平息叛亂!”

李豫將這枚燙手的山芋拋了過來。

李豫是相當精明的一個人。他有着自己理想的算盤,爭取着有利於自己的最大政治利益,但卻不會冒半點風險。

他沒有再說讓孔晟率軍進攻宣政院,而是以太子儲君之身授予孔晟全權處置大權,下達了必須要營救出皇帝和老皇帝來的死命令,但至於怎麼去救,在救的過程中會不會折損皇帝和老皇帝的性命,李豫就不管那麼多了,這是孔晟要操心的事情。

無論如何,李豫是不會坐視讓老皇帝復位的。這是最低的底線。

要真到了那種關鍵時刻,他沒準會做出驚人的決斷。當場這些朝臣中,有了解李豫性格和性情的人,大多心裡有所判斷,只是這種話也就只能在心裡一閃而過,絕不敢宣之於口。

孔晟輕嘆了一聲,他知道李豫的算盤,但卻沒有辦法。他值司宮禁,這種事情發生,當仁不讓,沒有辦法迴避。

他轉身行去,沒有再看其他朝臣一眼。

宮內固然被他調進來五千禁軍,但空有兵力卻派不上用場,又能奈何?

宣政院內情況不明,盲目進攻,只能害了皇帝和老皇帝的性命。孔晟心裡很清楚,若是有半點閃失,李豫就會將全部的責任悉數推給自己,讓自己揹負千古罵名而且還要粉身碎骨。

孔晟緩步走向一側,站在禁軍陣型之前,沉吟不語。

五千禁軍面色肅然,軍容嚴整。只要孔晟一聲令下,不要說區區一座宣政院,就是大半個內宮,都能被這支驍勇善戰的禁軍鐵騎給踏成廢墟。

皇太子李豫卻是心急如焚。

他倒不是過度關心皇帝和老皇帝的個人安危,而是擔心裡面會出某種變故——比如魚朝恩直接逼迫皇帝退位,發佈退位詔書,然後老皇帝又宣佈復位詔書,一聲令下,將所有朝臣都召進去,合法性地實現了新老皇帝的權力交替。

時間拖得越久,這種可能性就越大。

而一旦如此,有了老皇帝的庇護,魚朝恩等人的行爲就變成了擁立復位的合法行爲,誰也不能再動他。這個過程,作爲儲君,李豫是不能也無法阻擋的。而只要他稍有異動,就會被扣上一頂謀反篡位的帽子不可翻身。

老皇帝可以說魚朝恩等人的行動是自己授意的,誰還能有話說?

李豫望向了自己的兒子奉節郡王李適和太子少師李揆、太子詹事馬平等鐵桿心腹,目光陰沉。

李揆壓低聲音道:“殿下,當務之急,必須要儘快行動,拖得越久,就對殿下越加不利!”

馬平也隨聲附和:“殿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目前危機關頭,是時候殿下出面掌控大局了!”

馬平向身後那羣朝臣掃了一眼,向李豫投過暗示的一瞥。在那羣朝臣中,站在東宮這邊的起碼佔了三分之一,這是馬平有把握的數量。只要李豫肯站出來撐起大旗,這些人一定會唯東宮馬首是瞻。

無他,因爲目標利益共同一致。李豫若是失勢,他們這些人也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李適沉吟了一下,低低道:“父王,兒子以爲,暫時不能輕舉妄動。一個搞不好,東宮就會成爲衆矢之的、落人口實,成爲枉顧陛下和太上皇性命的千古罪人……”

李揆有些焦躁不安,反駁道:“世子,再不行動,若是等太上皇發佈了復位詔命,就形成了既定事實,一切就再也很難更改了……”

李揆心道你一個毛頭少年懂什麼?眼下貌似是危局,其實對東宮來說未嘗不是機會,若是李豫抓住機會當機立斷,最大的贏家就是東宮。皇帝和老皇帝在平叛過程中出現意外,那是謀反作亂之人所爲,與東宮儲君何干?

相反,危難之時,儲君當仁不讓站出來力挽狂瀾,有功無過。一旦皇帝和老皇帝駕崩,那就儲君繼位,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天下人沒有可能不接受!

李適苦笑一聲:“即便如此,我們也只能靜觀其變。李少師,你可曾明白,今日之危局,關乎大唐江山社稷,任何處置草率都會遺患無窮!”

與李揆不同,少年老成的李適想的卻是另外一層。

一則,若是皇帝在事變中得以保全,將來他勢必要對不顧他性命安危草率進攻的東宮派系進行兇狠報復。

二則,就算是皇帝和老皇帝在叛亂中喪生,皇帝的兒子這麼多,有威望的還有一個在外統兵的趙王,孔晟掌控禁軍大權,與趙王素來交好,若是兩人聯合一起向東宮發難,有機會將東宮扳倒,皇位未必一定屬於李豫。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孔晟爲了保全自己的權勢,肯定藉機發難,將趙王推上皇位。趙王在外統兵,麾下有郭子儀等人的支持,聲勢浩大,不可小覷啊。

平時,趙王面對具有繼位合法性的太子李豫,可能很難相爭,但在這種皇帝和老皇帝罹難的大動盪背景下,情況就截然不同。因此,在李適看來,東宮冒着巨大的政治風險,冒天下之大不韙,最後的獲利者卻極有可能是趙王和孔晟。

這種得不償失的事兒,不能幹啊。

從長計較,只要能救下皇帝,平息叛亂,皇位將來還是東宮的。至於老皇帝,可以忽略不計了。(。)

第622章 美人計、連環套(5)第30章 擦肩而過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293章 李萱的目的第621章 美人計、連環套(4)第665章 公審(2)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322章 英雄本色(1)第47章 衣冠禽獸第766章 改朝換代?(3)第533章 紅線女(1)第644章 江寧郡王(4)第754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6)第657章 郎情(3)第461章 賜婚?(1)第5章 生計問題第606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3)第23章 鴻門宴,殺機騰(5)第328章 落葉滿長安(2)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65章 欽差到(1)第562章 凱旋門、會盟碑(5)第23章 鴻門宴,殺機騰(5)第292章 李萱來第192章 楊朝宗第567章 決鬥(1)第576章 賀蘭堡(8)第168章 寧陵第324章 英雄本色(3)第703章 沈大少第358章 最後的決斷第361章 登臺亮相(2)第642章 江寧郡王(2)第405章 朱雀門血案(5)第292章 李萱來第67章 欽差到(3)第545章 鳴沙山(2)第480章 脫身(1)第349章 孔府家酒(4)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241章 政治聯姻(2)第28章 義興周氏(3)第301章 上天之怒(1)第269章 見蘇嫿(4)第88章 招徠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213章 驅逐(2)第615章 相見不如不見(3)第48章 流言蜚語第592章 年少肝膽雄(4)第167章 義之所至第496章 大炮在轟鳴(1)第161章 臨別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53章 垂涎三尺第593章 年少肝膽雄(5)第11章 望江樓(5)第624章 美人計、連環套(7)第271章 火中取栗(2)第614章 相見不如不見(2)第59章 商賈龐家第399章 太上皇還朝(3)第171章 水很深第7章 望江樓(1)第171章 水很深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44章 舉薦冊封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447章 力挽狂瀾(2)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689章 我就是孔晟!第59章 商賈龐家第347章 孔府家酒(2)第670章 袁晁(2)第770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1)第186章 就是天也要捅個窟窿!第565章 挽弓射大雕(1)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28章 義興周氏(3)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567章 決鬥(1)第457章 大清洗(3)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113章 黃崗之下葬花吟第466章 抗婚(3)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669章 袁晁(1)第762章 在長安(1)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318章 蘇嫿的失望第156章 見虢王(6)第65章 欽差到(1)第742章 叛亂平(2)第6章 威逼利誘第557章 靈武(12)第343章 長安侯(1)第613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10)第9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4)第157章 見虢王(7)
第622章 美人計、連環套(5)第30章 擦肩而過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293章 李萱的目的第621章 美人計、連環套(4)第665章 公審(2)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322章 英雄本色(1)第47章 衣冠禽獸第766章 改朝換代?(3)第533章 紅線女(1)第644章 江寧郡王(4)第754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6)第657章 郎情(3)第461章 賜婚?(1)第5章 生計問題第606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3)第23章 鴻門宴,殺機騰(5)第328章 落葉滿長安(2)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65章 欽差到(1)第562章 凱旋門、會盟碑(5)第23章 鴻門宴,殺機騰(5)第292章 李萱來第192章 楊朝宗第567章 決鬥(1)第576章 賀蘭堡(8)第168章 寧陵第324章 英雄本色(3)第703章 沈大少第358章 最後的決斷第361章 登臺亮相(2)第642章 江寧郡王(2)第405章 朱雀門血案(5)第292章 李萱來第67章 欽差到(3)第545章 鳴沙山(2)第480章 脫身(1)第349章 孔府家酒(4)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241章 政治聯姻(2)第28章 義興周氏(3)第301章 上天之怒(1)第269章 見蘇嫿(4)第88章 招徠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213章 驅逐(2)第615章 相見不如不見(3)第48章 流言蜚語第592章 年少肝膽雄(4)第167章 義之所至第496章 大炮在轟鳴(1)第161章 臨別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53章 垂涎三尺第593章 年少肝膽雄(5)第11章 望江樓(5)第624章 美人計、連環套(7)第271章 火中取栗(2)第614章 相見不如不見(2)第59章 商賈龐家第399章 太上皇還朝(3)第171章 水很深第7章 望江樓(1)第171章 水很深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44章 舉薦冊封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447章 力挽狂瀾(2)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689章 我就是孔晟!第59章 商賈龐家第347章 孔府家酒(2)第670章 袁晁(2)第770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1)第186章 就是天也要捅個窟窿!第565章 挽弓射大雕(1)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28章 義興周氏(3)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567章 決鬥(1)第457章 大清洗(3)第129章 金蟬脫殼(2)第113章 黃崗之下葬花吟第466章 抗婚(3)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669章 袁晁(1)第762章 在長安(1)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318章 蘇嫿的失望第156章 見虢王(6)第65章 欽差到(1)第742章 叛亂平(2)第6章 威逼利誘第557章 靈武(12)第343章 長安侯(1)第613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10)第9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4)第157章 見虢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