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

更新時間:2005-7-2 12:15:00 字數:5844

《元寧史記·后妃列傳》

仁順皇后謝氏,名紋,曾祖議政首臣謝遙,祖父謝泉,父謝滿,俱未進仕,冊後禮前,授其父三品散秩大夫,弟謝櫛,過繼堂叔謝源,入謝氏宗譜,後爲謝氏旁系,家境清寒,然後生性堅毅平和,於後宮之中恪忍自重,仁宣太后愛之,崇明五年入宮,初授婕妤,秩正四品,崇明七年,順宗皇帝奉母后慈諭,以謝氏正位中宮,六月二十二,於元儀殿行冊後大典。

正月初一,陽玄顥必須登壇祭天,爲一年的國泰民安祈禱,雖然年幼,可是,畢竟做過五年的皇帝了,一切禮儀早已爛熟於心,紫蘇也第一次沒有陪同前往,而是留在了宮中。

皇宮中還是相當平靜的,只有兩位主子的皇宮也不會有太多的事情,真正能算大事的只有一件,慈和宮空缺許久的掌印尚宮終於確定了,尚儀葉原秋升任掌印尚宮,這份任命在許多人看來,只是一份很普通的任命,可是,對趙全來說,卻是很嚴重的事情,因爲紫蘇事先並沒告知他。

自己是否失去了太后的信任?——趙全無法不擔憂,儘管紫蘇再次加重了自己的權力,可是,那始終無法抵消失去信任的損失,於是,從知道葉原秋成爲尚宮之後,他便一直留在紫蘇身邊,紫蘇似乎也明白他的想法,但是,只是似知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便不在意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見紫蘇並未讓自己退離,趙全暗暗放心了些,也明白,紫蘇只是在警告自己,可是,他也無法確定紫蘇是否還會信任自己。

“太后娘娘……”見紫蘇擱筆,趙全才不安地開口,同時恭敬地遞上手帕,紫蘇安然地接過,一邊擦拭着手,一邊對他說:“趙全,你去謝相的府上走一趟,將上個月剛進貢的那支景窯雙耳青瓷瓶賜給謝相的夫人。”

趙全一愣,不知她是什麼意。

“多看少說。”紫蘇又交代了一句。

“是!”趙全定了定神,低頭應承。

雖然不清楚紫蘇要他去謝家的原因,但是,趙全很確定,其中一定關係到某些大事,否則,紫蘇用不着讓他去賜一件瓷器,即使那是謝清的夫人很喜歡的一件物品。

景窯的青瓷價比金玉,又是太后欽賜,趙全自然被好好地招待了一番,倩儀更是不避諱地親自請趙全入席,謝家是朝中名門,雖然根基在南方,可是,京中的人也不少,再加上家眷,想不熱鬧都難,趙全被倩儀拉着,只能做到她身旁,他可是知道,這位謝夫人是說一不二的烈性子,很有幾分不顧一切的手段與心性,與一般的貴婦大不相同,他自然不敢駁她的面子。

坐下之後,就見這一桌人很少,除了倩儀便只有一位少婦、一名十歲上下的女孩和一個五六歲大的男孩,兩個孩子眉目間有七分相似,都是清秀溫順的樣子,正看着,就聽到倩儀微笑着說:“趙公公也來得巧。這位是我們謝家的三少夫人,今天,是這男孩過繼到三房的大喜之日,要不然,也不會這麼熱鬧。這是他姐姐。”

趙全這才恍悟,忙向少婦問安,他掌事已久,自然知道謝清的三弟自幼有疾,過繼男孩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卻不知那個女孩爲何也在此,可是倩儀也只是這麼一說,下面就不講了,再想起太后的吩咐,趙全也就默默一笑,與倩儀應酬。

只是家宴,謝清也沒有久留,謝清剛走沒多久,就有一個丫環走到倩儀身邊悄聲說了些話,倩儀點頭之後,便笑道:“趙公公,你是忙人,我們也不敢留您……”話未說完,趙全已經明白,笑道:“謝夫人客氣了,在下也正想着怎麼向您告辭呢!太后還等着回話呢!”

兩人隨即又客套了一番,倩儀才命家人領趙全出去,無論趙全多有權勢,畢竟是一個宮人,倩儀當然也不可能相送。

領路的家人一直沉默不語,趙全也是做下人的,自然明白規矩,只是跟着對方繞過重重院落,謝府佔地廣大,畢竟是三朝重臣的府邸,因此,趙全雖然發現走的不是進來時的路,開始時也沒有起什麼疑心,直到發現方向不對,才警覺地停下。

“趙公公不必擔心。”剛停下,謝清的聲音已經響起,趙全看到謝清一身便服站在一間雅居門前。

“謝相安好。”趙全低頭行禮,謝清也不在意,轉身道:“本相還沒有答謝趙公公的奔波辛苦,請進吧!”

如果說,在謝清與齊朗兩個人,趙全要選擇得罪一人,那麼,他一定會選擇齊朗而不是謝清,原因很簡單,得罪了齊朗,雖然會被封殺得永無出頭之日,但是,多少還有一條活路,即使是生不如死的活路,而得罪了謝清,那麼,只能說在被他折磨得求死不得之後,哪一天,他沒有興致了,你還是要在痛苦中死去,這是趙全查過兩人的過往而得出的結論,這也是他敢對付鄭秋的原因,因此,他忙笑着謙讓:“謝相言重了,在下恭敬不如從命了。”

謝清已經走進雅居,擺手示意他進來,趙全不敢耽擱,跟着他走進雅居,同時小心地關上門。

雅居里沒有桌椅,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古玩架,雖然擺放得十分不經意,可是,卻更是最合適的位置,也看得出上面的珍品器物都有好好保養。

“這裡是家父在世時消遣時光的地方,我是不懂這些,一直是下人在管,趙公公來一趟也是少有,喜歡什麼,儘管說。”謝清不在意地一邊在古玩架間漫步,一邊笑說。

趙全笑道:“謝相真是大方,只是,在下也是粗鄙之人,只怕會糟蹋了你的好意啊。”

這話是真的,這間房裡的器物無不是有市無價的珍品古玩,從上古的黑白陶甕、青銅禮器到前朝的書畫、漆器、釉碗,金玉反倒難尋,只有一件鑲嵌紅色寶石的赤金手環,一套九個,樣式別緻,不像是常見的樣子。

“這個,據說是聖清皇朝的一件皇室收藏,家父考證之後,認爲這是從海洋的另一端傳入的,算是一件紀念品,不值什麼,趙公公若是喜歡,便拿去吧。”見趙全盯着那九個手環看,謝清便揚手笑道。

趙全一驚,隨即笑道:“謝相還說不懂這些?”

謝清微笑,道:“是不太懂,可是小時候常陪家父在這裡擺弄,自然就記住一兩件的來歷了。”

趙全點頭,很佩服地說:“謝相客氣了,只是,太后娘娘嚴令,內官不得與外臣私相授受,在下實在沒有膽量違反,只能心領謝相的好意了。”

聽了他的話,謝清脣邊微揚,眼底卻閃過一絲嘲諷,隨手拿起一件東西。

“這是聖清御製所製造的紅紋墨盒,世上僅存兩件,一件在此,另一件被先帝賜予尹相,趙公公應該喜歡吧。”謝清的話語似乎十分不在意,可是,仍然有着不容忽視的犀利與清冷,趙全幾乎是立刻出了一身冷汗。

“謝相……”趙全暗暗叫苦,前些天送尹韞歡回府時,尹相的確將同樣一件漆器贈予了他。

謝清微笑着放下漆器,走到趙全身邊道:“趙公公,景瀚說過,太后娘娘很看重你,你也幫過本相,這裡沒有別人,本相就提醒您一句,你是太后娘娘的耳目,但是,千萬不要以爲,可以一葉障目、掩耳盜鈴,再說了,有些東西,不是能輕易碰的。”

趙全無語地點頭,他還能說什麼呢?

“尹相也是,御賜之物怎麼能贈予他人呢?若是被監察司的人知道,只怕又是一陣混亂。”謝清隨意地笑道,“我這裡卻是無妨,公公也不必擔心太后,若讓您空手而歸,太后纔會怪我不通世故呢。”隨即笑出聲。

趙全也只能陪着一笑,點頭道:“既然如此,在下就斗膽了。”

“不知這墨盒……”

謝清會意,揚聲道:“來人,送趙公公出府。”同時取下墨盒,卻也不交給趙全,而是給了進來的家人,仔細吩咐:“送到趙公公在興化坊的房子,交給林管家。”

趙全又是一陣惡寒。

見趙全出門,謝清輕笑着在空無一人的雅居中道:“這樣,趙全會安份一陣子吧?”

“在他面前說離間之辭,不怕弄巧成拙嗎?”靠牆的一個古玩架被緩緩推開,齊朗也邊說邊走了出來。

“不會的。”謝清不在意地拿起手邊的一隻黑陶器,“他早已心神大亂,記不記得還是回事,不過,印象還是會有的。”

玩弄人心,這世上還沒有人能超過他們。

齊朗搖頭輕嘆:“尹相也是關己則亂,爲了保障孫女,卻做錯事了。”

“要不然,太后也不會讓趙全走這一趟。”謝清笑道,隨即卻又沉吟:“看來,趙全的確可以在這件事上影響太后的決定啊……”若非如此,尹相也不會這麼做。

齊朗失笑:“影響決定還不至於,但是,順水推舟倒是絕對可能的,再說,安排尹家小姐與陛下見面的,不就是趙全嗎?尹相答謝他也是屬正常。”

謝清點頭,半天卻說了另一句:“只有婆婆親選的媳婦才能家門平安。——該找個機會讓謝紋進宮見見太后了。”

齊朗沒有理他,畢竟這事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兩人並肩走出雅居,一陣冷風迎面襲來,緊接就能感受到陽光的暖意,冬日裡和煦的陽光總能讓心神一鬆,聽到難得的鳥叫,齊朗不禁循聲望去,腳步也停了下來,眼中是難得的輕鬆。

謝清也停下腳步,看了他一眼,隨即微笑,道:“聽說前些天陛下送了你一幅字。”

知己好友不是假的,謝清自然猜得出齊朗輕鬆的原因。

齊朗微笑,默認了他的猜測。

“……陛下讓我越來越看不透了。”謝清似乎有感悟地嘆息,齊朗神色一凜,卻沒有開口,謝清也淡淡一笑,彷彿什麼都沒說過。

趙全是滿心忐忑地回到宮中的,他可不認爲謝清知道的事情,紫蘇會不知道,而且,他有八成的把握,紫蘇讓他去謝家就是爲此而去,再聯想謝清方纔的話語,趙全的第一反應就是在心裡大罵尹朔,也怪自己爲什麼要收那份禮,也就明白了紫蘇爲何忽然冷落他,明升暗降,將他排除出親信之列,因此,回到宮中,他幾乎是立刻就跪到了紫蘇面前。

“趙全,你這是做什麼?復旨而已,有必要行這麼大的禮嗎?”紫蘇放下書,不解而平靜地對他說,同時揮手遣退宮人。

見紫蘇尚給他留足面子,趙全幾乎是感激涕零了,膝行到紫蘇面前,用力地磕了一個頭,話中帶着哭音,哀慼萬分:“太后娘娘恕罪,奴才知罪了,奴才不該恃勢無忌,不該妄動擅自與尹相結交,請娘娘看在奴才忠心不二的份上,寬恕奴才吧!”

說着,趙全還真是悲從中來,眼淚也一發不可收拾,這些年來,他對紫蘇是真的忠心不二,現在僅僅因爲一點私心,紫蘇便對他毫不留情,他真的有點悲哀了。

見自己的心腹如此模樣,紫蘇不僅沒有半分感動的樣,眼中的冷意甚至更加重了三分,雙脣抿緊,惱意更加明顯了,趙全也感到氣氛有些不對,悄然收聲。

“趙全,你退下吧!”拿起方纔擱下的書,紫蘇什麼都沒說,只是淡淡地開口,讓他退下。

“太后娘娘!”趙全一驚,跟隨紫蘇多年,他當然知道,今天一旦退下,便絕對不可能再見到紫蘇了,紫蘇的決絕他是見識過的,即使要對付的是一直扶持她的謝遙,她也未見一絲溫和,當日謝家尚有謝清,若是輪到自己,他又如何能全身而退,因此,他再次誠惶誠恐地伏身在地,一動不動。

“退下!”紫蘇再次冷斥,“趙全,哀家不需自作聰明的奴才!”

趙全一言不發,卻也未動,心中的慌亂卻更深了。

“下去吧!”放緩聲音,又重複了一遍,紫蘇便不再看他,靜靜地看着書,就當他不存在。

趙全咬緊牙關,明白今天是紫蘇給自己的最後機會了。

殿內一片寂靜,只有蘇合那淡雅清冷的香氛悄然浮動,攝人的冷意漸入骨髓,趙全感到手心越來越粘膩,一股不知何處涌進的寒風圍繞着自已,讓內衣已經汗溼的自己不由地一陣顫慄,也許在此之前,他還沒有發現,自己最害怕的不是紫蘇的怒意,而是這樣冷淡的忽略。

他最害怕的是成爲棄子啊!一枚棄子,絕對是最可悲的命運!今時今日,他擁有的每一分權勢都是藉由紫蘇信任得到的,因此,紫蘇想毀掉他時,也是易如反掌的。

“太后娘娘,奴才不該擅作主張、欺瞞娘娘!”

只有全盤托出才能挽回這一局面,趙全很清楚自己只能開口。

紫蘇依舊沒有開口,趙全只能繼續往下說:“太后娘娘,奴才不該爲了自己的私利,擅自透露消息給尹相……”

“這一件擱下!”紫蘇合上書,淡淡地道,“趙全,你還在自作聰明!”

趙全一凜,不敢再開口,怕多說多錯。

“隨陽的警告你並沒有放在心上啊!”紫蘇放下書,起身。

“太后娘娘,奴才再也不敢了!”眼見紫蘇就要出門,趙全扯住紫蘇的裙邊,哀聲懇求。

紫蘇停了下來,眼中的冷意稍減。

“趙全,你跟哀家的時間最長,哀家的喜惡,你也最明白……”冷凝的話語並沒有緩和的跡象。

“奴才不敢!”趙全這次是真的恐慌了。

“你要權勢,無妨;你要錢財,無妨;你揣測上意,更無妨,可是,哀家忌諱什麼,你認爲還無妨嗎?”紫蘇的聲音愈發冷淡。

“太后娘娘……”

“你起來吧!”紫蘇轉身坐回原位,趙全不敢違命,鬆開手,站起。

“以前的事,我也不管了,回去把《內誥》抄個一百遍,要熟記於心!”紫蘇擺手讓他退下,趙全鬆了口氣,應聲退下。

《內誥》是章德皇后所制,全是約束宮人的內容,第一條便是“內外有分,內官不得外交朝臣。”趙全自然知道紫蘇最忌諱的還是這條,而自己與尹朔的深交纔是最讓她不滿的事情。

原本只是要拉攏尹朔對抗齊朗,鄭秋一事之後,謝清絕對會站在齊朗一邊,而自己藉由鄭秋一案介入朝政的打算,齊朗不會不知道,雖然未必遷怒,可是,打壓是不會少的,不想失去到手的權勢,他選擇了與尹朔合作,可是,現在,這一條又犯紫蘇的大忌,這讓趙全想起來就是一頭冷汗——不該得意忘形的。

紫蘇淡淡地笑開,她要的就是趙全的誠惶誠恐。私交朝臣,這個罪名根本無需坐實,她就可以殺了趙全,內官與宮女不同,宮女是從民間採選來的,一切都要付有司懲治,而內官,只要是個主子都可以直接處置。

趙全也想到了這一層,全身又是一顫。

“外面風大,公公要不要用個手爐?”一個小內官乖巧地上前詢問。

趙全哪裡顧得這些,見他還算伶俐,便吩咐:“去把劉順叫來。”劉順是趙全的心腹,有師徒的名分,小內官應聲而去,趙全嘆了口氣,眼角又瞟見一行明黃華蓋往中和殿過來,知道是皇帝回宮了,於是輕咳一聲,示意衆人準備接駕。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公公,朕要給母后娘娘請安。”陽玄顥一身正式的祭天禮服,十分莊重威嚴。

“是,奴才這就通稟。”趙全定了定神,笑着回答,朗聲通稟,等陽玄顥進殿之後,趙全才顧得上吩咐趕來的劉順。

夕陽漸沉,新年的第一天似乎就這麼結束了。

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
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